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多晶硅薄膜的电子特性 掺杂浓度比较低时,电阻率比单晶硅高4-6个数量级,载流子浓度比掺杂浓度低4-5个 数量级,电阻率随摻杂浓度的改变不明显;当摻杂浓度比较高时,电阻率趋于并略高 于同一掺杂水平的单晶硅电阻率,载流子浓度接近掺杂浓度;在中间掺杂水平,迅速 变化。 ,薄膜中多子迁移率在中等掺杂范围内,有一个极小值,在高掺杂端有一个极大值。 (a)106 (b)1000 未擦杂 +计算值 105 +实验数据 一理论值 一理论值 104 单晶硅 103 100 102 Lcal -1220A- Lcal-230A 101 100 10 10-1 单品硅 10-2 10-3 1015 1016 10171018 10191020 10151016 1017101810191020 掺杂浓度(cm3) 排杂浓度(cm)(2)多晶硅薄膜的电子特性 • 掺杂浓度比较低时,电阻率比单晶硅高4-6个数量级,载流子浓度比掺杂浓度低4-5个 数量级,电阻率随掺杂浓度的改变不明显;当掺杂浓度比较高时,电阻率趋于并略高 于同一掺杂水平的单晶硅电阻率,载流子浓度接近掺杂浓度;在中间掺杂水平,迅速 变化。 • 薄膜中多子迁移率在中等掺杂范围内,有一个极小值,在高掺杂端有一个极大值。 掺杂浓度(cm-3) 电阻率(Ω-cm) 单晶硅 ° + - 理论值 计算值 未掺杂 掺杂浓度(cm-3) 空穴迁移率(cm2/V·s) + 实验数据 — 理论值 -- 单晶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