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然而·宗教硏’是否必定爲此種繄張關倸所限制呢? Clifford geertz援用 心理分析學家的「經驗親近」與「經驗疏遠」的概念·來說明民族學硏究中種 種可能的兩難之境·如圈內人\圈外人、認知的\行爲的、現象學的客觀主義 的等等’他進一步指岀此兩種概念並井絕對的不行線’事實上,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們對於同一個概念·其經驗親近與疏遠的程度都會改變·甚至對於不同學門的 硏究者而言·親近與疏遠的程度亦是處在一種變動的狀態中·因此這兩者的區別 是程度上的’既不具有規範性’亦非全然的兩極對立。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對於種種宗教預設的存而不論·其實是將 對於宗教徒而詈經驗親近的上帝、佛、菩薩、神明、靈驗、感應等放λ括弧’代 以神聖性、終極實在、象徴與生命意義等相對經驗疏遠的概念作爲開展學術論迒 的語言·兩者並非全然異質或是對立’相反地·是從不同側面切λ所獲得的理解 我們不能否認宗教牽涉層面之廣’諸如歷史、文化、民族、肚會、政治、藝術、 法律、經濟、晢學、科學、文學等等·因而宗教硏究往往是跨頜域、粽合性、甚 至具有高度的現實色彩’而欲繄扣於宗教此一主題·則需持續地進行兩者間的對 話!如同Gerz對這兩種概念的關係下的註解 侷限於經驗親近的概念,會使一個民族學家被直接的事務所淹沒,同時攪 纏在地方俚語之中無法自拔。而侷限於經驗疏遠的概念,則會使他擱淺於 抽象之中,為專業術語所窒息。( Geertz2002:86) 解決之道在於硏究者對於每一項論點的探用都持續地進行詰問與反省’而 井陷於·端不可自拔。必須承認的是·作爲遵守學術規範的學院內的硏究,我們 無可避免地必須使用各種經驗疏遠的欖念’來詮釋各種宗教現象及宗教經驗’但 並不表示我們總是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各種宗教徒的說法代λ理解·如同上迒的例 子·好轉的天氣能否靚駑聖顯?爲甚麽不能?硏究中·我們必須不斷地透過這樣 的對談’扌能更適切地描泚並理解宗教經驗。在此借用 Clifford geertz的一段話 作鳥結束(「宗教」在原女中是「民族」而「宗教研究」則是「民族誌」7 Clifford geer(2002:85-86)援用心理分析學家 Heinz Kohut「經驗親近」與「經驗疏遠」的 概念來陳迒人類學家在各種層面所面臨的兩難·前者意指人們可以自然地理解且運用的概念·後 者指專家用以促成其科學、晢學或實踐上目的概念’例如「愛」是一個經驗親近的概念’而「朝 向客體的情感投注」則是一個經驗疏遠的概念 7原文請参照Gert(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文集》,頁85-86。而兩種概念指的是「經 66 然而,宗教研究是否必定為此種緊張關係所限制呢? Clifford Geertz 援用 心理分析學家的「經驗親近」與「經驗疏遠」的概念6 ,來說明民族學研究中種 種可能的兩難之境,如圈內人\圈外人、認知的\行為的、現象學的\客觀主義 的等等,他進一步指出此兩種概念並非絕對的平行線,事實上,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們對於同一個概念,其經驗親近與疏遠的程度都會改變,甚至對於不同學門的 研究者而言,親近與疏遠的程度亦是處在一種變動的狀態中,因此這兩者的區別 是程度上的,既不具有規範性,亦非全然的兩極對立。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對於種種宗教預設的存而不論,其實是將 對於宗教徒而言經驗親近的上帝、佛、菩薩、神明、靈驗、感應等放入括弧,代 以神聖性、終極實在、象徵與生命意義等相對經驗疏遠的概念作為開展學術論述 的語言,兩者並非全然異質或是對立,相反地,是從不同側面切入所獲得的理解。 我們不能否認宗教牽涉層面之廣,諸如歷史、文化、民族、社會、政治、藝術、 法律、經濟、哲學、科學、文學等等,因而宗教研究往往是跨領域、綜合性、甚 至具有高度的現實色彩,而欲緊扣於宗教此一主題,則需持續地進行兩者間的對 話!如同 Geertz 對這兩種概念的關係下的註解: 侷限於經驗親近的概念,會使一個民族學家被直接的事務所淹沒,同時攪 纏在地方俚語之中無法自拔。而侷限於經驗疏遠的概念,則會使他擱淺於 抽象之中,為專業術語所窒息。(Geertz 2002:86) 解決之道在於研究者對於每一項論點的採用都持續地進行詰問與反省,而 非陷於一端不可自拔。必須承認的是,作為遵守學術規範的學院內的研究,我們 無可避免地必須使用各種經驗疏遠的概念,來詮釋各種宗教現象及宗教經驗,但 並不表示我們總是可以順理成章地將各種宗教徒的說法代入理解,如同上述的例 子,好轉的天氣能否視為聖顯?為甚麼不能?研究中,我們必須不斷地透過這樣 的對談,才能更適切地描述並理解宗教經驗。在此借用 Clifford Geertz 的一段話 作為結束(「宗教」在原文中是「民族」,而「宗教研究」則是「民族誌」7 ): 6 Clifford Geertz(2002:85-86)援用心理分析學家 Heinz Kohut「經驗親近」與「經驗疏遠」的 概念來陳述人類學家在各種層面所面臨的兩難,前者意指人們可以自然地理解且運用的概念,後 者指專家用以促成其科學、哲學或實踐上目的概念,例如「愛」是一個經驗親近的概念,而「朝 向客體的情感投注」則是一個經驗疏遠的概念。 7 原文請參照 Geertz(2002),《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文集》,頁 85-86。而兩種概念指的是「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