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70-490毫米,年均日照2700小时以上。地方大麦呈现穗密度以稀穗居多,密穗次之, 极密穗较少:芒形以长芒最多,短芒次之,对芒较少:穗、芒颜色以黄色居多,紫色次 之的特点。品种以春性为主,少数为冬性或半冬性:熟性以中熟、偏晚熟为主,早熟类 型较少,播期4月至5月,成熟期8-9月,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4.高寒早熟春裸大麦区 该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藏东三江上游、阿里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 流域及冈底斯南麓、喜马拉雅北麓山地。包括日喀则南部县份,山南的洛扎、措美、浪 卡子大部分和错那部分,昌都丁青、类乌齐和江达以北,那曲的索县、比如、巴青等。 阿里普兰、日土、葛尔大部及札达部分。这里大麦分布海拔4000-4300米。年均温0.1-4℃, 年降水量170-580毫米,年均日照2300-3400小时。大麦以多棱裸大麦为主,兼有二棱 裸大麦。地方品种呈现穗密度以稀穗为主,密穗或极密穗较少:芒形以长芒为主,其他 芒形极少:穗芒以紫、黑色为主:籽粒以紫、黑、黑褐等深色为主,黄色较少。多属春 性品种,冬性、半冬性极少:熟性以早熟为主,中熟较少。播期5月,成熟期8月下旬 至9月上、中旬,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第二节 大麦的分类和品种 一、大麦的系统发育 (一)大麦演化学说 关于大麦从野生到栽培的演化程序,目前争议很大,主要有以下学说: 1.二棱单系起源学说本学说最早由科克于1840年提出,其后经德康道尔等人发 展。该学说的主要观点认为二棱、六棱栽培大麦均起源于二棱野生大麦。目前,大多数 人都认为二棱起源学说较为可信。 2.二、六棱分系起源学说本学说出现在20世纪初。主要观点是,认为二棱和多 棱大麦各有其本身的起源,二棱、多棱栽培大麦的祖先各不相同。其依据如下:在二棱 大麦品种间的杂交中,还从来没有分离出过多棱型大麦:在二棱向多棱过渡过程中还缺 少证据:血清反应断定二棱与多棱大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六棱起源学说本学说于1938年由欧伯格提出。本学说的主要观点是:野生六 棱大麦是真正的栽培大麦的祖先种。 (二)中国栽培大麦的系统发育 1.主要性状的进化顺序根据大麦主要性状遗传研究,可将我国大麦的进化顺序概 括为:在穗轴碎性变化上,由碎穗到坚穗:春、冬性变化由春性到冬性:在棱形变化上, 由二棱到六棱:稃壳变化为由有稃到裸粒:稃壳和籽粒颜色,由深色到浅色,小穗轴毛 长变化,由长毛到短毛,侧小穗的变化,由有柄到无柄。 2.系统发育过程近年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对采集样品性状遗传、细胞学、 核型和酶谱等研究,认为中国的栽培大麦与青藏高原的野生大麦有直接的亲缘关系,野 生二棱大麦是中国栽培大麦的近缘祖先,中国栽培大麦不是从外国传入的。中国栽培大 麦以六棱大麦为主,其原始种是二棱野生大麦,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和若干过 6868 270-490 毫米,年均日照 2700 小时以上。地方大麦呈现穗密度以稀穗居多,密穗次之, 极密穗较少;芒形以长芒最多,短芒次之,对芒较少;穗、芒颜色以黄色居多,紫色次 之的特点。品种以春性为主,少数为冬性或半冬性;熟性以中熟、偏晚熟为主,早熟类 型较少,播期 4 月至 5 月,成熟期 8-9 月,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4.高寒早熟春裸大麦区 该区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藏东三江上游、阿里三河(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 流域及冈底斯南麓、喜马拉雅北麓山地。包括日喀则南部县份,山南的洛扎、措美、浪 卡子大部分和错那部分,昌都丁青、类乌齐和江达以北,那曲的索县、比如、巴青等。 阿里普兰、日土、葛尔大部及札达部分。这里大麦分布海拔 4000-4300 米。年均温 0.1-4℃, 年降水量 170-580 毫米,年均日照 2300-3400 小时。大麦以多棱裸大麦为主,兼有二棱 裸大麦。地方品种呈现穗密度以稀穗为主,密穗或极密穗较少;芒形以长芒为主,其他 芒形极少;穗芒以紫、黑色为主;籽粒以紫、黑、黑褐等深色为主,黄色较少。多属春 性品种,冬性、半冬性极少;熟性以早熟为主,中熟较少。播期 5 月,成熟期 8 月下旬 至 9 月上、中旬,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第二节 大麦的分类和品种 一、大麦的系统发育 (一)大麦演化学说 关于大麦从野生到栽培的演化程序,目前争议很大,主要有以下学说: 1.二棱单系起源学说 本学说最早由科克于 1840 年提出,其后经德康道尔等人发 展。该学说的主要观点认为二棱、六棱栽培大麦均起源于二棱野生大麦。目前,大多数 人都认为二棱起源学说较为可信。 2.二、六棱分系起源学说 本学说出现在 20 世纪初。主要观点是,认为二棱和多 棱大麦各有其本身的起源,二棱、多棱栽培大麦的祖先各不相同。其依据如下:在二棱 大麦品种间的杂交中,还从来没有分离出过多棱型大麦;在二棱向多棱过渡过程中还缺 少证据;血清反应断定二棱与多棱大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六棱起源学说 本学说于 1938 年由欧伯格提出。本学说的主要观点是:野生六 棱大麦是真正的栽培大麦的祖先种。 (二)中国栽培大麦的系统发育 1.主要性状的进化顺序 根据大麦主要性状遗传研究,可将我国大麦的进化顺序概 括为:在穗轴碎性变化上,由碎穗到坚穗;春、冬性变化由春性到冬性;在棱形变化上, 由二棱到六棱;稃壳变化为由有稃到裸粒;稃壳和籽粒颜色,由深色到浅色,小穗轴毛 长变化,由长毛到短毛,侧小穗的变化,由有柄到无柄。 2.系统发育过程 近年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对采集样品性状遗传、细胞学、 核型和酶谱等研究,认为中国的栽培大麦与青藏高原的野生大麦有直接的亲缘关系,野 生二棱大麦是中国栽培大麦的近缘祖先,中国栽培大麦不是从外国传入的。中国栽培大 麦以六棱大麦为主,其原始种是二棱野生大麦,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和若干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