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政策调整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 展变化,即政策环境及政策问题本身的发展变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本身发生 作用或者客观的政策环境自身的变化,使原来的政策问题发生了改变,或者解决了,或者 出现了新情况、新矛盾,这就需要依据新的政策环境和变化了的政策问题。主观原因是指 人们对政策问题、政策环境以及政策方案等地认识的深化,决定了人们总是要不断地重新 认识、界定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案,以使政策真正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任 何一项政策都是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一定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而人的认 识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片面向全面、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演化的。当政策主体对政策问 题、目标、功能、环境等的认识提高和深化以后,就需要对原来的政策加以纠正、补充、 更新,使之更加完善。 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政策调整有利于保障公共政 策的科学化。如前所述,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的有限性特点以及 政策环境的动态发展性,决策者得创新性再强,其所制定出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可能是不 适时宜的、不完善的。因此,必须站在新的高度看问题,适时地调整公共政策,才能更好 地解决问题 其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项政策要达到既定目标 发挥出原先规划设计的功能,就必须遵照既定的程序正常运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 现下列情况使政策运行出现无序状态:一是政策执行的主体之间出现矛盾与意见分歧;二 是政策执行主体与客体发生矛盾,出现冲突;三是几种政策交叉在一起,相互摩擦。这 时,就需要暂时中断政策的实施,对政策主体内部关系、政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几种政 策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使政策有序地运行。① 再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公共政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 的指南必须具有空间和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性。政策调整使公共政策的合理内容在变动中得 以保留,适度的调整政策既可保证政策的动态发展性又可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但是,公共政策调整既能对政策产生积极的影响,又会产生某些消极的影响。政策调 整会使不同程度地浪费一部分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政策调整也会挫伤一部分公众的积极 性,并对公共机构的形象产生影响。如果政策发生调整,原先获得利益的公众可能不会再 得到这些利益,甚至可能丧失已经得到的利益,因此这部分公众就会变得消极,甚至对公 共机构不满。政策调整中产生某些消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对政策调整中岀现的消极影响 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如:进行宣传、把握时机、控制力度等,将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 度,并让调整后的政策迅速发挥作用,以便将消极影响化解掉。 3.政策调整的功能活动 政策调整的功能活动或程序包括了如下几步:第一,获取反馈信息。即掌握由监控机 构在政策监督和控制中所获得的关于政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结果方面的信息;第 ,确定调整方案。依据反馈信息,对政策问题、目标和方案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 Φ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8页 ②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209页11 2.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政策调整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 展变化,即政策环境及政策问题本身的发展变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本身发生 作用或者客观的政策环境自身的变化,使原来的政策问题发生了改变,或者解决了,或者 出现了新情况、新矛盾,这就需要依据新的政策环境和变化了的政策问题。主观原因是指 人们对政策问题、政策环境以及政策方案等地认识的深化,决定了人们总是要不断地重新 认识、界定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案,以使政策真正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任 何一项政策都是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一定的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形成和运行的。而人的认 识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片面向全面、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演化的。当政策主体对政策问 题、目标、功能、环境等的认识提高和深化以后,就需要对原来的政策加以纠正、补充、 更新,使之更加完善。 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政策调整有利于保障公共政 策的科学化。如前所述,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的有限性特点以及 政策环境的动态发展性,决策者得创新性再强,其所制定出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可能是不 适时宜的、不完善的。因此,必须站在新的高度看问题,适时地调整公共政策,才能更好 地解决问题。 其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一项政策要达到既定目标、 发挥出原先规划设计的功能,就必须遵照既定的程序正常运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 现下列情况使政策运行出现无序状态:一是政策执行的主体之间出现矛盾与意见分歧;二 是政策执行主体与客体发生矛盾,出现冲突;三是几种政策交叉在一起,相互摩擦。这 时,就需要暂时中断政策的实施,对政策主体内部关系、政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几种政 策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使政策有序地运行。① 再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公共政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 的指南必须具有空间和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性。政策调整使公共政策的合理内容在变动中得 以保留,适度的调整政策既可保证政策的动态发展性又可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但是,公共政策调整既能对政策产生积极的影响,又会产生某些消极的影响。政策调 整会使不同程度地浪费一部分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政策调整也会挫伤一部分公众的积极 性,并对公共机构的形象产生影响。如果政策发生调整,原先获得利益的公众可能不会再 得到这些利益,甚至可能丧失已经得到的利益,因此这部分公众就会变得消极,甚至对公 共机构不满。②政策调整中产生某些消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对政策调整中出现的消极影响 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如:进行宣传、把握时机、控制力度等,将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 度,并让调整后的政策迅速发挥作用,以便将消极影响化解掉。 3.政策调整的功能活动 政策调整的功能活动或程序包括了如下几步:第一,获取反馈信息。即掌握由监控机 构在政策监督和控制中所获得的关于政策系统运行尤其是政策执行结果方面的信息;第 二,确定调整方案。依据反馈信息,对政策问题、目标和方案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以 ① 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8 页. ② 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9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