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 “医”、“道”同源篇 杨雪梅 (天洋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天津300193) 脏腑辨证主要是运用中医藏象学说以脏腑生理,病深人阐发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的密切关联,探讨脏腑辨 理为基础指导临床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关于 证学说与道教义理,炼养互有融通的历史根源及其思想 它的研究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研究的关键部分,也是当 依据。希望能为“医”、“道”关系的研究提供佐证,更为脏 前中医科研的重中之重。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腑辨证本是 骑辨证沿革史的研究提供深刻的背景资料。 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其形成历史既久,指导理1共同的理论构架一藏象学说 论之精深,涉及医家之众,内涵之深,外延之广,故广义 藏象学说是脏腑辨证学说的理论基石。“藏象”一词, 地看,早已形成自成体系的学说。脏腑辨证学说反映了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就是人体的内脏,象,即 中医学的最核心的理论和方法。 象征和形象。张介宾解释为“藏居于内,形见于外”,就是 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中国原指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人体外部的象 生的一种宗教,渊源于古代流行的巫术和求仙方术。始 征,而这种象征客观地反映了内在脏的机能变化,从而 于东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清。道教以老子的“道”为基本 作为推论或断定脏腑机能变化趋向的依据。所谓脏腑辨 信仰和教义,“道”生宇宙,字宙生元气,元气构成天地、 证论治即是通过诊察人体外部的“象”,依据已知的脏腑 阴阳、四时而生万物。道教主张性命双修,修养之法甚 生理病理特点,包括“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 多,主要有内丹、存思、导引沐浴、服石烧炼。代表性的经 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 书有《道藏》、《太平经》、《清净经》等。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等普遍的藏象变化规律来判断脏腑 中医学的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的阴、阳、寒、热、虚、实等的变化属性,从而确立相应的治 却是道不同仍相与谋。因为,中国传统的宗教哲学从来 法方药的过程。这种诊治疾病的过程和方法始终是在藏 都对中医学独特的认知体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起 象学说所建立的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功能体系的框架下 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鲁迅先生在1918年《致许寿棠》的 完成的。张元素的脏腑辨证用药模式即充分地反映了这 一封信中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颠广行。以 一点。这一框架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与胆、 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刀而解。"那么,在道教的文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液为 化背景下审视传统医学,同样“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 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 解”。本人在研究脏腑辨证学说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发现 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综 不仅脏腑辨证学说的形成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从脏 合《素问》之《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六节藏象 腑分证的萌芽时期直至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形成完善,论》、《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以及《灵枢》中有关脏腑 无论其理论还是具体实践方法,都蕴藏着浓厚的道教底 功能论述的各篇,根据其功能活动的脏腑表里联系,内脏 蕴,再追本溯源,脏腑辨证学说从产生到发展也都真真 与外在五官组织等的联系规律,可以得出中医藏象理论 切切地存在一条道教源流。本文拟从“医道同源”"的角度 的核心就是以五脏为主体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人肾,而除血中之 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从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而 热。"(《心典》) 朝百脉角度提出,百合病病位主在心肺,病机为心肺阴虚 2.4定位于肝 内热,百脉俱受其累,证候百出,与沈氏观点一致可从之。 如李如心在分析了百合病的症状特点后提出:百合 对中医病证名称和病位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该病证 病定位于“心”和“肺”,均与临床见证不符,实属牵强,而 治疗思路和治疗原则的建立。我们应从临床实际出发, 定位在肝,却能把肺的见症,或出现脾的症状,或神志失 充分汲取前贤的经验,以中医的方法解决中医的问题, 常,或治疗的主要方剂,均能以肝为一条主线贯穿起来, 百合病即是其中典型之一。 有着比较满意的解释。(《黑龙江中医药》1988年第2期) -90-
理论研究 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 ——“医”、“道”同源篇 杨雪梅 (天津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天津300193) 脏腑辨证主要是运用中医藏象学说以脏腑生理、病 理为基础指导临床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核心,关于 它的研究是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研究的关键部分,也是当 前中医科研的重中之重。中国传统医学的脏腑辨证本是 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其形成历史既久,指导理 论之精深,涉及医家之众,内涵之深,外延之广,故广义 地看,早已形成自成体系的学说。脏腑辨证学说反映了 中医学的最核心的理论和方法。 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中国原 生的一种宗教,渊源于古代流行的巫术和求仙方术。始 于东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清。道教以老子的“道”为基本 信仰和教义,“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构成天地、 阴阳、四时而生万物。道教主张性命双修,修养之法甚 多,主要有内丹、存思、导引沐浴、服石烧炼。代表性的经 书有《道藏》、《太平经》、《清净经》等。 中医学的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却是道不同仍相与谋。因为,中国传统的宗教哲学从来 都对中医学独特的认知体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起 着莺要的指导作用。鲁迅先生在1918年《致许寿棠》的 一封信中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 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叮以迎刃而解。”那么,在道教的文 化背景下审视传统医学,同样“有多种问题町以迎刃而 解”。本人在研究脏腑辨证学说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发现 不仅脏腑辨证学说的形成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从脏 腑分证的萌芽时期直至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形成完善, 无论其理论还是具体实践方法,都蕴藏着浓厚的道教底 蕴,再追本溯源,脏腑辨证学说从产生到发展也都真真 切切地存在一条道教源流。本文拟从“医道同源”的角度 深入阐发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的密切关联,探讨脏腑辨 证学说与道教义理、炼养互有融通的历史根源及其思想 依据。希望能为“医”、“道”关系的研究提供佐证,更为脏 腑辨证沿革史的研究提供深刻的背景资料。 1 共同的理论构架——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脏腑辨证学说的理论基石。“藏象”一词, 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就是人体的内脏,象,即 象征和形象。张介宾解释为“藏居于内,形见于外”,就是 指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人体外部的象 征,而这种象征客观地反映r内在脏腑的机能变化,从而 作为推论或断定脏腑机能变化趋向的依据。所谓脏腑辨 证论治即是通过诊察人体外部的“象”,依据已知的脏腑 生理病理特点,包括“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 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等普遍的藏象变化规律来判断脏腑 的阴、阳、寒、热、虚、实等的变化属性,从而确立相应的治 法方药的过程。这种诊治疾病的过程和方法始终是在藏 象学说所建立的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功能体系的框架下 完成的。张元素的脏腑辨证用药模式即充分地反映了这 一点。这一框架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与胆、 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液为 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 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综 合《素问》之《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占论》、《六节藏象 论》、《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以及《灵枢》中有关脏腑 功能论述的各篇,根据其功能活动的脏腑表里联系,内脏 与外在五官组织等的联系规律,可以得出中医藏象理论 的核心就是以五脏为主体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人肾,而除血中之 热。”(《心典》) 2.4定位于肝 如李如心在分析了百合病的症状特点后提出:百合 病定位于“心”和“肺”,均与临床见证不符,实属牵强,而 定位在肝,却能把肺的见症,或出现脾的症状,或神志失 常,或治疗的主要方剂,均能以肝为一条主线贯穿起来, 有着比较满意的解释。(《黑龙江中医药))1988年第2期) 一90一 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从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而 朝百脉角度提出,百合病病位主在心肺,病机为心肺阴虚 内热,百脉俱受其累,证候百出,与沈氏观点一致呵从之。 对中医病证名称和病位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该病证 治疗思路和治疗原则的建立。我们应从临床实际出发, 充分汲取前贤的经验,以中医的方法解决中医的问题, 百合病即是其中典型之一
中国·天津第四届国际中医学药学术交流会议 上述的五脏功能体系从诸多道教经典中也可以找 其是作为藏象学说以及后世逐渐成型的脏腑辨证学 到大量的相关记载,主要反映在道教所独有的身神系统 说的重要说理工具和方法论,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 中。身神概念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及《太平经》已 分析说明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 露端倪:“怀道抱一,守五神也。"W、“人能保身中之道,使 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经络之间和各种生 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这里“五神"相对于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 形而言,指五脏之神,也即五脏所藏之神。这在《老子道 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德经河上公章句·成象第六》中有明确的表达:“谷,养也。 然而阴阳家的思想也是道教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 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 思想渊源,道教的义理及修仙方法论广泛地吸取了阴阳 神,脾藏意,肾藏精与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这是 五行学说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道教内外丹修炼的主要 在诠释“谷神不死”时说的。显然这里论述的五脏神的概 指导思想之一。 念与《索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或《灵枢·本神篇》所云 传统医学的脏腑辨证学说和道教在思想上的同源 五脏藏五志是一致的。此外,《黄庭经》也有与中医藏象 性还突出表现在先秦道家哲学思想方面,道家思想对以 理论相类似的记载。《黄庭经》是道教早期重要作品,今 《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重 传世的有三种:《黄庭内京玉经》、《黄庭中景玉经》、《黄 要的影响和贡献。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庭外景玉经》,尤以《黄庭内景玉经》最为道门所重。书中 然”的哲学思想,是《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医学 所建构的存思存神修持理法的理论框架与中医的藏象 整体观建立的一个重要理论渊源。“天人相应”、“天人合 学说多有类似。全书共有三十六章节,有近一半的章节 一”的整体观集中而突出地反映在《内经》所建立的五 主要阐述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肺部章第九》日:“肺部之 脏,五方、五时相应的藏象体系中。历代提倡脏腑辨证的 官似华盖…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脐 医家无不是在此体系的基础上阐述其脏腑辨证的思想 位…喘息呼吸体不快。”啊;《肺之章第三十四》日:“肺 和方法的。从隋唐时期的《病源》《千金》,宋代的《小儿 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明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三十 药证直决》,到金元时期的《医学启源》莫不如是。同时, 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 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又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和 黑不知白。”《心部章第十》、《心典章第三十一》言心之功 理论基础。“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合一的 能:“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 整体观念也完全反映在道教著作里。从《黄庭经》书名之 知…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心典一 蕴涵即可略见一般。根据唐·白履忠(自号梁丘子)在《黄 体五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 庭内景玉经注》中的解释,“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 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其他还有之中,“黄庭”外指“天中地中人中”,内指“脑中心中脾 《肝部章第十一》、《脾部章第十三》、《肾部章第十二》、《胆 中”。“内景”外象喻日月星辰之象,内象喻血肉筋骨藏腑 部章第十四》等,皆类此。其所反映的脏腑结构、功能,大 之象。很显然,书名将天地人联系成为可以互参的整体。 体与中医藏象理论相仿,只是另外根据生理功能特点及 正是由于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在各自形成之初, 五行属性为五脏六腑等器官冠以神灵名号,在生理功能 具备了共同的理论构架即藏象学说和共同的哲学基 基础上带有神灵意味,组成道教特有的身神系统。 础即阴阳五行说与老庄思想,传统医学中的脏腑辨证 从上述可见,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的身神系统有着 学说与道教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才具备了互相融通 共同的理论构架即藏象学说。 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就是在有了“医道同源”之后,“援 2共同的哲学基础一阴阳五行说与老庄思想 医人道”和“援道入医”便都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关 有学者认为道教在其最初的发展过程中为借医弘道 于“援医入道”和“援道人医”的问题,本作者将在别篇 或以医传教而援医入道,传统医学的藏象学说也许就是 中专文探讨。 这样被引入道教的。但之所以能够援引过来,恐怕还有更 参考文献: 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医道有者共同的思想渊源—阴阳山川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安民章第M北京:中 五行学说和先秦道家哲学思想。这些正是指导藏象学说 华书局,1993.11. 2]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守道第五十九M.北京: 的哲学基础,是其逐步形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华书局,1993.231. 回顾历史,战国末年至两汉,阴阳五行学说广为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成象第六[M北京:中华 流布,并为传统医学和道教共同吸取。成书于战国至 书局,1993.21 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汲取了阴阳说和五行说思想, 4-刀粱丘子注.道裁第六册·黄庭内景玉经注M天津:天津古 形成了传统医学所特有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尤 籍出版社,1998.536. -91-
中国·天津第四届国际中医学药学术交流会议 上述的五脏功能体系从诸多道教经典中也可以找 到大量的相关记载,主要反映在道教所独有的身神系统 中。身神概念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及《太平经》已 露端倪:“怀道抱一,守五神也。”【1】、“人能保身中之道,使 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闭这里“五神”相对于 形而言,指五脏之神,也即五脏所藏之神。这在《老子道 德经河上公章句·成象第六》中有明确的表达:“谷,养也。 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 神,脾藏意,肾藏精与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9这是 在诠释“谷神不死”时说的。显然这里论述的五脏神的概 念与《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或《灵枢-本神篇》所云 五脏藏五志是一致的。此外,《黄庭经》也有与中医藏象 理论相类似的记载。《黄庭经》是道教早期重要作品,今 传世的有三种:《黄庭内景玉经》、《黄庭中景玉经》、《黄 庭外景玉经》,尤以《黄庭内景玉经》最为道门所重。书中 所建构的存思存神修持理法的理论框架与中医的藏象 学说多有类似。全书共有三十六章节,有近一半的章节 主要阐述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肺部章第九》日:“肺部之 官似华盖……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脐 位……喘息呼吸体不快。”问;《肺之章第三十四》日:“肺 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明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三十 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 黑不知白。”吣心部章第十》、《心典章第三十一》言心之功 能:“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 知……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16‘;“心典一 体五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 共栋梁,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同其他还有 《肝部章第十一》、《脾部章第十三》、《肾部章第十二》、《胆 部章第十四》等,皆类此。其所反映的脏腑结构、功能,大 体与中医藏象理论相仿,只是另外根据生理功能特点及 五行属性为五脏六腑等器官冠以神灵名号,在生理功能 基础上带有神灵意味,组成道教特有的身神系统。 从上述可见,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的身神系统有着 共同的理论构架即藏象学说。 2共同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说与老庄思想 有学者认为道教在其最初的发展过程中为借医弘道 或以医传教而援医人道,传统医学的藏象学说也许就是 这样被引入道教的。但之所以能够援引过来,恐怕还有更 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医、道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阴阳 五行学说和先秦道家哲学思想。这些正是指导藏象学说 的哲学基础,是其逐步形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回顾历史,战国末年至两汉,阴阳五行学说广为 流布,并为传统医学和道教共同吸取。成书于战国至 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汲取了阴阳说和五行说思想, 形成了传统医学所特有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尤 其是作为藏象学说以及后世逐渐成型的脏腑辨证学 说的重要说理工具和方法论,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 分析说明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 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分析脏腑、经络之间和各种生 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 阐释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然而阴阳家的思想也是道教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 思想渊源,道教的义理及修仙方法论广泛地吸取了阴阳 五行学说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道教内外丹修炼的主要 指导思想之一。 传统医学的脏腑辨证学说和道教在思想七的同源 性还突出表现在先秦道家哲学思想方面。道家思想对以 《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重 要的影响和贡献。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的哲学思想,是《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的医学 整体观建立的一个莺要理论渊源。“天人相应”、“天人合 一”的整体观集中而突出地反映在《内经》所建立的五 脏、五方、五时相应的藏象体系中。历代提倡脏腑辨证的 医家无不是在此体系的基础上阐述其脏腑辨证的思想 和方法的。从隋唐时期的《病源》、《千金》,宋代的94,JL 药证直诀》,到金元时期的《医学启源》莫不如是。同时, 以老庄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又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和 理论基础。“人与天地相参,与F1月相应”的天人合一的 整体观念也完全反映在道教著作里。从《黄庭经》书名之 蕴涵即可略见一般。根据唐·白履忠(自号梁丘子)在《黄 庭内景玉经注》中的解释,“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 之中,“黄庭”外指“天中地中人中”,内指“脑中心中脾 中”。“内景”外象喻日月星辰之象,内象喻血肉筋骨藏腑 之象。很显然,书名将天地人联系成为可以互参的整体。 正是由于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在各自形成之初, 具备了共同的理论构架即藏象学说和共同的哲学基 础即阴阳五行说与老庄思想,传统医学中的脏腑辨证 学说与道教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才具备了互相融通 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就是在有了“医道同源”之后,“援 医人道”和“援道入医”便都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关 于“援医入道”和“援道入医”的问题,本作者将在别篇 中专文探讨。 参考文献: 【l】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安民章第jM}北京:中 华持局,1993.11. 【2】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守道第五十九[M】.北京: 中华书局,1993.231. 【3】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成象第六[M】.北京:中华 书局,1993.21. |4-7】梁丘子注.道藏第六册·黄庭内景玉经注fM】.天津:天津古 籍出版社,1998.536. 一9l 一
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一“医”、“道”同源篇 田万方数据 ANFANG DATA 文献链接 作者: 杨雪梅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天津30019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88297.aspx
脏腑辨证学说与道教——“医”、“道”同源篇 作者: 杨雪梅 作者单位: 天津中医学院医史教研室,天津 30019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688829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