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内容和体例上主要有这样几类: 1.涉及影视艺术的所有知识。如某本作为教材的《影视艺术导论》口]包括这样 一些内容:世界电影简史(法国、美国、德国、苏联、意大利、英国、日本电影 的起步和发展);中国电影简史(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电影的发 展历程和主要特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总论、电影造型、电影的表现手 段);电视发展史;电视特性与电视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理论;影视艺术鉴赏实 践。这种体例,可谓包罗万象,气势恢宏,但实际上此书正文不过255页,只有28 万字。所以,各种内容只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而事实上,这些内容有自身 的系统性,很难通过粗浅的讲解和知识性的灌输而转化成受教育者素质结构中的 有机因素。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最后的收获是什么?影视史、影视知识、影视 鉴赏水平?似乎都有,但都不可能深入。更进一步说,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究竟 有什么用?提高艺术修养,提高影视鉴赏水平,扩展知识面?似乎都有,但仅此 就够了吗? 2.侧重影视艺术本体论及影视艺术鉴赏。如某本名为《影视与影视鉴赏》口2]的 教材,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影视知识入门;影视鉴赏基础;影视文本解读;影视 评论写作。应该说,这些内容比较符合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性质和要求,也能契 合学生的基础和期望,使他们有可能初步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并切实提髙 影视鉴赏水平。但是,这本教材的缺陷在于阐述过于理论化,失去了影视艺术本 身所应有的那种鲜活和直观。在论及“影视文本解读ˆ时,这种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 的弊病更加明显,如将ˆ解读ˆ的程序分为:‘观看关注·领悟体会丶、认知·理解共 鸣认同”,并认为“解读ˇ的态度应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我注六经六经注 我¨;“解读ˆ的立场是:‘平等交流积极对话ˆ、“热爱生活锻冾冶生命ˆ。在笔者看 来,这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对学生不会有任何吸引力,对学生的影视鉴赏水平 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提高 3另有一些教材侧重电影史、电视史,或者变成了单纯的影视文本赏析。应该 说,这都是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狭隘理解。 在现有的大学公共影视课程教材中,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有戴锦华著的《电影 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和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在《电影批评》中,戴锦华通过对七部电影的细读(另附两部电影的分析举 隅)来渗透各种电影理论。如以《小鞋子》为例来介绍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分 析”,以《第五元素》为载体来介绍叙事学理论与世俗神话ˆ,等等。而且,作者 能够用较为通晓的语言将一些较为晦涩的电影理论加以阐释,并在具体的电影文 本分析中加以运用。 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同样立足于对影视作品细致深入的分析,‘每部分 内容分析都当作一篇完整的影评论文来写,要以论带史,强调评,要学生在对具 体影片的赏析中学习主要的专业术语和名词;有明确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让学生 能通过学习,自行读解其他影片,学会写影评 当然,这两本教材也非尽善尽美:《电影批评》中部分论述仍过于抽象,常常 沉醉于文字表述本身而与影片内容只有牵强的联系。而且,为了印证某种特定的 电影理论,有时未免在分析具体影片时只谈一点,不及其余”,或者因例证太少而 缺乏对这种理论更全面深刻的把握;《影视鉴赏》的目标宏伟,但所有内容系青 年学者合撰,水平不一,有些篇目的撰写很难说体现了编者的初衷。 这些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与体例的差异,折射了编著者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性质 与目标的不同理解。实际上,即使有一本科学合理的教材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实施 效果。因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准备情况、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会影响 课程效果。而当前高校的公共影视课程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在内容和体例上主要有这样几类: 1. 涉及影视艺术的所有知识。如某本作为教材的《影视艺术导论》[1]包括这样 一些内容:世界电影简史(法国、美国、德国、苏联、意大利、英国、日本电影 的起步和发展);中国电影简史(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电影的发 展历程和主要特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总论、电影造型、电影的表现手 段);电视发展史;电视特性与电视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理论;影视艺术鉴赏实 践。这种体例,可谓包罗万象,气势恢宏,但实际上此书正文不过255页,只有28 万字。所以,各种内容只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而事实上,这些内容有自身 的系统性,很难通过粗浅的讲解和知识性的灌输而转化成受教育者素质结构中的 有机因素。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最后的收获是什么?影视史、影视知识、影视 鉴赏水平?似乎都有,但都不可能深入。更进一步说,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究竟 有什么用?提高艺术修养,提高影视鉴赏水平,扩展知识面?似乎都有,但仅此 就够了吗? 2. 侧重影视艺术本体论及影视艺术鉴赏。如某本名为《影视与影视鉴赏》[2]的 教材,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影视知识入门;影视鉴赏基础;影视文本解读;影视 评论写作。应该说,这些内容比较符合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性质和要求,也能契 合学生的基础和期望,使他们有可能初步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并切实提高 影视鉴赏水平。但是,这本教材的缺陷在于阐述过于理论化,失去了影视艺术本 身所应有的那种鲜活和直观。在论及“影视文本解读”时,这种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 的弊病更加明显,如将“解读”的程序分为:“观看·关注·领悟·体会”、“认知·理解·共 鸣·认同”,并认为“解读”的态度应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我注六经·六经注 我”;“解读”的立场是:“平等交流·积极对话”、“热爱生活·锻冶生命”。在笔者看 来,这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对学生不会有任何吸引力,对学生的影视鉴赏水平 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提高。 3.另有一些教材侧重电影史、电视史,或者变成了单纯的影视文本赏析。应该 说,这都是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狭隘理解。 在现有的大学公共影视课程教材中,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有戴锦华著的《电影 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和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上海教 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在《电影批评》中,戴锦华通过对七部电影的细读(另附两部电影的分析举 隅)来渗透各种电影理论。如以《小鞋子》为例来介绍“电影的视听语言与叙事分 析”,以《第五元素》为载体来介绍“叙事学理论与世俗神话”,等等。而且,作者 能够用较为通晓的语言将一些较为晦涩的电影理论加以阐释,并在具体的电影文 本分析中加以运用。 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同样立足于对影视作品细致深入的分析,“每部分 内容分析都当作一篇完整的影评论文来写,要以论带史,强调评,要学生在对具 体影片的赏析中学习主要的专业术语和名词;有明确的观点和论证过程,让学生 能通过学习,自行读解其他影片,学会写影评。” 当然,这两本教材也非尽善尽美:《电影批评》中部分论述仍过于抽象,常常 沉醉于文字表述本身而与影片内容只有牵强的联系。而且,为了印证某种特定的 电影理论,有时未免在分析具体影片时“只谈一点,不及其余”,或者因例证太少而 缺乏对这种理论更全面深刻的把握;《影视鉴赏》的目标宏伟,但所有内容系青 年学者合撰,水平不一,有些篇目的撰写很难说体现了编者的初衷。 这些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与体例的差异,折射了编著者对大学公共影视课程的性质 与目标的不同理解。实际上,即使有一本科学合理的教材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实施 效果。因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准备情况、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会影响 课程效果。而当前高校的公共影视课程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