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9年第8期 汤娇雯:基因工程制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27 伊维菌素(ivermectins)是一个市场很大的抗虫 发酵时直接产生7-ACA。 抗生素,其前体阿弗米丁(avermectins)的产生菌种 调节基因在药物的生物合成中也起着重要作 的发酵液中有8个以上的组分,其中只有B1a组分 用,增加调节基因的基因量能够大幅提高药物产量。 才是制备伊维菌素的原料。keda等26经过近十年 Hopwood等将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的一个调节基因 的努力,已将阿弗米丁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全部搞清, atⅡ导人原产生菌,尽管基因的拷贝数仅增加了2 并经过诱变与DNA重组,获得了仅产阿弗米丁B2a 倍,放线紫红素的产量却增加了30~40倍。 单一组分和B1a、B2a组份的重组工程菌,这不仅大 某些抗生素生产菌的产量不高,是由于其自身 大提高了阿弗米丁有效组分的发酵效价,且给提取、 对该抗生素的抗性不高。因此,利用高拷贝质粒的 精制、半合成等后处理工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 基因量效应,增加菌种对自身产生的抗生素的抗性, 以预见,随着对各种工业生产的微生物药物生物合 可能增加抗生素的产量。例如,将氨基糖苷6-乙酰 成途径的深入了解以及基因重组技术的不断进展, 转移酶基因导人卡那素和新霉素产生菌,由于提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定向构建高产菌株的成功实例将 高了对氨糖类抗生素的抗性,产量提高了2~6倍。 越来越多。 4展望 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中供氧往往是一个限制因 综上所述,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素,充足的氧气供给是药物工业发酵稳定和提高产 非常广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药物已成为当前 量,降低成本的关键。传统的解决方法如增加通气 最为活跃和迅猛发展的领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量等对设备要求高,能量消耗大。20世纪70年代 的完成,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 末在专性好氧菌透明颤(Vitreoscilla)中发现了血红 研究的深人,为医药生物技术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蛋白(VHb),它能促进氧气扩散到细胞末端氧化酶 基因工程制药将有更多机会获得突破性进展,为保 上。于是人们想到了将其基因Vgb克隆到其它微生 障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中,以促进微生物在低氧条件下生长。1988年 Khosla等2从Vitreoscilla中分离出Vgb基因并将之 参考文献 转人大肠杆菌(E.co),提高了大肠杆菌在溶氧量 1醒礼嘉,膜红雅,胡平,等,现代生物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 低于5%时对氧的利用率。目前已用克隆表达VHb 教育出版社,1998. 的方法提高了放线紫红素、头孢霉素C、红籍素等产 2马大龙,生物技术药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牛朝诗,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0,20(3): 生菌及青霉紫酰化酶基因工程菌的产量4~0)。血 212-215. 红蛋白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对抗生素工业 4龚德华.骨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7(4):348-351. 和其它重组药物发酵工业的节能等带来美好的 5曹雪涛.中华消化杂志,1996,15(3):167-170. 前景。 6 Alcami A.Trends in Immunology,2001,22(1):58 ~60. 作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重要原料的7- 7 Whiteside TL Clinical Immunology Newsletter,1998,18(7):69 -77. 氨基头孢烷酸(7-ACA),目前国内外仍以化学裂解 8曹雪涛.中国肿指生物治疗杂志,1995,2(3):175-179 头孢菌素C的工艺路线为主。国内外已报道可用 9 Jurgen D.Naure Biotechnology,1996.14:1516-1519. 经由GL-7-ACA的二步法(化学/酶法或二步酶法) 10牡平中.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8,19(2): 来生产7-ACA,与化学裂解法相比不仅收率提高,且 67-71. 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简化生产工艺。但二步法中 11吴悟期.药学进展,1996,20(1):16-21. 关键的GL-7-ACA酰化酶在假单胞菌中表达量低而 12陈建华,陈鬓祖,是悟桐.药物生物技术,1995,2(1):56 -60. 且分离纯化困难,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通过将 13 David B,Weiner RC,Kennedy.Gene Vaccine Science,1999,254 GL-7-ACA酰化酶基因转人大肠杆菌中表达恰好可 (10):16-23. 以解决这一问题[1。最近又报道可将编码2个酶 14吴梧桐,基因工程药物: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的基因直接转人头孢菌素C的生产菌种中,使其在 社,1996. (下转第31页) 万方数据2009年第8期 汤娇雯:基因工程制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27 伊维菌素(ivermectins)是一个市场很大的抗虫 抗生素,其前体阿弗米丁(avermeetins)的产生菌种 的发酵液中有8个以上的组分,其中只有B1a组分 才是制备伊维菌素的原料。Ikeda等旧刮经过近十年 的努力,已将阿弗米丁的生物合成基因簇全部搞清, 并经过诱变与DNA重组,获得了仅产阿弗米丁B2a 单一组分和B1a、B2a组份的重组工程菌,这不仅大 大提高了阿弗米丁有效组分的发酵效价,且给提取、 精制、半合成等后处理工序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 以预见,随着对各种工业生产的微生物药物生物合 成途径的深入了解以及基因重组技术的不断进展, 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定向构建高产菌株的成功实例将 越来越多。 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中供氧往往是一个限制因 素,充足的氧气供给是药物工业发酵稳定和提高产 量,降低成本的关键。传统的解决方法如增加通气 量等对设备要求高,能量消耗大。20世纪70年代 末在专性好氧菌透明颤(Vitreoscilla)中发现了血红 蛋白(VHb),它能促进氧气扩散到细胞末端氧化酶 上。于是人们想到了将其基因vgb克隆到其它微生 物中,以促进微生物在低氧条件下生长。1988年 Khosla等。”1从Vitreoscilla中分离出Vgb基因并将之 转入大肠杆菌(E.coli),提高了大肠杆菌在溶氧量 低于5%时对氧的利用率。目前已用克隆表达VHb 的方法提高了放线紫红素、头孢霉素C、红霉素等产 生菌及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的产量旧¨30J。血 红蛋白基因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对抗生素工业 和其它重组药物发酵工业的节能等带来美好的 前景。 作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重要原料的7一 氨基头孢烷酸(7-ACA),目前国内外仍以化学裂解 头孢菌素c的工艺路线为主。国内外已报道可用 经由GL-7一ACA的二步法(化学/酶法或二步酶法) 来生产7-ACA,与化学裂解法相比不仅收率提高,且 能大大减少环境污染,简化生产工艺。但二步法中 关键的GL-7一ACA酰化酶在假单胞菌中表达量低而 且分离纯化困难,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通过将 GL-7一ACA酰化酶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恰好可 以解决这一问题p“。最近又报道可将编码2个酶 的基因直接转入头孢菌素C的生产菌种中,使其在 发酵时直接产生7一ACA。 调节基因在药物的生物合成中也起着重要作 用,增加调节基因的基因量能够大幅提高药物产量。 Hopwood等将放线紫红素生物合成的一个调节基因 actII导人原产生菌,尽管基因的拷贝数仅增加了2 倍,放线紫红素的产量却增加了30—40倍。 某些抗生素生产菌的产量不高,是由于其自身 对该抗生素的抗性不高。因此,利用高拷贝质粒的 基因量效应,增加菌种对自身产生的抗生素的抗性, 可能增加抗生素的产量。例如,将氨基糖苷石一乙酰 转移酶基因导入卡那霉素和新霉素产生菌,由于提 高了对氨糖类抗生素的抗性,产量提高了2~6倍。 4 展望 综上所述,基因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非常广泛,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药物已成为当前 最为活跃和迅猛发展的领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完成,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 研究的深入,为医药生物技术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基因工程制药将有更多机会获得突破性进展,为保 障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l 翟礼嘉,顾红雅,胡平,等,现代生物技术导论[M].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1998. 2 马大龙,生物技术药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 牛朝诗.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0。20(3): 212—215. 4 龚德华.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7(4):348~351. 5 曹雪涛.中华消化杂志,1996,15(3):167—170. 6 Aleami A.Trends in Immunology,2001,22(1):58—60. 7 Whiteside TL Clinical Immunology Newsletter,1998,18(7):69 —77. 8 曹雪涛.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5,2(3):175—179. 9 Jurgen D.Naure Biotechnology,1996。14:1516~1519. 10牡平中.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1998,19(2): 67~71. 11吴梧桐.药学进展-,1996,20(1):16—21. 12陈建华,陈葵祖,吴梧桐.药物生物技术,1995,2(1):56 —60. 13 David B,Weiner RC,Kennedy.Gene Vaccine Science,1999,254 (10):16~23. 14吴梧桐,基因工程药物: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6. (下转第31页)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