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肾炎、腰痛、遗精、阳萎 月经不调、神衰 (五)下肢主要穴位和作用 1.承扶:位于臂下横纹中央。主治腰痛痛、坐骨神经痛、痔疮、便秘、闭 尿 2.委中:位于胭橫纹中。主治腰痛、膝关节屈伸不利、半身不遂、坐骨神 经痛 3.承山:位于腓肠肌两侧肌腹之间凹陷中的顶端。主治腰腿痛、腹泻、腓 肠肌痉挛 4.三阴交:位于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失眠、遗尿、尿潴留、 梦遗、失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高血压 5.涌泉:位于足底前1/3后2/3交界处。主治头顶痛、偏头痛、高血压、小 儿发热、小儿抽搐、昏迷中暑、脑溢血、失眠、吐泻、癔病, 6.足三里:位于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脊一横指处。主治胃炎、溃疡、腹 泻、腹胀、便秘、消化不良、高血压、偏瘫、神衰。 技术实践部分: 肩颈部保健按摩: 1)拿捏法:受术者坐位或俯卧位,术者站其侧,先双手分别拿捏两侧肩 部肩井穴;再以一手扶患者头部,另一手食指或中指与拇指相对分置于两侧风池 穴用力向前拿捏,进而拿捏颈后部肌筋。拿捏要有节律性。 (2)按揉弹拨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站其则,一手扶头,一手拇指指端、 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以颈部三条线的肌筋,从上向下,反复按揉并横向弹拨。三 线是:风府一一大椎(项韧带,棘突正中线);天柱一一大杼(竖脊肌斜方肌), 翳风一一缺盆(胸锁乳突肌一线)。 (3)拿肩井法:坐位或俯卧位,术者站在受术者后面,以双手拇指掌侧, 置受术者两肩的斜方肌后,余四指置于肩前面,双手同时着力拿提肩井穴,或左 右交替拿提之,反复拿提5-10次。提拿前可以指腹点按肩井穴1-2min (4)按肩胛内缘法:受术者俯卧位,微挺胸,上肢后仰,术者以拇指指端 先置于肩胛内上缘肩中俞穴处着力点按,然后沿肩胛内缘逐步下移,连续点按,12 2.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主治肾炎、腰痛、遗精、阳萎、 月经不调、神衰。 (五)下肢主要穴位和作用 1.承扶:位于臂下横纹中央。主治腰痛痛、坐骨神经痛、痔疮、便秘、闭 尿。 2.委中:位于腘横纹中。主治腰痛、膝关节屈伸不利、半身不遂、坐骨神 经痛。 3.承山:位于腓肠肌两侧肌腹之间凹陷中的顶端。主治腰腿痛、腹泻、腓 肠肌痉挛。 4.三阴交:位于内踝上 3 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失眠、遗尿、尿潴留、 梦遗、失精、阳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高血压。 5.涌泉:位于足底前 1/3 后 2/3 交界处。主治头顶痛、偏头痛、高血压、小 儿发热、小儿抽搐、昏迷中暑、脑溢血、失眠、吐泻、癔病。 6.足三里:位于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脊一横指处。主治胃炎、溃疡、腹 泻、腹胀、便秘、消化不良、高血压、偏瘫、神衰。 技术实践部分: 肩颈部保健按摩: (1)拿捏法:受术者坐位或俯卧位,术者站其侧,先双手分别拿捏两侧肩 部肩井穴;再以一手扶患者头部,另一手食指或中指与拇指相对分置于两侧风池 穴用力向前拿捏,进而拿捏颈后部肌筋。拿捏要有节律性。 (2)按揉弹拨法:受术者坐位,术者站其则,一手扶头,一手拇指指端、 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以颈部三条线的肌筋,从上向下,反复按揉并横向弹拨。三 线是:风府——大椎(项韧带,棘突正中线);天柱——大杼(竖脊肌斜方肌), 翳风——缺盆(胸锁乳突肌一线)。 (3)拿肩井法:坐位或俯卧位,术者站在受术者后面,以双手拇指掌侧, 置受术者两肩的斜方肌后,余四指置于肩前面,双手同时着力拿提肩井穴,或左 右交替拿提之,反复拿提 5-10 次。提拿前可以指腹点按肩井穴 1-2min。 (4)按肩胛内缘法:受术者俯卧位,微挺胸,上肢后仰,术者以拇指指端 先置于肩胛内上缘肩中俞穴处着力点按,然后沿肩胛内缘逐步下移,连续点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