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杏阅《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洗编》等文献,中国政府正式损出多极化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1年3月25日,李照在《关 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国际风云骤变,持续了四十多年的阳 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一年来,美苏关系缓和,军事对抗减弱,世界出现 了多极化的趋势,一些地区冲突缓解或出现了政治解决的前景。这些变化值得欢迎。但是严酷的事实表明,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安宁 世界人民所希塑的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继续得到发展:一些原来被掩盖着的政治、经济和民族矛 居突出起来,力量对比的失衡又引发了新的矛后: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上各种新旧矛居互相交织,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动 不定。 这以后,关于多极化的论述频繁见于党和政府的各种重要文献。 1992年3月20日,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内战,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 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仍然很不安宁。国 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南北矛盾更加突出。民族矛盾引发了新的地区冲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还需要各国 人民继续努力去加以维护和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造成国际局势动的主要根源。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争取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重要讲话中指 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己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意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回 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世界各种矛在深入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领土争和宗教纷争突出起来,其至酿成流血冲突和 司部战争。田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更加恶化,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1994年3月10日,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仍处于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拉势明显增 强。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发展问避更为突出,经济优先正在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谋求缓和、合作、发展与进步 是世界各因人民的普遍愿望。但世界并不安宁,一些地区局势动荡,甚至战乱连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 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1996年3月5日,他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牡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 目标纲要的报告》中再次指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进一 步增强。大国关系在继续调整。世界婴和平,国家要稳定,经济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是,世界还为 满着矛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领土争端、民族矛后、宗教纷争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有发 生。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改变,贫言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两大课题。 197年4月23日,江泽民访问俄罗斯期间在俄罗联邦国家杜马发表愿为《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重要演 讲,强调指出:“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 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 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因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相 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 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 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科 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 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1997年9月24日,钱其深在第五十二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 当今时代的主愿。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查阅《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等文献,中国政府正式提出多极化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1年3月25日,李鹏在《关 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国际风云骤变,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旧 的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一年来,美苏关系缓和,军事对抗减弱,世界出现 了多极化的趋势,一些地区冲突缓解或出现了政治解决的前景。这些变化值得欢迎。但是严酷的事实表明,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安宁, 世界人民所希望的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继续得到发展;一些原来被掩盖着的政治、经济和民族矛 盾突出起来,力量对比的失衡又引发了新的矛盾;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上各种新旧矛盾互相交织,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动荡 不定。” 这以后,关于多极化的论述频繁见于党和政府的各种重要文献。 1992年3月20日,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内战,尤其是苏联的解体,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 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仍然很不安宁。国 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南北矛盾更加突出。民族矛盾引发了新的地区冲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还需要各国 人民继续努力去加以维护和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造成国际局势动荡的主要根源。”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争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重要讲话中指 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国 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世界各种矛盾在深入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突出起来,甚至酿成流血冲突和 局部战争。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环境更加恶化,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1994年3月10日,李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仍处于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明显增 强。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发展问题更为突出,经济优先正在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谋求缓和、合作、发展与进步 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但世界并不安宁,一些地区局势动荡,甚至战乱连绵,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 促进经济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1996年3月5日,他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 目标纲要的报告》中再次指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进一 步增强。大国关系在继续调整。世界要和平,国家要稳定,经济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是,世界还充 满着矛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有发 生。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改变,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各国政府和人民面临的两大课题。” 1997年4月23日,江泽民访问俄罗斯期间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表题为《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重要演 讲,强调指出:“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 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 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 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 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中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 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 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 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1997年9月24日,钱其琛在第五十二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 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