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左傳》、《國語》易筮言“八”解 清華大亭歷史系廖名春 提要:《左傳·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國語·晉語四》“得貞《屯》 悔《豫》,皆八也”及“得《泰》之八”中的“八”,都不是筮數。它們或為古 “背”字,或為古“別”字的形訛。 關鍵字:左傳國語筮數考釋 《左傳》、《國語》中涉及《周易》的記載共二十二條,其中有三條“向無 人能說其究竟也”,最為難解。它們是《左傳·襄公九年》所云“遇《艮》之 八”、《國語·晉語四》所云“得貞《屯》悔《豫》,皆八也”及“得《泰》之八”。 此三條《易》筮之辭,難就難在“八”字的解釋上。今擬在前賢今人諸說的基礎 上試為探討,敬請批評。 遇《艮》之八”“是謂《艮》之《隨》”解 《左傳·襄公九年》有一段易學史上艷稱的記載: 穆姜薨于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噩之八。史曰:“是謂《艮》之 《隨》噩。隨,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隨, 元亨利貞,无咎。’‘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 和也;‘貞’,事之幹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 貞固足以幹事,然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无咎’。今我婦人而與于亂 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不靖國家,不可謂‘亨’;作而害身, 不可謂‘利’;棄位而姣,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无咎 我皆无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 矣!” 杜預(222-284)《注》 《周禮》:“大卜掌三《易》。”然則雜用《連山》、《歸藏》、《周 易》,二《易》皆以七、八為占,故言“遇《艮》之八”。3 高亨:《周易雜論》,第73頁,濟南:齊魯書社,1978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第140頁,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春秋左傳正義》(繁體點校本),第99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 《左傳》、《國語》易筮言“八”解 清華大學歷史系 廖名春 提要:《左傳·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國語·晉語四》“得貞《屯》 悔《豫》,皆八也”及“得《泰》之八”中的“八”,都不是筮數。它們或為古 “背”字,或為古“別”字的形訛。 關鍵字:左傳 國語 筮數 考釋 《左傳》、《國語》中涉及《周易》的記載共二十二條,1其中有三條“向無 人能說其究竟也”2,最為難解。它們是《左傳·襄公九年》所云“遇《艮》之 八”、《國語·晉語四》所云“得貞《屯》悔《豫》,皆八也”及“得《泰》之八”。 此三條《易》筮之辭,難就難在“八”字的解釋上。今擬在前賢今人諸說的基礎 上試為探討,敬請批評。 一 “遇《艮》之八”“是謂《艮》之《隨》”解 《左傳·襄公九年》有一段易學史上艷稱的記載: 穆姜薨于東宮。始往而筮之,遇《艮》 之八。史曰:“是謂《艮》 之 《隨》 。隨,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隨, 元亨利貞,无咎。’‘元’,體之長也;‘亨’,嘉之會也;‘利’,義之 和也;‘貞’,事之幹也。體仁足以長人,嘉德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 貞固足以幹事,然故不可誣也,是以雖‘隨’‘无咎’。今我婦人而與于亂。 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謂‘元’;不靖國家,不可謂‘亨’;作而害身, 不可謂‘利’;棄位而姣,不可謂‘貞’。有四德者,‘隨’而‘无咎’。 我皆无之,豈‘隨’也哉!我則取惡,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 矣!” 杜預(222-284)《注》: 《周禮》:“大卜掌三《易》。”然則雜用《連山》、《歸藏》、《周 易》,二《易》皆以七、八為占,故言“遇《艮》之八”。3 1 高亨:《周易雜論》,第 73 頁,濟南:齊魯書社,1978 年。 2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重訂本),第 140 頁,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 3 《春秋左傳正義》(繁體點校本),第 997 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