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 肾性高血压 其发生机制为:① 钠水潴留;② 肾素分泌增多;③ 肾脏降压物质生成减少。 (5) 肾性骨营养不良 其发病机制与慢性肾衰时出现的高磷血症、低钙血症、PTH 分泌增多、1,25-(OH)2-D3 形成减少、胶原蛋白代谢障碍及酸中毒等有关。 (6) 出血倾向 主要是毒性物质抑制血小板功能所致。 (7) 肾性贫血 其发生机制:①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②毒性物质抑制骨髓造血功能;③出血倾向;④ 毒性物质引起溶血;⑤肠道对造血原料吸收减少。 (五) 尿毒症 1. 尿毒症毒素 (1) 尿毒症毒素来源: ①正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 ②外源性毒物未经机体解毒、排泄; ③机体代 谢产生新的毒性物质;④正常生理活性物质浓度持续升高。 (2) 尿毒症毒素分类: 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胍类、胺类等) ;中分子毒素; 大分子毒素(如 PTH 、生长激素等)。 (3) 常见尿毒症毒素: 1)PTH 可引起肾性营养不良、皮肤瘙痒、高脂血症、贫血,刺激胃泌素分泌, 破坏血脑屏障,促进钙进入雪旺细胞等。2)胍类化合物是体内精氨酸的代谢产物,甲基胍毒性最强。3)尿 素可引起头痛、厌食、恶心、呕吐、糖耐量降低和出血倾向等,其代谢产物氰酸盐可使蛋白质氨基甲酰化, 抑制许多酶活性。4)多胺是氨基酸代谢产物,可引起厌食、呕吐和蛋白尿,促进红细胞溶解,抑制 Na+ -K + -ATP 酶活性,增加微血管壁通透性。5)未知中分子量物质推测为多肽类物质,对成纤维细胞增生、白细胞吞噬作 用、淋巴细胞增生等有抑制作用。 2. 机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尿毒症病人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称为尿毒症性脑病, 其发生机制有:肾毒性物质引起神经 细胞变性;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肾性高血压所致脑血管痉挛。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最早,与肠产氨增多和 胃泌素灭活减少所致胃肠道粘膜溃疡有关。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乱,晚期可出现 尿毒症心包炎,其发生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以及毒性物质作用等有关。呼吸(4) 肾性高血压 其发生机制为:① 钠水潴留;② 肾素分泌增多;③ 肾脏降压物质生成减少。 (5) 肾性骨营养不良 其发病机制与慢性肾衰时出现的高磷血症、低钙血症、PTH 分泌增多、1,25-(OH)2-D3 形成减少、胶原蛋白代谢障碍及酸中毒等有关。 (6) 出血倾向 主要是毒性物质抑制血小板功能所致。 (7) 肾性贫血 其发生机制:①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②毒性物质抑制骨髓造血功能;③出血倾向;④ 毒性物质引起溶血;⑤肠道对造血原料吸收减少。 (五) 尿毒症 1. 尿毒症毒素 (1) 尿毒症毒素来源: ①正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 ②外源性毒物未经机体解毒、排泄; ③机体代 谢产生新的毒性物质;④正常生理活性物质浓度持续升高。 (2) 尿毒症毒素分类: 小分子毒素(如尿素、肌酐、胍类、胺类等) ;中分子毒素; 大分子毒素(如 PTH 、生长激素等)。 (3) 常见尿毒症毒素: 1)PTH 可引起肾性营养不良、皮肤瘙痒、高脂血症、贫血,刺激胃泌素分泌, 破坏血脑屏障,促进钙进入雪旺细胞等。2)胍类化合物是体内精氨酸的代谢产物,甲基胍毒性最强。3)尿 素可引起头痛、厌食、恶心、呕吐、糖耐量降低和出血倾向等,其代谢产物氰酸盐可使蛋白质氨基甲酰化, 抑制许多酶活性。4)多胺是氨基酸代谢产物,可引起厌食、呕吐和蛋白尿,促进红细胞溶解,抑制 Na+ -K + -ATP 酶活性,增加微血管壁通透性。5)未知中分子量物质推测为多肽类物质,对成纤维细胞增生、白细胞吞噬作 用、淋巴细胞增生等有抑制作用。 2. 机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尿毒症病人常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称为尿毒症性脑病, 其发生机制有:肾毒性物质引起神经 细胞变性;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肾性高血压所致脑血管痉挛。消化系统症状出现最早,与肠产氨增多和 胃泌素灭活减少所致胃肠道粘膜溃疡有关。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乱,晚期可出现 尿毒症心包炎,其发生与肾性高血压、酸中毒、高钾血症、钠水潴留、贫血以及毒性物质作用等有关。呼吸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