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2 1.0 0.8 Control point is at the exit o? secondary cooling zone No.1 一Static control ---Dynamic feedforward control -.Almed temperature 1120 1100 1090 I070 1050 0 20406080— Time,sec 图9动态控制与静态控制的控制效果对比 Fig.9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dynamic with static control 5结 语 (1)本二冷水动态控制模型主要是建立在传热数学模型离线计算的基础上,它具 有在线运算简单的突出优点。 (2)过渡过程水量呈指数形式变化能很好地抑制表面温度的波动,通过离线摸型 的验证动态控制较静态比例调节有很大的优越性。 (3)建立的动态控制模型可供现场参考使用,也可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 Miki,K.:IFAC Automation in Mining Mineral and Metal Processing,Helsinki,Finland,1983,P.231 〔2〕Etienne,.A.MPT,6(1983),30 〔3)川1崎茂等:制铁研究,313(1984),13 ['4 ]Lait,J,E,et al:Ironmaking and Steelmakimg,2(1974),190 〔6)刘植桢等:计算机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1981 21且曰口且 ,山孟,︸ 科︸ ﹃勺一目日三‘切。鸽的月 飞 。 。 哪 么 工 一 一 一。 五 。 。 七 盆 训 一 · 细色 钾 。 。以 ‘ 尸另。。口﹄ 一 图 动态控制与静态控制的控制效果对比 了 结 语 本二 冷水 动态控制模型主要是 建立在传热数学模型 离线 计算 的基础 上 , 它具 有在线 运算简单 的突 出优点 。 过渡过程水量 呈指数形式变化 能很好地抑制 表面温 度的波 动 , 通过 离线 模型 的验证 动 态控制较静态比例调 节有很大的 优越 性 。 建立的动态控制模型可供现 场参考使用 , 也可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 , 只, , , , 。 〔 〕 , 一 , , 召 〔 〕 川崎茂 等 制铁研究 , , 〔 · 〕 , , 、 , , , 〔 〕 刘 植祯 等 计算机控制 , 清华大学 出版社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