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庄子》的折中趋势 《庄子》最后一篇《天下》篇的作者,提出了道家的折中观点。这一篇实际上 是先秦哲学的总结。我们不能肯定这位作者是谁,这并不妨碍他真正是先秦哲学的 最好的历史家和批评家。 这一篇首先区分全部真理和部分真理。全部真理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对于 它的研究称为“道术”;部分真理是全部真理的某一方面,对于它的研究称为“方 术”。这一篇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 果恶乎在?…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这个“一”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这一篇继续在“道”内区分本、末、精、 粗。它说:“古之人其备乎!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 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 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 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因此《天下》篇以为儒家与“道”有某些联系。但是儒家所知的限于“数度《庄子》的折中趋势 《庄子》最后一篇《天下》篇的作者,提出了道家的折中观点。这一篇实际上 是先秦哲学的总结。我们不能肯定这位作者是谁,这并不妨碍他真正是先秦哲学的 最好的历史家和批评家。 这一篇首先区分全部真理和部分真理。全部真理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对于 它的研究称为“道术”;部分真理是全部真理的某一方面,对于它的研究称为“方 术”。这一篇说:“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 果恶乎在?···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这个“一”就是“内圣外王之道”。这一篇继续在“道”内区分本、末、精、 粗。它说:“古之人其备乎!……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 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 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 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因此《天下》篇以为儒家与“道”有某些联系。但是儒家所知的限于“数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