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林逋(967-1028)。西湖隐士,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 诗集》 林逋诗主要特点:吟咏湖山,抒写隐逸情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代表作《秋 日西湖闲泛》、《山园小梅》(其一)。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 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 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2、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的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 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 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 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3、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 精神。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 第二节王禹偁诗文创作 生平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 黄州。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 二、散文创作 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 靡卑弱文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 之易道,义之易晓”(《再答张扶书》)。王禹偁发挥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文风 平易,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他的创作实践也较 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 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诗歌创作 王禹偁也学白体,前后期诗风的不同。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 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 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 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代表作《村行》。2、林逋(967-1028)。西湖隐士,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 诗集》。 林逋诗主要特点:吟咏湖山,抒写隐逸情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代表作《秋 日西湖闲泛》、《山园小梅》(其一)。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 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三、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它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 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西昆体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2、西昆体的艺术特征西昆体的作家主要是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的特 点。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整,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其 缺陷是独得李诗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缺乏李诗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缺乏 创新精神,没有自成一家的气概。 3、西昆体衰微的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的 精神。这些缺陷导致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诗歌艺术新境的任务。 第二节 王禹偁诗文创作 一、生平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 黄州。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 二、散文创作 王禹偁是宋初首先提倡古文的作家之一,他不满意晚唐五代以来“秉笔多艳冶”的浮 靡卑弱文风,推崇韩柳,认为文章是用来“传道而明心”(《答张扶书》)的,应该做到“句 之易道,义之易晓”(《再答张扶书》)。王禹偁发挥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文风 平易,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他的创作实践也较 好地体现了他的主张。其散文,言之有物,清丽疏朗,在宋初文坛上独树一帜。如《待 漏院论》、《唐河店妪传》、《黄冈竹楼记》等,都是他的名篇。 三、诗歌创作 王禹偁也学白体,前后期诗风的不同。但他更重视白居易的讽谕诗。写了许多反映 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总体上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淡,在宋初白体 诗中独树一帜,已初步表现出对于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 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代表作《村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