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撕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30卷第4期 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一语道破了《周易》哲 并渗透到《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之中, 学思想的核心。所以说,阴阳哲学从创立开始,就关 3相同的价值取向成为医道相通的纽带 注的是生命问题,即“生生”之道。 道教的终极目标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迄 易道同源。因为易学关注的是“生生”之道,而 今对生命最为关注的宗教,它的一切活动是以人类 道教又把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 生命的存在与生存时间的延续为宗旨的。所谓延年 使两者发生联系成为可能。为了实现修炼成仙这个 益寿,就是延长生命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时限:所谓羽 基本宗旨,道门中人不仅需要试验,而且需要理论, 化登仙,就是通过一定的修养方式来变化气质,使修 这就需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当中提取营养,《周易》 行者达到长生久视、老而不死的目标。在早期,道门 自然也就成为道门中人手中之“至宝”。长生久视的 中人所希望的只是肉体成仙;晚唐以后,道教谈化了 共同目标使玄易相通成为可能,而阴阳哲学思想则 肉体成仙的宣传,侧重于精神成仙的追求,但其宗旨 构成了玄易相通的纽带。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 仍然是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用以考察天地万物之性,说明 在道教徒看来,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人生最 人室思存之理,如云:“天地之性,半阳半阴。”阴阳学 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要努力养护自己的生 说是道教内外丹修炼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金丹家 命,长生不死的信仰成为道教义理的核心和道教孜 认为,自然宇宙万物各有阴阳属性,阴阳互抱相配, 孜以求的最高境界,道教的一切宗教活动都是围绕 以阴制阳,以阳制阴,方成大药。 修道成仙而展开的。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道门中 医易同源。《内经》作为阐发中医养生思想的始 人所谓得道,最基本的涵义就是人们经过修炼获得 祖,直接继承了《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并加以发 的长生不死之道。《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 挥,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故物生谓 物,人命最重”。《道德经》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 大”,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基 圣。(《素问·六元纪大论)”认为,阴阳运动变化过 于这样的认识,炼养躯体、健康长寿自然就是人生最 程中,必须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才能维持生命状 重要的事情。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的相通,构成了 态的协调平衡,这可以说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原始 两者发生广泛而深刻联系的内在逻辑基础。 模型,也是迄今中医养生思想的最高纲领。《内经》 中医“养生”一词,最早也是由道家提出的。道 日:“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家经典《庄子》的《内篇·养生主》及《外篇》、《杂篇》 阳离决,精气乃绝”,“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 中多次提到“养生”一词。《老子》第五十章写道:“盖 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后世凡 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里的 论中医养生,必须遵循“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 摄生就是养生,就是调理培养生命力。正是道教经 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 典首先提及摄生和养生,后世才一直沿用“摄生”和 阴阳特性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 “养生”两词,并且两词的意义一直通用。 绝”的总纲,如此,才能保全生命,延年益寿。可见, 4道医道药直接影响中医养生 “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 历史上,道医众多,他们的修道行医活动,不仅 医”(张景岳《医易义》)。 推动了道教文化的发展,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 中医养生学与道教文化在思想渊源上的同源性 法方药,深刻影响着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典故“杏林 不仅表现在阴阳哲学上,而且也表现在先秦道家哲 春暖”即来自于三国时期著名道医董奉的行医济贫 学思想方面。众所周知,道教文化不仅以易学为渊 活动。东晋时期,著名道医葛洪在道教理论及丹药 源,而且以老庄为核心的先秦道家思想也是其重要 炼制方面都颇有建树,他不仅著有重要的道教典籍 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同时,先秦道家思想也对 《抱朴子》,而且还著有医学名著《肘后备急方》,其炼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 制仙丹的探索扩大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促进了化 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实际上,《内经》一书冠以“黄 学制药的创始和发展。南北朝时期道医陶弘景因在 帝”一名就已经反映了这一事实。在秦汉之际,形成 本草学和养生学领域的贡献而著称于医史,所集《养 了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的社会文化氛围,早期以养 性延命录》一书蕴涵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及养生学 生为主旨的传统医学文化自然就受到其深刻影响。 思想,被收入明代《正统道藏》。唐代道教医家王冰 《内经》作者们为了表示自己学说的思想渊源,故以 对《内经》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是众所周知的。他既笃 黄帝命名,以黄老哲学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广泛影响 好医方,又笃好玄学,在其《注黄帝(下转第330页) 328 万方数据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一语道破了《周易》哲 学思想的核心。所以说,阴阳哲学从创立开始,就关 注的是生命问题,即“生生”之道。 易道同源。因为易学关注的是“生生”之道,而 道教又把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 使两者发生联系成为可能。为了实现修炼成仙这个 基本宗旨,道门中人不仅需要试验,而且需要理论, 这就需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当中提取营养,《周易》 自然也就成为道门中人手中之“至宝”。长生久视的 共同目标使玄易相通成为可能,而阴阳哲学思想则 构成了玄易相通的纽带。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 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用以考察天地万物之性,说明 入室思存之理,如云:“天地之性,半阳半阴。”阴阳学 说是道教内外丹修炼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金丹家 认为,自然宇宙万物各有阴阳属性,阴阳互抱相配, 以阴制阳,以阳制阴,方成大药。 医易同源。《内经》作为阐发中医养生思想的始 祖,直接继承了《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并加以发 挥,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故物生谓 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 圣。(《素问·六元纪大论》)”认为,阴阳运动变化过 程中,必须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才能维持生命状 态的协调平衡,这可以说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原始 模型,也是迄今中医养生思想的最高纲领。《内经》 日:“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阳离决,精气乃绝”,“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 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后世凡 论中医养生,必须遵循“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 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 阴阳特性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 绝”的总纲,如此,才能保全生命,延年益寿。可见, “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 医”(张景岳《医易义》)。 中医养生学与道教文化在思想渊源上的同源性 不仅表现在阴阳哲学上,而且也表现在先秦道家哲 学思想方面。众所周知,道教文化不仅以易学为渊 源,而且以老庄为核心的先秦道家思想也是其重要 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同时,先秦道家思想也对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 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实际上,《内经》一书冠以“黄 帝”一名就已经反映了这一事实。在秦汉之际,形成 了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的社会文化氛围,早期以养 生为主旨的传统医学文化自然就受到其深刻影响。 《内经》作者们为了表示自己学说的思想渊源,故以 黄帝命名,以黄老哲学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广泛影响 328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30卷第4期 并渗透到《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之中。 3相同的价值取向成为医道相通的纽带 道教的终极目标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迄 今对生命最为关注的宗教,它的一切活动是以人类 生命的存在与生存时间的延续为宗旨的。所谓延年 益寿,就是延长生命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时限;所谓羽 化登仙,就是通过一定的修养方式来变化气质,使修 行者达到长生久视、老而不死的目标。在早期,道门 中人所希望的只是肉体成仙;晚唐以后,道教淡化了 肉体成仙的宣传,侧重于精神成仙的追求,但其宗旨 仍然是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在道教徒看来,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人生最 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要努力养护自己的生 命,长生不死的信仰成为道教义理的核心和道教孜 孜以求的最高境界,道教的一切宗教活动都是围绕 修道成仙而展开的。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道门中 人所谓得道,最基本的涵义就是人们经过修炼获得 的长生不死之道。《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 物,人命最重”。《道德经》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大”,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基 于这样的认识,炼养躯体、健康长寿自然就是人生最 重要的事情。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的相通,构成了 两者发生广泛而深刻联系的内在逻辑基础。 中医“养生”一词,最早也是由道家提出的。道 家经典《庄子》的《内篇·养生主》及《外篇》、《杂篇》 中多次提到“养生”一词。《老子》第五十章写道:“盖 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里的 摄生就是养生,就是调理培养生命力。正是道教经 典首先提及摄生和养生,后世才一直沿用“摄生”和 “养生”两词,并且两词的意义一直通用。 4道医道药直接影响中医养生 历史上,道医众多,他们的修道行医活动,不仅 推动了道教文化的发展,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 法方药,深刻影响着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典故“杏林 春暖”即来自于三国时期著名道医董奉的行医济贫 活动。东晋时期,著名道医葛洪在道教理论及丹药 炼制方面都颇有建树,他不仅著有重要的道教典籍 《抱朴子》,而且还著有医学名著《肘后备急方》,其炼 制仙丹的探索扩大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促进了化 学制药的创始和发展。南北朝时期道医陶弘景因在 本草学和养生学领域的贡献而著称于医史,所集《养 性延命录》一书蕴涵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及养生学 思想,被收入明代《正统道藏》。唐代道教医家王冰 对《内经》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是众所周知的。他既笃 好医方,又笃好玄学,在其《注黄帝(下转第330页) 箭潞装。 江;隔酶盏商::透潜酶簿冲彳匕潍寻阿鼎悔由瞄吕穗墨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