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绪论 一、 《农业概论》学科发展简史与最新动态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当今世界涉及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广的产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 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著作是罗马时代的现存最早的《农业概论》。内容包括因地种植、 农事安排、栽培技术、家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 我国最早的一本农书是《汜胜之书》,概括地记载了黄河流域和关中一带的农业生 产经验。公元6世纪北魏的贾思勰写下了不朽名著《齐民要术》,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 的一部概论性农书。内容包括耕田、轮作、作物栽培技术、选种、畜禽饲养、货殖(交 易经营)、农产品储藏加工等。 17一18世纪以后,经验性科学逐步上升为实验性科学,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农 学科学兴起,最初也是以综合性的农业概论形式出现的。作为农学科学奠基人之一的泰 厄在1809一1812出版了《合理的农业原理》,涉及农业生产与农业经营等方面 1889年,德国的哥尔兹将农学划分为农业概论与农业特论两部分。以后,随着农业 生产与学科的发展,农业概论分化为农业生产学和农业经营学,农业生产学又进一步分 化为植物生产学与动物生产学,植物生产学又细分成土壤学、肥料学、植物学、耕作学、 生理学、生态学、育种学、植物保护学等。 1949年以前,中国的农业学科体系基本上是沿袭英美和日本的,只有《作物通论》 而无《农业概论》。 随着学科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微观化,客观上对概括性宏观性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 越迫切。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农业院校相继开设了《农业概论》、《农业导论》《农业 总论》《农业现代化》等概论性的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 1、属于应用基础课,强调基础性、知识性、概括性,强调理论与实际相联系。 2、属于农业入门性课程,适于农业大专院校各个专业与网络教学、适于青年与成 人、适于自学。 三、学习目标 第一,了解什么是农业。搞清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功能、它的特点与基本 内容、它的系统性、层次性、农业与农村农民的关系、农业中各亚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