正在加载图片...
得到贯彻落实。例如,中央要政企分开,一些政府主管部门摇身一变成为行政性公司,即 牌公司,照旧行使政策直接管理企业的权力,或者以组建集团公司名义把己经下放给企业的 自主权重新收回来。根据199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件》,中央政府给金 业下放了14项基本权利,这一政策对搞活国有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这些下 放的权力真正落到企业的并不多,其中的大部分被各级地方政府截留收走。“上有政策,下 有对策”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党的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2)“曲解政策,为我所用”一一选择性执行。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中对政策原来精 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导致政策无法直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裹相悖的绩效。 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为例。改革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减少国家财政负担,搞活房产建筑企业, 实现住房商品化,解决住房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在实际贳彻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自 行“变通”,规定了一些原政策所设有的内容,结果使得这项政策明显向占有较大面积和较 高质量住房的既得利益者倾斜。还有相当多的地方甚至公然曲解政策原意,把住房商品化解 释为低价出售公房。正因为各地各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而有意曲解政策,使得国家的几次房 改政策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3)“软拖硬抗,拒不顺从”一象征性执行。政策执行的最高准则在于维护政策的权 威性和严肃性。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执行政策是党的纪律: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执行政策是 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但在执行过程中,有些执行机关或人员有意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有 的只是采取象征性执行措施,甚至抗拒执行。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已发展到无孔不入、令人 防不胜防的地步。针对这一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近些年来,国务院一再强调要严厉 打击假目伪劣产品,先后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以及《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还专门成立了“打假办”,开展诸如“质 量万里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可是假冒伪劣产品仍然禁而不止,打而不 死。究其原因,与地方保护主义从局部利益出发抗拒中央政策,包庇、维护本地制售假冒伪 劣者有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利益,对假冒伪劣犯罪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任 其发展:有的地方政府认为打假“怕影响本地经济发展,影响当地财政收入。”执法部门刚 要查处,一些领导就出面说情开脱,甚至要求要“一致对外”等等。河南周口地区假药、河 北省无极县假药案都是此种表现。①结果一些地方假冒伪劣产品泛溢成灾,严重影响国民经 济的健康发展。 (4)搞“土政策”一一附加性执行。附加性执行指的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常 附加一些原政策目标所没有的内容,把本不可行的事情变为可行之事,影响了目标的实现, 所错“土政策”,就是打着贯彻上级改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自立一套,自行其是,谋取私 利。例如,我们搞市场经济,要建立社会主义大一统市场。但一些地方往往立足本地,搞小 而全的生产体系。在生产快速发展时期,为保护本地利益封锁信息、技术和资源,禁止劳动 力和人才流动,搞“土政策”,到处封关设卡,争夺资源的“大战”此起彼伏,扰乱了市场 秩序,严重危害中央宏观政策的贯彻实施。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成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利益”的驱动。恩格斯说过“人 ①例子参看辛向阳。大国诸候,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5.601页15 得到贯彻落实。例如,中央要政企分开,一些政府主管部门摇身一变成为行政性公司,即翻 牌公司,照旧行使政策直接管理企业的权力,或者以组建集团公司名义把已经下放给企业的 自主权重新收回来。根据 1992 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件》,中央政府给企 业下放了 14 项基本权利,这一政策对搞活国有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这些下 放的权力真正落到企业的并不多,其中的大部分被各级地方政府截留收走。“上有政策,下 有对策”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党的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2)“曲解政策,为我所用”——选择性执行。政策执行者在执行政策中对政策原来精 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为例。改革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减少国家财政负担,搞活房产建筑企业, 实现住房商品化,解决住房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在实际贯彻执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自 行“变通”,规定了一些原政策所没有的内容,结果使得这项政策明显向占有较大面积和较 高质量住房的既得利益者倾斜。还有相当多的地方甚至公然曲解政策原意,把住房商品化解 释为低价出售公房。正因为各地各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而有意曲解政策,使得国家的几次房 改政策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3)“软拖硬抗,拒不顺从”——象征性执行。政策执行的最高准则在于维护政策的权 威性和严肃性。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执行政策是党的纪律;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执行政策是 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责。但在执行过程中,有些执行机关或人员有意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有 的只是采取象征性执行措施,甚至抗拒执行。例如,假冒伪劣商品已发展到无孔不入、令人 防不胜防的地步。针对这一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近些年来,国务院一再强调要严厉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先后通过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以及《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还专门成立了“打假办”,开展诸如“质 量万里行”、“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可是假冒伪劣产品仍然禁而不止,打而不 死。究其原因,与地方保护主义从局部利益出发抗拒中央政策,包庇、维护本地制售假冒伪 劣者有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本地经济利益,对假冒伪劣犯罪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任 其发展;有的地方政府认为打假“怕影响本地经济发展,影响当地财政收入。”执法部门刚 要查处,一些领导就出面说情开脱,甚至要求要“一致对外”等等。河南周口地区假药、河 北省无极县假药案都是此种表现。①结果一些地方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严重影响国民经 济的健康发展。 (4)搞“土政策”——附加性执行。附加性执行指的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者常 附加一些原政策目标所没有的内容,把本不可行的事情变为可行之事,影响了目标的实现, 所谓“土政策”,就是打着贯彻上级政策要结合实际的旗号,自立一套,自行其是,谋取私 利。例如,我们搞市场经济,要建立社会主义大一统市场。但一些地方往往立足本地,搞小 而全的生产体系。在生产快速发展时期,为保护本地利益封锁信息、技术和资源,禁止劳动 力和人才流动,搞“土政策”,到处封关设卡,争夺资源的“大战”此起彼伏,扰乱了市场 秩序,严重危害中央宏观政策的贯彻实施。 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成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利益”的驱动。恩格斯说过“人 ① 例子参看辛向阳.大国诸候.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601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