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扩展资料 1、浅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具有中国特 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实施,必将使全国经济发展进入相对协调、共同富裕的良性轨 道。 我国现代经济起步较晚,经济要素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恤区间经济发展条件莞异很大】 在较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着缩小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的艰巨任务。所以尽快制定协调区 域经济关系,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运行中,区域经济发用 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经济方面,通过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 略,可以使经济实现高效、持续的发展,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 地缩小区域间差距,防止两极分化,避免区域间的重复投资、产业趋同、地方保护等现象, 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第二,在社会、政治方面,通过制定的实施宏 观区域经济发展战属 ,使各区域间在战略实施中得到协 周发展,使当前区域间出现的明显的 收入差距和失业差距缩小,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所以制 订并实施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风域经济有以下特点:第一,合性。在风域经济行中,句括直接的工业、农 等经济活动,也包括提供劳务性产品的服务业、金融业,还包括间接从事经济活动、发挥引 导、协调职能的行政干预行为。因此,区域经济运行的主体既包括企业、农户,又包括直找 为生产服务的科研、文教等单位,也包括政府及经济管理综合部门。第二,中间性。现实的 经济生活在空间上是可以被区分为多个层次的。相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和微观的经济单位而 言,不论何种风域的经济运行,均且有中间性。认识风域经济运行的中间性的特征,可以更 全面地认识发展区域经济的制的条件和发展机遇。第三,差异性。区域经济在现实的经济活 动中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间层次,受到经济活动诸多内外因素的强烈影响,经济运行 现出差异性,如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和政治体制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认识区 域经济的差异性,可以更客观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路必须遵循以下原叫:(一)效率优先兼晒公平。通过调整优化区 域经济政策,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集约型增长 。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的重要原则。(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要调整产业结构和缩 区域经济差距,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继续发 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凡是应当由市场调节的区域经济活动,要进一步 放开搞活,激发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中央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合理界 定中央、地方、企业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责、权、利,使地区经济活动主体特别是政府行为 规范化、合理化。(三)产业转移要与优化结构相统一实现区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速区 域间产业转移,把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后进地区资源、土地、劳动力结合起米, 以提高产业水平。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对口支援、联合开发等方式,支援和促进中西 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相互配套、联合协作、布局合理、具有规模的经济格局。(四)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扩展资料 1、浅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具有中国特 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决策的实施,必将使全国经济发展进入相对协调、共同富裕的良性轨 道。 我国现代经济起步较晚,经济要素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地区间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很大, 在较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着缩小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的艰巨任务。所以尽快制定协调区 域经济关系,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政策显得尤为重要。在经济运行中,区域经济发展 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经济方面,通过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 略,可以使经济实现高效、持续的发展,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 地缩小区域间差距,防止两极分化,避免区域间的重复投资、产业趋同、地方保护等现象, 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第二,在社会、政治方面,通过制定的实施宏 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各区域间在战略实施中得到协调发展,使当前区域间出现的明显的 收入差距和失业差距缩小,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所以制 订并实施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区域经济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在区域经济运行中,既包括直接的工业、农业 等经济活动,也包括提供劳务性产品的服务业、金融业,还包括间接从事经济活动、发挥引 导、协调职能的行政干预行为。因此,区域经济运行的主体既包括企业、农户,又包括直接 为生产服务的科研、文教等单位,也包括政府及经济管理综合部门。第二,中间性。现实的 经济生活在空间上是可以被区分为多个层次的。相对于国民经济整体和微观的经济单位而 言,不论何种区域的经济运行,均具有中间性。认识区域经济运行的中间性的特征,可以更 全面地认识发展区域经济的制约条件和发展机遇。第三,差异性。区域经济在现实的经济活 动中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间层次,受到经济活动诸多内外因素的强烈影响,经济运行呈 现出差异性,如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和政治体制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认识区 域经济的差异性,可以更客观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战略定位。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调整优化区 域经济政策,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集约型增长。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的重要原则。(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宏观调控。要调整产业结构和缩小 区域经济差距,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继续发 挥市场机制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凡是应当由市场调节的区域经济活动,要进一步 放开搞活,激发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中央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合理界 定中央、地方、企业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责、权、利,使地区经济活动主体特别是政府行为 规范化、合理化。(三)产业转移要与优化结构相统一。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加速区 域间产业转移,把东部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和后进地区资源、土地、劳动力结合起来, 以提高产业水平。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对口支援、联合开发等方式,支援和促进中西 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相互配套、联合协作、布局合理、具有规模的经济格局。(四)
国家扶持与地区自身发展相统一。要在全国统一生产布局和确保国家重点建设的基础上,鼓 励地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展其能,开拓进取,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推 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市中区委党校)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趋势与走向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 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 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言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 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 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的一个重大间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哈絮 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的战略构想。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 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风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 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 代领导集体在深 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损 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 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 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 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 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 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 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 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 此他再 强调:“过去璃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 我们就是 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
国家扶持与地区自身发展相统一。要在全国统一生产布局和确保国家重点建设的基础上,鼓 励地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展其能,开拓进取,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推 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市中区委党校)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趋势与走向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 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 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 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 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 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 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 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 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 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 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 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 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 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 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 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 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 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 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
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 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 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 利用24个国家1940一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 水平的区际不 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 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 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 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 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话度倾斜的发展战路。话度随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 资和生 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 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 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 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 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 产力 间布局,以追求投 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 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 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风领斜,浩成风域经济差距扩大和风域 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 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 因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 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 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米,以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 X域经济持键增长和协调发据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 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 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 依托,形成多个跨名 市区的经济区 发展各区域优势 ,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 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 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 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
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 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 年,美国人 Williamson 利用 24 个国家 1940—1961 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 7 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 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 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 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 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 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 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 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 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 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 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 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 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 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 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 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 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 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 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 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 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 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 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 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 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 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
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 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 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 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路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 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 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 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 严业或者同 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 原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 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 二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 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 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 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风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 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是为了激励和带 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 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司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 度就应该而且能铭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 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路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 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 力,家步缩小地风发展差距”。 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 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3、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 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 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 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 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 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 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 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 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 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 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 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 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 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 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 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 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 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 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 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 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 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3、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国家将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五 中全会通过的建议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理念与执政的方略。统筹了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强调 个 须 这六个必须是整个五中 云议 灵魂,其中有一个必须,就是必须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并且在建议的第五部分把区 域协调发展和城镇的、城乡的协调发展统一地加以论述。这表明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必须以所 在区域为依托,而城市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央在建议当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个新农村怎么建设呢?应该在城市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下前讲,在这个前提下实现统第的发 展。这次建议从统揽全局的高度出发,第一次提出了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还提出 了许多新的与时俱进的思想 现在是数字化时代,我用“4344N5”来概括五中全会。 第一个4,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为了合理发展经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有四类 区划。第 类,经济地带:第二类,区域政策覆盖区:第三类,功能区 :第四类,协作区。 “3”:一是3级阶梯,也就三个经济地带。中国的地形就是三级台阶,西边高、东边低、中 边几个三角洲或者大平原,但是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的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的条件刚好是 相反的,是东中西。从九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的文件就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在十五开始时 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后来是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在十五时期投资了将近1万亿。但是,东 中西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那么,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呢?就是使这个差距逐步缩小。在西 部大开发之前,东部跟西部大概差1.5个百分点,现在缩小到0.6个百分点,这是很不容易 的。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说要每个省、每个市人均GDP都一样,这是 不可能做到的。这次建议首先明确的就是要各个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 个是义名教 个是卫生保健。意思是在新疆、青海 山东,小学跟北京市、上海 市小学的水平基本要 一样。我们现在的差距很大,北京市的叶 小学比有些地区大学的装备 师资水平都高。所以基础教有、基础教有要均等化,满足受教有的基本群体。 二是三驾马车。我们讲东部12个省市,改革开放27年来,我们平均年经济增长率是94% 旧94%主要是常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温建几个省,汶二驾马车大概拉动整 个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三,就是长三脚、珠三角、京津冀和环淌海。现在的区域政 就是希 5到10年,能够有第四匹马就是振兴东北和东部崛起,中央的政策、目标和意图就是希望 有新的马出来。 三是三位病灶。西部的病灶主要是欠发达地风有待开发,生物链一日破坏,很名非常亚面」 东部三省面临体制和结构的双重老化,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骄做,但在这20、30年来,结 构和机制双重老化。第三个3,东部的经济增长年增长都是百分之十几甚至到百分之二十几 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增长方式的转化是相对滞后的。主要表现在两个问题上,1、为他 人做嫁衣多,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少。2、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难负其重,就是我们讲 的民工荒、地荒、电荒、煤荒。广东省的经济总量是31个省市中的冠军,有3万多家服装
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国家将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五 中全会通过的建议集中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理念与执政的方略。统筹了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强调了“六个必须”。这六个必须是整个五中全会建议的 灵魂,其中有一个必须,就是必须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并且在建议的第五部分把区 域协调发展和城镇的、城乡的协调发展统一地加以论述。这表明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必须以所 在区域为依托,而城市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央在建议当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个新农村怎么建设呢?应该在城市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下前进,在这个前提下实现统筹的发 展。这次建议从统揽全局的高度出发,第一次提出了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还提出 了许多新的与时俱进的思想。 现在是数字化时代,我用“4344N5”来概括五中全会。 第一个 4,我国 960 万平方公里,为了合理发展经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有四类 区划。第一类,经济地带;第二类,区域政策覆盖区;第三类,功能区;第四类,协作区。 “3”:一是 3 级阶梯,也就三个经济地带。中国的地形就是三级台阶,西边高、东边低、中 边几个三角洲或者大平原,但是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的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的条件刚好是 相反的,是东中西。从九五计划开始,党和政府的文件就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在十五开始时 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后来是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在十五时期投资了将近 1 万亿。但是,东 中西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那么,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呢?就是使这个差距逐步缩小。在西 部大开发之前,东部跟西部大概差 1.5 个百分点,现在缩小到 0.6 个百分点,这是很不容易 的。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说要每个省、每个市人均 GDP 都一样,这是 不可能做到的。这次建议首先明确的就是要各个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两 个,一个是义务教育,一个是卫生保健。意思是在新疆、青海、山东,小学跟北京市、上海 市小学的水平基本要一样。我们现在的差距很大,北京市的中小学比有些地区大学的装备、 师资水平都高。所以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要均等化,满足受教育的基本群体。 二是三驾马车。我们讲东部 12 个省市,改革开放 27 年来,我们平均年经济增长率是 9.4%, 但 9.4%主要是靠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几个省,这三驾马车大概拉动整 个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三,就是长三脚、珠三角、京津冀和环渤海。现在的区域政策就是希望 5 到 10 年,能够有第四匹马就是振兴东北和东部崛起,中央的政策、目标和意图就是希望 有新的马出来。 三是三位病灶。西部的病灶主要是欠发达地区有待开发,生物链一旦破坏,很多非常严重。 东部三省面临体制和结构的双重老化,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骄傲,但在这 20、30 年来,结 构和机制双重老化。第三个 3,东部的经济增长年增长都是百分之十几甚至到百分之二十几, 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增长方式的转化是相对滞后的。主要表现在两个问题上,1、为他 人做嫁衣多,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少。2、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难负其重,就是我们讲 的民工荒、地荒、电荒、煤荒。广东省的经济总量是 31 个省市中的冠军,有 3 万多家服装
企业,一年出口服装120亿,但是,60%的服装企业都是贴牌加工贸易。所以未来的发展对 于中东西部应该对症下药,对这三个病灶采取措施。 第三个4,就是四大区域政策覆盖区。我国现在区域当中有四个政策:西部大开发,西部地 区是12个省市,比西部地带多了广西和内蒙,中部地区是6个省市,包括山西和南边的河 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东部就是10个省份,不包括江西,从河北、天津开始,南 功到海南岛不句括广西。这个布局跟范用围几个地带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每个都有相应的 是应该由议会立法 ,但是我们 的法非常困难,西部大于 年多,我参与了多次讨论,现在还没有从国务院进入到全国人 ,现在只能以 红头文件为依据。西部大开发国务院有两个意见,一个是2000年,一个是2003年。东北的 振兴在03年13号文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见》。现在缺的 是中部六省的政策,温总理今天夏天在长沙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现在正在积极讨论当中。 第四个4,四位功能区划。在《建议》当中,有一个叫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 区、重点保护禁止开发区。这四位功能区的空间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划分,在国外、国内,区 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中是早就有的,但是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是第 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中国无论哪一个省、哪一个市,越 要发展,有一些地区就越不能开发。中国有一句话:舍得。什么是舍得?实际上有舍才有得, 储得放弃才能直正得到。 空间的安排中也是这样。北京分成几个区,重点是在东部发展, 就是从机场、望京一直到亦庄这条线,西北是山区,是北京的生态保护区,这个地方如果也 搞工业就糟了。所以北京划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北部就是生态涵养区,禁止开发保护13000 多平方公里,保护北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特别是空气、水源的质量。各个省、市都 应该按照功能划分。第二个作用,对于欠发达、人口频度比较低、经济开始起步的时候,式 是要培养增长集,把投资集中起来,就是毛主席过去讲得,集中力量打研灭战。所以我们 定要建重点开发区 “N”:就是有N个协作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方面为了限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国家就必须划成省、市、县,这样才能各负其责。但是经济发展不应该受行政区划的局限, 过去中央文件也讲过,这次特别突出的讲到这个问题。现在的特殊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我 们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哪怕是一个中小城市,比如德力西就把研发中心搬到美国去,不要 等者梯度转移,能够直接把在电器方面的最新技术引进来。所以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强抓经 济全球化的机遇,就必须走城市联盟的道路、区域联盟的道路。 现在我们国家有3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跨地带的区域合作,现在搞得最有成就的就是“9 次签单就2930亿,因为广州 有资金、有技术、浙江也是这样,但它周边的中西部像川、云、贵、湖南缺资金、缺技术 这就是一种南北互补性的合作。还有一种就是几个省组成经济区,比如在福州、徐州周边有 4个省,有20多个城市就组织成准海经济区,联合起来搞经济。靠西一点,邯郸、邢台 安阳四个省组成中原经济区,有13个省。作用是过去计划经济下,省会的投资最多,离省 会最远的地方经济就是最差的。所以就利用市场经 的结合, 互相联 来共同发展 在国 上就是南南合作的形式。第三,中西腹地型或者大都市圈,这是最近五年来发展最迅猛的。 最明显的就是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的大城市群、都市圈。现在广州、武汉、 郑州、沈阳都结合成规模不等的大都市圈
企业,一年出口服装 120 亿,但是,60%的服装企业都是贴牌加工贸易。所以未来的发展对 于中东西部应该对症下药,对这三个病灶采取措施。 第三个 4,就是四大区域政策覆盖区。我国现在区域当中有四个政策:西部大开发,西部地 区是 12 个省市,比西部地带多了广西和内蒙,中部地区是 6 个省市,包括山西和南边的河 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东部就是 10 个省份,不包括江西,从河北、天津开始,南 边到海南岛不包括广西。这个布局跟范围几个地带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每一个都有相应的政 策依据。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是应该由议会立法的,但是我们的法非常困难,西部大开 发的法立了三年多,我参与了多次讨论,现在还没有从国务院进入到全国人大,现在只能以 红头文件为依据。西部大开发国务院有两个意见,一个是 2000 年,一个是 2003 年。东北的 振兴在 03 年 13 号文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见》。 现在缺的 是中部六省的政策,温总理今天夏天在长沙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现在正在积极讨论当中。 第四个 4,四位功能区划。在《建议》当中,有一个叫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 区、重点保护禁止开发区。这四位功能区的空间应该有不同的功能划分,在国外、国内,区 域规划、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中是早就有的,但是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是第一 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中国无论哪一个省、哪一个市,越 要发展,有一些地区就越不能开发。中国有一句话:舍得。什么是舍得?实际上有舍才有得, 懂得放弃才能真正得到。在空间的安排中也是这样。北京分成几个区,重点是在东部发展, 就是从机场、望京一直到亦庄这条线,西北是山区,是北京的生态保护区,这个地方如果也 搞工业就糟了。所以北京划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北部就是生态涵养区,禁止开发保护 13000 多平方公里,保护北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特别是空气、水源的质量。各个省、市都 应该按照功能划分。第二个作用,对于欠发达、人口频度比较低、经济开始起步的时候,就 是要培养增长集,把投资集中起来,就是毛主席过去讲得,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所以我们一 定要建重点开发区。 “N”:就是有 N 个协作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方面为了履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国家就必须划成省、市、县,这样才能各负其责。但是经济发展不应该受行政区划的局限, 过去中央文件也讲过,这次特别突出的讲到这个问题。现在的特殊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我 们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哪怕是一个中小城市,比如德力西就把研发中心搬到美国去,不要 等着梯度转移,能够直接把在电器方面的最新技术引进来。所以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强抓经 济全球化的机遇,就必须走城市联盟的道路、区域联盟的道路。 现在我们国家有 3 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跨地带的区域合作,现在搞得最有成就的就是“9 +2”,是去年广东省委打的牌,叫泛珠三角州,9 是广东加广东周围的 8 个省,2 是香港和 澳门。去年初提出来,去年夏天开第一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一次签单就 2930 亿,因为广州 有资金、有技术、浙江也是这样,但它周边的中西部像川、云、贵、湖南缺资金、缺技术, 这就是一种南北互补性的合作。还有一种就是几个省组成经济区,比如在福州、徐州周边有 4 个省,有 20 多个城市就组织成淮海经济区,联合起来搞经济。靠西一点,邯郸、邢台、 安阳四个省组成中原经济区,有 13 个省。作用是过去计划经济下,省会的投资最多,离省 会最远的地方经济就是最差的。所以就利用市场经济的结合,互相联合来共同发展,在国际 上就是南南合作的形式。 第三,中西腹地型或者大都市圈,这是最近五年来发展最迅猛的。 最明显的就是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三角洲 16 个城市的大城市群、都市圈。现在广州、武汉、 郑州、沈阳都结合成规模不等的大都市圈
最后“5”:五种机制。我们要想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怎么处理呢?就是要 实现一种互动的机制 个地区的发展,能够带动别的地区,而不能以牺牲别的地区为 代价。这是这次建议特别强调的。 互动机制怎么实现?具体是靠机制实现的。第一,市场机制。最近几年,东部地区,特别是 三驾马车,土地短缺、地价上涨,煤电油水都涨价,要素价格上涨,要素供求不平衡,要素 的空间价格就 生差异。所以最近两 年东部,特别是渐江、广东的资金大量向中西 部引 现在西部接受东部的资金,最近五年有S0O0亿,仪浙江 一个省留到西部的资金超过1千亿, 上海也超过1千亿。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第二,合作机制。合 作机制是一种协议性的分工,我们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如果是政府 搭台、老百姓唱戏就会成功。如果政府搭台、书记、官员唱戏,就不会太成功。第三,互 助机制 中央政府从80年代初就结对子 比如福建和宁 上海和 ,北京和内蒙,有 多种多样的资源,从上海、北京派上千个干部到新疆做奉献,除了到当地扶持外 其中重要 的就是介绍项目,项目是互惠互利的。第四,扶植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 除了这些机制,要想能够协调发展,不管是东中西的地区还是城乡的协调、还有一个很重要 的机制,就是补供机制。比如广东、香巷喝的是东江水,东江水在蜂南,赣南农民的收益还 不到1干块钱,它什么都不能搞,因为要保持东江水域水源。广东、香港就应该给上游补水, 这是从局部看。 全国来看,长江、黄河的水源都在青海,是 江的源头,对那里的 不培化 护要求非常严格,许多污染的工业,甚至施肥的农业都不能干,怎么办?他们也要全面小康, 就要有补偿机制
最后“5”:五种机制。我们要想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统筹发展,怎么处理呢?就是要 实现一种互动的机制,就是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够带动别的地区,而不能以牺牲别的地区为 代价。这是这次建议特别强调的。 互动机制怎么实现?具体是靠机制实现的。第一,市场机制。最近几年,东部地区,特别是 三驾马车,土地短缺、地价上涨,煤电油水都涨价,要素价格上涨,要素供求不平衡,要素 的空间价格就产生差异。所以最近两三年东部,特别是浙江、广东的资金大量向中西部引进。 现在西部接受东部的资金,最近五年有 5000 亿,仅浙江一个省留到西部的资金超过 1 千亿, 上海也超过 1 千亿。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合作机制。合 作机制是一种协议性的分工,我们已经有几十年了,但是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如果是政府 搭台、老百姓唱戏就会成功。如果政府搭台、书记、官员唱戏,就不会太成功。 第三,互 助机制。中央政府从 80 年代初就结对子,比如福建和宁夏、上海和云南,北京和内蒙,有 多种多样的资源,从上海、北京派上千个干部到新疆做奉献,除了到当地扶持外,其中重要 的就是介绍项目,项目是互惠互利的。 第四,扶植机制。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 除了这些机制,要想能够协调发展,不管是东中西的地区还是城乡的协调、还有一个很重要 的机制,就是补偿机制。比如广东、香港喝的是东江水,东江水在赣南,赣南农民的收益还 不到 1 千块钱,它什么都不能搞,因为要保持东江水域水源。广东、香港就应该给上游补水, 这是从局部看。从全国来看,长江、黄河的水源都在青海,是三江的源头,对那里的环境保 护要求非常严格,许多污染的工业,甚至施肥的农业都不能干,怎么办?他们也要全面小康, 就要有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