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传热和传质过程的进行。炉身角(B)对炉料下降和炉身部位煤气流分布有重要影响,炉身角取小值时有利于 炉料下降,但易发展边缘煤气流,炉身角取大值时,有利于抑制边缘煤气流,但不利于炉料下降。 高炉炉型设计,炉身角取值于80.5σ~85.5σ之间。原料燃料条件好,炉身角可向大取值;相反,原料粉末 多,燃料强度差,炉身角向下取值;高炉冶炼强度高,风口喷吹量大,炉身角取小值;一般大髙炉炉身角取小 值,小高炉取大值。Wu4000~5000m3高炉P角取值为81030′左右,前苏联vu5580m3高炉。角取值 79042′7 (6)炉喉。炉喉呈圆柱型,它的作用是承接炉料,稳定料面,保证炉料分布合理。炉喉直径(d1)与炉腰 直径(D)、炉身角(門)、炉身高度(h4)几何相关,并决定了高炉上部炉型的结构特点。d1/D取值 于0.64~0.73之间。 钟式炉顶装料装置,大钟直径(dO)与炉喉间隙(d1-do)/2,对炉料堆尖在炉喉内的位置有较大影 响。间隙小,堆尖靠近炉墙,可抑制边缘煤气流;间隙大,堆尖远离炉墙,易促使边缘煤气流发展。间隙大小 应考虑到原料条件,矿石粉末多,适当扩大间隙。间隙取值大小还应考虑到β角大小,β角大,间隙值可取大 些,β角小,间隙值可取小一些。我国钟式炉顶间隙值见表5-3 表5-3不同炉容的炉喉间隙 有效积 100 250 600 1000 1500 2000 炉喉问隙(mm)500 550 600 800 950-1000 炉喉高度(h3)应能保证炉喉布料及其调节需要,一般为2~3m 5.1.3炉型设计与计算 高炉炉型设计的依据是单座高炉的生铁产量,由产量确定高炉有效容积。历史上曾有过将产量与有效髙度直 接联系起来,结果设计炉型都是依产量大小的相似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曾有过以产量定炉缸截面积,在 焦比一定的条件下,炉缸单位面积的燃烧强度,便可以确定某一合适的数值,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 不全面。现在多数国家都是以产量和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列)来确定高炉有效容积,再以有效容积为基础,计 算其他尺寸 有关炉型的名词概念 设计炉型—按照设计尺寸砌筑的炉型; 操作炉型——高炉投产后,工作一段时间,炉衬侵蚀,形状发生变化后的炉型; 合理炉型——冶炼效果较好,获得优质、低耗、高产和长寿的炉型,它具有时间性、相对性。传热和传质过程的进行。炉身角( )对炉料下降和炉身部位煤气流分布有重要影响,炉身角取小值时有利于 炉料下降,但易发展边缘煤气流,炉身角取大值时,有利于抑制边缘煤气流,但不利于炉料下降。 高炉炉型设计,炉身角取值于80.5o~85.5o之间。原料燃料条件好,炉身角可向大取值;相反,原料粉末 多,燃料强度差,炉身角向下取值;高炉冶炼强度高,风口喷吹量大,炉身角取小值;一般大高炉炉身角取小 值,小高炉取大值。Vu4000~5000m3高炉 角取值为81o30’左右,前苏联Vu5580m3高炉。角取值 79o42’7”。 (6)炉喉。炉喉呈圆柱型,它的作用是承接炉料,稳定料面,保证炉料分布合理。炉喉直径(d1)与炉腰 直径(D)、炉身角( )、炉身高度(h4)几何相关,并决定了高炉上部炉型的结构特点。 d1/D取值 于 0 .64~0. 73之间。 钟式炉顶装料装置,大钟直径(d0)与炉喉间隙(d1-d0)/2,对炉料堆尖在炉喉内的位置有较大影 响。间隙小,堆尖靠近炉墙,可抑制边缘煤气流;间隙大,堆尖远离炉墙,易促使边缘煤气流发展。间隙大小 应考虑到原料条件,矿石粉末多,适当扩大间隙。间隙取值大小还应考虑到 角大小, 角大,间隙值可取大 些, 角小,间隙值可取小一些。我国钟式炉顶间隙值见表5—3. 表5-3 不同炉容的炉喉间隙 炉喉高度(h3)应能保证炉喉布料及其调节需要,一般为2~3m 5.1.3炉型设计与计算 高炉炉型设计的依据是单座高炉的生铁产量,由产量确定高炉有效容积。历史上曾有过将产量与有效高度直 接联系起来,结果设计炉型都是依产量大小的相似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曾有过以产量定炉缸截面积,在 焦比一定的条件下,炉缸单位面积的燃烧强度,便可以确定某一合适的数值,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并 不全面。现在多数国家都是以产量和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来确定高炉有效容积,再以有效容积为基础,计 算其他尺寸。 有关炉型的名词概念: 设计炉型——按照设计尺寸砌筑的炉型; 操作炉型——高炉投产后,工作一段时间,炉衬侵蚀,形状发生变化后的炉型; 合理炉型——冶炼效果较好,获得优质、低耗、高产和长寿的炉型,它具有时间性、相对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