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2)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2.物理性致癌因素 3.生物因素 (1)RNA致瘤病毒 (2)DNA致瘤病毒:HPV、EBV、HBV (3)细菌 教学重点: 1.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 2.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3.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4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概念。癌和肉瘤的区别 教学难点: 1.肿瘤的异型性 2.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的机制 教学方法: 1.肿瘤的重点内容较多,一定要详细讲授,让学生当堂理解 2.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内尽量多使用图像,说明肿瘤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启发式、提问式讲授 4.讲授结束时,小结重点和难点的部分 5.布置课外思考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用教具(U盘、扫描仪、电脑、教鞭、教学板及板刷等)。 主要参考书: 1.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陈杰、李甘地主编.病理学(第二版).8年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腺鳞癌、肿瘤异型性、恶病质、转移、原位癌、间变( anaplasia)、继发瘤、 转移( me tastasis)、异型性( atypia)、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不典型増生、原位癌、癌珠、肿瘤实质、肿 瘤间质、肿瘤的演进、肿瘤的异质性(1)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2)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     2.物理性致癌因素     3.生物因素     (1)RNA致瘤病毒      (2)DNA致瘤病毒:HPV、EBV、HBV     (3)细菌     教学重点: 1.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     2.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3.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原则。     4.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概念。癌和肉瘤的区别。     教学难点: 1.肿瘤的异型性     2.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的机制     教学方法: 1.肿瘤的重点内容较多,一定要详细讲授,让学生当堂理解     2.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内尽量多使用图像,说明肿瘤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启发式、提问式讲授     4.讲授结束时,小结重点和难点的部分     5.布置课外思考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常用教具(U盘、扫描仪、电脑、教鞭、教学板及板刷等)。 主要参考书: 1.李玉林主编.病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陈杰、李甘地主编.病理学(第二版). 8年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腺鳞癌、肿瘤异型性、恶病质 、转移、原位癌 、间变(anaplasia)、继发瘤、     转移(metastasis)、异型性(atypia)、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癌珠 、肿瘤实质、肿 瘤间质、肿瘤的演进、肿瘤的异质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