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节障碍。 5.肩外俞: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治肩背冷痛、颈项强痛、上 肢麻痛。 6.肩中俞:位于大椎穴旁开2寸。主治肩背冷痛、颈项疼痛、咳嗽、气喘 视物不清。 (二)上肢主要穴位和作用 1.曲尺:位于屈肘,当时横纹外侧头。主治肘臂肿痛、偏瘫、发热、高血 压、荨麻疹、甲状腺肿大。 2.内关:位于腕横纹2寸,当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胃痛 呕吐、心悸、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精神病。 3.劳宫:位于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间所对的掌心点。主治精神病、 心悸、中暑、呕吐、中风昏迷、小儿惊风。 4.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结合部与虎口边缘联线中点处。主治头痛、 牙痛、咽喉痛、目赤、耳鸣、耳聋、面神经麻木、外感发热、上肢关节痛、上肢 偏瘫、神经衰弱。 (三)胸腹部 1.气海:位于脐下1.5寸。主治遗精、阳萎、痛经、腹泻、月经不调、神 衰 2.神厥:位于肚脐正中。主治腹痛、腹泻、肠炎、水肿、脱肛 3.中脘:位于脐上4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高血压、神 衰、精神病。 4.膻中:位于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两乳连线中点。主治咳嗽、哮喘 胸闷、胸痛、乳腺炎、乳汁不足、肋间神经痛。 5.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喘咳、失语、支气管炎、咽炎、流涎。 6.中府:位于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喘、胸闷、胸 痛、肩背痛。 (四)腰背部主要穴位和作用 1.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腰痛、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 腹泻、头痛、耳鸣11 节障碍。 5.肩外俞: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3 寸。主治肩背冷痛、颈项强痛、上 肢麻痛。 6.肩中俞:位于大椎穴旁开 2 寸。主治肩背冷痛、颈项疼痛、咳嗽、气喘、 视物不清。 (二)上肢主要穴位和作用 1.曲尺:位于屈肘,当时横纹外侧头。主治肘臂肿痛、偏瘫、发热、高血 压、荨麻疹、甲状腺肿大。 2.内关:位于腕横纹 2 寸,当掌长肌健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胃痛、 呕吐、心悸、心绞痛、高血压、哮喘、精神病。 3.劳宫:位于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间所对的掌心点。主治精神病、 心悸、中暑、呕吐、中风昏迷、小儿惊风。 4.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结合部与虎口边缘联线中点处。主治头痛、 牙痛、咽喉痛、目赤、耳鸣、耳聋、面神经麻木、外感发热、上肢关节痛、上肢 偏瘫、神经衰弱。 (三)胸腹部 1.气海:位于脐下 1.5 寸。主治遗精、阳萎、痛经、腹泻、月经不调、神 衰。 2.神厥:位于肚脐正中。主治腹痛、腹泻、肠炎、水肿、脱肛。 3.中脘:位于脐上 4 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高血压、神 衰、精神病。 4.膻中:位于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两乳连线中点。主治咳嗽、哮喘、 胸闷、胸痛、乳腺炎、乳汁不足、肋间神经痛。 5.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喘咳、失语、支气管炎、咽炎、流涎。 6.中府:位于前正中线旁开 6 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喘、胸闷、胸 痛、肩背痛。 (四)腰背部主要穴位和作用 1.命门: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腰痛、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 腹泻、头痛、耳鸣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