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从马克思的这段话,经济开始走向破产和没落。而“这个半无产化了的 我们可以生动看出小农的如下特征:拥有小块土小农经济的形成,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数世纪以 地,但由于缺乏分工和应用科学而生产效率不高;来大规模动荡的结构性基础”,也是“促成十九 生产同质,生活条件相同,自给自足;思想狭隘,相世纪大规模农民运动的乡村危机的根源”。 互隔离,政治保守。马克思同时指出小农经济存在 此,1949年以前的中国乡村社会是典型的 于极为漫长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他“一袋马铃薯”,在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下乡”把农民 认为“自耕农的这种自由小块土地所有制形式,作动员起来以前,这种原子化的小农形成的是一盘散沙 为占统治地位的正常形式,一方面,在古典古代的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农户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极盛时期,形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现代 1.从自身特点看属于原子化小农。所谓“原子 各国,我们又发现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解体所产生化小农”是指农户之间互不联系、高度分散化。几 的各种形式之 恩格斯通过自己的考察进 千年来中国农民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狭小 步印证了马克思的结论,他认为法国和德国小农生的生产规模使农业和手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 产方式的“家庭是自给自足的,几乎生产它所需要农民束缚于“男耕女织”的家庭经济结构之中 的一切,而村庄则更是如此。这差不多是十足的自方面,落后的生产方式、不发达的社会分工使小农 然经济,货币几乎根本不需要。”不仅如此,恩格的社会交往狭隘,与外部世界相互隔绝,村落成为 斯还明确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小农,是指小块他们的整个“世界”;另一方面趋于封闭的自然经 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济、同质的生产方式使得即使在村落内部,也甚至 地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出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互不 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活他的家口的限度。~这就联系的生活状态。因此,在长久的自然经济的束缚 明确阐释了小农概念的特定内涵。马克思恩格斯下、生产方式的控制下、重农逻辑的约束下,这些自 的这些论述不仅明晰了小农的特定概念,还深刻揭我封闭的状态不仅成为乡土生活的常态,甚至潜移 示了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为默化成为农民的精神束缚,形成了中国传统农民封 我们认识中国传统农村和农民提供了理论支撑。闭保守、自立独立的独特心理。这种独特的心理进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悠久的国家,农户构成社而又强化农民不愿交往、拒绝交往,以至于“传统小 会组织的基本单元,这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形态农绝大多数农民完全依靠自家的资源生产、生活 典型而久远。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已经认识到井田除了亲戚邻里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交往,甘愿在家庭 制下“民不肯尽力于公田”的弊端,各国为刺激生产这一最小的社会空间单位里度过一生80%—90% 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如管仲采的时间。”也正因为此,中国传统农民有着强烈的 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等,这小农意识,即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 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 制的瓦解。战国时期以“废井田,开阡陌”为主要内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这种意识使小农往往自私自 容之一的商鞅变法,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利、小富即安、缺乏自律、宗派亲族严重。 制。这样一来,到战国时期,井田制彻底崩溃了,代 2.从认同逻辑看生存性价值居首。传统农户 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紧紧依附于土地,从土 的形成,使我国逐渐产生了以耕种土地为业的自耕地获得自己几乎全部的生活所需。他们用泥土打 农。这些自耕农在小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将土地视造土坯房屋供全家居住,在自家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为命根,长年累月附着于土地以获得生活的依凭,以获得必要的粮食和菜蔬,穿着自家女人纺织出的 小农经济由此不断产生、形成和发展。汉唐至明清棉布衣服。因此,小农不仅从土地获得必要的生活 时期,自耕农人数大大增加,小农经济得到较快发资料,甚至还自己生产一些基本的手工业品,以至 展,同时由于密集的劳动投入和长期的精耕细作,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 中国传统小农生产土地产出率和劳动效率均有很大关门自给。”小农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方 提高,为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奠定了重要的经济面使得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家庭生活所 基础。然而,由于土地分配的不公和人地矛盾的日需,缺乏交换的动力,因而“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 益加剧,自清代中叶以后,小自耕农的劳动效率不断狭小的,生产方式是稳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 下降,中国的小农经济日益内卷化,传统的小自耕农地方内部是团结的。另一方面,由于土地面积狭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③ 从马克思的这段话, 我们可以生 动 看 出 小 农 的 如 下 特 征:拥 有 小 块 土 地,但由于缺乏分工和应用科学而生产效率不高; 生产同质,生活条件相同,自给自足;思想狭隘,相 互隔离,政治保守。马克思同时指出小农经济存在 于极为漫长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他 认为“自耕农的这种自由小块土地所有制形式,作 为占统治地位的正常形式,一方面,在古典古代的 极盛时期,形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在现代 各国,我们又发现它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解体所产生 的各种形式 之 一。”④ 恩格斯通过自己的考察进一 步印证了马克思的结论,他认为法国和德国小农生 产方式的“家庭是自给自足的,几乎生产它所需要 的一切,而村庄则更是如此。这差不多是十足的自 然经济,货 币 几 乎 根 本 不 需 要。”⑤ 不 仅 如 此,恩 格 斯还明确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小农,是 指 小 块 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 地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 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活他的家口的限度。”⑥ 这就 明确阐释了小农概念的特定内涵。马克思恩格斯 的这些论述不仅明晰了小农的特定概念,还深刻揭 示了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为 我们认识中国传统农村和农民提供了理论支撑。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悠久的国家,农户构成社 会组织的基本单元,这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形态 典型而久远。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已经认识到井田 制下“民不肯尽力于公田”的弊端,各国为刺激生产 积极性、扩大剥削量,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如管仲采 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鲁国实行“初税亩”等,这 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 制的瓦解。战国时期以“废井田,开阡陌”为主要内 容之一的商鞅变法,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了井田 制。这样一来,到战国时期,井田制彻底崩溃了,代 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 的形成,使我国逐渐产生了以耕种土地为业的自耕 农。这些自耕农在小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将土地视 为命根,长年累月附着于土地以获得生活的依凭, 小农经济由此不断产生、形成和发展。汉唐至明清 时期,自耕农人数大大增加,小农经济得到较快发 展,同时由于密集的劳动投入 和长期的精耕细作, 中国传统小农生产土地产出率和劳动效率均有很大 提高,为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奠定了重要的经济 基础。然而,由于土地分配的不公和人地矛盾的日 益加剧,自清代中叶以后,小自耕农的劳动效率不断 下降,中国的小农经济日益内卷化,传统的小自耕农 经济开始走向破产和没落。而“这个半无产化了的 小农经济的形成,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农村数世纪以 来大规模动荡的结构性基础”⑦ ,也是“促成十九、二 十世纪大规模农民运动的乡村危机的根源”。⑧ 因此,1949年以前的中国乡村社会是典型的 “一袋马铃薯”,在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下乡”把农民 动员起来以前,这种原子化的小农形成的是一盘散沙 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农户总体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从自身特点看属于原子化小农。所谓“原子 化小农”是指农户之间互不联系、高度分散化。几 千年来中国农民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狭小 的生产规模使农业和手工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 农民束缚于“男耕女织”的家庭经济结构之中。一 方面,落后的生产方式、不发达的社会分工使小农 的社会交往狭隘,与外部世界相互隔绝,村落成为 他们的整个“世 界”;另 一 方 面 趋 于 封 闭 的 自 然 经 济、同质的生产方式使得即使在村落内部,也甚至 出现“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互不 联系的生活状态。因此,在长久的自然经济的束缚 下、生产方式的控制下、重农逻辑的约束下,这些自 我封闭的状态不仅成为乡土生活的常态,甚至潜移 默化成为农民的精神束缚,形成了中国传统农民封 闭保守、自立独立的独特心理。这种独特的心理进 而又强化农民不愿交往、拒绝交往,以至于“传统小 农绝大多数农民完全依靠自家的资源生产、生活, 除了亲戚邻里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交往,甘愿在家庭 这一最小的社会空间单位里度过一生80%—90% 的时间。”⑨ 也正因为此,中国传统农民有着强烈的 小农意识,即为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 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 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这种意识使小农往往自私自 利、小富即安、缺乏自律、宗派亲族严重。 2.从认同逻辑看生存性价值居首。传 统 农 户 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紧紧依附于土地,从土 地获得自己几乎全部的生活所需。他们用泥土打 造土坯房屋供全家居住,在自家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以获得必要的粮食和菜蔬,穿着自家女人纺织出的 棉布衣服。因此,小农不仅从土地获得必要的生活 资料,甚至还自己生产一些基本的手工业品,以至 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 关门自给。”⑩ 小农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一 方 面使得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家庭生活所 需,缺乏交换的动力,因而“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 狭小的,生产方式是稳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 地方内部是团结的。”瑏瑡 另一方面,由于土地面积狭 6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