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2004年07月14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内容提要: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各区域间的人口、资源等 经济发展要素的分布 十分不均衡,因而,采取何种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 国经济的 长至关重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从表种程度上说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均衡或非均衡的区 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认识到均衡与非均衡这两种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在现阶段的西部 大开发战略中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均衡非均衡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建国后30年采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原因与成就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0年代末,我国采取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以内地为投 资建设的重点,以缩小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为基本目标, 追求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 在建国后的25年中,国家先后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区投入200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 1400多亿,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2500多个。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东、西 部的工业差距得到了进一步的平衡。到1975年,三线地区的1Ⅱ省区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 产原值在全国全民所有制工、 定资产原值总额中占的比重, 1965年的32.9%上升到 35,3%: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由22.3%提高到25%。全国将近1500家大型企业,分布 在三线地区的占40%以上。1965年-1975年间,内地工业总产值增长143.9%,快于沿海 123.3%的速度: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由1965年的36.9%,提高 到1975年的39.1%。基本实现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2.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反思与以沿海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虽然在建国后3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变了旧有 的不合理的生产布局。但是“均衡”的发展战略,由于资本短缺,基础设施落后,传统供给 等因素难以为继。“三五”时期,沿海地区的投资额降到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最低点,在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仅占30.9%,比 时期下降了109个百分片 其次,“三五 时期,轻工业投资仅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4%,“四五”期间,仅占5.8%,造成很 长时期的轻工业产品的严重短缺。与此同时,许多相关的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都受到了不同 程度的影响。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建国初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 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占国土面积45%的西北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 的3%,占国士土面积23%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6%。 改变这种工业偏集中于沿海的状况,成为新中国领导人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二,迫于当时的 国际形势,东南沿海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半月形包围圈”的封锁,工业基地偏集中于此对
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2004 年 07 月 14 日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内容提要: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各区域间的人口、资源等 经济发展要素的分布十分不均衡,因而,采取何种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增 长至关重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均衡或非均衡的区 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认识到均衡与非均衡这两种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在现阶段的西部 大开发战略中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均衡非均衡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建国后 30 年采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原因与成就 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初到 70 年代末,我国采取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以内地为投 资建设的重点,以缩小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为基本目标, 追求地方经济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 在建国后的 25 年中,国家先后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区投入 2000 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 1400 多亿,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 2500 多个。特别是在三线建设时期,东、西 部的工业差距得到了进一步的平衡。到 1975 年,三线地区的 11 省区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 产原值在全国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原值总额中占的比重,由 1965 年的 32.9%上升到 35.3%;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由 22.3%提高到 25%。全国将近 1500 家大型企业,分布 在三线地区的占 40%以上。1965 年~1975 年间,内地工业总产值增长 143.9%,快于沿海 123.3%的速度;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由 1965 年的 36.9%,提高 到 1975 年的 39.1%。基本实现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2.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反思与以沿海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虽然在建国后 30 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变了旧有 的不合理的生产布局。但是“均衡”的发展战略,由于资本短缺,基础设施落后,传统供给 等因素难以为继。“三五”时期,沿海地区的投资额降到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最低点,在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仅占 30.9%,比“一五”时期下降了 10.9 个百分点;其次,“三五” 时期,轻工业投资仅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 4.4%,“四五”期间,仅占 5.8%,造成很 长时期的轻工业产品的严重短缺。与此同时,许多相关的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都受到了不同 程度的影响。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建国初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7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 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占国土面积 45%的西北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 的 3%,占国土面积 23%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 6%。 改变这种工业偏集中于沿海的状况,成为新中国领导人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二,迫于当时的 国际形势,东南沿海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半月形包围圈”的封锁,工业基地偏集中于此对
国家安全十分不利: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使加快战略后方的建设成为必然。出于对国防 安全的考虑,生产力布局应以均衡为原则。第三,在理论渊源上,这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 略源自于前苏联的“社 布局理论”。恩格斯曾说过:“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 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 这种均衡布局理论对我国采取区域经济均衡发用 战略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70年代末,理论界、中央决策层开始反思建国后30年区域经 济均衡发展路的经哈数训。得出了以下几点共识:一,经济发展应尊重其自身规律,不应 强加其更多的人为及政治因素,经济发展应将效率放在首位:二,由于我国各区域在自然资 源、区位优势、生产力水 技术条件和社会发展基础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也就在客 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 梯度推移 在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至 一点 三,在促成经济增长的要素既定的前提下,提高单位要素的效率是唯一的选择。四,一个国 家或一个地区区位发展的选择与周边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基于上述 实 。1980年五届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批准了在 珠海 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 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1984年5月,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基础上,国家决定进 步开放从东北沿海一直到广东南海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在这些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 技术开发区。1985年初,又确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洲三角 地区,以及胶东半岛、了东半岛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决定兴力海南经济特风:同 时,国家加大了对东部的资金投入(见表)。至此,以加快沿海地区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 均衡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 1982一198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的区域比较(%) 年份东部中部西部 198245.06 27.814.61 198756.1225.5714.2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整理 3东、西部差距的加大与新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是明显的,在整个80年代,我国 国民经济以超过12%的速率增长,90年代也未低于8%,而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更高的增 长水平。而与此同时,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西部的发展势头被削弱,东部地 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和相对差距都在迅速扩大。1978年,中国东高 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分别为153.6元和2129元,到1990年分别 扩大到700.1元和885.8元,1998年又分别扩大到4270元和5490.9元(当年价)。再从相对 差距来看,在1983一1994年间,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系数由29.8%H 升到46.7%,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系数则由444%迅速增加到55.9% 二者分别 扩大了16.9和1 5个百分点 到1998年, 东西斋 地区人均GDP相对差距系数已扩大 57.7%,比1994年扩大了1.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已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国家安全十分不利;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使加快战略后方的建设成为必然。出于对国防 安全的考虑,生产力布局应以均衡为原则。第三,在理论渊源上,这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 略源自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生产布局理论”。恩格斯曾说过;“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 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这种均衡布局理论对我国采取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战略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70 年代末,理论界、中央决策层开始反思建国后 30 年区域经 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以下几点共识:一,经济发展应尊重其自身规律,不应 强加其更多的人为及政治因素,经济发展应将效率放在首位;二,由于我国各区域在自然资 源、区位优势、生产力水平、技术条件和社会发展基础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而也就在客 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推移”,在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三,在促成经济增长的要素既定的前提下,提高单位要素的效率是唯一的选择。四,一个国 家或一个地区区位发展的选择与周边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基于上述认识,80 年代初期以对外开放为特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 实施。1980 年五届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批准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 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1984 年 5 月,在总结经济特区经验基础上,国家决定进一 步开放从东北沿海一直到广东南海的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在这些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 技术开发区。1985 年初,又确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洲三角 地区,以及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 年,决定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同 时,国家加大了对东部的资金投入(见表)。至此,以加快沿海地区开放为特征的区域经济非 均衡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 1982—1987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的区域比较(%) 年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82 45.06 27.8 14.61 1987 56.12 25.57 14.2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数据整理 3.东、西部差距的加大与新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是明显的,在整个 80 年代,我国 国民经济以超过 12%的速率增长,90 年代也未低于 8%,而这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更高的增 长水平。而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西部的发展势头被削弱,东部地 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和相对差距都在迅速扩大。1978 年,中国东部 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 GDP 的绝对差距分别为 153.6 元和 212.9 元,到 1990 年分别 扩大到 700.1 元和 885.8 元,1998 年又分别扩大到 4270 元和 5490.9 元(当年价)。再从相对 差距来看,在 1983~1994 年间,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均 GDP 的相对差距系数由 29.8%上 升到 46.7%,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系数则由 44.4%迅速增加到 55.9%,二者分别 扩大了 16.9 和 11.5 个百分点。到 1998 年,东西部地区人均 GDP 相对差距系数已扩大到 57.7%,比 1994 年扩大了 1.8 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人均 GDP 水平已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西部地区的过度滞后,对整 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西部资源的供给弹性无法及时改善, 难以满足东部沿海地 区及西部自身经济日益扩张的需求: ,西部市场容量因人均收入低而扩大较慢,不利于国 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三,西部的人才、资金大量流向沿海地区和高回报产业,进一步削 弱了西北的发展能力:四,西部大量劳动力因缺乏发展就业机会而流向沿海,一方面使西部 发展更受影响,另一方面又使沿海社会基础设施承受了巨大压力。 在这 背景 下,江泽民总书记于1999年6月17日发表了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西高 大开发战略”。江洋民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 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 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把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 方针。加快西部地风的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韩康发据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 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来看,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上是一种新的均衡战路 一以平抑、弥合东西部之间过大的差距,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对以往 均衡发展战略的否定之否定。 4启示:经济发展是均衡与非均衡的相辅相成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一一非均衡 均衡的演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这一战略的演变过程。 在这一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新中国经济取得较大成就的阶段,正是在区域经 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之下,原因何在呢?首先,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了各经济区域 的差异,因地制宜,以效率为先,充分发挥了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其次,非均衡发展战略更 多地依靠、利用经济发展规律,而均衡发展战略更多地依据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在一定程 府上忽略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而言,主要问 题在于资源的缺乏,尤其是资金的短缺,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稀缺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 置,发挥最大的效益。但均衡发展战略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它“强调平等的重要性,认为 域发展的不平衡,区际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会引起社会的振荡,恶化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危害经济发展”。而这正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容易产生的消极后果。由于二者在功能上的差 异和互补,决策者为了使经济得到良性、协调的发展必须对二者同时加以运用,在不同阶段 对二者“相机抉择”。另外,就发展的本质而言,发展本身就是一 个均衡与非均衡相石转化 的过程。这也就是我国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哲学依据所在 综上,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能将均衡与非均衡的发展战略绝对化。因为无 论从二者功能上的差异,还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均衡与非均衡的相辅相成才能使经济健康、 快速、协调的发展。《开发研究》 中宏网责任编辑:张莉
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西部地区的过度滞后,对整 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一,西部资源的供给弹性无法及时改善,难以满足东部沿海地 区及西部自身经济日益扩张的需求;二,西部市场容量因人均收入低而扩大较慢,不利于国 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三,西部的人才、资金大量流向沿海地区和高回报产业,进一步削 弱了西北的发展能力;四,西部大量劳动力因缺乏发展就业机会而流向沿海,一方面使西部 发展更受影响,另一方面又使沿海社会基础设施承受了巨大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江泽民总书记于 1999 年 6 月 17 日发表了重要讲话,正式提出了“西部 大开发战略”。江泽民指出:逐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 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 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把逐步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 方针。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 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轨迹来看,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上是一种新的均衡战咯 ——以平抑、弥合东西部之间过大的差距,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是对以往 均衡发展战略的否定之否定。 4.启示:经济发展是均衡与非均衡的相辅相成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非均衡—— 均衡的演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这一战略的演变过程。 在这一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新中国经济取得较大成就的阶段,正是在区域经 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导之下,原因何在呢?首先,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了各经济区域 的差异,因地制宜,以效率为先,充分发挥了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其次,非均衡发展战略更 多地依靠、利用经济发展规律,而均衡发展战略更多地依据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在一定程 度上忽略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而言,主要问 题在于资源的缺乏,尤其是资金的短缺,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利于稀缺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 置,发挥最大的效益。但均衡发展战略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它“强调平等的重要性,认为区 域发展的不平衡,区际收入的差距日趋扩大,会引起社会的振荡,恶化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危害经济发展”。而这正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所容易产生的消极后果。由于二者在功能上的差 异和互补,决策者为了使经济得到良性、协调的发展必须对二者同时加以运用,在不同阶段 对二者“相机抉择”。另外,就发展的本质而言,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均衡与非均衡相互转化 的过程。这也就是我国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哲学依据所在。 综上,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能将均衡与非均衡的发展战略绝对化。因为无 论从二者功能上的差异,还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均衡与非均衡的相辅相成才能使经济健康、 快速、协调的发展。《开发研究》 中宏网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