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侃极愿相见,今二国和好,天下一家,安得复论彼此?”斐终辞。使还,除 廷尉少卿。 石济河溢,桥坏,斐修治之。又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渾,两岸造关城, 累年乃就。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关河形胜,欲因山即壑以为公家苑囿。遗斐 书曰:“当谘大将军,以足下为匠者。”斐答书拒曰:“当今殷忧启圣,运遭 昌历。故大丞相天启霸功,再造太极;大将军光承先构,嗣绩丕显。国步始康 民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民隐。《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古之帝王,亦有表山刊树,未足尽其意;下辇成宴, 讵能穷其情。正足以靡天地之财用,剥生民之髓脑。是故孔子对叶公以来远, 酬哀公以临民,所问虽同,所急异务故也。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 虽系以隕墙填堑,乱以收置落网,而言无补于风规,只足昭其愆戾也。” 寻转尚书右丞。天保初,除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以公事免。久之 除都水使者。显祖亲御六军,北攘突厥,仍诏斐监筑长城。作罢,行南谯州事 加通直散骑常侍、寿阳道行台左丞。迁散骑常侍,食陈留郡干。未几,除徐州 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乾明元年,征拜廷尉卿,迁卫大将军,兼都官尚书, 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以本官监瀛州事。抗表致仕,优诏不许。顷之,拜 仪同三司,食广阿县干。卒于位。赠使持节、都督北豫光二州诸军事、骠骑大 将军、仪同三司、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敬简。子师孝,中书舍人。 (选自《北齐书·阳斐传》) 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B.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C.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D.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赠”这里指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 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B.“足下”以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是古时的交际用语,下 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C.“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置之。后世遂以 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有时也作为医生的称呼。 D.“谥”指人死去之后,人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 给予一个寓含普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斐意志坚定。他出使外国能够经得起诱惑,坚决地拒绝叛臣的邀请,别人 的劝说都不能打动他,因此出使回来,就升任为廷尉少卿 B.阳斐反对大兴土木。他认为国家刚刚走上正轨,应该轻徭薄赋,抚恤民生疾 苦,并委婉指出大兴土木是浪费天地间的财物,剥夺百姓的血汗 C.阳斐善于劝谏。他通过列举司马相如称颂上林的壮观,杨雄赞美帝王出猎场 面的浩大等史实,说明修造皇家园林无益于讽谏规劝,只会促成帝王的过错。侃极愿相见,今二国和好,天下一家,安得复论彼此?”斐终辞焉。使还,除 廷尉少卿。 石济河溢,桥坏,斐修治之。又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潬,两岸造关城, 累年乃就。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关河形胜,欲因山即壑以为公家苑囿。遗斐 书曰:“当谘大将军,以足下为匠者。”斐答书拒曰:“当今殷忧启圣,运遭 昌历。故大丞相天启霸功,再造太极;大将军光承先构,嗣绩丕显。国步始康, 民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民隐。《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古之帝王,亦有表山刊树,未足尽其意;下辇成宴, 讵能穷其情。正足以靡天地之财用,剥生民之髓脑。是故孔子对叶公以来远, 酬哀公以临民,所问虽同,所急异务故也。相如壮上林之观,扬雄骋羽猎之辞, 虽系以隤墙填堑,乱以收罝落网,而言无补于风规,只足昭其愆戾也。” 寻转尚书右丞。天保初,除镇南将军、尚书吏部郎中。以公事免。久之, 除都水使者。显祖亲御六军,北攘突厥,仍诏斐监筑长城。作罢,行南谯州事, 加通直散骑常侍、寿阳道行台左丞。迁散骑常侍,食陈留郡干。未几,除徐州 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乾明元年,征拜廷尉卿,迁卫大将军,兼都官尚书, 行太子少傅,徙殿中尚书,以本官监瀛州事。抗表致仕,优诏不许。顷之,拜 仪同三司,食广阿县干。卒于位。赠使持节、都督北豫光二州诸军事、骠骑大 将军、仪同三司、中书监、北豫州刺史,谥曰敬简。子师孝,中书舍人。 (选自《北齐书·阳斐传》) 10.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B.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C.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D. 兴和中/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也与/ 斐有旧/欲请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赠”这里指追赠,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 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B.“足下”以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是古时的交际用语,下 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C.“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置之。后世遂以 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有时也作为医生的称呼。 D.“谥”指人死去之后,人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 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阳斐意志坚定。他出使外国能够经得起诱惑,坚决地拒绝叛臣的邀请,别人 的劝说都不能打动他,因此出使回来,就升任为廷尉少卿。 B.阳斐反对大兴土木。他认为国家刚刚走上正轨,应该轻徭薄赋,抚恤民生疾 苦,并委婉指出大兴土木是浪费天地间的财物,剥夺百姓的血汗。 C.阳斐善于劝谏。他通过列举司马相如称颂上林的壮观,杨雄赞美帝王出猎场 面的浩大等史实,说明修造皇家园林无益于讽谏规劝,只会促成帝王的过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