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最早的自然科学就是数、理、化、天、地、生。生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就是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物形态观察、 分类等。 随着各学的发展,学科间在理论知识和技术上相互渗透,尤其是化学、物理学的渗透,那么到18世纪 些从事化学研究的科学家,如拉瓦锡、舍勒等人和一些药剂师、炼丹师转向生物领域,这就为生物化学的 诞生播下了种子。这时生物学就逐渐分离成生理化学、遗传学、细胞学。 19世纪末,又从生理化学中分离出生物化学,20世纪中后期又从生物化学中分离出分子生物学并与经典遗 传学结合为分子遗传学,还有发育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等。现在又有统一的趋势,叫二十一世纪的“统一 生物学”或干脆叫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严格讲应是生物技术与工程学的杂交学科。 1、静态生物化学时期(1920年以前) 研究内容以分析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含量为主 2、动态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前)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色谱技术等物理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生物化学从单纯的组成分析深入到物质代谢途 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传功能 酶、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都基本搞清 3、机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年以后)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的生命化学。蛋白质化学和和核酸化学成为研究重点。 生物化学研究深入到生命的本质和奥秘:运动、神经、内分泌、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分子机理。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近代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从此,核酸成了生 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 1776-1778年,瑞典化学家舍勒( Sheele)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 甘油 glycerol 苹果酸 malic acid苹果 柠檬酸 citric acid 檬 尿酸 uric acid膀胱结石 酒石酸 tartaric acid酒石 1937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 Krebs)发现三羧酸循环获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1953年,沃森一克里克( Watson-Crick)确定DNA双螺旋结构,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5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尔( Sanger)确定牛胰岛素结构,获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0年,桑格尔和吉尔伯特( Gibet)设计出测定DNA序列得方法,获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最早的自然科学就是数、理、化、天、地、生。生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就是一些力所能及的生物形态观察、 分类等。 随着各学的发展,学科间在理论知识和技术上相互渗透,尤其是化学、物理学的渗透,那么到 18 世纪,一 些从事化学研究的科学家,如拉瓦锡、舍勒等人和一些药剂师、炼丹师转向生物领域,这就为生物化学的 诞生播下了种子。这时生物学就逐渐分离成生理化学、遗传学、细胞学。 19 世纪末,又从生理化学中分离出生物化学,20 世纪中后期又从生物化学中分离出分子生物学并与经典遗 传学结合为分子遗传学,还有发育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等。现在又有统一的趋势,叫二十一世纪的“统一 生物学”或干脆叫生命科学,生物工程严格讲应是生物技术与工程学的杂交学科。 1、 静态生物化学时期(1920 年以前) 研究内容以分析生物体内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含量为主。 2、 动态生物化学时期(1950 年以前)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随着同位素示踪技术、色谱技术等物理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生物化学从单纯的组成分析深入到物质代谢途 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传功能、 酶、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都基本搞清。 3、 机能生物化学时期(1950 年以后)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的生命化学。蛋白质化学和和核酸化学成为研究重点。 生物化学研究深入到生命的本质和奥秘:运动、神经、内分泌、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分子机理。 1953 年,DNA 双螺旋结构、近代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奠定了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从此,核酸成了生 物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心。 1776—1778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Sheele)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 甘 油 glycerol 苹果酸 malic acid 苹果 柠檬酸 citric acid 柠檬 尿 酸 uric acid 膀胱结石 酒石酸 tartaric acid 酒石 1937 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Krebs)发现三羧酸循环,获 1953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 1953 年,沃森—克里克(Watson—Crick)确定 DNA 双螺旋结构,获 1962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55 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尔(Sanger)确定牛胰岛素结构,获 1958 年诺贝尔化学奖。 1980 年,桑格尔和吉尔伯特(Gilbet)设计出测定 DNA 序列得方法,获 1980 年诺贝尔化学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