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品等月期 d内家古师瓶大学学报自科老仪文版 y 种子耐贮性研究进展 刘强,任敏,刘祥君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天津30074 摘要:从温度水分,气体组分化学物质物理因素通传因素,休眼特性及种子成熟度和硬实度等 方面,阁述了种子耐贮性研究的现状,并指出在种子耐贮性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温 度是影响种子寿命的重要因煮之一,高温能使种子快速劣变,低温贮种仍是现今种子贮存的主要方法,冷 冲击和热激处理对某些种子的采后生理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种子贮存有一定意义,种子含水量和 贮藏环境湿度影响种子的贮意寿命,一般超干贮藏能有效提高种子的耐贮性,但不阿种子贮藏时的最适含 水量有差别:贮夏环境的气体组分及比例对种子贮性的形响因种子的种类而异:化学物质对种子耐贮性 的影响有待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遗传因子和休眠特性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内在因素,不同物种或不 卧的的和他不温心老结图种子少夏色不敌医在的B 还应在育种方面开展 泛深入的研 关键词:种子,耐贮性,温度;气体组分:化学物质:物理因素:遗传因素:休眠特性 中图分类号:S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35(2003)03.0248.08 种子劣变(或老化)是种子生理成熟后出现的不可逆转的质量下降(生存力和萌发力降低或活力 失等)变化的总称.通过控制贮藏条件可以延缓种子劣变速度,提高种子的贮藏寿命.了解种子劣变的生 理机制对提高种子耐产性研究且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关于种子劣变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川一般认头 在种子劣变过程中将发生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和AP含量下降,脂质的过氧化,膜透性增强和 胞物质渗漏,合成能力下降,内源激素以及有毒物质含量变化等.在种子贮藏过程中,含水量低有利于 自由基产生,而自由基则引起脂质的过氧化作用,从而对细胞产生线粒体受损、活性降低、膜受损和遗 传损伤等伤害,但也有人对上述情况持不同意见.贮藏条件往往决定着哪种因素为种子劣变的主要原 因.研究表明,种子的自我修复机制对减缓种子劣变起重要作用1,劣变的修复常用吸湿·回干交替处 理,化学药剂处理渗透调节处理等多种方法川任何降低种子劣变的贮藏条件和有利于种子劣变修复 的处理都能延长种子的寿命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的大量丧失,人们越来越关注作为植物种质资源主体的种子的长 期保存,种子贮存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利于品种资源保存,还可防止 一个品种有成后在世代更换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带来的变异.影响种子耐贮性的因素很多,但总 的来说可分为种子的遗传因子、休眠特性、成熟度、硬实度、含水量、成分及活力等内在因素和贮藏环境 的温度、湿度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外界因素.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人对种子耐贮性的问题进行了广泛 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人们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1温度对种子耐贮性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Go心s在1917年就 曾用公式表示温度和小麦种子寿命之间的关系l.mion在1973年指出,贮藏温度在0~50内每 收鹅日.3003.03.2 基项日:国家自然科学恭全资助项日(39760133060m1 作者简介:刘强(1953),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教报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Lid.All rights reserved.收稿日期 : 2003 - 03 - 25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60018 ,30060011) 作者简介 : 刘 强(1953 - ) ,男 ,内蒙古包头市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种子耐贮性研究进展 刘 强 , 任 敏 , 刘祥君 (天津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系 ,天津 300074) 摘 要 : 从温度、水分、气体组分、化学物质、物理因素、遗传因素、休眠特性及种子成熟度和硬实度等 方面 ,阐述了种子耐贮性研究的现状 ,并指出在种子耐贮性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温 度是影响种子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温能使种子快速劣变 ,低温贮种仍是现今种子贮存的主要方法 ; 冷 冲击和热激处理对某些种子的采后生理病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种子贮存有一定意义 ; 种子含水量和 贮藏环境湿度影响种子的贮藏寿命 ,一般超干贮藏能有效提高种子的耐贮性 ,但不同种子贮藏时的最适含 水量有差别 ; 贮藏环境的气体组分及比例对种子贮性的影响因种子的种类而异 ; 化学物质对种子耐贮性 的影响有待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 遗传因子和休眠特性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内在因素 ,不同物种或不 同品种之间由于遗传因子和休眠特性的不同 ,耐贮性差异显著. 因此 ,提高种子贮藏寿命不仅要在物理和 化学条件的控制、处理方面进行研究 ,还应在育种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 种子 ; 耐贮性 ; 温度 ; 气体组分 ; 化学物质 ; 物理因素 ; 遗传因素 ; 休眠特性 中图分类号 : S 3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8735(2003) 03 - 0248 - 08 种子劣变(或老化) 是种子生理成熟后出现的不可逆转的质量下降(生存力和萌发力降低或活力丧 失等) 变化的总称. 通过控制贮藏条件可以延缓种子劣变速度 ,提高种子的贮藏寿命. 了解种子劣变的生 理机制对提高种子耐贮性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关于种子劣变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1 ] . 一般认为 在种子劣变过程中将发生酶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和 ATP 含量下降 ,脂质的过氧化 ,膜透性增强和细 胞物质渗漏 ,合成能力下降 ,内源激素以及有毒物质含量变化等[1 ] . 在种子贮藏过程中 ,含水量低有利于 自由基产生 ,而自由基则引起脂质的过氧化作用 ,从而对细胞产生线粒体受损、酶活性降低、膜受损和遗 传损伤等伤害[1 ] ,但也有人对上述情况持不同意见. 贮藏条件往往决定着哪种因素为种子劣变的主要原 因. 研究表明 ,种子的自我修复机制对减缓种子劣变起重要作用[2 ] . 劣变的修复常用吸湿 - 回干交替处 理、化学药剂处理、渗透调节处理等多种方法[3 ] . 任何降低种子劣变的贮藏条件和有利于种子劣变修复 的处理都能延长种子的寿命.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的大量丧失 ,人们越来越关注作为植物种质资源主体的种子的长 期保存. 种子贮存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有利于品种资源保存 ,还可防止 一个品种育成后在世代更换过程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带来的变异. 影响种子耐贮性的因素很多 ,但总 的来说可分为种子的遗传因子、休眠特性、成熟度、硬实度、含水量、成分及活力等内在因素和贮藏环境 的温度、湿度、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等外界因素. 多年来 ,国内外许多人对种子耐贮性的问题进行了广泛 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人们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1 温度对种子耐贮性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 Groves 在 1917 年就 曾用公式表示温度和小麦种子寿命之间的关系[4 ] . Harrington 在 1973 年指出 ,贮藏温度在 0~50 ℃内每 第 32 卷 第 3 期 2003 年 9 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 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32 No. 2 Sep. 2003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