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根2006年7月第30卷第4期 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温茂兴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襄樊441021 滴要:“医道相通”启示我们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有一定移响。中医养生学与道教文化的同源性表现在阴阳哲学,先秦道家 ZHEJIANG 哲学、原始宗教的西术、方仙道的神仙方术等几方面。延年蓝寿的价值取向成为医道相通的组香,历代道医的修道行医活动丰 富和发展了中医养生文化。 关键词:医道相通:道教文化;中医养生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509(2006)04-0327-03 Discuss Taoist Culture Influencing TCM Health-keeping from"Medicine and Taoism in Harmony"Wen Maoxing Medical Institute of 只 Xiang fan Occup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441021) Abstract:"Medicine and Taoism in Harmony"indicates us that Taoism culture has some effects on TCM health-keeping.The same origin of TCM health-keeping and Taoism culture is expressed in such aspects as Yingyang philosophy,Taoist philosophy in earlier TRADITION Qin Dynasty,primary religion sorcery and immortal fairy arts.The value orient of prolonging life is the link of"Medicine and Tao- ism in Harmony".The cultivating oneself under a religious doctrine and being a doctor through generations of Taoists doctors richen and develop the TCM health-keeping culture. Key words:"Medicine and Taoism in Harmony":Taoism culture:TCM health-keeping CHINESE 医学的发展总是和文化的发展相伴而行的,中 天地:在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既 医养生学也不例外。道教文化以延年益寿、羽化登 然“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则万物运行都 MED 仙为最高目标,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十 不能违背“道”。治理一个国家不遵循常道,则国倾; INE 分深刻,所以,自古就有“医道相通”之说。 一个家庭不遵循常道,则家破:一个人不按常道修身 1。“道”的释义及对养生的启示 养性,则人亡。 “道”是统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四。英国著名 2医道同源 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断言:“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 《黄帝内经》强调,要想“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川幻。既 去”就必须“知其道”。老子的《道德经》早在春秋时 July 然“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而在以修“道” 期成书,使道家思想已趋于系统化,但作为一个教 而形成的道教思想体系中,一切教理教义都是围绕 派,道教肇始于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道 生命展开的,生命问题成为道教思想的枢纽,那么, 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团这一时期,《黄帝内经》也已成 道教文化必定对中医养生学产生广泛影响。 书。可见,“道”对于养生的意义,从道教创立之初就 黄老之学是道教文化渊源之大宗,它认为,“道” 已体现出来。道教文化能对中医养生形成深刻影 基 就是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元素,以及其运动所必须 响,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道教和中医养生的哲学基 础 遵循的根本法则,是万物的本原、本根、本体。《道德 础都源于易学,医易同源、易道相通是对其最好的描 研 经》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述。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医道同源,那么,医道相通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 就不难理解。 究 道,强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故道 《周易》所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中国哲 论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学理论的根基,既影响着道教,又影响着中医学,使 焉。(《道德经》二十五章)”《太平经》说:“夫道何等 得道教文化与中医理论总是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著 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而名。六极之中,无道不能 周易哲学的核心可归结为“阴阳”范畴,阴阳范 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 畴的实质则可概括为“生命的结构”,阴阳范畴的内 生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 容是一种“生命忧患”意识。《易·系辞传》日:“天地 327 万方数据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7具第30卷第4期 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温茂兴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襄樊441021 摘要:“医道相通”启示我们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有一定影响。中医养生学与道教文化的同源性表现在阴阳哲学、先秦道家 哲学、原始宗教的巫术、方仙道的神仙方术等几方面。延年益寿的价值取向成为医道相通的纽带,历代道医的修道行医活动丰 富和发展了中医养生文化。 关键词:医道相通;道教文化;中医养生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509(2006)04—0327—03 Discuss Taoist Culture Influencing TCM Health-keeping from“Medicine and Taoism in Harmony”Wen Maoxing Medical Institute of Xiangfan Occup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44 1 021) Abstract:“Medicine and Taoism in Harmony”indicates us that Taoism culture has some effects on TCM health-keeping.The same origin of TCM health-keeping and Taoism culture is expressed in such aspects as Yingyang philosophy,Taoist philosophy in earlier Qin Dynasty,primary religion sorcery and immortal fairy arts.The value orient of prolonging life is the link of“Medicine and Tao— ism in Harmony”.The cultivating oneself under a religious doctrine and being a doctor through generations of Taoists doctors richen and develop the TCM health—keeping culture. Key words:“Medicine and Taoism in Harmony”;Taoism culture;TCM health-keeping 医学的发展总是和文化的发展相伴而行的,中 天地;在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既 医养生学也不例外。道教文化以延年益寿、羽化登 然“道”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则万物运行都 仙为最高目标,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十 不能违背“道”。治理一个国家不遵循常道,则国倾; 分深刻,所以,自古就有“医道相通”之说。 一个家庭不遵循常道,则家破;~个人不按常道修身 1“道”的释义及对养生的启示 养性,则人亡。 “道”是统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1]。英国著名 2医道同源 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断言:“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 《黄帝内经》强调,要想“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2|。既 去”就必须“知其道”。老子的《道德经》早在春秋时 然“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而在以修“道” 期成书,使道家思想已趋于系统化,但作为一个教 而形成的道教思想体系中,一切教理教义都是围绕 派,道教肇始于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道 生命展开的,生命问题成为道教思想的枢纽,那么, 陵创立的五斗米道。[33这一时期,《黄帝内经》也已成 道教文化必定对中医养生学产生广泛影响。 书。可见,“道”对于养生的意义,从道教创立之初就 黄老之学是道教文化渊源之大宗,它认为,“道” 已体现出来。道教文化能对中医养生形成深刻影 就是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元素,以及其运动所必须 响,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道教和中医养生的哲学基 遵循的根本法则,是万物的本原、本根、本体。《道德 础都源于易学,医易同源、易道相通是对其最好的描 经》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述。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医道同源,那么,医道相通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 就不难理解。 道,强为之名目大。大日逝,逝日远,远日反。故道 《周易》所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为中国哲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学理论的根基,既影响着道教,又影响着中医学,使 焉。(《道德经》二十五章)”《太平经》说:“夫道何等 得道教文化与中医理论总是如影随形,密不可分。 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而名。六极之中,无道不能 周易哲学的核心可归结为“阴阳”范畴,阴阳范 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 畴的实质则可概括为“生命的结构”,阴阳范畴的内 生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说:“大道无形,生育 容是一种“生命忧患”意识。《易·系辞传》日:“天地 327 万方数据
撕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30卷第4期 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一语道破了《周易》哲 并渗透到《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之中, 学思想的核心。所以说,阴阳哲学从创立开始,就关 3相同的价值取向成为医道相通的纽带 注的是生命问题,即“生生”之道。 道教的终极目标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迄 易道同源。因为易学关注的是“生生”之道,而 今对生命最为关注的宗教,它的一切活动是以人类 道教又把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 生命的存在与生存时间的延续为宗旨的。所谓延年 使两者发生联系成为可能。为了实现修炼成仙这个 益寿,就是延长生命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时限:所谓羽 基本宗旨,道门中人不仅需要试验,而且需要理论, 化登仙,就是通过一定的修养方式来变化气质,使修 这就需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当中提取营养,《周易》 行者达到长生久视、老而不死的目标。在早期,道门 自然也就成为道门中人手中之“至宝”。长生久视的 中人所希望的只是肉体成仙;晚唐以后,道教谈化了 共同目标使玄易相通成为可能,而阴阳哲学思想则 肉体成仙的宣传,侧重于精神成仙的追求,但其宗旨 构成了玄易相通的纽带。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 仍然是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用以考察天地万物之性,说明 在道教徒看来,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人生最 人室思存之理,如云:“天地之性,半阳半阴。”阴阳学 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要努力养护自己的生 说是道教内外丹修炼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金丹家 命,长生不死的信仰成为道教义理的核心和道教孜 认为,自然宇宙万物各有阴阳属性,阴阳互抱相配, 孜以求的最高境界,道教的一切宗教活动都是围绕 以阴制阳,以阳制阴,方成大药。 修道成仙而展开的。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道门中 医易同源。《内经》作为阐发中医养生思想的始 人所谓得道,最基本的涵义就是人们经过修炼获得 祖,直接继承了《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并加以发 的长生不死之道。《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 挥,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故物生谓 物,人命最重”。《道德经》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 大”,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基 圣。(《素问·六元纪大论)”认为,阴阳运动变化过 于这样的认识,炼养躯体、健康长寿自然就是人生最 程中,必须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才能维持生命状 重要的事情。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的相通,构成了 态的协调平衡,这可以说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原始 两者发生广泛而深刻联系的内在逻辑基础。 模型,也是迄今中医养生思想的最高纲领。《内经》 中医“养生”一词,最早也是由道家提出的。道 日:“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家经典《庄子》的《内篇·养生主》及《外篇》、《杂篇》 阳离决,精气乃绝”,“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 中多次提到“养生”一词。《老子》第五十章写道:“盖 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后世凡 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里的 论中医养生,必须遵循“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 摄生就是养生,就是调理培养生命力。正是道教经 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 典首先提及摄生和养生,后世才一直沿用“摄生”和 阴阳特性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 “养生”两词,并且两词的意义一直通用。 绝”的总纲,如此,才能保全生命,延年益寿。可见, 4道医道药直接影响中医养生 “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 历史上,道医众多,他们的修道行医活动,不仅 医”(张景岳《医易义》)。 推动了道教文化的发展,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 中医养生学与道教文化在思想渊源上的同源性 法方药,深刻影响着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典故“杏林 不仅表现在阴阳哲学上,而且也表现在先秦道家哲 春暖”即来自于三国时期著名道医董奉的行医济贫 学思想方面。众所周知,道教文化不仅以易学为渊 活动。东晋时期,著名道医葛洪在道教理论及丹药 源,而且以老庄为核心的先秦道家思想也是其重要 炼制方面都颇有建树,他不仅著有重要的道教典籍 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同时,先秦道家思想也对 《抱朴子》,而且还著有医学名著《肘后备急方》,其炼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 制仙丹的探索扩大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促进了化 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实际上,《内经》一书冠以“黄 学制药的创始和发展。南北朝时期道医陶弘景因在 帝”一名就已经反映了这一事实。在秦汉之际,形成 本草学和养生学领域的贡献而著称于医史,所集《养 了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的社会文化氛围,早期以养 性延命录》一书蕴涵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及养生学 生为主旨的传统医学文化自然就受到其深刻影响。 思想,被收入明代《正统道藏》。唐代道教医家王冰 《内经》作者们为了表示自己学说的思想渊源,故以 对《内经》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是众所周知的。他既笃 黄帝命名,以黄老哲学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广泛影响 好医方,又笃好玄学,在其《注黄帝(下转第330页) 328 万方数据
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一语道破了《周易》哲 学思想的核心。所以说,阴阳哲学从创立开始,就关 注的是生命问题,即“生生”之道。 易道同源。因为易学关注的是“生生”之道,而 道教又把长生久视、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 使两者发生联系成为可能。为了实现修炼成仙这个 基本宗旨,道门中人不仅需要试验,而且需要理论, 这就需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当中提取营养,《周易》 自然也就成为道门中人手中之“至宝”。长生久视的 共同目标使玄易相通成为可能,而阴阳哲学思想则 构成了玄易相通的纽带。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 汲取了阴阳五行思想,用以考察天地万物之性,说明 入室思存之理,如云:“天地之性,半阳半阴。”阴阳学 说是道教内外丹修炼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金丹家 认为,自然宇宙万物各有阴阳属性,阴阳互抱相配, 以阴制阳,以阳制阴,方成大药。 医易同源。《内经》作为阐发中医养生思想的始 祖,直接继承了《周易》的阴阳哲学思想,并加以发 挥,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故物生谓 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 圣。(《素问·六元纪大论》)”认为,阴阳运动变化过 程中,必须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才能维持生命状 态的协调平衡,这可以说是中医养生思想的最原始 模型,也是迄今中医养生思想的最高纲领。《内经》 日:“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阳离决,精气乃绝”,“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 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后世凡 论中医养生,必须遵循“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 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 阴阳特性及“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 绝”的总纲,如此,才能保全生命,延年益寿。可见, “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 医”(张景岳《医易义》)。 中医养生学与道教文化在思想渊源上的同源性 不仅表现在阴阳哲学上,而且也表现在先秦道家哲 学思想方面。众所周知,道教文化不仅以易学为渊 源,而且以老庄为核心的先秦道家思想也是其重要 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同时,先秦道家思想也对 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 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实际上,《内经》一书冠以“黄 帝”一名就已经反映了这一事实。在秦汉之际,形成 了以黄老之学治理国家的社会文化氛围,早期以养 生为主旨的传统医学文化自然就受到其深刻影响。 《内经》作者们为了表示自己学说的思想渊源,故以 黄帝命名,以黄老哲学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广泛影响 328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30卷第4期 并渗透到《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体系之中。 3相同的价值取向成为医道相通的纽带 道教的终极目标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迄 今对生命最为关注的宗教,它的一切活动是以人类 生命的存在与生存时间的延续为宗旨的。所谓延年 益寿,就是延长生命在现实世界的存在时限;所谓羽 化登仙,就是通过一定的修养方式来变化气质,使修 行者达到长生久视、老而不死的目标。在早期,道门 中人所希望的只是肉体成仙;晚唐以后,道教淡化了 肉体成仙的宣传,侧重于精神成仙的追求,但其宗旨 仍然是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在道教徒看来,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人生最 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要努力养护自己的生 命,长生不死的信仰成为道教义理的核心和道教孜 孜以求的最高境界,道教的一切宗教活动都是围绕 修道成仙而展开的。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道门中 人所谓得道,最基本的涵义就是人们经过修炼获得 的长生不死之道。《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 物,人命最重”。《道德经》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大”,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基 于这样的认识,炼养躯体、健康长寿自然就是人生最 重要的事情。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的相通,构成了 两者发生广泛而深刻联系的内在逻辑基础。 中医“养生”一词,最早也是由道家提出的。道 家经典《庄子》的《内篇·养生主》及《外篇》、《杂篇》 中多次提到“养生”一词。《老子》第五十章写道:“盖 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这里的 摄生就是养生,就是调理培养生命力。正是道教经 典首先提及摄生和养生,后世才一直沿用“摄生”和 “养生”两词,并且两词的意义一直通用。 4道医道药直接影响中医养生 历史上,道医众多,他们的修道行医活动,不仅 推动了道教文化的发展,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 法方药,深刻影响着中医养生文化。中医典故“杏林 春暖”即来自于三国时期著名道医董奉的行医济贫 活动。东晋时期,著名道医葛洪在道教理论及丹药 炼制方面都颇有建树,他不仅著有重要的道教典籍 《抱朴子》,而且还著有医学名著《肘后备急方》,其炼 制仙丹的探索扩大了药物的来源和品种,促进了化 学制药的创始和发展。南北朝时期道医陶弘景因在 本草学和养生学领域的贡献而著称于医史,所集《养 性延命录》一书蕴涵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及养生学 思想,被收入明代《正统道藏》。唐代道教医家王冰 对《内经》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是众所周知的。他既笃 好医方,又笃好玄学,在其《注黄帝(下转第330页) 箭潞装。 江;隔酶盏商::透潜酶簿冲彳匕潍寻阿鼎悔由瞄吕穗墨 万方数据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30卷第4期 之。亦烧铁令赤。烙赤三上。令焦如炭。”中都详细 饮不除,腹中为患方,…巴豆一枚,去心皮熬之,椒 记载了割肉,引流(刮汁)的方法,并强调了用铁烙 目十四枚,豉十六粒,合捣为丸,服二丸,当吐利,吐 烧,令赤、令焦,因为脓液存留,菌群入血很容易引发 利不尽,更服二丸,服四神丸,下之,亦佳。”而现代多 败血症,所以引流是十分必要的。 用盐水或淡肥皂水催吐,必要时可用硫酸铜灌服,其 3.3消毒生肌清除已化脓和尚未成脓、但已失活 中中枢反射性催吐剂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不能 的组织,然后填塞生理盐水纱条,外加干纱布绷带包 灌服催吐液者可用阿朴吗啡,一般5~10min可出现 扎。亦可于伤口内增加生肌散。《治痈疽妒乳诸毒 呕吐,若食物已经在下消化道,催吐无法达到目者改 肿方》云“疽疮骨出。黄连。牡蛎各二分。为末。先 以灌肠之法。 盐酒洗。后傅。”其中就有用盐酒洗疮、杀菌,再用牡 古今对比可以发现,对于以上各类急救古现代 蛎粉生肌的方法,现代的方法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延 在药物应用上有所改变,从保守治疗到借助仪器设 续而已。 备实施直接疗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现 3.4抗感染现代医学在抗感染上也是首选口服 代的洗胃、灌肠的源头从《肘》窥见。 或静脉注射抗生素,相对于缺乏抗生素年代的魏晋 5通导急救篇一导尿术的起源 时期,葛洪则是选择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来 《肘》卷二记载:“若小腹满,不得小便方,细末雌 抗感染,如采用缚、贴等方法使得细菌早早就被隔离 黄,蜜和丸,取如枣核大,内溺孔中,令半寸,亦以竹 出疮口,也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如:在对普通 管注阴,令痛朔之通。”又言“小便不通,土瓜根捣汁, 虫兽咬伤的处理上,葛氏运用了较为易得的葛根杀 人少水解之,筒吹人下部”,“大便不通,上方吹入肛 毒、洗创,用盐消毒,其抗菌消炎的治疗目的与现今 门内,二便不通,前后吹之取通。”可见,葛洪采用竹 的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 管导尿法,筒吹法来治疗小腹满,不得小便。其法 4洗胃与灌肠起源吐下法 一,将雌黄用蜜裹成枣核大,然后将其塞入溺孔中 4.1中药食之毒:《肘》多首先采用饮酒、绿豆、甘草 (此孔当为现在所谓的外尿道口),令半寸,然后用竹 汁、鸡蛋清等药物催吐,并辅以毛物等探吐,或饮用 管注入阴部。其法二,用土瓜根捣汁,放入水中溶 牛羊热血、猪脂等食药促使诸毒从下而走,现代多借 解,然后用筒吹人下部。 助仪器设备,如误食毒蘑菇多用高锰酸钾、鞣酸、浓 虽然从现代外科手术的无菌、安全、最小创伤角 茶水等反复洗胃,或时间较久则以药物灌肠导泻、利 度看,葛洪的竹管导尿法容易发生创伤,感染,不可 尿等处理,此外给予阿托品、糖皮质激素等帮助解 能应用于现代,然其开创导尿之先河功不可没。 毒、对抗症状。 参考文献: 4.2治暴宿食留:《肘》亦吐下并用,如《治心腹寒冷 [1]葛洪.肘后备急方[M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07. 食饮积聚洁癖方第二十七》(卷四)说:“治暴宿食留 (收精日期2006-03-14) (上接第328页) 之门”,古时“玄”与“元”相通,关元穴是古代道教养 内经素问》中云:“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 生家秘守之穴。丹田、命门、玉液等名词都是和道教 式为龟镜。”说明其幼年就已经“慕道”与笃好“养 共用的。道教中有全真道教派,中医方剂中有真武 生”。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是一名道医,他不仅精通医 汤:中医方剂还有以道教尊崇的神仙命名的,如三仙 术,也崇尚老庄,尤其将道教的服食方法引入中医养 丹、八仙汤、神仙太乙膏等。小青龙汤、九仙散、至宝 生领域,倡导药食两攻,为中医养生食疗学做出了很 丹等等方名直接取自道方,就连目前养生方的剂型 大贡献。 称呼膏、丹、丸、散都取自于道教。 创建于金初的全真道与医学关系十分密切,其 参考文献: 在创教过程中曾运用医药作为传教手段,视行医施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3. 药为全真“真行”之一,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75-178. 突出贡献。现今流传和使用的许多治病养生方药来 [3]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M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源于道门。朱砂、雄黄来源于丹道,黄芪、莒蒲过去 2003:52-55 也是道药。针灸学现行的许多穴位都带有浓厚的道 (段榜日期200602-04) 教思想。如关元穴,取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 330 万方数据
之。亦烧铁令赤。烙赤三上。令焦如炭。”中都详细 记载了割肉,引流(刮汁)的方法,并强调了用铁烙 烧,令赤、令焦,因为脓液存留,菌群入血很容易引发 败血症,所以引流是十分必要的。 3.3消毒生肌 清除已化脓和尚未成脓、但已失活 的组织,然后填塞生理盐水纱条,外加干纱布绷带包 扎。亦可于伤口内增加生肌散。《治痈疽妒乳诸毒 肿方》云“疽疮骨出。黄连。牡蛎各二分。为末。先 盐酒洗。后傅。”其中就有用盐酒洗疮、杀菌,再用牡 蛎粉生肌的方法,现代的方法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延 续而已。 3.4抗感染 现代医学在抗感染上也是首选口服 或静脉注射抗生素,相对于缺乏抗生素年代的魏晋 时期,葛洪则是选择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来 抗感染,如采用缚、贴等方法使得细菌早早就被隔离 出疮口,也有一定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如:在对普通 虫兽咬伤的处理上,葛氏运用了较为易得的葛根杀 毒、洗创,用盐消毒,其抗菌消炎的治疗目的与现今 的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 4洗胃与灌肠起源吐下法 4.1 中药食之毒:《肘》多首先采用饮酒、绿豆、甘草 汁、鸡蛋清等药物催吐,并辅以毛物等探吐,或饮用 牛羊热血、猪脂等食药促使诸毒从下而走,现代多借 助仪器设备,如误食毒蘑菇多用高锰酸钾、鞣酸、浓 茶水等反复洗胃,或时间较久则以药物灌肠导泻、利 尿等处理,此外给予阿托品、糖皮质激素等帮助解 毒、对抗症状。 4.2治暴宿食留:《肘》亦吐下并用,如《治心腹寒冷 食饮积聚洁癖方第二十七》(卷四)说:“治暴宿食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30卷第4期 饮不除,腹中为患方,……巴豆一枚,去心皮熬之,椒 目十四枚,豉十六粒,合捣为丸,服二丸,当吐利,吐 利不尽,更服二丸,服四神丸,下之,亦佳。”而现代多 用盐水或淡肥皂水催吐,必要时可用硫酸铜灌服,其 中中枢反射性催吐剂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不能 灌服催吐液者可用阿朴吗啡,一般5~lOmin可出现 呕吐,若食物已经在下消化道,催吐无法达到目者改 以灌肠之法。 古今对比可以发现,对于以上各类急救古现代 在药物应用上有所改变,从保守治疗到借助仪器设 备实施直接疗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现 代的洗胃、灌肠的源头从《肘》窥见。 5通导急救篇——导尿术的起源 《肘》卷二记载:“若小腹满,不得小便方,细末雌 黄,蜜和丸,取如枣核大,内溺孑L中,令半寸,亦以竹 管注阴,令痛朔之通。”又言“小便不通,土瓜根捣汁, 入少水解之,筒吹人下部”,“大便不通,上方吹入肛 门内,二便不通,前后吹之取通。”可见,葛洪采用竹 管导尿法,筒吹法来治疗小腹满,不得小便。其法 一,将雌黄用蜜裹成枣核大,然后将其塞人溺孑L中 (此孔当为现在所谓的外尿道口),令半寸,然后用竹 管注入阴部。其法二,用土瓜根捣汁,放入水中溶 解,然后用筒吹入下部。 虽然从现代外科手术的无菌、安全、最小创伤角 度看,葛洪的竹管导尿法容易发生创伤,感染,不可 能应用于现代,然其开创导尿之先河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 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07. (收稿日期 2006—03—14) (上接第328页) 内经素问》中云:“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 式为龟镜。”说明其幼年就已经“慕道”与笃好“养 生”。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是一名道医,他不仅精通医 术,也崇尚老庄,尤其将道教的服食方法引入中医养 生领域,倡导药食两攻,为中医养生食疗学做出了很 大贡献。 创建于金初的全真道与医学关系十分密切,其 在创教过程中曾运用医药作为传教手段,视行医施 药为全真“真行”之一,为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 突出贡献。现今流传和使用的许多治病养生方药来 源于道门。朱砂、雄黄来源于丹道,黄芪、菖蒲过去 也是道药。针灸学现行的许多穴位都带有浓厚的道 教思想。如关元穴,取自《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 3:30 之门”,古时“玄”与“元”相通,关元穴是古代道教养 生家秘守之穴。丹田、命门、玉液等名词都是和道教 共用的。道教中有全真道教派,中医方剂中有真武 汤;中医方剂还有以道教尊崇的神仙命名的,如三仙 丹、八仙汤、神仙太乙膏等。小青龙汤、九仙散、至宝 丹等等方名直接取自道方,就连目前养生方的剂型 称呼膏、丹、丸、散都取自于道教。 参考文献: Eli鲁迅.鲁迅全集E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3. E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E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 75—178. E3]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52—55. (收稿日期 2006—02—04) 冷舜蒜.嘏。 《:毒部玲淞斟:》滏窘必露斟{去箍簖佩 万方数据
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田万方数据 ANFANG DATA 文献链接 作者: 温茂兴,Wen Maoxing 作者单位: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襄樊,441021 刊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ST1©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6,30(4) 被引用次数: 2次 金考文献(3条) 1.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讲2003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990 3.鲁迅鲁迅全集1981 引证文献(2条) 1.刘宁.李文刚中国传统文化对养生思想的渗透与影响[期刊论文]-中医文献杂志2010(2) 2.马清翠.路玉良浅论道家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医学报201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 jzyxyxb200604005.aspx
从"医道相通"透视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作者: 温茂兴, Wen Maoxing 作者单位: 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襄樊,441021 刊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 2006,30(4)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3条) 1.詹石窗 道教文化十五讲 2003 2.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 1990 3.鲁迅 鲁迅全集 1981 引证文献(2条) 1.刘宁.李文刚 中国传统文化对养生思想的渗透与影响[期刊论文]-中医文献杂志 2010(2) 2.马清翠.路玉良 浅论道家在中医学形成和发展中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医学报 201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jzyxyxb200604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