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22.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作者:程恩富王中保来源:《前线》杂志添加日期:09年11月24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 土所瞩目。中国经济发展总量 P己经跃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之后。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外汇储备跃 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连续30年的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年均GDP 增长率达到96%,就经济增长的时间之久和速度之快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2008 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3292单元,步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尤其在2007 年伊始的金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受到冲击和陷入哀 中国经济依然强劲增 2009年 年GDP增长率预计将超过8%。 而此时又恰逢新中国 立60周年,于是中外学者纷纷热议和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模式”,以便总结和提炼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经验和规律,以资世界借鉴参考和中国承前启后。 、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说 关于经济发展的“模式”说早已有之, 一旦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或 者具有突出特点,就会有相应的模式提出。比如,以德国、瑞士、挪威、瑞典等为代表,强 调政府作用和福利社会的“莱茵模式”,或者称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 表,强调白由音争市场经济的“盎格鲁一撒克孙式”,或者称为“自由本主义模式”:以 铺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 湾等为代表 调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东亚模式”,或 者称为“新兴市场经济模式”:以墨西哥、阿根廷等为代表,强调践行经济“私有化、非调 控化、自由化”为特征的“华盛顿共识”的“拉美模式”,因其是失败的,又被称为“拉美 陷阱”:以俄罗斯等为代表,强调经济迅速“私有化、非调控化、自由化”而失败的“激进 转轨模式”,或者称为“休克疗法”:以前苏联为代表,强调集中计划经济而取得后大成就的 “苏联模式”,因其弊端是明显的和主要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践的,因而又被称为“斯大 林模式”:以越南为代表,强调利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又称为“越 南模式”,等等。 不同的发展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也有共性。比如,“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和“自 由资本主义模式”都是以资本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拉美模式” 和俄罗斯“激进转轨模式”则是以“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为样板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发 展模式,因而也统称为“新自由主义模式”。“东亚模式”更多是以“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为 样板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苏联模式”“越南模式”“中国模式”,乃至“古巴 模式”等,都是以资本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只不过“苏联模式”和“古 巴模式”突出的是计划手段的作用,而“越南模式”和“中国模式”突出的是利用市场手段 的作用。 二、中国经济发展不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 通常人们更注重的是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这些特点区分开了不同发展模式。不过 电使是一个发职想式中外学者站在不同立场和双察角度,出的跨论也不尽相园 是中国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 模式的看法也不尽相 学 ,中国经济发展是道 循了“新自由主义模式”。这些学者认为: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 流经济学及其衍生经济政策的结果,改革就是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核心理念——“华盛顿共 识”靠拢的过程。30年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走了一条以市场化、私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作者:程恩富 王中保 来源:《前线》杂志 添加日期:09 年 11 月 24 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世所瞩目。中国经济发展总量 GDP 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之后。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之后。外汇储备跃 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连续 30 年的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年均 GDP 增长率达到 9.6%,就经济增长的时间之久和速度之快来说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2008 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 3292 美元,步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之列。尤其在 2007 年伊始的金融、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受到冲击和陷入衰退时, 中国经济依然强劲增长,2009 年全年 GDP 增长率预计将超过 8%。而此时又恰逢新中国成 立 60 周年,于是中外学者纷纷热议和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模式”,以便总结和提炼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经验和规律,以资世界借鉴参考和中国承前启后。 一、关于经济发展“模式”说 关于经济发展的“模式”说早已有之,一旦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或 者具有突出特点,就会有相应的模式提出。比如,以德国、瑞士、挪威、瑞典等为代表,强 调政府作用和福利社会的“莱茵模式”,或者称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 表,强调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或者称为“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以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为代表,强调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东亚模式”,或 者称为“新兴市场经济模式”;以墨西哥、阿根廷等为代表,强调践行经济“私有化、非调 控化、自由化”为特征的“华盛顿共识”的“拉美模式”,因其是失败的,又被称为“拉美 陷阱”;以俄罗斯等为代表,强调经济迅速“私有化、非调控化、自由化”而失败的“激进 转轨模式”,或者称为“休克疗法”;以前苏联为代表,强调集中计划经济而取得巨大成就的 “苏联模式”,因其弊端是明显的和主要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践的,因而又被称为 “斯大 林模式”;以越南为代表,强调利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又称为“越 南模式”,等等。 不同的发展模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是也有共性。比如,“民主社会主义模式”和“自 由资本主义模式”都是以资本私有制为基础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拉美模式” 和俄罗斯“激进转轨模式”则是以“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为样板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发 展模式,因而也统称为“新自由主义模式”。“东亚模式”更多是以“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为 样板的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苏联模式”“越南模式”“中国模式”,乃至“古巴 模式”等,都是以资本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只不过“苏联模式”和“古 巴模式”突出的是计划手段的作用,而“越南模式”和“中国模式”突出的是利用市场手段 的作用。 二、中国经济发展不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 通常人们更注重的是不同发展模式的特点,这些特点区分开了不同发展模式。不过, 即使是同一个发展模式,中外学者站在不同立场和观察角度,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即使 是中国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遵 循了“新自由主义模式”。这些学者认为:30 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是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 流经济学及其衍生经济政策的结果,改革就是向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核心理念——“华盛顿共 识”靠拢的过程。30 年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中国走了一条以市场化、私

有化、非调控化为导向的改革道路。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佳工具,其配置资源的效率远胜于 国家计划和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反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政府干预越少越好,市场 作用越大越好 企业家和个人是理性的“ 经济人” 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与个人对私人财 的追求,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地方分权引起的地方竞争和对外开放引入的制度竞 争是中国发展的推动力。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市场自由化过程,也是整个经济的非 公有化的过程。非公经济比例不断上升、公有经济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等私有经济比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等公有经济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这些学者还认为,中国 目前的改 于放仍然存 些问 泉因主 是市 化程度不够,政府干预过多,私有化还 不彻底,并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市场自由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 这些学者仅仅看到,中国在从传统高度集中的补会主义计别经济体制向补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确实是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一般想律的理论 论述 并在实践中从过去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转向适当强调个体利益,从几乎单纯的公有制经 济到适度降低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和开创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 私营和外资等私有经济发展。于是,这些学者就误以为中国改革开放是遵循了西方资产阶级 主流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的逻辑。事实上,如果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 的罗辑,中国就不可能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如果 遵循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实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就不可能坚持和完 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 调控水 丁能倡导 立自主的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的 对外开放。显然,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论没有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论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是 不符合实际的,同时,也会误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不是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 流经济学及其衍生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且现阶段出现的收入和财富占有的差距、资源的破坏 性开采和浪费性使用、环境污染、公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恰恰是受到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 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宜传和影响的结果。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倡导企业片面 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企业不注重资源节约,态意排放生产污染物,最大程度地压低工资和 降低工作条件,甚至生产和兜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 个人唯一寻求财 最大化,引发个人损公肥私、行贿受贿、道德沦丧,甚至严重暴力犯罪 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布局、结构和行业的调整,其至一些国有企业破 倒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不能就此笼统地说公有制经济效率低。正如, 些私有制企业破产倒闭,不能证明私有制企业效率低一样。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 成就是以公有制为主 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 同发展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公有制经济的宏观和微 观高效益,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未米的持续发展,更是归功于公有 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只有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 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反观之,以资 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按资分配为主体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必然出现有效 清费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进而导致经济不断地被经济危机所打断,不可能长期持续高速发 展。中国经济发展假若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同样逃脱不了拉美模式失败的命记 。相反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恰恰说明中国并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 三、中国经济发展不是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有化、非调控化为导向的改革道路。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佳工具,其配置资源的效率远胜于 国家计划和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反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政府干预越少越好,市场 作用越大越好。企业家和个人是理性的“经济人”,企业家对利润的追求与个人对私人财产 的追求,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地方分权引起的地方竞争和对外开放引入的制度竞 争是中国发展的推动力。30 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市场自由化过程,也是整个经济的非 公有化的过程。非公经济比例不断上升、公有经济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等私有经济比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等公有经济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这些学者还认为,中国 目前的改革开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原因主要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政府干预过多,私有化还 不彻底,并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市场自由化改革,减少政府干预。 这些学者仅仅看到,中国在从传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确实是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 论述,并在实践中从过去过分强调集体利益转向适当强调个体利益,从几乎单纯的公有制经 济到适度降低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和开创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 私营和外资等私有经济发展。于是,这些学者就误以为中国改革开放是遵循了西方资产阶级 主流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的逻辑。事实上,如果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及其政策主张 的逻辑,中国就不可能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如果 遵循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实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就不可能坚持和完 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还不可能倡导独立自主的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的 对外开放。显然,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论没有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论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是 不符合实际的,同时,也会误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 30 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不是遵循西方资产阶级主 流经济学及其衍生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且现阶段出现的收入和财富占有的差距、资源的破坏 性开采和浪费性使用、环境污染、公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恰恰是受到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 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宣传和影响的结果。西方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倡导企业片面 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企业不注重资源节约,恣意排放生产污染物,最大程度地压低工资和 降低工作条件,甚至生产和兜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个人唯一寻求财产 最大化,引发个人损公肥私、行贿受贿、道德沦丧,甚至严重暴力犯罪。 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布局、结构和行业的调整,甚至一些国有企业破产 倒闭,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不能就此笼统地说公有制经济效率低。正如,一 些私有制企业破产倒闭,不能证明私有制企业效率低一样。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取得的巨大 成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结果,充分体现了公有制经济的宏观和微 观高效益,而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未来的持续发展,更是归功于公有 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只有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 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反观之,以资 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是按资分配为主体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必然出现有效 消费不足和生产相对过剩,进而导致经济不断地被经济危机所打断,不可能长期持续高速发 展。中国经济发展假若是遵循新自由主义模式,同样逃脱不了拉美模式失败的命运。相反, 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恰恰说明中国并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新自由主义模式。 三、中国经济发展不是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不右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是遵活和应该道活“民主社主义式”。这些 者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模 本主义, 也演变了社会主义 瑞典为代表的社会民 主党人就成功地创造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框架内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民 主社会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由民主宪政、混合私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 制度构成。中国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实行包产到户,废止近平单一的公有制,实行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言起来”,是把代表先讲生产力的格木家情回来,是 要发展混合私有制经济 这些政策都是对社会主义的演变或者说修 只是“为了避免修 正主义 ,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迈向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性一步。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论者只看到中国私有制经济的发展,看不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 及其 百极分化 看到社 义市 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共性,看不到二者性质上的本质差别,即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为主体 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只看到福利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缓和资本与劳动的矛后,改 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看不到福利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和主张, 私有资本条件下的利润是为资产阶级所有,资本主义的福利保障制度所提供的合格的雇佣 动力是为资产阶级剥削服务的,劳动阶级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论老 片面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及其模式,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是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实 际并非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讨程始终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利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 一些环 节和方面,借鉴国外合理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改革既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 性质,发展也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发展檬式。中国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二者的仍 势,这正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中国通过改革,突破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 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 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念 “实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术 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说成“中国模式”,那这种模式无疑是 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因其具有中国特色,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与 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对应,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模式、文化发 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考虑到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即 公有资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又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 式。 四、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的特征 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 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四主型”制度,即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 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遵循和应该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这些学 者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既演变了资本主义,也演变了社会主义。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民 主党人就成功地创造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框架内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民 主社会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由民主宪政、混合私有制、社会市场经济、福利保障 制度构成。中国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实行包产到户,废止近乎单一的公有制,实行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本家请回来,是 要发展混合私有制经济,这些政策都是对社会主义的演变或者说修正,只是“为了避免‘修 正主义’之嫌,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迈向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性一步。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论者只看到中国私有制经济的发展,看不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 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只看到中国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看不到中国按劳分配为主体, 而且最终要消灭私有制及其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只看到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共性,看不到二者性质上的本质差别,即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私有制为主体 的市场经济基础之 上;只看到福利保障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缓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改 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看不到福利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和主张, 私有资本条件下的利润是为资产阶级所有,资本主义的福利保障制度所提供的合格的雇佣劳 动力是为资产阶级剥削服务的,劳动阶级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论者 片面看待中国经济发展及其模式,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是遵循“民主社会主义模式”,而实 际并非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始终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和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些环 节和方面,借鉴国外合理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改革既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 性质,发展也不是照抄、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中国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要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二者的优 势,这正是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中国通过改革,突破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 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念,“实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 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说成“中国模式”,那这种模式无疑是 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因其具有中国特色,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与 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对应,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模式、文化发展 模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考虑到这种模式的显著特征即 公有资本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又可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 式。 四、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的特征 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区别于其他模式的显著 特征,是经济发展的“四主型”制度,即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 素分配制度、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

第一,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所谓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是指在公 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包含资产在质上和量上的优势),发展私有经济 。中国在多种所有制 的动态发展中,注重保持公有制与私有经济之间作为“主体一辅体 的所有制结构。当绍 这种所有制结构的保持并非荷单地控制私有经济的上升,而是在私有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 巩固、发展和肚大公有制经济,始终保持公有经济的基础和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和控 制地位。 第二,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所谓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是指按 分配为主体,多要素所有者可凭产权参与分配,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呈现交互同向和并重关 系。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制度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提供了可行性的前提条件。在多 要素参与分配的条件下,中国注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者力提高低收入者收 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三,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所谓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是指多结 构地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在廉洁、廉价、民主和高效 的基础上,发挥国家调节的主导型作用。中国经济在保持发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的同时,注重发挥国家的计划手段和财政、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既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 去抑止“国家调节失灵”,又用国家调节的优良功能来纠正“市场调节失灵”,实现一种“基 主导”的双重调节机制。 第四,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所谓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是指要处 理好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同自力更生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高效利用本国资本关系,实行内 需为主并与外需相结合的国内外经济交往关系,促进从追求引进数量的粗放型开放模式向追 求引进效益的质量型开放模式转变。中国注重在结合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 展控股、控技(尤其是核心技术)和控牌(尤其是名牌)的“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和民成 跨国公司,突出培育和发挥知识产权优势,目的是打造出中国的“世界工厂”而非“世界 加工厂”,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型。 当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 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转轨模式。比如,在形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过程中,转轨的速度是渐进的,转轨的步骤是试错的和由点到 面的,转轨的顺序是以先立后破为主的,转轨的方式是以强制和诱导并用的,等等。因此 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借鉴是理所当然的。但是 作 成 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也具有 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指 出的,它同样可以为发达国家所借鉴。 (作者: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王中保,中 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刷研究员)

第一,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所谓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制度是指在公 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包含资产在质上和量上的优势),发展私有经济。中国在多种所有制 的动态发展中,注重保持公有制与私有经济之间作为“主体-辅体”的所有制结构。当然, 这种所有制结构的保持并非简单地控制私有经济的上升,而是在私有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 巩固、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始终保持公有经济的基础和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和控 制地位。 第二,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所谓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是指按劳 分配为主体,多要素所有者可凭产权参与分配,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呈现交互同向和并重关 系。公有制为主体的产权制度为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提供了可行性的前提条件。在多 要素参与分配的条件下,中国注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 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三,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所谓国家主导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是指多结 构地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的作用。同时,在廉洁、廉价、民主和高效 的基础上,发挥国家调节的主导型作用。中国经济在保持发挥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的同时,注重发挥国家的计划手段和财政、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既用市场调节的优良功能 去抑止“国家调节失灵”,又用国家调节的优良功能来纠正“市场调节失灵”,实现一种“基 础-主导”的双重调节机制。 第四,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所谓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是指要处 理好引进国外技术和资本同自力更生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高效利用本国资本关系,实行内 需为主并与外需相结合的国内外经济交往关系,促进从追求引进数量的粗放型开放模式向追 求引进效益的质量型开放模式转变。中国注重在结合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 展控股、控技(尤其是核心技术)和控牌(尤其是名牌)的“三控型”民族企业集团和民族 跨国公司,突出培育和发挥知识产权优势,目的是打造出中国的 “世界工厂”而非“世界 加工厂”,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型。 当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 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作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还是一种转轨模式。比如,在形成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过程中,转轨的速度是渐进的,转轨的步骤是试错的和由点到 面的,转轨的顺序是以先立后破为主的,转轨的方式是以强制和诱导并用的,等等。因此, 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借鉴是理所当然的。但是 作为一种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模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指 出的,它同样可以为发达国家所借鉴。 (作者:程恩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王中保,中 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