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02·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3期 凝固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数学模拟成为研究连铸凝固 表1ER8和AAR-BM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过程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以某厂直径380 Table 1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R8 and AAR-BM mm断面圆坯为研究对象,结合射钉实验及表面温度 co 对所建立的圆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进行了校正,得到 钢种 i Mn P S Cr 了任意位置凝固坯壳厚度,通过对射钉低倍试样进行 ER8 0.540.260.750.0140.00120.25 分析,回归得到柱状晶区及中心等轴晶区凝固坯壳厚 AAR-BM0.640.900.820.00890.00640.28 度与凝固时间的关系式 A(T)=m(a+bT),T≥T (5) 1圆坯凝固传热模型 式中,m为常数,一般为1~4. 两相区导热系数为☒ 凝固传热模型根据传热学原理为基础,采用有限 单元法,利用ANSYS软件计算. (6) 1.1模型建立 式中,入和入s分别为两相区等效导热系数和固相区平 以某厂断面直径380mm圆坯为原型建立数学模 均导热系数,WmlK 型.由于圆坯具有对称性,取其1/4断面进行计算,以 本模型中凝固潜热采用等价比热容法进行处理, 减少计算量.圆坯凝固传热方程为 即以放大比热容的形式来减慢该区间内温度的变化速 cga留+a (1) 率,实现了潜热释放的等效过程.经处理后等价比热 容C计算公式为 式中p为钢液的密度,kg"m3;入为钢液的导热系数, L Wm1K;C为比热容,Jkg·Kl:T为温度,℃:t Cn=Cs+Cr 2+- (7) 为时间,s:r为极坐标中长度,m:0为极坐标中角度. 式中:C为两相区等效比热容,Jkg·K1:C和C,分 建立二维数学模型时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 别为固相区比热容和液相区比热容,J·kg·K;L为 作如下假设: 钢的凝固潜热,J·kg. (1)忽略结晶器内与中间包内钢水的温度差: 1.3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2)忽略铸坯拉坯方向传热; 1.3.1初始条件 (3)模型建立时由于未考虑钢液对流,故假设钢 初始时间!=0时,结晶器钢水温度等于浇铸温度 在液相区导热系数大于固相区导热系数,且随温度 Te,即 变化; T=Tc (8) (4)将二冷区辊子传热与辐射传热修正系数加入 1.3.2边界条件 对流换热系数中: (1)铸坯中心.铸坯中心线两边为对称传热,中心 (5)圆坯在内外弧传热量相同. 点的边界条件可以视为绝热边界条件,即 1.2物性参数选择 =0 (9) 固、液相线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固相区: (2)铸坯表面.铸坯在结晶器内,采用平均热流 Ts=1538-175[C%]-20[Si%]-30Mn%]- 计算国: 280P%]-575[S%]-6.5[Cr%]. (2) 7=e.C.WAT (10) 液相区: T=1538-65[C%]-8[Si%]-5Mn%]- 式中:9为结晶器平均热流密度,W·m2p.为结晶器 30P%]-25[Si%]-1.5[Cr%].(3) 水密度,kgm3;C.为冷却水的比热容,Jkg1·K;W 文中涉及的钢种ER8和AAR-BM的主要成分如 为结晶器冷却水流量,m3·s;△T为结晶器进出口水 表1所示. 温差,℃:S为钢液与结晶器有效接触面积,m. 钢的密度在铸坯冷却过程中各相密度随温度变化 (3)二冷段采用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不大,故本模型中各相密度为常数,具体钢种的密度有 9=h(T-T), (11) 所不同.固相区导热系数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h=a-we+n. (12) A(T)=a+bT,T≤Ts (4) 式中:g为二冷段铸坯表面热流密度,W·m2:h为对流 式中:a和b为常数:Ts为钢液固相线温度,℃. 换热系数,W·m2·K;T为铸坯表面温度,℃;T为环 液相区的等效导热系数为 境温度,℃:α、B和n为与二冷区有关的常数.两种钢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3 期 凝固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数学模拟成为研究连铸凝固 过程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10]. 本文以某厂直径 380 mm 断面圆坯为研究对象,结合射钉实验及表面温度 对所建立的圆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进行了校正,得到 了任意位置凝固坯壳厚度,通过对射钉低倍试样进行 分析,回归得到柱状晶区及中心等轴晶区凝固坯壳厚 度与凝固时间的关系式. 1 圆坯凝固传热模型 凝固传热模型根据传热学原理为基础,采用有限 单元法,利用 ANSYS 软件计算. 1. 1 模型建立 以某厂断面直径 380 mm 圆坯为原型建立数学模 型. 由于圆坯具有对称性,取其 1 /4 断面进行计算,以 减少计算量. 圆坯凝固传热方程为 ρC T t = 1 r   ( r rλ T  ) r + λ 1 r 2· 2 T θ 2 . ( 1) 式中: ρ 为钢液的密度,kg·m - 3 ; λ 为钢液的导热系数, W·m - 1·K - 1 ; C 为比热容,J·kg - 1·K - 1 ; T 为温度,℃ ; t 为时间,s; r 为极坐标中长度,m; θ 为极坐标中角度. 建立二维数学模型时在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前提下 作如下假设: ( 1) 忽略结晶器内与中间包内钢水的温度差; ( 2) 忽略铸坯拉坯方向传热; ( 3) 模型建立时由于未考虑钢液对流,故假设钢 在液相区导热系数大于固相区导热系数,且随温度 变化; ( 4) 将二冷区辊子传热与辐射传热修正系数加入 对流换热系数中; ( 5) 圆坯在内外弧传热量相同. 1. 2 物性参数选择 固、液相线采用以下公式[11]计算. 固相区: TS = 1538 - 175[C%]- 20[Si%]- 30[Mn%]- 280[P%]- 575[S%]- 6. 5[Cr%]. ( 2) 液相区: TL = 1538 - 65[C%]- 8[Si%]- 5[Mn%]- 30[P%]- 25[Si%]- 1. 5[Cr%]. ( 3) 文中涉及的钢种 ER8 和 AAR-BM 的主要成分如 表 1 所示. 钢的密度在铸坯冷却过程中各相密度随温度变化 不大,故本模型中各相密度为常数,具体钢种的密度有 所不同. 固相区导热系数采用下面公式计算: λ( T) = a + bT,T≤TS . ( 4) 式中: a 和 b 为常数; TS为钢液固相线温度,℃ . 液相区的等效导热系数为 表 1 ER8 和 AAR-BM 的主要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Table 1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R8 and AAR-BM % 钢种 C Si Mn P S Cr ER8 0. 54 0. 26 0. 75 0. 014 0. 0012 0. 25 AAR-BM 0. 64 0. 90 0. 82 0. 0089 0. 0064 0. 28 λ( T) = m( a + bT) ,T≥TL . ( 5) 式中,m 为常数,一般为 1 ~ 4. 两相区导热系数为[12] λeff = 1 + m 2 λS . ( 6) 式中,λeff和 λS分别为两相区等效导热系数和固相区平 均导热系数,W·m - 1·K - 1 . 本模型中凝固潜热采用等价比热容法进行处理, 即以放大比热容的形式来减慢该区间内温度的变化速 率,实现了潜热释放的等效过程. 经处理后等价比热 容 Ceff计算公式为 Ceff = CS + CL 2 + L TL - TS . ( 7) 式中: Ceff为两相区等效比热容,J·kg - 1·K - 1 ; CS和 CL分 别为固相区比热容和液相区比热容,J·kg - 1·K - 1 ; L 为 钢的凝固潜热,J·kg - 1 . 1. 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1. 3. 1 初始条件 初始时间 t = 0 时,结晶器钢水温度等于浇铸温度 TC,即 T = TC . ( 8) 1. 3. 2 边界条件 ( 1) 铸坯中心. 铸坯中心线两边为对称传热,中心 点的边界条件可以视为绝热边界条件,即 λ T r t≥0 = 0, ( 9) ( 2) 铸坯表面. 铸坯在结晶器内,采用平均热流 计算[13]: q = ρw CwWΔT S . ( 10) 式中: q 为结晶器平均热流密度,W·m - 2 ; ρw 为结晶器 水密度,kg·m - 3 ; Cw为冷却水的比热容,J·kg - 1·K - 1 ; W 为结晶器冷却水流量,m3 ·s - 1 ; ΔT 为结晶器进出口水 温差,℃ ; S 为钢液与结晶器有效接触面积,m2 . ( 3) 二冷段采用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q = h( Tb - Tw ) , ( 11) h = α·Wβ + n. ( 12) 式中: q 为二冷段铸坯表面热流密度,W·m - 2 ; h 为对流 换热系数,W·m - 2·K; Tb为铸坯表面温度,℃ ; Tw为环 境温度,℃ ; α、β 和 n 为与二冷区有关的常数. 两种钢 · 20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