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看到了绑匪的视频之后,首相办公室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各种措施和计划都在按部就班 地实施,这体现了现代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高效与冷静。但是,由于网络和电视的介入,整 个局势根本不受政府的控制,变得不可收拾,后果难以预料。刚开始,民众支持首相不与绑 匪的要求妥协,但断指事件出现之后,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有82%的民众要求首相放弃个 人尊严去拯救公主。在网络上,首相的妻子简更是看到大量幸灾乐祸的评论,许多恶毒而冷 酷的嘲笑。此时,对于首相夫妇来说,媒体就充当了一个“暴政者ˆ的形象,让他们无从选 择,无从逃避,只得独自承受生理与心理的耻辱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本来对于首相将要与猪做爱一事持看热闹的心态,是一些无动于衷 或者说麻木不仁的看客,是一些不怀好意的起哄者,电视台采访时,他们很有可能会说出 些言不由衷的话,在网络上则会说出一些最低俗、最恶毒的话。在这两种媒介上,他们其实 都不是真实的,而很有可能是被塑造,被挟裹的。也就是说,当电视采访或网络评论形成了 种主流声音之后,他们很有可能会主动顺从这种主流声音”,从而放弃“个体性的评价与 思考”。尤其各种数据统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暗示效应,足以影响个体的判断与选择。 而且,当民众沉浸在网络世界的“丰富与精彩咐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现实与 人生变得虚拟化。正如影片中那位女护土的男朋友,一整天都躺在被窝里,无所事事,无 所用心,将情感的寄托、人生意义的确证投射在网络及其它媒介上。还有那些医院里的护 土,为了逃避单调乏味的工作,可以一整天守在电视机面前,以此来获得别样的心理慰藉 还有酒吧里的那些看客,他们将观看首相的出丑视为一次嘉年华般的狂欢,却不愿对自己 的行为有任何反思或对首相的选择有更多的同情、理解与尊重。 影片在构建纷繁的传媒时代时,实际上也透过表象看到了这种纷繁背后的空洞与麻木。 影片甚至暗示,当我们在¨资讯ˆ的泡沫里应接不暇时,我们可能正在遭遇一种深深的迷失 无从分辨或者不愿分辨何谓真实,何谓虛假。试想,如果不是有人在拍摄现场拍下了色情男 星的照片并上传到网上,网民看到的首相与猪性交ˇ根本就是虚假的,只是通过特技将首相 的脸移接到色情男星的头上而已;艺术家在视频里看似砍下了公主的—节手指,但最后证明 这只是遮人耳目,欺骗公众的把戏而已;还有,民众看到年后首相与妻子在公开场合大秀 恩爱,都以为他们未受影响,但谁又知道或者关心两人在私人空间里的疏离呢?这样,我们 在传媒上看到的资讯ˆ很有可能都不是事实,而是被伪造、被刻意掩饰的ˆ表演ˆ。既然如 此,民众在这些资讯ˆ里陶醉、愤怒、激动就显得荒唐可笑 三“消费社会”的表象与本质 影片中的英国,属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自由开放的民主氛围,但是,对于 这个社会更准确的描述不是;后现代社会,而应该是消费社会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不仅是物质的极大丰盛,或科技的巨大成就,更是一种价值理念上 的后现代化倾向,即无中心、无深度、零散化、商业化的特征。这时,所谓高雅艺术ˆ更 像是一种可以消费的标榜,充斥着整个社会的,都是一些大众性的世俗文化,如广告、电视 剧、电视节目、商业电影等,而在商业电影中,只有ˇ—些无深度无景深但却轻松流畅的故 事、情节和场景,一种令人兴奋而又眩晕的视听时空。这种电影是供人消费而不是供人阐释 的,是供人娱乐而不是供人判断的。它华丽丰富,但又一无所有”。[] 我们无从责怪民众的品味肤浅,即时享乐,因为,“经典的、严肃的、完整的叙事和影 像,是建立在对理性的认同和一整套有序的道德规范之上的,一旦人们对理性本身失去了信 心,对传统的道德规范产生了怀疑,那么,反理性的思维和无序的、怪异的、另类的状态, 或闪电式的情感片断,也就必然会像新的时尚似地飘浮在影像话语中。ˆ[2]这就可以理解 影片中的民众,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心态去关注“首相将要与猪做爱一事,把它当作种生活 的调味品,即时品尝,也瞬间遗忘。这正是消费社会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符号所指的对 象相当微不足道。我们并没有介入其中,大众传媒并没有让我们去参照外界,它只是把作为 符号的符号让我们消费,不过它得到了真象担保的证明。[3或者说,消费社会的消费动力 在于好奇心与缺乏了解,“这也是我们这个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 基础上,否定真相。[4] 在消费社会里,一切东西都可以被消费:首相的尊严、政府的权威、个人的身体,等 等。因此,影片中卡洛在电视直播中大汗淋漓并痛苦不堪时,民众最多事不关己地叹息 声,“天哪,这家伙太惨了!”却不会对卡洛的痛苦感同身受;当电视台的女记者不满于自己 被忽略,被安排最无关紧要的工作(准备公主的讣告)时,她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自拍裸在看到了绑匪的视频之后,首相办公室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各种措施和计划都在按部就班 地实施,这体现了现代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高效与冷静。但是,由于网络和电视的介入,整 个局势根本不受政府的控制,变得不可收拾,后果难以预料。刚开始,民众支持首相不与绑 匪的要求妥协,但“断指”事件出现之后,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有82%的民众要求首相放弃个 人尊严去拯救公主。在网络上,首相的妻子简更是看到大量幸灾乐祸的评论,许多恶毒而冷 酷的嘲笑。此时,对于首相夫妇来说,媒体就充当了一个“暴政者”的形象,让他们无从选 择,无从逃避,只得独自承受生理与心理的耻辱。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本来对于首相将要与猪做爱一事持看热闹的心态,是一些无动于衷 或者说麻木不仁的看客,是一些不怀好意的起哄者,电视台采访时,他们很有可能会说出一 些言不由衷的话,在网络上则会说出一些最低俗、最恶毒的话。在这两种媒介上,他们其实 都不是真实的,而很有可能是被塑造,被挟裹的。也就是说,当电视采访或网络评论形成了 一种“主流声音”之后,他们很有可能会主动顺从这种“主流声音”,从而放弃“个体性的评价与 思考”。尤其各种数据统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暗示效应,足以影响个体的判断与选择。 而且,当民众沉浸在网络世界的“丰富与精彩”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现实与 人生变得“虚拟化”。正如影片中那位女护士的男朋友,一整天都躺在被窝里,无所事事,无 所用心,将情感的寄托、人生意义的确证投射在网络及其它媒介上。还有那些医院里的护 士,为了逃避单调乏味的工作,可以一整天守在电视机面前,以此来获得别样的心理慰藉。 还有酒吧里的那些看客,他们将观看首相的“出丑”视为一次嘉年华般的狂欢,却不愿对自己 的行为有任何反思或对首相的选择有更多的同情、理解与尊重。 影片在构建纷繁的传媒时代时,实际上也透过表象看到了这种纷繁背后的空洞与麻木。 影片甚至暗示,当我们在“资讯”的泡沫里应接不暇时,我们可能正在遭遇一种深深的迷失, 无从分辨或者不愿分辨何谓真实,何谓虚假。试想,如果不是有人在拍摄现场拍下了色情男 星的照片并上传到网上,网民看到的“首相与猪性交”根本就是虚假的,只是通过特技将首相 的脸移接到色情男星的头上而已;艺术家在视频里看似砍下了公主的一节手指,但最后证明 这只是遮人耳目,欺骗公众的把戏而已;还有,民众看到一年后首相与妻子在公开场合大秀 恩爱,都以为他们未受影响,但谁又知道或者关心两人在私人空间里的疏离呢?这样,我们 在传媒上看到的“资讯”很有可能都不是事实,而是被伪造、被刻意掩饰的“表演”。既然如 此,民众在这些“资讯”里陶醉、愤怒、激动就显得荒唐可笑。 三 “消费社会”的表象与本质 影片中的英国,属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自由开放的民主氛围,但是,对于 这个社会更准确的描述不是“后现代社会”,而应该是“消费社会”。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不仅是物质的极大丰盛,或科技的巨大成就,更是一种价值理念上 的“后现代化”倾向,即无中心、无深度、零散化、商业化的特征。这时,所谓“高雅艺术”更 像是一种可以消费的标榜,充斥着整个社会的,都是一些大众性的世俗文化,如广告、电视 剧、电视节目、商业电影等,而在商业电影中,只有“一些无深度无景深但却轻松流畅的故 事、情节和场景,一种令人兴奋而又眩晕的视听时空。这种电影是供人消费而不是供人阐释 的,是供人娱乐而不是供人判断的。它华丽丰富,但又一无所有”。[1] 我们无从责怪民众的品味肤浅,即时享乐,因为,“经典的、严肃的、完整的叙事和影 像,是建立在对理性的认同和一整套有序的道德规范之上的,一旦人们对理性本身失去了信 心,对传统的道德规范产生了怀疑,那么,反理性的思维和无序的、怪异的、另类的状态, 或闪电式的情感片断,也就必然会像新的时尚似地飘浮在影像话语中。”[2]这就可以理解, 影片中的民众,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心态去关注“首相将要与猪做爱”一事,把它当作一种生活 的调味品,即时品尝,也瞬间遗忘。这正是“消费社会”的特征:“信息的内容、符号所指的对 象相当微不足道。我们并没有介入其中,大众传媒并没有让我们去参照外界,它只是把作为 符号的符号让我们消费,不过它得到了真象担保的证明。”[3]或者说,消费社会的消费动力 在于好奇心与缺乏了解,“这也是我们这个‘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 基础上,否定真相。”[4] 在“消费社会”里,一切东西都可以被消费:首相的尊严、政府的权威、个人的身体,等 等。因此,影片中卡洛在电视直播中大汗淋漓并痛苦不堪时,民众最多事不关己地叹息一 声,“天哪,这家伙太惨了!”却不会对卡洛的痛苦感同身受;当电视台的女记者不满于自己 被忽略,被安排最无关紧要的工作(准备公主的讣告)时,她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自拍裸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