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气,终末测其呼气胸围。二者之差为呼吸差。胸围测试误差不得超过士1cm。 (五)肩宽(shoulder breadth)和骨盆宽(crista breadth) 1.测量器材测径规,仪器误差不得超过±0.5cm。 2.测量方法肩宽为左右肩峰点间的直线距离。受试者取直立位,姿势同测胸围。测量 者在受试者正后方,用两食指沿肩胛岗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用测径规测量读数。骨盆 宽为左右髂嵴点间的直线距离。使用仪器、受试者和测量者位置与肩宽测量同。用食指摸到 受测者两髂嵴外缘最宽处,用测径规测量读数。两指标的测试误差都不得超过±0.5cm。 (六)皮褶厚度(skinfold thickness) 为人体成分中脂肪定量的客观指标之一。常用以推算全身体脂含量,判断营养状况,评 价体成分。 1.测量器械皮褶厚度计。使用前调整零点,校正压力,将仪器臂钳的两个接触点间的 压力调正至10g/mm2范围内。 2.测量方法:测量者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张开两臂,用左手拇、食指将测试皮肤和皮 下组织捏紧提起(拇食指间约保持3Cm距离),将皮褶计在距离手指捏起部位附近处钳入约 1cm,放开活动把柄,读指针数值并记录。测试误差不得超过±5%。常用的测试部位有:(1) 肱三头肌部:位于肩峰点与桡骨点连线中点、肱三头肌的肌腹上。(2)肩胛下角部:位于肩 胛下角下端约1cm处,皮褶方向与脊柱成40°角。(3)腹部: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交叉处水 平位。(4)大腿部:腹股沟中点与髌骨顶连线中点和下肢长轴平行的皮褶。 (七)围度 l.上臂围(biceps circumference),有两项指标:(I)上臂紧张围:被测者用力屈曲肘 关节、在肱二头肌最隆起处测量读数:(2)上臂放松围: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在原处测量 读数。 2.大腿围(thigh circumference):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腿稍分开,测试者站其左侧,卷 尺由左腿臀肌皱纹下,经腿间水平绕至大腿前面测量其围度。 3.小腿围(calf circumference):受试者直立位,使身体重量平均落于两下肢上,将卷 尺绕腓肠肌最隆起处测量。 (八)手长(hand length)和足长(foot length) 1.手长:桡、尺骨茎突点的掌侧面连线中点到中指指尖的直线距离。测量时令受试者 左手前伸,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测量者面对受试者,用钢板尺测桡骨远端腕横纹至中指尖 的距离。气,终末测其呼气胸围。二者之差为呼吸差。胸围测试误差不得超过±1cm。 (五)肩宽(shoulder breadth)和骨盆宽(crista breadth) 1.测量器材 测径规,仪器误差不得超过±0.5cm。 2.测量方法 肩宽为左右肩峰点间的直线距离。受试者取直立位,姿势同测胸围。测量 者在受试者正后方,用两食指沿肩胛岗向外摸到肩峰外侧缘中点,用测径规测量读数。骨盆 宽为左右髂嵴点间的直线距离。使用仪器、受试者和测量者位置与肩宽测量同。用食指摸到 受测者两髂嵴外缘最宽处,用测径规测量读数。两指标的测试误差都不得超过±0.5cm。 (六)皮褶厚度(skinfold thickness) 为人体成分中脂肪定量的客观指标之一。常用以推算全身体脂含量,判断营养状况,评 价体成分。 1.测量器械 皮褶厚度计。使用前调整零点,校正压力,将仪器臂钳的两个接触点间的 压力调正至 10g/mm2 范围内。 2.测量方法:测量者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张开两臂,用左手拇、食指将测试皮肤和皮 下组织捏紧提起(拇食指间约保持 3cm 距离),将皮褶计在距离手指捏起部位附近处钳入约 1cm,放开活动把柄,读指针数值并记录。测试误差不得超过±5%。常用的测试部位有:(1) 肱三头肌部:位于肩峰点与桡骨点连线中点、肱三头肌的肌腹上。(2)肩胛下角部:位于肩 胛下角下端约 1cm 处,皮褶方向与脊柱成 40o 角。(3)腹部: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交叉处水 平位。(4)大腿部:腹股沟中点与髌骨顶连线中点和下肢长轴平行的皮褶。 (七)围度 1.上臂围(biceps circumference),有两项指标:(l)上臂紧张围:被测者用力屈曲肘 关节、在肱二头肌最隆起处测量读数;(2)上臂放松围:放松上臂,自然下垂,在原处测量 读数。 2.大腿围(thigh circumference):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腿稍分开,测试者站其左侧,卷 尺由左腿臀肌皱纹下,经腿间水平绕至大腿前面测量其围度。 3.小腿围(calf circumference):受试者直立位,使身体重量平均落于两下肢上,将卷 尺绕腓肠肌最隆起处测量。 (八)手长(hand length)和足长(foot length) 1.手长:桡、尺骨茎突点的掌侧面连线中点到中指指尖的直线距离。测量时令受试者 左手前伸,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测量者面对受试者,用钢板尺测桡骨远端腕横纹至中指尖 的距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