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资源(案例库)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75.9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案例】 没有雁行的秋天 “鲁海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受益很多,相反,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导致原本对东 亚经济起飞有着重要作用的雁行模式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直至90年代初期,东亚经济中形成了一个比较 完整的产业链条,即所谓的雁行模式。在雁行模式中,日本扮演了技术来源和投资来源的作用,日本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并将 进入成熟期和大规模制造期的产业转移到更有成本优势的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的产业升级之后,这些行业进一步转移到劳动力低 廉的东南亚各国和中国沿海地区。这种环环相扣、逐级转移的区域分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东亚经济不断实现产业结构升缓、并 通过出口型发展战略带动经济起飞.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主张雁行模式的学者大多忽视了美国的因素。事实上,整个雁阵的最终产 品大多是销往美国的,如果没有美国巨大市场的引导,雁行模式将迷失飞行的方向。面美国之所以恳意为东亚经济提供市场,一方面 是因为美国可以借助关元独特的国际货币地位,用美元的回流(日本对关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日本挣来这些美元之后又回到美国 投资)弥补其贸易顺差,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背景来看,美国慷概地为东亚经济提供出口市场还是因为有冷战的背景,因为日本、亚 洲四小龙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均处在冷战前线,美国希望扶植其发展以逼制共产主义阵营。这注定了东亚经济的起飞是一种特殊背 景下的“邀请的发展”:想参加晚会的人很多,能够拿到邀请信却客无几。 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雁行模式解体的主要因素有:(1)日本经济的衰退。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泡沫经济的前淡,日 本经济进入了长期衰退。整个90年代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1%左右。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经济更是陷入了负经济增长。在20世纪90 年代,日本在和美国的产业竞争中失利,没有在电脑、电信和互联网等主流消费品的开发中获得类似其在60一70年代钢铁和家用电 器、80年代汽车和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为了处理大量金融不良债权,导致海外投资大规榄回流,这 样,日本不再能够在雁行模式中充当技术来源和资金来源。雁阵失去了头雁。(2)关国在90年代的新经济和进入21世纪之后的经济衰 退。90年代关国在信息革命方面独领风骚,风险投资和纳斯达克等金融创新进一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城起了新径济的浪湖。在电 脑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城,美国和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等东亚经济之间形成了新型的直接分工格同。这种新型分工格局的特点是不再 依托发达国家的产业外移动,而是以发展中国家的模仿与发达国家的创新间的竞争为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的模仿刺潘了发达国家进 一步开发新一代产品,从而展开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赶超赛跑。这也意味着东亚产业链条的断裂。不过,在新径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 了经济过热、过度投资的情况,2000年第四季度之后,美国经济的各项指标迅速恶化,到2001年9月11日又违到了恐饰袭击,使得美国 经济彻底进入了衰退,原本紧追美国新经济浪满的东亚国家如新加坡和韩国也随之道受沉重打击。展望未来之路,东亚国家更加迷 网。(3)中国的崛起。随着中因的对外开放,在原来的餍阵中突然挤入了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经济增长势头迅猛的发展中大国,打乱 了原有的阵形。中国的出口增长首先是由于其出口结构向机电产品升级,尤其是电脑、电信和辅助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增加。001年上 半年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是显示器和手机,超过了传统的出口强项如玩具和鞋子.中国国内的家电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质量不断提 高,而价格大幅度下调,本上打跨了原来在东南亚组装的日本家用电器,并在1998年之后开始大量出口。这些新的变化都冲击了原 有的雁行模式。 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进入了没有雁阵的萧杀秋天。在雁行模式解体之后,各国均在思考如何留 合本地区的资源,建构新的分工模式,但是,我们的基本判斯是,依靠在国际分工中的独特地位,中国将很快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制 造业生产基地,全面而直接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中,而这意味着中因将进一步脱离原来的雁行模式。 讨论腿 1.你是怎样看特雁行模式的? 2.中国在脱离原来雁行模式之后会有新的雁行模式吗?中回会扮演什么角色? 案例点评: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案例1 没有雁行的秋天1 “鲁海一杯水,难容横海鳞”,中国的经济发展并没有从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受益很多,相反,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导致原本对东 亚经济起飞有着重要作用的雁行模式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直至90年代初期,东亚经济中形成了一个比较 完整的产业链条,即所谓的雁行模式。在雁行模式中,日本扮演了技术来源和投资来源的作用,日本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并将 进入成熟期和大规模制造期的产业转移到更有成本优势的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的产业升级之后,这些行业进一步转移到劳动力低 廉的东南亚各国和中国沿海地区。这种环环相扣、逐级转移的区域分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东亚经济不断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 通过出口型发展战略带动经济起飞。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主张雁行模式的学者大多忽视了美国的因素。事实上,整个雁阵的最终产 品大多是销往美国的,如果没有美国巨大市场的引导,雁行模式将迷失飞行的方向。而美国之所以愿意为东亚经济提供市场,一方面 是因为美国可以借助美元独特的国际货币地位,用美元的回流(日本对美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日本挣来这些美元之后又回到美国 投资)弥补其贸易顺差,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背景来看,美国慷慨地为东亚经济提供出口市场还是因为有冷战的背景,因为日本、亚 洲四小龙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均处在冷战前线,美国希望扶植其发展以遏制共产主义阵营。这注定了东亚经济的起飞是一种特殊背 景下的“邀请的发展”:想参加晚会的人很多,能够拿到邀请信却寥寥无几。 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雁行模式解体的主要因素有:(1)日本经济的衰退。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日 本经济进入了长期衰退。整个90年代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1%左右。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经济更是陷入了负经济增长。在20世纪90 年代,日本在和美国的产业竞争中失利,没有在电脑、电信和互联网等主流消费品的开发中获得类似其在60—70年代钢铁和家用电 器、80年代汽车和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为了处理大量金融不良债权,导致海外投资大规模回流,这 样,日本不再能够在雁行模式中充当技术来源和资金来源。雁阵失去了头雁。(2)美国在90年代的新经济和进入21世纪之后的经济衰 退。90年代美国在信息革命方面独领风骚,风险投资和纳斯达克等金融创新进一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掀起了新经济的浪潮。在电 脑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美国和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等东亚经济之间形成了新型的直接分工格局。这种新型分工格局的特点是不再 依托发达国家的产业外移动,而是以发展中国家的模仿与发达国家的创新间的竞争为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的模仿刺激了发达国家进 一步开发新一代产品,从而展开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赶超赛跑。这也意味着东亚产业链条的断裂。不过,在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 了经济过热、过度投资的情况,2000年第四季度之后,美国经济的各项指标迅速恶化,到2001年9月11日又遭到了恐怖袭击,使得美国 经济彻底进入了衰退,原本紧追美国新经济浪潮的东亚国家如新加坡和韩国也随之遭受沉重打击。展望未来之路,东亚国家更加迷 惘。(3)中国的崛起。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在原来的雁阵中突然挤入了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经济增长势头迅猛的发展中大国,打乱 了原有的阵形。中国的出口增长首先是由于其出口结构向机电产品升级,尤其是电脑、电信和辅助产品的出口大幅度增加。2001年上 半年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是显示器和手机,超过了传统的出口强项如玩具和鞋子。中国国内的家电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质量不断提 高,而价格大幅度下调,基本上打跨了原来在东南亚组装的日本家用电器,并在1998年之后开始大量出口。这些新的变化都冲击了原 有的雁行模式。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进入了没有雁阵的萧杀秋天。在雁行模式解体之后,各国均在思考如何整 合本地区的资源,建构新的分工模式,但是,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依靠在国际分工中的独特地位,中国将很快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制 造业生产基地,全面而直接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中,而这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脱离原来的雁行模式。 讨论题: 1.你是怎样看待雁行模式的? 2.中国在脱离原来雁行模式之后会有新的雁行模式吗?中国会扮演什么角色? 案例点评:

①雁行模式上一种环环相扣,逐级转移的区域分工模式,它推动了东亚经济的发展,帮助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并通过出口型 的发展战略带动了东亚经济起飞,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②雁行模式的雁头日本提供了技术来源和投资来源,但为模式中下层提供的技术和投资来源空有限,而且自身的上升空间更 限。与此同时雁中、雁尾的升级不断,上升速度加快,与雁头间距缩小。这种雁头上升的有限性与雁头、雁尾上升的加速性,必然导 致雁行模式的解体。 ③股行模式是构筑在风域垂直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而新的模式则更多的应体现风域水平分工协作的形式。证行模式实现了风域内 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附录 《没有雁行的秋天》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通过对亚太经合组织内东亚和东南亚产业结构层次化的介绍,及各国、尤其是中国均在思考如何在整合本地区的资源,在 建构新的分工模式中使自己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原有的所谓行层次化模式模糊化,向学生说明这种新型经济合作论坛对世界经济 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学生重视认识区域合作中各成员作用不同的动态性,只有时刻警惕才可保持在集团中、区域内的有利地 位. 本案例可用于本章第一节“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的辅助教学,尤其是加深对与我国有关的亚太经合组织的有关内容的理解。 二、本案例的结构及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 本案例属于“说明一一分析”型案例,主要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雁行模式状况及形成的独特背景:第二部分分析导致雁 行模式解体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简说应全面而直接融入全球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把握:第一,何谓雁行模式,美国在雁行模式形成中的独特作用:第二,日美经济衰退是雁行模 式解体的根本原因:第三,中国的嫩起是雁行模式解体的直接原因 三、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 L,雁行模式解体只是主要因素,面非全部因素,例如,除日、美、中三国外,处于雁行中下层的各因都对厘行模式解体产生程度 不同的影响。 2。雁行模式既然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前所形成的一个自然分工模式,那么,它在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后扮演了什么样角色,它的解 体对亚太经合组织有什么样的影响,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3.雁行模式虽然解体,但影响不能不考感,同时应把雁行模式的优点保持下去,这也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应该考處的重要问愿, 案例 欧盟越大,声音越小2 今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10个东欧国家将加入欧盟,从而正式获得“欧洲”的身份。从此, 欧盟成员国将猛增到25个,其版图也将向东向北大幅延伸。再过几年,欧置还有可能继续东扩。 欧洲联合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众多国家联合起来,以“超级国家”的姿态立足于欧洲大陆,以便在全球性事务中与关国并驾齐 驱。这不只意味着经济上的联合与强大,而且更意味着所有成员国的外交政治浑然一体。 国际社会希望欧洲的蝇起

①雁行模式上一种环环相扣,逐级转移的区域分工模式,它推动了东亚经济的发展,帮助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并通过出口型 的发展战略带动了东亚经济起飞,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②雁行模式的雁头日本提供了技术来源和投资来源,但为模式中下层提供的技术和投资来源空间有限,而且自身的上升空间更有 限。与此同时雁中、雁尾的升级不断,上升速度加快,与雁头间距缩小。这种雁头上升的有限性与雁头、雁尾上升的加速性,必然导 致雁行模式的解体。 ③雁行模式是构筑在区域垂直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而新的模式则更多的应体现区域水平分工协作的形式。雁行模式实现了区域内 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附录: 《没有雁行的秋天》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通过对亚太经合组织内东亚和东南亚产业结构层次化的介绍,及各国、尤其是中国均在思考如何在整合本地区的资源,在 建构新的分工模式中使自己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使原有的所谓雁行层次化模式模糊化,向学生说明这种新型经济合作论坛对世界经济 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学生重视认识区域合作中各成员作用不同的动态性,只有时刻警惕才可保持在集团中、区域内的有利地 位。 本案例可用于本章第一节“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的辅助教学,尤其是加深对与我国有关的亚太经合组织的有关内容的理解。 二、本案例的结构及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 本案例属于“说明——分析”型案例,主要内容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雁行模式状况及形成的独特背景;第二部分分析导致雁 行模式解体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简说应全面而直接融入全球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案例的分析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把握:第一,何谓雁行模式,美国在雁行模式形成中的独特作用;第二,日美经济衰退是雁行模 式解体的根本原因;第三,中国的崛起是雁行模式解体的直接原因。 三、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雁行模式解体只是主要因素,而非全部因素,例如,除日、美、中三国外,处于雁行中下层的各国都对雁行模式解体产生程度 不同的影响。 2.雁行模式既然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前所形成的一个自然分工模式,那么,它在亚太经合组织成立后扮演了什么样角色,它的解 体对亚太经合组织有什么样的影响,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3.雁行模式虽然解体,但影响不能不考虑,同时应把雁行模式的优点保持下去,这也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案例2 欧盟越大,声音越小2 今年5月1日,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10个东欧国家将加入欧盟,从而正式获得“欧洲”的身份。从此, 欧盟成员国将猛增到25个,其版图也将向东向北大幅延伸。再过几年,欧盟还有可能继续东扩。 欧洲联合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众多国家联合起来,以“超级国家”的姿态立足于欧洲大陆,以便在全球性事务中与美国并驾齐 驱。这不只意味着经济上的联合与强大,而且更意味着所有成员国的外交政治浑然一体。 国际社会希望欧洲的崛起

自从诞生之日起,欧盟的成长与定形一直受到法国政治和文化的强烈能响。在外交上争取独立和自主,对世界事务的态度和处理 方式要有别于关国,这是欧盟外交政策的方向,从中可以明显看到法国的影子。正因如此,包括中国、候罗断和啊拉伯国家在内,国 际社会都希望欧盟的崛起,希望在国际交往中看到一个完全独立的力量. 必须承认,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欧盟在外交上确实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992年12月,欧盟各国首脑在马斯特里赫蜂会上 一致同意,所有成员国将执行统一的外交政策,以便用相同的语气对外说话。 欧盟外交的两大缺陷 可是,两年之后,在处理波斯尼亚问题时,所谓“统一的外交政策”首次擅到重创。去年,各成员国对关伊战争所采取的不同立 场再次充分暴露了欧盟在政治上的致命缺陷,那就是它很容易被其他大国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欧盟在外交上的另一大缺陷,在于缺乏一个能发挥领导作用的核心集团,而目前采用的过分民主的全票表决制,大大增加了各国 达成共识的难度,也是欧盟在对外政策上缺乏凝聚力。 在现有的15国之内,法德英三国原本可以在外交上起到领导角色,但三国首脑最近在柏林秘密聚会所引起的强烈反弹说明,欧型 内部在外交领域是一盘散沙,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国家都不具备一言九鼎的地位。况且,在法德英三国之间,英国水远是不可靠的因 素 十国入置带米潜在碍 如同在经济联合上贪大求多一样,欧盟在外交上也希望以多取胜,甚至希望倾全欧洲之力来实现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 东欧十国的即将加入,欧盟当初就是抱着这种一厢情愿的期特。 然而,在伊拉克成争爆发前后,东欧国家支持战争的立场和行动,与欧盟多数成员国的反战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一事实对 欧盟政治和外交联合的进程构成了巨大的潜在障碍。 首先,东欧十因的集体加入,极有可能意味着欧盟在对外政策上将长明处于分裂状态。波兰、甸牙利和捷克等因强烈亲美的立 场,将经常导致它们与法德等国发生冲突。加上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的亲关倾向,欧盟未来的外交政策难免会受到关闲因素的间接率 假若如此,世界其他国家资希望于盟成为世界一极的期特将会落空。欧盟将无意和无力对美国构成平衡作用,它在国际事务中 的声音将变得越来越小。 其次,在即将加入欧盟的东欧十因中,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共产党执政。在政治“变天”之后,其当政者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和反感,其中也包括中国在内: 因此,在中国与欧盟的未来交往中,这些国家有可能成为消极因素。长期以来,欧盟议会的反华色彩一直比较明显,东欧因家议 员的加入是否会增加欧盟议会的反华声势,这有待北京方面密切观黎。 讨论题 上.欧盟东扩对整个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中国如何应对欧盟东扩可能带来的问题? 案例点详: ①教材上讲,欧盟是目前最有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是区域化获得成功的典范。正因为如此,欧置的任何举动 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今年5月1日,欧盟己将成员国从15国猛增到25因,更会成为世界舆论的中心

自从诞生之日起,欧盟的成长与定型一直受到法国政治和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外交上争取独立和自主,对世界事务的态度和处理 方式要有别于美国,这是欧盟外交政策的方向,从中可以明显看到法国的影子。正因如此,包括中国、俄罗斯和阿拉伯国家在内,国 际社会都希望欧盟的崛起,希望在国际交往中看到一个完全独立的力量。 必须承认,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欧盟在外交上确实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992年12月,欧盟各国首脑在马斯特里赫峰会上 一致同意,所有成员国将执行统一的外交政策,以便用相同的语气对外说话。 欧盟外交的两大缺陷 可是,两年之后,在处理波斯尼亚问题时,所谓“统一的外交政策”首次遭到重创。去年,各成员国对美伊战争所采取的不同立 场再次充分暴露了欧盟在政治上的致命缺陷,那就是它很容易被其他大国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欧盟在外交上的另一大缺陷,在于缺乏一个能发挥领导作用的核心集团,而目前采用的过分民主的全票表决制,大大增加了各国 达成共识的难度,也是欧盟在对外政策上缺乏凝聚力。 在现有的15国之内,法德英三国原本可以在外交上起到领导角色,但三国首脑最近在柏林秘密聚会所引起的强烈反弹说明,欧盟 内部在外交领域是一盘散沙,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国家都不具备一言九鼎的地位。况且,在法德英三国之间,英国永远是不可靠的因 素。 十国入盟带来潜在障碍 如同在经济联合上贪大求多一样,欧盟在外交上也希望以多取胜,甚至希望倾全欧洲之力来实现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 东欧十国的即将加入,欧盟当初就是抱着这种一厢情愿的期待。 然而,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东欧国家支持战争的立场和行动,与欧盟多数成员国的反战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一事实对 欧盟政治和外交联合的进程构成了巨大的潜在障碍。 首先,东欧十国的集体加入,极有可能意味着欧盟在对外政策上将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等国强烈亲美的立 场,将经常导致它们与法德等国发生冲突。加上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的亲美倾向,欧盟未来的外交政策难免会受到美国因素的间接牵 制。 假若如此,世界其他国家寄希望于欧盟成为世界一极的期待将会落空。欧盟将无意和无力对美国构成平衡作用,它在国际事务中 的声音将变得越来越小。 其次,在即将加入欧盟的东欧十国中,绝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共产党执政。在政治“变天”之后,其当政者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和反感,其中也包括中国在内。 因此,在中国与欧盟的未来交往中,这些国家有可能成为消极因素。长期以来,欧盟议会的反华色彩一直比较明显,东欧国家议 员的加入是否会增加欧盟议会的反华声势,这有待北京方面密切观察。 讨论题: 1.欧盟东扩对整个世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中国如何应对欧盟东扩可能带来的问题? 案例点评: ①教材上讲,欧盟是目前最有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是区域化获得成功的典范。正因为如此,欧盟的任何举动 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今年5月1日,欧盟已将成员国从15国猛增到25国,更会成为世界舆论的中心

②欧盟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众多的国家联合起来,以独立的声音在世界事务中与美国并驾齐驱。欧盟不但要在经济上整合强大,更 要在外交上浑然一体,欧盟这次历史上最大的东扩,就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重大举措。然而,如案例所讲,欧盟越大,声音越小:成员 越多,共识越少。可见,这种贪大求多的做法,在短期内恨难使初衷见效。 ③欧盟越大,问避自然就很多,欧置得做好处理各种问避的准备。案例中提示,欧盟会议的反华色彩一直比较明显,随着中东政 10国加入,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和反感,可能增加欧洲议会的反华势力,这是中国政府所不愿看到 的和值得密切关注的。 附录: 《欧盟越大,声音越小》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涂 案例通过欧盟东扩的话趣,向学生分析了欧置东扩在短时间内存在诸多的问避:让学生注意欧盟东扩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加大,可 能会使反华声势加强。 本案例可用于本章第一节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加剧”内容的辅助教学 二、本案例的结构及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 本案例属“组织一一分析”型案例。其结构和教学思路是:一是欧盟东扩和最终目标:二是国际社会希望欧盟妮起:三是欧盟外 交上的两大缺陷:四是十国入盟带来的潜在碍。 三、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愿 1,欧盟的扩大并非象想像中的那么简单,欧盟的内部整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这是 在欧盟领导人的预料之中。只要知道问题的存在,就会寻找解决办法。 2。欧盟东扩对中国的影响应密切注意,中国要采取相应的补数错施,减轻反华情绪给中国造成的伤害。 案例3 “大欧洲”:几代人的梦3 实现从大西洋岸到乌拉尔,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大欧洲”是几代欧洲人的梦。西欧和东欧,他们曾共同拥有“罗马帝国”。 他们的历史文化也同根同源,出于希酷罗马基督教。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欣与西欧出现了地缘差距,特别是二战后关苏两霸对 峙,又给东欧西政抹上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色彩。冷战结束后,西欧国家首先出于安全考虑,要东扩,求联合:而中东欧国家为了自身 发展,要入盟。求回归。然而西欧与东欧除了他们的历史共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民族性,“统一”的欧洲与“多民 族”会发生矛后, 西欧与东欧:战后不同的50年 关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打开了潘多拉子,使国际事务中的各种矛后进一步暴露和激化。欧盟也不例外,大国与小国之间,现 在成员因与新成员因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浮出了水面。 突出一例是中东欧0国公开站在关国一边,支持对伊动武时与法德这两个洲“轴心”国对着干。难怪法国总统希拉克因此气急 败坏,说出这些国家“轻浮”、“失去了一次沉默的机会”这种极不外交的话,在中东欧国家引起一片华然。在欧盟扩大问避上,西 欧国家居高临下,把自己当老师,而东欧国家位卑言轻,被视为学生。负责机构政革的欧盟委员米藏尔巴尼耶就以教训的口吻说,希 组加入欧盟就必须培养一种“欧洲的思维方式”,“新来者须知:加入欧盟不是进入一家大超市,而是进入一家政治联盟”。西欧国 家要求中东欧国家按照他们的模式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当然也希望中东欧国家同他们保持政治上的一致,否则为什么要同他 们搞联合。不过,在同美国的关系方面中东欧因家有自己的想法。美国击败了苏联和华约,美国给他们支援,美国还支持他们加入北

②欧盟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众多的国家联合起来,以独立的声音在世界事务中与美国并驾齐驱。欧盟不但要在经济上整合强大,更 要在外交上浑然一体。欧盟这次历史上最大的东扩,就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重大举措。然而,如案例所讲,欧盟越大,声音越小;成员 越多,共识越少。可见,这种贪大求多的做法,在短期内很难使初衷见效。 ③欧盟越大,问题自然就很多,欧盟得做好处理各种问题的准备。案例中提示,欧盟会议的反华色彩一直比较明显,随着中东欧 10国加入,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和反感,可能增加欧洲议会的反华势力,这是中国政府所不愿看到 的和值得密切关注的。 附录: 《欧盟越大,声音越小》案例使用说明 一、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案例通过欧盟东扩的话题,向学生分析了欧盟东扩在短时间内存在诸多的问题;让学生注意欧盟东扩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加大,可 能会使反华声势加强。 本案例可用于本章第一节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加剧”内容的辅助教学。 二、本案例的结构及本案例分析思路的建议 本案例属“组织——分析”型案例。其结构和教学思路是:一是欧盟东扩和最终目标;二是国际社会希望欧盟崛起;三是欧盟外 交上的两大缺陷;四是十国入盟带来的潜在障碍。 三、本案例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欧盟的扩大并非象想像中的那么简单,欧盟的内部整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这是 在欧盟领导人的预料之中。只要知道问题的存在,就会寻找解决办法。 2.欧盟东扩对中国的影响应密切注意,中国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轻反华情绪给中国造成的伤害。 案例3 “大欧洲”:几代人的梦3 实现从大西洋岸到乌拉尔,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的“大欧洲”是几代欧洲人的梦。西欧和东欧,他们曾共同拥有“罗马帝国”, 他们的历史文化也同根同源,出于希腊罗马基督教。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东欧与西欧出现了地缘差距,特别是二战后美苏两霸对 峙,又给东欧西欧抹上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色彩。冷战结束后,西欧国家首先出于安全考虑,要东扩,求联合;而中东欧国家为了自身 发展,要入盟,求回归。然而西欧与东欧除了他们的历史共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民族性,“统一”的欧洲与“多民 族”会发生矛盾。 西欧与东欧:战后不同的50年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使国际事务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暴露和激化。欧盟也不例外,大国与小国之间,现 在成员国与新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冲突都浮出了水面。 突出一例是中东欧10国公开站在美国一边,支持对伊动武时与法德这两个欧洲“轴心”国对着干。难怪法国总统希拉克因此气急 败坏,说出这些国家“轻浮”、“失去了一次沉默的机会”这种极不外交的话,在中东欧国家引起一片哗然。在欧盟扩大问题上,西 欧国家居高临下,把自己当老师,而东欧国家位卑言轻,被视为学生。负责机构改革的欧盟委员米歇尔•巴尼耶就以教训的口吻说,希 望加入欧盟就必须培养一种“欧洲的思维方式”,“新来者须知:加入欧盟不是进入一家大超市,而是进入一家政治联盟”。西欧国 家要求中东欧国家按照他们的模式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当然也希望中东欧国家同他们保持政治上的一致,否则为什么要同他 们搞联合。不过,在同美国的关系方面中东欧国家有自己的想法。美国击败了苏联和华约,美国给他们支援,美国还支持他们加入北

约,中东欧国家的当权者对英国存有感激之情。特别是与军事大国俄罗斯为邻,他们对这个昔日盟主仍心有余悸,需要美国这个强大 的保护者。二战后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经历不同的50年,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融洽,战争在他们看来己不可思议,而东欧各国则对苏 联的势力和南斯拉大的流血冲突记忆犹新,更相信军事实力举足轻重。战后的50年,东西欧不属于同一个欧洲,在一些西欧人中滋生 的反美情绪,在东欧并不存在。 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伊拉克,而是欧洲的未来和他们在未来欧洲的地位。站在美国一边,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借 助美国势力,保持自己在欧盟的自主权,因为美国不可能降低他们的国家地位,而法德则不同。在10个新成员国中人口和经济总量占 了半壁江山的波兰,在伊拉克问题上向美国频频示好,波外长齐莫谢奇直言不讳地说:“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是我们的王牌,它增强了 我们的地位。”中东欧国家脱离了苏联“主子”,不想再有一个新“主子”,也不想在欧盟当“二等公民”。新成员国虽然各自利益 并不完全相同,但在不愿失去主权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但中东欧国家的利益毕竟在欧洲,对此,他们十分清醒,因此,要求加入欧盟的立场坚定,从未动摇。他们明白,美国和北约可 以保证国家的外部安全,但要实现现代化,要增强国力,保证自己的内部安全,就要靠欧盟。再说,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包括波兰, 70%的对外贸易是与欧盟国家进行的,不管政治关系如何发展,这种基本情况都不大可能改变。 西欧与东欧:经济上各有实惠 西欧富,东欧穷,这是现实,欧盟现有3.7亿人口,扩大后增加到4.5亿,但扩大后国内生产总值只能加4个百分点,对欧盟来说微 不足道。欧盟15国人均生产总值达2.4万元,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即使高出欧盟一倍,要达到15国的水平,也需30年。欧盟要护 大,当然得花钱,据欧盟方面的统计,从2000年到现在,欧盟用于扩大的财政拨款每年约33亿欧元。2004年这些国家正式入盟后,头3 年每年用于这些国家的补贴将达408亿欧元,主要用于新成员国的农业补贴和贫困地区援助。数字听起来挺大,但实际上还占不到欧盟 国内生产总值的0.15%。 事实上,扩大并不是只让欧盟花钱,也给欧盟带来利润,但各国所得的实惠不够平衡。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最直接的利益是得到农业和贫困地区补贴。这也是他们入盟的目的之一。 对于新成员国来说,欧盟扩大还意味着开放本国市场,特别是受到政府保护的农产品、汽车和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将全部放开,本 国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商品的冲击。作为弥补,新成员国可以吸引大量来自欧盟国家的投资,因为这里的劳动力素质较高,工 资水平却较低,同西欧有相近的历史文化和相邻的地理位置。外来投资对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他们解决高失业 率问题。欧盟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创立以来,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冷战结束后,欧盟向中东欧扩大,是一次历史机遇。欧盟抓住了机 遇,正在应对挑战。多少年来,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遇到过各种障碍,有过许多的磕磕碰碰,但从没有后退过。人们有理由相信 欧洲人将为实现“大欧洲”,在东扩的道路上走下去。 讨论题: 1.如何看待欧盟东扩给欧盟和世界带来的变化? 2.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约,中东欧国家的当权者对英国存有感激之情。特别是与军事大国俄罗斯为邻,他们对这个昔日盟主仍心有余悸,需要美国这个强大 的保护者。二战后东欧国家与西欧国家经历不同的50年,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融洽,战争在他们看来已不可思议,而东欧各国则对苏 联的势力和南斯拉大的流血冲突记忆犹新,更相信军事实力举足轻重。战后的50年,东西欧不属于同一个欧洲,在一些西欧人中滋生 的反美情绪,在东欧并不存在。 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伊拉克,而是欧洲的未来和他们在未来欧洲的地位。站在美国一边,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借 助美国势力,保持自己在欧盟的自主权,因为美国不可能降低他们的国家地位,而法德则不同。在10个新成员国中人口和经济总量占 了半壁江山的波兰,在伊拉克问题上向美国频频示好,波外长齐莫谢奇直言不讳地说:“与美国的良好关系是我们的王牌,它增强了 我们的地位。”中东欧国家脱离了苏联“主子”,不想再有一个新“主子”,也不想在欧盟当“二等公民”。新成员国虽然各自利益 并不完全相同,但在不愿失去主权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但中东欧国家的利益毕竟在欧洲,对此,他们十分清醒,因此,要求加入欧盟的立场坚定,从未动摇。他们明白,美国和北约可 以保证国家的外部安全,但要实现现代化,要增强国力,保证自己的内部安全,就要靠欧盟。再说,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包括波兰, 70%的对外贸易是与欧盟国家进行的,不管政治关系如何发展,这种基本情况都不大可能改变。 西欧与东欧:经济上各有实惠 西欧富,东欧穷,这是现实,欧盟现有3.7亿人口,扩大后增加到4.5亿,但扩大后国内生产总值只能加4个百分点,对欧盟来说微 不足道。欧盟15国人均生产总值达2.4万元,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即使高出欧盟一倍,要达到15国的水平,也需30年。欧盟要扩 大,当然得花钱,据欧盟方面的统计,从2000年到现在,欧盟用于扩大的财政拨款每年约33亿欧元。2004年这些国家正式入盟后,头3 年每年用于这些国家的补贴将达408亿欧元,主要用于新成员国的农业补贴和贫困地区援助。数字听起来挺大,但实际上还占不到欧盟 国内生产总值的0.15%。 事实上,扩大并不是只让欧盟花钱,也给欧盟带来利润,但各国所得的实惠不够平衡。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最直接的利益是得到农业和贫困地区补贴。这也是他们入盟的目的之一。 对于新成员国来说,欧盟扩大还意味着开放本国市场,特别是受到政府保护的农产品、汽车和金融服务等领域也将全部放开,本 国产品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商品的冲击。作为弥补,新成员国可以吸引大量来自欧盟国家的投资,因为这里的劳动力素质较高,工 资水平却较低,同西欧有相近的历史文化和相邻的地理位置。外来投资对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他们解决高失业 率问题。欧盟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创立以来,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冷战结束后,欧盟向中东欧扩大,是一次历史机遇。欧盟抓住了机 遇,正在应对挑战。多少年来,欧洲在一体化的道路上遇到过各种障碍,有过许多的磕磕碰碰,但从没有后退过。人们有理由相信, 欧洲人将为实现“大欧洲”,在东扩的道路上走下去。 讨论题: 1.如何看待欧盟东扩给欧盟和世界带来的变化? 2.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