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1,文件大小:345.14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二篇当代世界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启了当代世界政治的进程,国际体系从一种典型的两极对抗形态逐步发展为各种关系纵横交错、内涵不 断丰富的“复杂聚合体系”。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而临着建构新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迫切任务,而多方面动荡因素的存在使 得国际社会走向和平与发展的前景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天,越来越多的问趣需要国际社会共问努力才能解决,完全可以说,研究 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的生存之道 一、世界政治的内涵 世界这个概念通常在地理空间意义上使用,但是当它与其他特定的概念相结合时,就需要在一定的学术语境中加以界定。从严格 的理论意义上讲,“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和“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其分歧的背后是 不同理论流派的存在,大致划分一下,可以分为“传统派”和“全球主义”两大思想体系, (一)关于国际政治的不同理解 一般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下国际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民族国家群体的出现是国际政治产生的基础要素,威斯特伐里亚和 约则标志着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体系的形成,面作为对国际政治实践进行理论抽象的国际政治学的问世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后。迄今为止,国际政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究竟怎样理解和界定国际政治,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并目 由于在核心概念、分析路径以及基本观点等方面大相径庭面演进为不同的理论流派。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学派强调国家是国际 关系的基本单位,国际政治的主避就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权力之争:而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学派却从经济、社会乃到 思想等要素与政治的互动来解析国际政治的发展。 从因内有代表性的教材对国际改治学研究对象的界说来看,有的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 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个定义包含四个要素,第一是国际社会。所谓因际社会,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 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因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它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际政治学所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面是 国际政治社会,指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各种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国际政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物质 前提,国际政治社会的一般特征,国际政治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国乐政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第二 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它是国际政治社会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住权国家)和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园 党、跨国公司等)。第三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军事关系、外交关系, 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历史关系等,而政治关系主要涉及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的发展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等等。第四是关于国际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要研 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或时代的特点,其次要全面分析国际政治主体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再次要了解各类国家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 最后要分析各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总揽全局,分清主次,把提因际政治的发展动力,揭示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 有的教材强调,应当对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加以区分。国际政治学主要是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来认 识和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因际政治的中心内容是权力、权利和利益,强调的是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 全,重点研究国际社会中政治关系、政治现象和经济、文化的政治影响,其水恒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团际关系学所研究的是经济关 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的总和,其范围更加宽泛,研究国际政治学,首先应该着眼于国际政治的整体,具体可以分为国 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格同和国际政治秩序三个层次,其次是注意宏观同微观相结合 随着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的兴起,人们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 两种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因家间政治,即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如外交、国家贸易、势力均衡、相互宜战等:另一种是 指广义的国际政治(他可叫世界玫治),即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且作用于这个特殊社会的各个国家的政治,它与前者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这 种政治的参与者较多,不只有国家、民族、政府,更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女权运动、生态运动、恐施 主义等超国家和骑国界的集团与势力,还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它的重点不在国家(政府)层面,而在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西方传统 的因际政治学主要研究狭义的国际政治,把外交、军事等视为所谓“高级政治”,而把广义国际政治的某些内容(如经济一体化和集团 化现象,跨国公司现象,环保、难民、毒品和核扩散等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现象)称为“初级政治”,但是,由于科技及信息业的进步利

第二篇 当代世界政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启了当代世界政治的进程,国际体系从一种典型的两极对抗形态逐步发展为各种关系纵横交错、内涵不 断丰富的“复杂聚合体系”。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面临着建构新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迫切任务,而多方面动荡因素的存在使 得国际社会走向和平与发展的前景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天,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完全可以说,研究 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的生存之道。 一、世界政治的内涵 世界这个概念通常在地理空间意义上使用,但是当它与其他特定的概念相结合时,就需要在一定的学术语境中加以界定。从严格 的理论意义上讲,“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和“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其分歧的背后是 不同理论流派的存在,大致划分一下,可以分为“传统派”和“全球主义”两大思想体系。 (一)关于国际政治的不同理解 一般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下国际经济的发展和近代民族国家群体的出现是国际政治产生的基础要素,威斯特伐里亚和 约则标志着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体系的形成,而作为对国际政治实践进行理论抽象的国际政治学的问世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后。迄今为止,国际政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究竟怎样理解和界定国际政治,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并且 由于在核心概念、分析路径以及基本观点等方面大相径庭而演进为不同的理论流派。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学派强调国家是国际 关系的基本单位,国际政治的主题就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权力之争;而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学派却从经济、社会乃至 思想等要素与政治的互动来解析国际政治的发展。 从国内有代表性的教材对国际政治学研究对象的界说来看,有的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 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个定义包含四个要素,第一是国际社会。所谓国际社会,指的是一定历史时期内 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它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际政治学所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 国际政治社会,指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各种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国际政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物质 前提,国际政治社会的一般特征,国际政治社会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国际政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第二 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它是国际政治社会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包括国家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政 党、跨国公司等)。第三是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军事关系、外交关系、 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历史关系等,而政治关系主要涉及各国对外政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 的发展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等等。第四是关于国际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要研 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或时代的特点,其次要全面分析国际政治主体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再次要了解各类国家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 最后要分析各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总揽全局,分清主次,把握国际政治的发展动力,揭示国际政治的发展规律。 有的教材强调,应当对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加以区分。国际政治学主要是围绕权利、权力和利益来认 识和研究国际社会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国际政治的中心内容是权力、权利和利益,强调的是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 全,重点研究国际社会中政治关系、政治现象和经济、文化的政治影响,其永恒主题是战争与和平。国际关系学所研究的是经济关 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的总和,其范围更加宽泛。研究国际政治学,首先应该着眼于国际政治的整体,具体可以分为国 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政治秩序三个层次,其次是注意宏观同微观相结合 随着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的兴起,人们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对国际政治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 两种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国家间政治,即代表不同民族的政府之间的政治,如外交、国家贸易、势力均衡、相互宣战等;另一种是 指广义的国际政治(也可叫世界政治),即存在于国际社会并且作用于这个特殊社会的各个国家的政治,它与前者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这 种政治的参与者较多,不只有国家、民族、政府,更有众多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女权运动、生态运动、恐怖 主义等超国家和跨国界的集团与势力,还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它的重点不在国家(政府)层面,而在世界共同体(国际社会)。西方传统 的国际政治学主要研究狭义的国际政治,把外交、军事等视为所谓“高级政治”,而把广义国际政治的某些内容(如经济一体化和集团 化现象,跨国公司现象,环保、难民、毒品和核扩散等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现象)称为“初级政治”。但是,由于科技及信息业的进步和

非政府非国家行为主体对外交往能力的增强,经济的相互依赖过程加速和边界作用的下降,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运动的日益活跃和垂 要,以及其他种种原因, “初级政治”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在逐渐上升,影响也在扩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政治”研究的发展,对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以来的传统理念形成了持 的冲击,这些变化启示我们,以系统的、多维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世界政治,才能不断深化和丰富我们对它的认识。 (仁)国际政治研究的历史发展及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政治研究尚未完全脱离其他学科(如政治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等)的影彩响而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直到1919年5月30日,出席巴黎和会的英美代表同意在各自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对战争与和平的研究,国际政 治研究才走上学科化发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科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通过吸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自 然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一批新兴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起来,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所研究的衡域也在不断拓展。 从理论性质来讲,大体可以把国际政治理论分为马克思主义学派和非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包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和 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思想、学说:在非马克思主义学派中,西方国际政治学以其理论论说的系统性和不断创新而主导了列 究的发展方向,美因因际问题研究尤其活跃。也有学者把因际政治学划分为团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学的美国学派」 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来加以论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关系。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争论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其一,马克思、总格斯是否仓建了关于 国际关系的系统理论:其二,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认识和研究闲际关系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关于第一个问题,不少人持否定 意见:而在涉及国际问题研究或国际关系理论时,即使是批评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也不能无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而昭示了马 克思主义在国际问题研究中的独特地位。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在当今时代的发展的研究,国内有影响 的几本教科书都对此作出专论,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论文、专著问世。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 际问题研究的认识论和重要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梳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分支理论流派之间的关系:关 于创建国际政治学中国学派或形成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的问。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学者归纳 为五个方面: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关于阶级,民族与国家的学说:战争与和平观、殖民主义、民族解放运 动、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历史作用问题: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有学者将其分为时代观、世界体系理论、民族殖民地理论、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战争与和平理论。梁守德数授在其所著《国际政治学理论》一书中则拔照历史线索,并从中国的 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列宁加 以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后又以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为代表,话应国际社会的演变,说明新现象,回答新问 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以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关于西方国际致治学的发展,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前二十年(1919一1939)为形成期,中间四十年(1939一1979)是成 长成热期,后二十年(1979一1999)是发展期。具体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又可以微以下归钠:两次“革命(现实主 义革命和行为主义革命),三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主义与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六个主要学派(理想主 义、现实主义、科学行为主义、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此外,20世纪90年代初期反思主义理论异军突起,尤其是建构 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发志起了强有力的质疑和挑战。大体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推动了理想主义流 派的出现,该流派的特点是注重国际合作,相信以集体安全为原则建立起来的回际联盟和共同制定的国际法能够避免战争,一种和平 的、正义的国际秩序能够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面建立,最终使世界实现安宁、和平。理想主义又被称为酸尔逊主义,不过,它还 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争斗、混乱和世界大战的再度举发沉重地打击了理想主义,以立足于权力政治为特征的现实主义学派姬 起。美因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汉斯·摩根索在其代表作《国家间政治》一书中对国际政治给以了现实主义的经典性说明,提出了 现实主义六原则以及权力政治概念。他认为:政治的本质是一种利益的冲突,面“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 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现实主义很快就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流学派,其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而且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非政府非国家行为主体对外交往能力的增强,经济的相互依赖过程加速和边界作用的下降,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运动的日益活跃和重 要,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初级政治”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在逐渐上升,影响也在扩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政治”研究的发展,对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以来的传统理念形成了持续 的冲击,这些变化启示我们,以系统的、多维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世界政治,才能不断深化和丰富我们对它的认识。 (二)国际政治研究的历史发展及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政治研究尚未完全脱离其他学科(如政治学、法学、哲学、历史学等)的影响而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直到1919年5月30日,出席巴黎和会的英美代表同意在各自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对战争与和平的研究,国际政 治研究才走上学科化发展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科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通过吸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自 然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一批新兴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起来,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所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从理论性质来讲,大体可以把国际政治理论分为马克思主义学派和非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包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和 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的思想、学说;在非马克思主义学派中,西方国际政治学以其理论论说的系统性和不断创新而主导了研 究的发展方向,美国国际问题研究尤其活跃。也有学者把国际政治学划分为国际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政治学的美国学派、 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来加以论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关系,学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争论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其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创建了关于 国际关系的系统理论;其二,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认识和研究国际关系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关于第一个问题,不少人持否定 意见;而在涉及国际问题研究或国际关系理论时,即使是批评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人也不能无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从而昭示了马 克思主义在国际问题研究中的独特地位。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以及在当今时代的发展的研究,国内有影响 的几本教科书都对此作出专论,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论文、专著问世。在这方面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 际问题研究的认识论和重要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梳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分支理论流派之间的关系;关 于创建国际政治学中国学派或形成国际政治学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思想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学者归纳 为五个方面: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关于阶级、民族与国家的学说;战争与和平观、殖民主义、民族解放运 动、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历史作用问题;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有学者将其分为时代观、世界体系理论、民族殖民地理论、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战争与和平理论。梁守德教授在其所著《国际政治学理论》一书中则按照历史线索,并从中国的 角度,将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列宁加 以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后又以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为代表,适应国际社会的演变,说明新现象,回答新问 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政治理论以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关于西方国际政治学的发展,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前二十年(1919—1939)为形成期,中间四十年(1939—1979)是成 长成熟期,后二十年(1979—1999)是发展期。具体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又可以做以下归纳:两次“革命(现实主 义革命和行为主义革命),三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科学主义与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六个主要学派(理想主 义、现实主义、科学行为主义、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此外,20世纪90年代初期反思主义理论异军突起,尤其是建构 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向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发起了强有力的质疑和挑战。大体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推动了理想主义流 派的出现,该流派的特点是注重国际合作,相信以集体安全为原则建立起来的国际联盟和共同制定的国际法能够避免战争,一种和平 的、正义的国际秩序能够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建立,最终使世界实现安宁、和平。理想主义又被称为威尔逊主义,不过,它还 构不成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争斗、混乱和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沉重地打击了理想主义,以立足于权力政治为特征的现实主义学派崛 起。美国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汉斯·摩根索在其代表作《国家间政治》一书中对国际政治给以了现实主义的经典性说明,提出了 现实主义六原则以及权力政治概念。他认为:政治的本质是一种利益的冲突,而“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无 论国际政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现实主义很快就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流学派,其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的发展,而且至今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进入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到多方面的冲击,经济相互依存、区域经济一体化、国 际协调机制的发展和国际组织的活跃等现象引起人们对传统理论进行重新思考。现实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先后适到来自科学行为 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学派的挑战。70年代末,以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宣告新现实主义问世。新现实 主义提出了国际政治结构分析新模式及其结构分析的三要素,试图揭示国际体系中政治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这些结果如何随结构的 李化而变化。 0世纪70年代末以“新自由主义”冠名的种种理论对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给以了强有力的质疑和桃战。该学派认为,现实主义如 终局限于以国家为中心的认识模式中,忽视了相互依存的发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该学派主张,国际关系理论应超越民族国家中心 论,注重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国际合作,注重经济环境和相互依存。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家大卫·鲍德温认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 主义的分歧集中在6个方面,即: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后果,国际合作、相对获益对绝对获益、国家的优先目标、意图对能力、体制和 制度。 冷战的结束使国际政治研究变得空前活跃,其表现是国际关系理论多元化趋势大大加强,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不断被更新,新的 观点、学说也不断添加进来,其中,欧洲和北美一些中青年学者发出的人们称之为“反思主义”的声音尤其引人注目。进而,亚历山 大·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针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全面地提出了“关于国际体系的建构 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国际生活本体论为主题,对新现实主义的物质主义和个体主义本体论观点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并通过闸释“施 动者一结构”的互动关系,得出了国际生活具有“社会”和“建构”性质,因而,国家逐步发展了一种集体自我意识,并在国际社会 的公共领域里得以发现和得到表现。尽管现阶段这种意识仍是不成热的,但它是实在地明示了理念主义、整体主义所揭示的“建 构”因素。这一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形成了“新的三方争论”的局面。 这几大理论流深之间的争论有助于我们开拓理论思考的空间,但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价值取向,国际政治研究作为与国 家利益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更是如此,这在借鉴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时要加以注意。 随若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融入世界体系进程的普遍发动和加速,不同于西方的、反映发展中国家经验和问题的理论创建正在篷勃 兴起。可以预见,以往西方国家一言堂的理论格局将随着国际政治力量的多元化而被打破,理论的多元化和不同思想的交锋将成为国 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冷战的起源和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以“杜鲁门主义”出台为标志,罗斯福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大国合作为基础建立国际秩序的设想 被美苏冷战所取代,其历史影响持续四十多年直到两极格局瓦解。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冷战史就是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四十多 年的国际关系史”。时至今日,冷战虽然已经结束,其遗产仍然困扰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因此,冷战不仅是当代史最重要的研究课恩 之一,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冷战研究的发展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谁是使用“冷战”一词的第一人尚无一致说法,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园作家乔治·奥韦 尔于1945年10明首先使用“冷战”一词,有人认为,1946年初关闲政治家赫伯特·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起草的演说中首先使用了 “冷战”一词。也有人说“冷战”一词是由美国原子垄断技术的鼓吹者贝纳德·巴鲁赫在1946年4月提出的。不过,一般公认“冷 战”一词是由于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于1947年出版了(冷战》一书而得到广泛流行。 由于冷战对美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研究自燃得到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不仅著求数量汗牛充栋。而且出现了被称为正统 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不同的派别,新的研究成果仍在不斯问世。传统主义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术,50年代~60年代普鉴断关国列 交史研究,以约箱·斯帕尼尔和小约瑟·施米辛格为代表。修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成廉·威壤斯和霍洛维茨 等。后修正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约翰·加迪斯和托马斯·帕森斯等人为代表。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苏联的突然解体,支配战后世界政治长达40多年的冷战似乎在一夜之间结束了,这对冷战研究也造成了巨 大的冲击。一方面,冷战的结束使得有必要重新研究整个冷战史:另一方面,关因、苏联的一批档案资料解密,许多似成“定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受到多方面的冲击,经济相互依存、区域经济一体化、国 际协调机制的发展和国际组织的活跃等现象引起人们对传统理论进行重新思考。现实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先后遇到来自科学行为 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学派的挑战。70年代末,以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宣告新现实主义问世。新现实 主义提出了国际政治结构分析新模式及其结构分析的三要素,试图揭示国际体系中政治结构的因果关系,以及这些结果如何随结构的 变化而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以“新自由主义”冠名的种种理论对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给以了强有力的质疑和挑战。该学派认为,现实主义始 终局限于以国家为中心的认识模式中,忽视了相互依存的发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该学派主张,国际关系理论应超越民族国家中心 论,注重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国际合作,注重经济环境和相互依存。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家大卫·鲍德温认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 主义的分歧集中在6个方面,即: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后果、国际合作、相对获益对绝对获益、国家的优先目标、意图对能力、体制和 制度。 冷战的结束使国际政治研究变得空前活跃,其表现是国际关系理论多元化趋势大大加强,国际关系研究的视角不断被更新,新的 观点、学说也不断添加进来,其中,欧洲和北美一些中青年学者发出的人们称之为“反思主义”的声音尤其引人注目。进而,亚历山 大·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针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全面地提出了“关于国际体系的建构 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国际生活本体论为主题,对新现实主义的物质主义和个体主义本体论观点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并通过阐释“施 动者—结构”的互动关系,得出了国际生活具有“社会”和“建构”性质,因而,国家逐步发展了一种集体自我意识,并在国际社会 的公共领域里得以发现和得到表现。尽管现阶段这种意识仍是不成熟的,但它是实在地昭示了理念主义、整体主义所揭示的“建 构”因素。这一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形成了“新的三方争论”的局面。 这几大理论流派之间的争论有助于我们开拓理论思考的空间,但任何理论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价值取向,国际政治研究作为与国 家利益具有密切联系的学科更是如此,这在借鉴西方国际政治理论时要加以注意。 随着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融入世界体系进程的普遍发动和加速,不同于西方的、反映发展中国家经验和问题的理论创建正在蓬勃 兴起。可以预见,以往西方国家一言堂的理论格局将随着国际政治力量的多元化而被打破,理论的多元化和不同思想的交锋将成为国 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冷战的起源和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以“杜鲁门主义”出台为标志,罗斯福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大国合作为基础建立国际秩序的设想 被美苏冷战所取代,其历史影响持续四十多年直到两极格局瓦解。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冷战史就是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四十多 年的国际关系史”。时至今日,冷战虽然已经结束,其遗产仍然困扰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因此,冷战不仅是当代史最重要的研究课题 之一,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冷战研究的发展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谁是使用“冷战”一词的第一人尚无一致说法,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国作家乔治·奥韦 尔于1945年10月首先使用“冷战”一词。有人认为,1946年初美国政治家赫伯特·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起草的演说中首先使用了 “冷战”一词。也有人说“冷战”一词是由美国原子垄断技术的鼓吹者贝纳德·巴鲁赫在1946年4月提出的。不过,一般公认“冷 战”一词是由于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于1947年出版了《冷战》一书而得到广泛流行。 由于冷战对美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研究自然得到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不仅著述数量汗牛充栋,而且出现了被称为正统 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等不同的派别,新的研究成果仍在不断问世。传统主义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60年代曾垄断美国外 交史研究,以约翰·斯帕尼尔和小约瑟·施来辛格为代表。修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威廉斯和霍洛维茨 等。后修正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约翰·加迪斯和托马斯·帕森斯等人为代表。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苏联的突然解体,支配战后世界政治长达40多年的冷战似乎在一夜之间结束了,这对冷战研究也造成了巨 大的冲击。一方面,冷战的结束使得有必要重新研究整个冷战史;另一方面,美国、苏联的一批档案资料解密,许多似成“定论”的

观点都要进行重新思考。在这种背景下,冷战研究又掀起新的高湖。西方学者先后在欧美各国召开了若干次国际学术会议,研讨冷战 问题。俄罗斯学者也加器了与西方学者的合作,共同研究“斯大林与冷战”等课题,挖据了大量档案资料,发表了许多论著。 在关国外交史学界, 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是关于“新冷战史”(the new Co1 ar history))的研究。“新冷战史”出现的一个垂 要标志,是1996年2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天普大学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卡内基公司赞助的。会议的主避为“冷战'的 起源:新的证据、新的解释和新的意义”,其目的是两方面的:一是根据新近解密的档案重新考察冷战的起源,二是在更为广阔的领 域里研究“避免及解决冲突”的历史,但重点放在冷战的起源问题上。美国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耶鲁大学教授约翰输·L·加迪撕做 了圈为《新冷战史:一些最初感》的主愿发言,对“新冷战史”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他提出 ,“新冷战史”研究基于 以下六个假设: 第一,“新冷战史”将强调“力量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如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等多种形式上,而且还体现在世 界各国的相互作用上。由此,“新冷战史”将避免“旧”冷战史单向研究的缺陷。 第二,“新冷战史”将考察美国和苏联建立各自“帝国”的方式,以此揭示这些帝国在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差别。 第三,“新冷战史”将显示社会主义国家领袖个人,尤其是断大林和毛泽东所具有的“革白的浪漫主义”在外交领域的表现和影 第四,“新冷战史”将显示,美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现实政治”(re1 politik)的追子,比“旧”冷战史研究中的现实主义 学派通常所相信的要更为实际和成功。 第五,“新冷战史”将显示,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对共产主义集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高压的独裁主义和行将期溃的 经济最终破坏了共产主义的法统地位,并导致华约和苏联的解体,冷战之所以会延续,加迪斯将之归因于美苏双方过分注重军备竞 赛,掩盖了苏联因内不断出现的各种严峻的问,并妨碍了东西方之间的早日和解 第六,“新冷战史”还将证实“正统派”冷战史学家的一些结论:也许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新的证据将进一步充实以下论点 即只要斯大林一天掌权,冷战的对抗就不可避免。 随后,加迪斯在《我们现在知道了:重新思考冷战史》的论著中进一步系统阐述了“新冷战史”的思想,探讨了冷战史(1947年一 192年)中的重大问愿,如欧洲的分裂、中国内战、朝鲜战争、核军各克赛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 从现有的评论看,美因外交史学界虽然也批评加油斯的“新冷战史”存在着史料运用方面的不足以及研究视野上的缺憾等问题 但多给予背定。中国学者中有人指出,在看到“新冷成史”所提供的新视角、新观点之外,还要看到“新冷战史”所折射的当代关国 外交史学思潮。不独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现象,实质上是美国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潮在美国外交史学界的反映。首先。“新冷战史”反映 了关国对其惟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和价值观的自负,重新审视和强调西方意识形态对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作用。其次,“新冷成 史”凸现了冷战后美园国内政治思潮从自由主义向保守主义的重要转变,尽管保守主义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外政策基本上强调加强 美国的军事力量,肯定美固军事力量和发服军备对维护美国领导地位所起的重大历史作用,“新冷成史”正是要在这方面总结历史经 验。再次,“新冷战史”研究试图为美国决策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一方而,它强调了美国以外的国家的影响和作用,以努才 扩展和巩固关国在世界各地现有的致治、经济和军事同盟:另一方面,还宜扬力量的多样化,特别注重意识形态、文化、国家间经贸 关系等在“帝国”建立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使关国对外扩张的手段和策略更为隐蔽和有效。 在中国,冷战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一方面,由于学者们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可以及时地利用近年来一些国家解禁的一批 历史档案,研究的基础更加扎实、可靠: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新的分析框架的借鉴性运用,从而使中国学者成为冷战研究领城里 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除了综合性研究以外,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成为中国学者投入的重点。 (仁)冷战的起源 冷战起源问题直接涉及大国的利益、国际责任等因素,同时也是分析冷战性质、特点及影响的前提,其结果是“没有任何论避能 像冷战起源这样,引出如此之多的论著问世,激起如此尖锐面激烈的争论

观点都要进行重新思考。在这种背景下,冷战研究又掀起新的高潮。西方学者先后在欧美各国召开了若干次国际学术会议,研讨冷战 问题。俄罗斯学者也加强了与西方学者的合作,共同研究“斯大林与冷战”等课题,挖掘了大量档案资料,发表了许多论著。 在美国外交史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动向是关于“新冷战史”(the new Cold War history)的研究。“新冷战史”出现的一个重 要标志,是1996年2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天普大学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卡内基公司赞助的。会议的主题为“‘冷战’的 起源:新的证据、新的解释和新的意义”,其目的是两方面的:一是根据新近解密的档案重新考察冷战的起源,二是在更为广阔的领 域里研究“避免及解决冲突”的历史,但重点放在冷战的起源问题上。美国研究冷战史的著名学者、耶鲁大学教授约翰·L·加迪斯做 了题为《新冷战史:一些最初感想》的主题发言,对“新冷战史”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他提出,“新冷战史”研究基于 以下六个假设: 第一,“新冷战史”将强调“力量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如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等多种形式上,而且还体现在世 界各国的相互作用上。由此,“新冷战史”将避免“旧”冷战史单向研究的缺陷。 第二,“新冷战史”将考察美国和苏联建立各自“帝国”的方式,以此揭示这些帝国在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差别。 第三,“新冷战史”将显示社会主义国家领袖个人,尤其是斯大林和毛泽东所具有的“革命的浪漫主义”在外交领域的表现和影 响。 第四,“新冷战史”将显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现实政治”(realpolitik)的追寻,比“旧”冷战史研究中的现实主义 学派通常所相信的要更为实际和成功。 第五,“新冷战史”将显示,西方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经对共产主义集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高压的独裁主义和行将崩溃的 经济最终破坏了共产主义的法统地位,并导致华约和苏联的解体。冷战之所以会延续,加迪斯将之归因于美苏双方过分注重军备竞 赛,掩盖了苏联国内不断出现的各种严峻的问题,并妨碍了东西方之间的早日和解。 第六,“新 冷战史”还将证实“正统派”冷战史学家的一些结论;也许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新的证据将进一步充实以下论点, 即只要斯大林一天掌权,冷战的对抗就不可避免。 随后,加迪斯在《我们现在知道了:重新思考冷战史》的论著中进一步系统阐述了“新冷战史”的思想,探讨了冷战史(1947年~ 1962年)中的重大问题,如欧洲的分裂、中国内战、朝鲜战争、核军备竞赛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 从现有的评论看,美国外交史学界虽然也批评加迪斯的“新冷战史”存在着史料运用方面的不足以及研究视野上的缺憾等问题, 但多给予肯定。中国学者中有人指出,在看到“新冷战史”所提供的新视角、新观点之外,还要看到“新冷战史”所折射的当代美国 外交史学思潮,不独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现象,实质上是美国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潮在美国外交史学界的反映。首先,“新冷战史”反映 了美国对其惟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和价值观的自负,重新审视和强调西方意识形态对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作用。其次,“新冷战 史”凸现了冷战后美国国内政治思潮从自由主义向保守主义的重要转变,尽管保守主义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对外政策基本上强调加强 美国的军事力量,肯定美国军事力量和发展军备对维护美国领导地位所起的重大历史作用,“新冷战史”正是要在这方面总结历史经 验。再次,“新冷战史”研究试图为美国决策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一方面,它强调了美国以外的国家的影响和作用,以努力 扩展和巩固美国在世界各地现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同盟;另一方面,还宣扬力量的多样化,特别注重意识形态、文化、国家间经贸 关系等在“帝国”建立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使美国对外扩张的手段和策略更为隐蔽和有效。 在中国,冷战研究近年来有很大进展,一方面,由于学者们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可以及时地利用近年来一些国家解禁的一批 历史档案,研究的基础更加扎实、可靠;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新的分析框架的借鉴性运用,从而使中国学者成为冷战研究领域里一 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除了综合性研究以外,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成为中国学者投入的重点。 (二)冷战的起源 冷战起源问题直接涉及大国的利益、国际责任等因素,同时也是分析冷战性质、特点及影响的前提,其结果是“没有任何论题能 像冷战起源这样,引出如此之多的论著问世,激起如此尖锐而激烈的争论

L.推挑起了冷战 从责任的角度考察,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冷战主要是由美国医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 于关国推行霸权主义,关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关国是冷战的责任者。 在美国,“传统派”的研究重点是围绕国家责任展开的,并指责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 由的“共产主义扩张”作出的“勇敢反应”。“修正主义”派的一些学者则认为,冷战是由关国最先引起的,是关国对外政策的必然 产物,其物质基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急剧膨账起来的经济力量,由于担心苏联和共产党国家会使他们的国家与世界经济体系相隔 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冷战不可避免。后修正主义认为,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互动的结果。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 的”、“防御的”,其能力是有限的,面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 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做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关国对外政策的失误。苏联方面则在意识形态和扩展“安全”边界 等因素的驱动下,在西部缓冲地带问题上同美国、西欧产生了尖锐矛盾,引起冷战。 后修正派还突破了两极论看法,有的学者基于对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的研究,认为西欧国家担心新的共产主义庞然大物,要求美国 把它们从东方的掉夺者手中解救出来是冷战爆发的原因。随着英国档案的解密,主张非极化主义的一些学者提出,英国在促成冷战方 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有些学者还从领袖个人因素方面佩述引起冷战的原因,如杜鲁门责任论和斯大林责任论等。(早在30年 前,小阿艺·施莱辛格(rthur Schlesinger,Jr.)在《外交季刊》发表的一篇代表“正统深”论点的著名文章中,将冷战的起源归因 于苏联的意识形态和所谓斯大林的“偏执狂”·事过30年,“新冷战史”的代表人物加迪斯同样将斯大林问希特勒相提并论,认为美 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是在为抵制专制集权主义而斗争 近年来,中国有学者提出:“冷战”是一个互动的双向过程,它起源于参与冷战的两个行为主体,不仅美国而且苏联都是冷战起 源的源头。具体而言,斯大林体制、断大林对外政策中的“一国安全”战略和“世界革命”战略是苏联走向冷战的基础。 2关于冷成起源的综合分析 在责任问题之外,学者们还力求把冷战起源问愿提升到更为综合的、更为理论化的层面加以考察,并以此对国际政治理论中的 些重要假设进行检验或者作出修正。 中国学者普途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所谓冷战起源向愿,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大 国关系急卿转折的问避。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某一方或某个人单独的作用或过错,而是 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可以说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有的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剖析了冷战的缘起,指出:“从国际层次上看,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后地缘政治因素逐渐使东西方形成 战略对峙,双方互感‘安全成胁””:“从国家层面来看,关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因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 并首先采取对苏强硬政策”,与其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对美苏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国内政治钟摆的右倾,使得冷战思维 得到“会府一致”和“两党一致”的支持。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政策建议是促成华盛领选择‘過 制'道路的重要因素”。也有的学者概括说:“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关苏间的冲突与对抗创造了条件:关苏意识形态信仰对立利 国家利益相?,使得两国在上述国际环境中迎头相撞,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或者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与处理外交的方式 加周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全而对抗的爆发和冷战的到来。”这三方面的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可孤立起来看待. 有的学者则从更为宏观的国际关系史和际关系理论两大方面来分析冷战。从历史角度来讲,其考察可以以整个国际体系历史变 迁的大框架为背景,尤其是欧洲国际体系中心地位衰落和侧翼超级大国崛起这一不可抗拒的转变:也可以从最接近的历史背景当中寻 找原因,这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其西方盟国之间在战争日的、军事合作、战后领土与政治安排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歧异, 关于战后秩序安排的不同的出发点、理念、行为,领袖的作用,等等。罗斯福所设想的战后蓝图基本上是威尔逊主义的,谋求建立政 治上贯彻自决原则、经济上实行门户开放的自由主义秩序,并且希望以基于大国协调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来维护和保障这种秩序,面苏 联最强烈的关注点是国家的安全,并直接体现为对控制东欧国家边界的变更的强烈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在地缘政治方 面的争夺成为矛居的主要方面,涉及东欧、德国、黑海海峡、伊朗、东亚等一系列问愿。此外,冷成也源于以关苏为代表的两种不同 意识形态即社会制度的抗争,两国远未因战时和战后初期的合作而消除敌意。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意欲把自己的自由民主制

1.谁挑起了冷战 从责任的角度考察,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冷战主要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 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 在美国,“传统派”的研究重点是围绕国家责任展开的,并指责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 由的“共产主义扩张”作出的“勇敢反应”。“修正主义”派的一些学者则认为,冷战是由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 产物,其物质基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力量,由于担心苏联和共产党国家会使他们的国家与世界经济体系相隔 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冷战不可避免。后修正主义认为,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互动的结果。战后苏联的行动是“矛盾 的”、“防御的”,其能力是有限的,而杜鲁门政府曲解了苏联的行为,忽视了斯大林的保守主义,夸大了苏联的威胁,错误地把第 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运动看做是苏联扩张共产主义的工具,导致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误。苏联方面则在意识形态和扩展“安全”边界 等因素的驱动下,在西部缓冲地带问题上同美国、西欧产生了尖锐矛盾,引起冷战。 后修正派还突破了两极论看法,有的学者基于对西欧国家对外政策的研究,认为西欧国家担心新的共产主义庞然大物,要求美国 把它们从东方的掠夺者手中解救出来是冷战爆发的原因。随着英国档案的解密,主张非极化主义的一些学者提出,英国在促成冷战方 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有些学者还从领袖个人因素方面阐述引起冷战的原因,如杜鲁门责任论和斯大林责任论等。(早在30年 前,小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Jr.)在《外交季刊》发表的一篇代表“正统派”论点的著名文章中,将冷战的起源归因 于苏联的意识形态和所谓斯大林的“偏执狂”。事过30年,“新冷战史”的代表人物加迪斯同样将斯大林同希特勒相提并论,认为美 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是在为抵制专制集权主义而斗争。 近年来,中国有学者提出:“冷战”是一个互动的双向过程,它起源于参与冷战的两个行为主体,不仅美国而且苏联都是冷战起 源的源头。具体而言,斯大林体制、斯大林对外政策中的“一国安全”战略和“世界革命”战略是苏联走向冷战的基础。 2.关于冷战起源的综合分析 在责任问题之外,学者们还力求把冷战起源问题提升到更为综合的、更为理论化的层面加以考察,并以此对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一 些重要假设进行检验或者作出修正。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所谓冷战起源问题,实际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大 国关系急剧转折的问题。苏美英三大国由热战中的盟友转变为冷战中的对手,这一转变并非某一方或某个人单独的作用或过错,而是 由诸多因素和条件所促成的,可以说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 有的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剖析了冷战的缘起,指出:“从国际层次上看,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后地缘政治因素逐渐使东西方形成 战略对峙,双方互感‘安全威胁’”;“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 并首先采取对苏强硬政策”,与其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对美苏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国内政治钟摆的右倾,使得冷战思维 得到“会府一致”和“两党一致”的支持。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政策建议是促成华盛顿选择‘遏 制’道路的重要因素”。也有的学者概括说:“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间的冲突与对抗创造了条件;美苏意识形态信仰对立和 国家利益相悖,使得两国在上述国际环境中迎头相撞,冲突与对抗不可避免;两国领导人或者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与处理外交的方式 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加速了全面对抗的爆发和冷战的到来。”这三方面的因素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可孤立起来看待。 有的学者则从更为宏观的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理论两大方面来分析冷战。从历史角度来讲,其考察可以以整个国际体系历史变 迁的大框架为背景,尤其是欧洲国际体系中心地位衰落和侧翼超级大国崛起这一不可抗拒的转变;也可以从最接近的历史背景当中寻 找原因,这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其西方盟国之间在战争目的、军事合作、战后领土与政治安排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歧异, 关于战后秩序安排的不同的出发点、理念、行为,领袖的作用,等等。罗斯福所设想的战后蓝图基本上是威尔逊主义的,谋求建立政 治上贯彻自决原则、经济上实行门户开放的自由主义秩序,并且希望以基于大国协调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来维护和保障这种秩序,而苏 联最强烈的关注点是国家的安全,并直接体现为对控制东欧国家边界的变更的强烈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在地缘政治方 面的争夺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涉及东欧、德国、黑海海峡、伊朗、东亚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冷战也源于以美苏为代表的两种不同 意识形态即社会制度的抗争,两国远未因战时和战后初期的合作而消除敌意。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意欲把自己的自由民主制

度推广到全世界。而苏联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计划经济制度:在国际经济领域,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即认为社会 主义应由一国向多国扩展,进而形成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平行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关国的决策者们认为斯大林要全面地推进世 界共产主义革命,而美国出于对其实力优势的自负、意识形态的不妥协性等因素,转面对苏联进行全而遇制,从而导致冷战的爆发. 理论方面,以下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填补权势真空”。由德国历史学家迪希沃提出,关国学者路易·海物在其论著中做了进一步闸述,海勒认为冷战形成的根本原 因,是中西欧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精疲力竭,有沦落成为权势真空的危险,而“世界政治中那依然如故的因素一东西方冲突不容许 有任何权势真空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术期,英芙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坚决立场又奠定了冷战的基础,因为消灭德因权势意 味着“一个甚至一周也难维持的真空,它必定要用某种东西来填补”,那藏是苏联权势和不容其独占的关国权势。 “安全困境论”,国际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安全困境也是导致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评论说:“冷战不是哪一项决策的结 果,而是一种两难形式的结果每一方都感到必须采取对方不能不认为是成和平原则的政策,然后每一方又都感到必须采取防御措 施一每一方实行它白己所表明并且挚爱的原则,而这只是肯定了对方关于他决意侵略的疑惧。”美国决策者担心苏联的势力和影响会 扩展到它传统安全利益范用之外,而苏联同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由疑惧和反疑惧、行动和反行动构成恶性循环(域日关苏“冲突 升级的心理动力学")无疑是冷战形成并加刷的原因之一。例如,美国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无疑加深了苏联的危机感,苏联也启动了核 发展计划,而美国为了形成核差断,进一步加速发展城力更大的核武器,类似的行为把两国不断卷入战略武器竞争之中,渐渐地,两 大集团在力量上和政策上逐渐形成彼此对抗的模式不可通免」 “均势论”。乔治·凯南认为,美国要制衡德国和苏联就必须同其中之一合作,面其结果必然是这个合作者占领东欧大部,成为 关英必须再予制衡的对象。一些历史学家也认为,英国为了维持其在欧洲的均势政策,西欧国家为了借助于外力抵制国内的苹命浪海 和出于对身边出现的庞大的共产主义田家的担心,不约而同地倾向“邀请”关国在欧洲扩张实力,以此抗衡战后力量庞大的苏联,这 些都促成了冷战的最终形成 “权力说”·即认为美苏在战后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是惟一有能力施加影响和桃战对方全球霸权的国家,也是惟一能够 威胁对方生存的国家。根据现实主义的权力学说,为了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他们注定是天然的对手。按照国际政治中的零和博 ,双方的关系注定不能是友善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容忍对方在国际体系中的绝对优势,这使得二者的竞争不可避免。 (二)冷虚的性质和特征 张小明认为,冷战最大的特征就是:既是和平,也是战争,是“战争与和平的混合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是两极力量的相对均衡,二是现代战争的毁灭效应起到了抑制大战的作用。而冷战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它既是意识形态 斗争,也是权力较量。 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对抗有四大基本性质。第一,在于其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特征:第二,在于其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第 三,是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军备竞赛:第四。是冷战的自我挖制机制,它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没有导致热战。 也有学者提出,冷战这一概念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得当,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冷战”这一概念并不能涵盖战后世界历 史,它只强调了军备克赛对峙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因此它无法盖战后长期丰富的历史内容。这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的对以苏美对峙为主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概括,尤其难以说明后期变幻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 概言之,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成后特味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阵营全而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之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方面,是一种埋 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总体而言,对峙的大国之问兼有对话与对抗、紧张与缓和而趋向对话与缓和,多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的国家与集团则在共存状 态下,进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粗文化、国民生活水平诸方面的较量,其中,“两制”的竞赛与较量是核心内容」 三、两极格局

度推广到全世界。而苏联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奉行计划经济制度;在国际经济领域,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市场”理论,即认为社会 主义应由一国向多国扩展,进而形成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平行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美国的决策者们认为斯大林要全面地推进世 界共产主义革命,而美国出于对其实力优势的自负、意识形态的不妥协性等因素,转而对苏联进行全面遏制,从而导致冷战的爆发。 理论方面,以下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填补权势真空”。由德国历史学家迪希沃提出,美国学者路易·海勒在其论著中做了进一步阐述。海勒认为冷战形成的根本原 因,是中西欧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精疲力竭,有沦落成为权势真空的危险,而“世界政治中那依然如故的因素—东西方冲突不容许 有任何权势真空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美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坚决立场又奠定了冷战的基础,因为消灭德国权势意 味着“一个甚至一周也难维持的真空,它必定要用某种东西来填补”,那就是苏联权势和不容其独占的美国权势。 “安全困境论”。国际无政府状态所产生的安全困境也是导致冷战发生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评论说:“冷战不是哪一项决策的结 果,而是一种两难形式的结果。每一方都感到必须采取对方不能不认为是威胁和平原则的政策,然后每一方又都感到必须采取防御措 施—每一方实行它自己所表明并且挚爱的原则,而这只是肯定了对方关于他决意侵略的疑惧。”美国决策者担心苏联的势力和影响会 扩展到它传统安全利益范围之外,而苏联同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由疑惧和反疑惧、行动和反行动构成恶性循环(或曰美苏“冲突 升级的心理动力学”)无疑是冷战形成并加剧的原因之一。例如,美国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无疑加深了苏联的危机感,苏联也启动了核 发展计划,而美国为了形成核垄断,进一步加速发展威力更大的核武器,类似的行为把两国不断卷入战略武器竞争之中,渐渐地,两 大集团在力量上和政策上逐渐形成彼此对抗的模式不可避免。 “均势论”。乔治·凯南认为,美国要制衡德国和苏联就必须同其中之一合作,而其结果必然是这个合作者占领东欧大部,成为 美英必须再予制衡的对象。一些历史学家也认为,英国为了维持其在欧洲的均势政策,西欧国家为了借助于外力抵制国内的革命浪潮 和出于对身边出现的庞大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担心,不约而同地倾向“邀请”美国在欧洲扩张实力,以此抗衡战后力量庞大的苏联,这 些都促成了冷战的最终形成。 “权力说”。即认为美苏在战后成为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是惟一有能力施加影响和挑战对方全球霸权的国家,也是惟一能够 威胁对方生存的国家。根据现实主义的权力学说,为了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他们注定是天然的对手。按照国际政治中的零和博 弈,双方的关系注定不能是友善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容忍对方在国际体系中的绝对优势,这使得二者的竞争不可避免。 (三)冷战的性质和特征 张小明认为,冷战最大的特征就是:既是和平,也是战争,是“战争与和平的混合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 是两极力量的相对均衡,二是现代战争的毁灭效应起到了抑制大战的作用。而冷战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它既是意识形态 斗争,也是权力较量。 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对抗有四大基本性质。第一,在于其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特征;第二,在于其非常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第 三,是贯彻始终和不断翻新的美苏军备竞赛;第四,是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它使得美苏无论怎样对抗和争斗,都没有导致热战。 也有学者提出,冷战这一概念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得当,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冷战”这一概念并不能涵盖战后世界历 史,它只强调了军备竞赛对峙的一面,忽略了和平这一时代主流,因此它无法涵盖战后长期丰富的历史内容。这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 的对以苏美对峙为主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概括,尤其难以说明后期变幻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 概言之,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之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方面,是一种埋 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总体而言,对峙的大国之间兼有对话与对抗、紧张与缓和而趋向对话与缓和,多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的国家与集团则在共存状 态下,进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国民生活水平诸方面的较量,其中,“两制”的竞赛与较量是核心内容。 三、两极格局

把“格局”概今运用于国际政治领域。在中国只是20世纪80年代的电。中因过去观察国际形势和研究国际政治,更多地把阶级关 系放在首位,而“格局”研究更多地立足于在国际政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行为主体及其力量对比结构,因而更加符合国际社会的 现实,也具有更强的科学性。格局研究已经成为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视角。当代两极格局是国 际政治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世界格局研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一)世界格局与“两极格局 一般认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同,两极格局最基本的特点和内容是美国和苏联成了超级大国,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相互 斗争。关国和苏联都把对方看做是自己的主要敌手。美国始终认为,“对美国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主要威胁来自苏联”。而苏联则宜 称,关国是“国际反动派的支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主要的敌人”。它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进行全 面对抗,都欲在斗争中压倒对方,处于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这一基本的特点贯穿于两极格局的始终,决定着两极格局发展的全过 程。但是,有的学者对这种普遍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把“两极”问“世界格局”联系起来的提法是有缺陷的。其理由主要是: 第一,世界格局有基本格局和战略格局两层含义。基本格局是指世界上的基本政治力量及其所构成的基本矛盾关系。世界政治就 是在这些基本矛盾关系所组成的全局中展开的。从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国家时论起,世界的基本格局就是由帝国主义 园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追民族三种基本力量及其矛后关系所构成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后 崩溃,这样的基本格局大致未变。观察国际形势若不了解世界的基本格局,就不会掌握事物的本质。但是,观察国际形势更需要同时 认清世莽的战略格同。这就需要知道,这些世界政治基本力量在世养历史的不问发展阶段互相间矛盾关系的发展状况,哪些矛盾激化 了,哪些矛盾缓和了,有哪些矛明显地占有了主要矛后地位,它们之间怎样地在经常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为例,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基本力量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是战路格局却是法西斯国家为一方、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和人民为另一方的对 垒。显然,通常人们所说的世界格局就是指世界战略格局。 ,“两极说”不能全部概括世界战略格局。“两极说”在战后初期似乎最有说服力,但它也并未把“两极”之间的“中间地 带”包括进去。因此不能说它包括了世界战略格局的全局性的基本情况。后来,恰恰从这个“中间地带”崛起了“第三世界”。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遗是战后历史进步的最突出成就,可是“两极说”无法予以反映。0世纪80年代美苏两极的地位比过去愈 见削弱,而中国同“第三世界”各国紧密站在一起对国际事务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样一种世界战略格局更不是“两极说”所能表明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说法,当时是以突出两个超级大国作为世界各国的对立面为其主要之点,以明示许 多大国同超级大国有区别为其特色,以强调“第三世界”的进步历史作用为其核心,尽管这一说法未能显示出大国之间实力差距明显 缩小这一特点,但比较起来,作为对世界格局的一种描述,无论是“两极说”还是“多极说”都不如“三个世界”之说妥枯 (仁)两极格局的特点 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两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用的斗争是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尖锐对立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表现出来的,而在本质上是两 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第二,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体制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尖锐对立,推动了规模空前的军备竞赛。一方面,双方分别组建了自己的 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双方进行了侧烈的军备党赛。它们不仅维持了在和平时期最强大的军备军力,而且拼命研制新式武器,包括进 攻武器和防御武器系统。制烈的军备竞赛,使美苏双方的军备武库不断扩大,不断升级。它们拥有世界核武器的95%以上,各自拥有的 核弹头都数以万计,并且把军备竞赛扩展到了太空武器的领域。双方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时,苏联每年实际的军 费支出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关国则达6路~%。美国和苏联的国民经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庞大的军事工业在进行运转, 美国企业涉足军事生产的占了1/3以上。苏联经济则因之形成了畸形的军事和重工业结构。 这样,一方面形成了“恐怖平衡”,另一方面先进式器已具有的爱灭性而使战争的后果很难预想,再加上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运 动不断发展,双方都不敢贸然地发动战争,但这种军事对抗却始终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一大咸胁

把“格局”概念运用于国际政治领域,在中国只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中国过去观察国际形势和研究国际政治,更多地把阶级关 系放在首位,而“格局”研究更多地立足于在国际政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行为主体及其力量对比结构,因而更加符合国际社会的 现实,也具有更强的科学性。格局研究已经成为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视角。当代两极格局是国 际政治发展长河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世界格局研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一)世界格局与“两极格局” 一般认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两极格局,两极格局最基本的特点和内容是美国和苏联成了超级大国,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相互 斗争。美国和苏联都把对方看做是自己的主要敌手。美国始终认为,“对美国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最主要威胁来自苏联”。而苏联则宣 称,美国是“国际反动派的支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主要的敌人”。它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进行全 面对抗,都欲在斗争中压倒对方,处于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这一基本的特点贯穿于两极格局的始终,决定着两极格局发展的全过 程。但是,有的学者对这种普遍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把“两极”同“世界格局”联系起来的提法是有缺陷的。其理由主要是: 第一,世界格局有基本格局和战略格局两层含义。基本格局是指世界上的基本政治力量及其所构成的基本矛盾关系。世界政治就 是在这些基本矛盾关系所组成的全局中展开的。从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国家时论起,世界的基本格局就是由帝国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三种基本力量及其矛盾关系所构成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后 崩溃,这样的基本格局大致未变。观察国际形势若不了解世界的基本格局,就不会掌握事物的本质。但是,观察国际形势更需要同时 认清世界的战略格局。这就需要知道,这些世界政治基本力量在世界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互相间矛盾关系的发展状况,哪些矛盾激化 了,哪些矛盾缓和了,有哪些矛盾明显地占有了主要矛盾地位,它们之间怎样地在经常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为例,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基本力量的基本格局未变,但是战略格局却是法西斯国家为一方、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和人民为另一方的对 垒。显然,通常人们所说的世界格局就是指世界战略格局。 第二,“两极说”不能全部概括世界战略格局。“两极说”在战后初期似乎最有说服力,但它也并未把“两极”之间的“中间地 带”包括进去。因此不能说它包括了世界战略格局的全局性的基本情况。后来,恰恰从这个“中间地带”崛起了“第三世界”。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是战后历史进步的最突出成就,可是“两极说”无法予以反映。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极的地位比过去愈 见削弱,而中国同“第三世界”各国紧密站在一起对国际事务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样一种世界战略格局更不是“两极说”所能表明 的。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说法,当时是以突出两个超级大国作为世界各国的对立面为其主要之点,以明示许 多大国同超级大国有区别为其特色,以强调“第三世界”的进步历史作用为其核心,尽管这一说法未能显示出大国之间实力差距明显 缩小这一特点,但比较起来,作为对世界格局的一种描述,无论是“两极说”还是“多极说”都不如“三个世界”之说妥帖。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两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是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尖锐对立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表现出来的,而在本质上是两 个超级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斗争。 第二,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体制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尖锐对立,推动了规模空前的军备竞赛。一方面,双方分别组建了自己的 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双方进行了剧烈的军备竞赛。它们不仅维持了在和平时期最强大的军备军力,而且拼命研制新式武器,包括进 攻武器和防御武器系统。剧烈的军备竞赛,使美苏双方的军备武库不断扩大,不断升级。它们拥有世界核武器的95%以上,各自拥有的 核弹头都数以万计,并且把军备竞赛扩展到了太空武器的领域。双方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时,苏联每年实际的军 费支出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5%,而美国则达6%~7%。美国和苏联的国民经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庞大的军事工业在进行运转。 美国企业涉足军事生产的占了1/3以上。苏联经济则因之形成了畸形的军事和重工业结构。 这样,一方面形成了“恐怖平衡”,另一方面先进武器已具有的毁灭性而使战争的后果很难预想,再加上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运 动不断发展,双方都不敢贸然地发动战争,但这种军事对抗却始终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安全的一大威胁

第三,美苏争夺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冷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进行军各竞赛的同时,也进行裁减军备的谈判。这种谈判并 未能停止双方的军备竞赛,而只不过是使军备克赛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时紧时松的过程。二是在双方的争夺发生刷烈的利害冲突时,都 力图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对抗以免在没有把捏的情况下进行最后的推魏。这种情况在波阀事件、柏林危机、古巴危机中都表现得非常 清楚。双方不仅为此进行过多次的首脑会谈,而且还建立了热线电话,以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和危机。这就使得战后长时期内美苏斗 争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并且冷战不是直线发展,面是时紧时松,但从来没有停止过,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代才告结束。 第四,美国和苏联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展开却在各个具体的地区,因之,常表现为剧烈的地区争夺。美国和苏联争夺 世界霸权的斗争,不可能通过一二次全球的、大的较量来决出胜负,这就决定了它们都想通过不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来逐步压倒 方。于是,在世界各个地区展开争夺也就成了双方较量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在欧洲的争夺一直是美苏双方的重点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对欧洲各国福界的划分,不仅引起了许多国家领 土的变更,而且还形成了东西方对峙最明显的分界线。美国和苏联的争夺在这里遂被表现为面对面的斗争。美苏组织的两大军事集团 都在这一地区,它们主要的军事力量也被部署在这里。美国在国外的驻军有60%集中在西欧,总人数达35万人。苏联也将重兵驻扎于东 欧,仅其地面部队就有近60万人.双方集中的坦克、大炮、飞机、各种导弹更是数量惊人在经济上,美苏双方在欧洲也投入了很大 的力量来扶持各自的盟国,力图把欧洲置于自己的经济影响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在欧洲投入了大 量资本。当时,接受“马尔计划”的有16个欧洲国家,这一“援助”对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与调整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为 了与关国的“马微尔计划”相对抗,苏联则于1949年组织了“经互会”以对东欧国家的经济进行直接的控制,“经互会”通过对各国 固民经济计划的协调、加强“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共同投资建设各种关键性的工程项目,把东欧国家的经济发服纳入了苏联所要求 的轨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使美因和苏联在这些国家扩大势力范围获得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原有的宗主国 被赶走以后,关苏正好可以乘虚而入。苏联打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自称是发展中国家的“天然盟友”,乘发展中国家反对帝 国主义、殖民主义之机,通过各种援助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关国则以反对共产主义的威胁为借口,标榜自己是维护民主和自由的 熊手,力图接管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留下的遗产。另一方面,获得政治上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都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而它们又缺 少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也为美国和苏联介入这些国家的事务提供了机会,使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所谓的“援助”而跻身于这些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国和苏联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进行战争,但美苏双方在各个地区的争夺形成许多热点,引发了大量的地区冲突 大战未起,小战不断,这就是美国和苏联进行剧烈争夺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从而也就成了两霸长期争夺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其原因 在国际关系史上,格局的转换通常是通过战争来完成的,但是,两极格局的瓦解却完全不同,它不是东西方在战场上较量的结 果,而是通过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较量与竞争而导致的一个后果。两极格局瓦解的最主 要的标志是苏联解体,因此,寻求这个问愿的答案离不开解析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参见第六章有关专) 西方国家中普遍存在一种“西方得冷战”的自负心态,至于其原因,西方分析家的解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部分学者从历史 哲学、社会制度与文明等宏观层面入手: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具体的领域、政策来寻求答案。 曾任关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的弗朗西斯·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是第一种倾向的集中反映。他先于199年在关国《国 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因反响强烈,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继而于1995 年出版《信任一社会美德和繁荣的创造)一书,从而系统、全面地论证了他的观点。 福山强调,历史发展具有普遍性、方向性和一致性,而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处在于,他认为意识、观念是历史的 力,而“谋求承认的斗争”是一种区别于一般欲望、理智之外的精神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要求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在实我中导向自 由民主制。他认为冷战的结束和原苏联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变更及终结意味着“共产主义的极权主义在社会演进的 自然有机过程中打下了休止符”。关国学者加迪斯也认为,苏联意识形态的谢渍是苏联解体的首要因素。他强调,冷战结束的方式同 其起源的方式直接相关,它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自由的理想证明比集权的实更为持久,因此冷战就结束了

第三,美苏争夺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冷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进行军备竞赛的同时,也进行裁减军备的谈判。这种谈判并 未能停止双方的军备竞赛,而只不过是使军备竞赛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时紧时松的过程。二是在双方的争夺发生剧烈的利害冲突时,都 力图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对抗以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最后的摊牌。这种情况在波匈事件、柏林危机、古巴危机中都表现得非常 清楚。双方不仅为此进行过多次的首脑会谈,而且还建立了热线电话,以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和危机。这就使得战后长时期内美苏斗 争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并且冷战不是直线发展,而是时紧时松,但从来没有停止过,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代才告结束。 第四,美国和苏联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展开却在各个具体的地区,因之,常表现为剧烈的地区争夺。美国和苏联争夺 世界霸权的斗争,不可能通过一二次全球的、大的较量来决出胜负,这就决定了它们都想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来逐步压倒对 方。于是,在世界各个地区展开争夺也就成了双方较量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在欧洲的争夺一直是美苏双方的重点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对欧洲各国疆界的划分,不仅引起了许多国家领 土的变更,而且还形成了东西方对峙最明显的分界线。美国和苏联的争夺在这里遂被表现为面对面的斗争。美苏组织的两大军事集团 都在这一地区,它们主要的军事力量也被部署在这里。美国在国外的驻军有60%集中在西欧,总人数达35万人。苏联也将重兵驻扎于东 欧,仅其地面部队就有近60万人。双方集中的坦克、大炮、飞机、各种导弹更是数量惊人。在经济上,美苏双方在欧洲也投入了很大 的力量来扶持各自的盟国,力图把欧洲置于自己的经济影响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在欧洲投入了大 量资本。当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有16个欧洲国家,这一“援助”对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与调整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为 了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相对抗,苏联则于1949年组织了“经互会”以对东欧国家的经济进行直接的控制。“经互会”通过对各国 国民经济计划的协调、加强“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共同投资建设各种关键性的工程项目,把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纳入了苏联所要求 的轨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使美国和苏联在这些国家扩大势力范围获得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原有的宗主国 被赶走以后,美苏正好可以乘虚而入。苏联打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自称是发展中国家的“天然盟友”,乘发展中国家反对帝 国主义、殖民主义之机,通过各种援助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则以反对共产主义的威胁为借口,标榜自己是维护民主和自由的 旗手,力图接管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留下的遗产。另一方面,获得政治上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都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而它们又缺 少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也为美国和苏联介入这些国家的事务提供了机会,使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所谓的“援助”而跻身于这些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进行战争,但美苏双方在各个地区的争夺形成许多热点,引发了大量的地区冲突。 大战未起,小战不断,这就是美国和苏联进行剧烈争夺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从而也就成了两霸长期争夺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其原因 在国际关系史上,格局的转换通常是通过战争来完成的,但是,两极格局的瓦解却完全不同,它不是东西方在战场上较量的结 果,而是通过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较量与竞争而导致的一个后果。两极格局瓦解的最主 要的标志是苏联解体,因此,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离不开解析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参见第六章有关专题)。 西方国家中普遍存在一种“西方赢得冷战”的自负心态,至于其原因,西方分析家的解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部分学者从历史 哲学、社会制度与文明等宏观层面入手;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具体的领域、政策来寻求答案。 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的弗朗西斯·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是第一种倾向的集中反映。他先于1989年在美国《国 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因反响强烈,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继而于1995 年出版《信任—社会美德和繁荣的创造》一书,从而系统、全面地论证了他的观点。 福山强调,历史发展具有普遍性、方向性和一致性,而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处在于,他认为意识、观念是历史的动 力,而“谋求承认的斗争”是一种区别于一般欲望、理智之外的精神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要求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在实践中导向自 由民主制。他认为冷战的结束和原苏联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变更及终结意味着“共产主义的极权主义在社会演进的 自然有机过程中打下了休止符”。美国学者加迪斯也认为,苏联意识形态的崩溃是苏联解体的首要因素。他强调,冷战结束的方式同 其起源的方式直接相关,它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自由的理想证明比集权的实践更为持久,因此冷战就结束了

中因学者普滨认为,把苏联解体等同于社会主义“大失败”的观点是片面、简单化的,因而也是错误的。有学者分析指出,作为 对历史变化性质的解说,“历史终结论”将历史看做是一种狭义的思想的历史,或者是关于首要原则(包括那些支配政治组织和社会组 织的原则)思想的历史,因而得出了经过实践对各种主义的饰选,验证了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因为能够解决人们精神上“谋求承 认”的要求而具有普适性,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而这种单一的、连续的、统一的历史观的不当早 已为后现代哲学和历史学所质疑,至于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中心论的偏颇、狭隘以及带有资本主义逻辑深刻烙印的西方文明所存在 的严重黎端也早已为人所指出,而所有这些思想成果却全被置之一旁,即使不谈作者过于外露的政治倾向,只是从思想角度来看,其 理论的虚期也是是而易见的。同时,中国学者还提出,0世纪末世界的剧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批 评某些西方学说的谬误,还要结合实际的发展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愿,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就政策领域而言,有些美国外交史学家具体指出,美国的军事力量在過制苏联扩张、迫使华约解体以及使苏联承认必须进行根本 改革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需要科技人才和其他资源进行经济重建时,它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 研制原子弹,同关国进行军备克赛,争夺战略要地,这无疑导致了苏联的虚弱。也有分析者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特别不适合于提高 作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同时,它还必须设法赚取硬通货,用于引进先进技术和海外活动。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精心地制定了一套 加剧苏联“资源危机”的政策,起到了加速苏联衰落的作用,以致有的前苏联高级官员认为:“美国在年代的政策成为苏联解体的 催化剂。”基辛格则认为,西方冷战获胜,不是哪一位总统的成绩。它是美国两党四十年努力之功,也是共产党积七十年僵硬之果, 里根现象乃是个性与机会偶然汇合的结果。事实上,苏联受到来自世界几乎所有大国的压力,先是西方国家形成了反苏大联盟,其后 中国又从社会主义阵营中脱离而去,到戈尔巴乔夫继位之时,苏联灾厄的规模和严重性开始全面地显露出来,再加上戈尔巴乔夫错误 的改革路线,导致苏联这个大厦轰然坍塌。 总之,两极格局瓦解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需要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国际结构和大国关系、苏联国内因素等多方面去择究,以 此作为各国发展之鉴, 四、冷战后的世界政治 冷战后,世界玫治的发展复杂多变,关于世界政治的基本态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成为田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大 问题。 (一)世界格同的变化 1.学术界对世界格局的认识 冷战的结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延续几十年的两极对立体制彻底瓦解,取面代之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世界格局?目前存在几 种看法: 第一,单极世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韧,在两极格局崩溃后,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在庆幸赢得冷战的胜利之余,开始在对 外战路方面情心构筑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布热律斯基曾断言:“今天,美国是惟一真正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力量是真实的: 事实上,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大概不会受到任何潜在敌人的挑战…关国的全球地位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关国理论界也 架构相应理论来支特“单极世界”的合理性。这方面主要有“霸权稳定论”、“开明霸权论”、“新帝国论”等等, 第二,无极世界。日本的中曾根账型认为,“因为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所以认为不是多极就是单极。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 法”·他认为,海湾战争已经否定了单极模式,不能因为苏联解体就说世界是单极的。但是,“因为美苏两极体制崩渍就产生了多视 之说,这完全忽视了国家问竞争已发生了变化这一事实,也忽视了当今的国际关系已从竞相扩张领土转向经济实力的竞争这一趋 势”。所以,现在“不是单极结构也不是多极结构”,而是“每个国民国家都同时在双边、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 加局部的协议或全局的协调”。日本人求田实则认为,“国际政治中一种堪称‘无极时代”的‘大空白时期”即将到来”。 第三,多极化世界。现今国内大多数学者普遍支持世界在结束两极格局以后趋向多极化的观点,所谓“政治多极化”是指重要的 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大国、国家集团以及像发展中国家这样具有广泛共性的四家群体)之间综合国力逐趋向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这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把苏联解体等同于社会主义“大失败”的观点是片面、简单化的,因而也是错误的。有学者分析指出,作为 对历史变化性质的解说,“历史终结论”将历史看做是一种狭义的思想的历史,或者是关于首要原则(包括那些支配政治组织和社会组 织的原则)思想的历史,因而得出了经过实践对各种主义的筛选,验证了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因为能够解决人们精神上“谋求承 认”的要求而具有普适性,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而这种单一的、连续的、统一的历史观的不当早 已为后现代哲学和历史学所质疑,至于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中心论的偏颇、狭隘以及带有资本主义逻辑深刻烙印的西方文明所存在 的严重弊端也早已为人所指出,而所有这些思想成果却全被置之一旁,即使不谈作者过于外露的政治倾向,只是从思想角度来看,其 理论的虚弱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中国学者还提出,20世纪末世界的剧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批 评某些西方学说的谬误,还要结合实际的发展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就政策领域而言,有些美国外交史学家具体指出,美国的军事力量在遏制苏联扩张、迫使华约解体以及使苏联承认必须进行根本 改革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当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需要科技人才和其他资源进行经济重建时,它却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 研制原子弹,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争夺战略要地,这无疑导致了苏联的虚弱。也有分析者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特别不适合于提高工 作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同时,它还必须设法赚取硬通货,用于引进先进技术和海外活动。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精心地制定了一套 加剧苏联“资源危机”的政策,起到了加速苏联衰落的作用,以致有的前苏联高级官员认为:“美国在80年代的政策成为苏联解体的 催化剂。”基辛格则认为,西方冷战获胜,不是哪一位总统的成绩。它是美国两党四十年努力之功,也是共产党积七十年僵硬之果, 里根现象乃是个性与机会偶然汇合的结果。事实上,苏联受到来自世界几乎所有大国的压力,先是西方国家形成了反苏大联盟,其后 中国又从社会主义阵营中脱离而去,到戈尔巴乔夫继位之时,苏联灾厄的规模和严重性开始全面地显露出来,再加上戈尔巴乔夫错误 的改革路线,导致苏联这个大厦轰然坍塌。 总之,两极格局瓦解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需要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国际结构和大国关系、苏联国内因素等多方面去择究,以 此作为各国发展之鉴。 四、冷战后的世界政治 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复杂多变,关于世界政治的基本态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大 问题。 (一)世界格局的变化 1.学术界对世界格局的认识 冷战的结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延续几十年的两极对立体制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世界格局?目前存在几 种看法: 第一,单极世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两极格局崩溃后,美国作为惟一超级大国在庆幸赢得冷战的胜利之余,开始在对 外战略方面精心构筑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布热津斯基曾断言:“今天,美国是惟一真正的全球大国……美国的力量是真实的; 事实上,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大概不会受到任何潜在敌人的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同时美国理论界也 架构相应理论来支持“单极世界”的合理性。这方面主要有“霸权稳定论”、“开明霸权论”、“新帝国论”等等。 第二,无极世界。日本的中曾根康弘认为,“因为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所以认为不是多极就是单极。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方 法”。他认为,海湾战争已经否定了单极模式,不能因为苏联解体就说世界是单极的。但是,“因为美苏两极体制崩溃就产生了多极 之说,这完全忽视了国家间竞争已发生了变化这一事实,也忽视了当今的国际关系已从竞相扩张领土转向经济实力的竞争这一趋 势”。所以,现在“不是单极结构也不是多极结构”,而是“每个国民国家都同时在双边、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参 加局部的协议或全局的协调”。日本人求田实则认为,“国际政治中一种堪称‘无极时代’的‘大空白时期’即将到来”。 第三,多极化世界。现今国内大多数学者普遍支持世界在结束两极格局以后趋向多极化的观点。所谓“政治多极化”是指重要的 国际行为主体(包括大国、国家集团以及像发展中国家这样具有广泛共性的国家群体)之间综合国力逐渐趋向相对均衡的发展过程,这

一趋势符合世界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并且已经为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作出验证,但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稳定 的多极格局的形成还将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赞同多极化观点的学者对这一进程的认识和对这一趋势的表述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权力中心说。权力中心说的代表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提出的世界上己出现了关因、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的说 法,其后关国国务卿基辛格也多次提出世界上正在出现“新的权力中心:中国、日本、印度,随后是巴西和墨西哥。世界将进入五极 时代,没有哪一个因家处于支配地位”。在思斯特C奥托·岑皮尔著的《变革中的世界政治》一书中提到了“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从东 西方冲突的向心力中释放出离心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多头政治和多极化”。 “一超多强”且前绿充满变数。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普遍认为,现在的世界存在着一个超级大国和多个强国,未来的世界格局是这 些国家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结果,其中存在很多变数。中国学者俞邃就认为,“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由原先的‘两超多强”变 成一超多强””。《大国的尊严一构筑二十一世纪国家安全的坚周堡垒》一书的作者也认为,“·一超多强格局或‘星座”业已 成型”,但同时指出“多极化是个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一超四强”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日本东京大学的学 者左藤减三郎则表示,“关国显然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也不可能拥有像过去那样的绝对优势…未来‘或许出现新的世界秩 序”,‘或许出现过去那样的混乱'。”还有的学者则更明确地表示“·一超多强”则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冷战后惟一超级大国与若干 强国或若干地区政治力量崛起和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不过,未来有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而“美国的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及其领 导世界的方针正是世界形成多极格局的主要障碍”。 单极与多极并存。俞正梁在《大因战略研究》一书中认为,虽然第三世界大国纷纷崛起,欧洲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日本开始对 关国说“不”,但“单极世界的缺位,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便是多极世界,而表现出单极倾向与多极倾向(日一体化和多极化)同时 并存的复杂局面”。 多极化趋势明显,持该观点的学者与上述两种观点的最明显区别之处在于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大国力量对比正朝着均 衡化方向发展,而上面的一些提法低估了美国地位相对下降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制钓作用的一面。 归钠起来,不同意单极世界的主要理由是: 首先,美国所面临的威胁不是减少而是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这主要是由美国国家安全的内涵无限扩大造成的。国际力量对比量有 利于美国,但美国主导世界事务的能力却呈下降趋势。美国的“一超”地位量很突出,但无法解决目标过高与能力有限这一矛盾。策 略的调整虽有可能延长美国的“霸权”周期,但美国“霸权”最终走向衰落却是历史之必然。 其次,冷战后美国野心太大,己经暴露出力不从心的迹象。美国不顾世界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将其意识形 态、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强加于别国,企图在21世纪实现“关国治下的和平”,为此加紧实施“两洋战略”。美国在欧洲 和大西洋地区,调整、加强美欧军事同显,通过北韵东扩和北约新战略,利用和控制欧洲,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在亚洲和太平洋地 区,美国除了加强原有的各种军事同盟,尤其通过美日防卫合作新指针及其相关法案利用和控制日本,还积极构筑更加广泛的安全机 制,重点牵制中国。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结合部,关国加紧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种渠道渗入巴尔干、外高加索到中亚这 一“中间地带”,从而把“两洋战略”连接起来,对俄罗斯和中国形成东西两翼夹击的战略态势。但是,我们已经看到,美国的做法 战线过长,而且往往引火烧身,“9.11”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微是一种警示。 再次,美国在处理后冷成时期的很多问上不得不倚重其他大国的支持,但是它同时又在人权、解决经济贸易争、处理国际事 务中奉行惟我独尊的单边主义做法或“双重”标准,这些已经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在冷战时期可以凭借的种种道义形象也因 之受到巨大的损伤,甚至丙方“盟主”地位也有所动摇,关国开始论为“孤独的超级大国 2政府文献中的论述 中国政府关于多极化的认识和主张是世界格局讨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因际形势的发展和理论讨论的不断深入,中 同关于多极化的主张也在不断充实

一趋势符合世界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并且已经为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作出验证,但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稳定 的多极格局的形成还将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赞同多极化观点的学者对这一进程的认识和对这一趋势的表述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权力中心说。权力中心说的代表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提出的世界上已出现了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和日本五大力量的说 法。其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也多次提出世界上正在出现“新的权力中心:中国、日本、印度,随后是巴西和墨西哥。世界将进入五极 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处于支配地位”。在恩斯特G奥托·岑皮尔著的《变革中的世界政治》一书中提到了“当今世界的国际关系从东 西方冲突的向心力中释放出离心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多头政治和多极化”。 “一超多强”且前景充满变数。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普遍认为,现在的世界存在着一个超级大国和多个强国,未来的世界格局是这 些国家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结果,其中存在很多变数。中国学者俞邃就认为,“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由原先的‘两超多强’变 成‘一超多强’”。《大国的尊严—构筑二十一世纪国家安全的坚固堡垒》一书的作者也认为,“‘一超多强’格局或‘星座’业已 成型”,但同时指出“多极化是个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一超四强”将是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阶段。日本东京大学的学 者左藤诚三郎则表示,“美国显然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也不可能拥有像过去那样的绝对优势……未来‘或许出现新的世界秩 序’,‘或许出现过去那样的混乱’。”还有的学者则更明确地表示“‘一超多强’则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冷战后惟一超级大国与若干 强国或若干地区政治力量崛起和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不过,未来有许多难以预测的因素,而“美国的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及其领 导世界的方针正是世界形成多极格局的主要障碍”。 单极与多极并存。俞正梁在《大国战略研究》一书中认为,虽然第三世界大国纷纷崛起,欧洲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日本开始对 美国说“不”,但“单极世界的缺位,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便是多极世界,而表现出单极倾向与多极倾向(或曰一体化和多极化)同时 并存的复杂局面”。 多极化趋势明显。持该观点的学者与上述两种观点的最明显区别之处在于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大国力量对比正朝着均 衡化方向发展,而上面的一些提法低估了美国地位相对下降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制约作用的一面。 归纳起来,不同意单极世界的主要理由是: 首先,美国所面临的威胁不是减少而是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这主要是由美国国家安全的内涵无限扩大造成的。国际力量对比虽有 利于美国,但美国主导世界事务的能力却呈下降趋势。美国的“一超”地位虽很突出,但无法解决目标过高与能力有限这一矛盾。策 略的调整虽有可能延长美国的“霸权”周期,但美国“霸权”最终走向衰落却是历史之必然。 其次,冷战后美国野心太大,已经暴露出力不从心的迹象。美国不顾世界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凭借自己的强大实力,将其意识形 态、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和社会制度强加于别国,企图在21世纪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为此加紧实施“两洋战略”。美国在欧洲 和大西洋地区,调整、加强美欧军事同盟,通过北约东扩和北约新战略,利用和控制欧洲,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在亚洲和太平洋地 区,美国除了加强原有的各种军事同盟,尤其通过美日防卫合作新指针及其相关法案利用和控制日本,还积极构筑更加广泛的安全机 制,重点牵制中国。与此同时,在欧亚大陆结合部,美国加紧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种渠道渗入巴尔干、外高加索到中亚这 一“中间地带”,从而把“两洋战略”连接起来,对俄罗斯和中国形成东西两翼夹击的战略态势。但是,我们已经看到,美国的做法 战线过长,而且往往引火烧身,“9.11”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一种警示。 再次,美国在处理后冷战时期的很多问题上不得不倚重其他大国的支持,但是它同时又在人权、解决经济贸易争端、处理国际事 务中奉行惟我独尊的单边主义做法或“双重”标准,这些已经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在冷战时期可以凭借的种种道义形象也因 之受到巨大的损伤,甚至西方“盟主”地位也有所动摇,美国开始沦为“孤独的超级大国”。 2.政府文献中的论述 中国政府关于多极化的认识和主张是世界格局讨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理论讨论的不断深入,中 国关于多极化的主张也在不断充实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