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4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朱敏原创12010-03-3022221收藏」投票 关键字:比较优势研究报告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环渤海 中国风域经济发据战路研究 一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基金项目】依托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权威平台,2008年下半年以来,《新经济导刊》 朱敏总编特邀国际经济法博士韩忠亮教授,共同领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分别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部湾等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这篇 《环渤海经济图发展研究报告》是课题组历时五个月,深入调研天津、青岛、大连等环渤海 重镇。经梳理和提炼的子课题成果 。本课题得到了各地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 别要感谢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博士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明 博士的帮助和指导。另有部分的子课题正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袂进行,在此鸣谢我们的老 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伟教授和经济学院刷院长、博士生导 师遗挂田数授。 一、区域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综述 (一)“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理论述评 李嘉图(1817)继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后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历经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李 嘉图的劳动生产率经典性模型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优势理论体系。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以李嘉图的经典模型为原型,经过哈勃勒和戴尔道夫等学者的完 善,形成了李嘉图比较优势说:后来,以赫克数尔(1919)和俄林(1933)模型为起点,在苹堡 尔森等经济学家的积极倡导下,形成禀赋比较优势学说。由于比较优势来源的不同,形成了 两种思路的主要差别,而后者是国际贸易中的主流,也是后来区域经济要素禀赋的提升的理 论依据。 2.比较优势说的发展。相对另一国而言,某国虽然在两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但因为 两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水平上相对差异而存在比较优势时,仍然应该开展国际留易。一国 出口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产品,即一国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 来决定。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供给决定比较优势,进而决定贸易方向与类型, 3.对比较优势学说的修正。在对环渤海的调研和理论研究中,韩忠亮教授的“飞机一牛 仔裤”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模型,对李嘉图、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修正。模型分析了在 国与国的贸易中非公平的原因之所在,贫富差异和贸易不稳定的根本因素在于所贸易对象的 要素禀赋不同 高级要素的含量是贸易占优策略的关键,也为是否掉入“比较优势陷 提供了重要参考。 4.非陷阱说。韩忠亮教授和朱敏总编对“比较优势陷阱”的传统评判进行了修正,提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朱敏 原创 | 2010-03-30 22:22 | 收藏 | 投票 关键字:比较优势 研究报告 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 环渤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基金项目】 依托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权威平台,2008 年下半年以来,《新经济导刊》 朱敏总编特邀国际经济法博士韩忠亮教授,共同领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分别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部湾等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这篇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是课题组历时五个月,深入调研天津、青岛、大连等环渤海 重镇。经梳理和提炼的子课题成果之一。本课题得到了各地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特 别要感谢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栋梁博士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明 博士的帮助和指导。另有部分的子课题正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袂进行,在此鸣谢我们的老 师: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伟教授和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 师黄桂田教授。 一、区域经济理论与模型研究综述 (一)“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理论述评 李嘉图(1817)继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后提出比较优势理论。历经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李 嘉图的劳动生产率经典性模型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优势理论体系。 1.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以李嘉图的经典模型为原型,经过哈勃勒和戴尔道夫等学者的完 善,形成了李嘉图比较优势说;后来,以赫克歇尔(1919)和俄林(1933)模型为起点,在萨缪 尔森等经济学家的积极倡导下,形成禀赋比较优势学说。由于比较优势来源的不同,形成了 两种思路的主要差别,而后者是国际贸易中的主流,也是后来区域经济要素禀赋的提升的理 论依据。 2.比较优势说的发展。相对另一国而言,某国虽然在两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但因为 两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水平上相对差异而存在比较优势时,仍然应该开展国际贸易。一国 出口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产品,即一国生产模式由比较优势 来决定。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供给决定比较优势,进而决定贸易方向与类型。 3.对比较优势学说的修正。在对环渤海的调研和理论研究中,韩忠亮教授的“飞机—牛 仔裤”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模型,对李嘉图、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修正。模型分析了在 国与国的贸易中非公平的原因之所在,贫富差异和贸易不稳定的根本因素在于所贸易对象的 要素禀赋不同——高级要素的含量是贸易占优策略的关键,也为是否掉入“比较优势陷阱” 提供了重要参考。 4.非陷阱说。韩忠亮教授和朱敏总编对“比较优势陷阱”的传统评判进行了修正,提出

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替代型非陷阱说”,特别是修证了技术替代型比较优势陷阱的传统论 述,为中国以及世界各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技术与创新技术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的模型分析 1.比较优势的逻辑:从1亿条牛仔裤架飞机说起(详见“比较优势与‘滨海新区奇迹 战略一一基于区域经济‘引致增长极'假说”,《新经济导刊》,2009年第4期,第92页) 2.“比较优势陷阱”分析(详见同上第93页) 3.“比较优势陷阱”的判衔与修正 ()“比较优势陷阱”的判断 要防止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不能孤立地去看,首先应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做出准 确判断。任何一种战略的优劣不能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评判。当几种战略都可以 用来发展环渤海经济时,只能是从比较中得出,而无法就一种战略的效果来说明它是否最优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参 分工会使得 个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 大,我们并不能说这个地区掉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而要看该地区要是采取其它的经济发 展战略,能不能比比较优势战略效果更好:或者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能比采取比较优势 战略时缩小,如果缩小了,则说明该地区掉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这时,应该采取其他更 代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放弃出较代热战客。因此,“出较代热陷陆”结确的判衡方法是,明 确在当时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和采用其他发展战略相比较,是否取符 了更大的利益 (2)对传统“比较优势陷阱”理论的修正 传统比较优势陷阱理论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技术替代型的产品必然要掉入比 敏优势陷阱。前者是指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参与本国在国际的分工,运用 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来执行本国的比较优势战略,所获得的附加值较低。由于初级产品的 需求弹性小,国际价格极易下滑,使贸易条件恶化,甚至贫困化不断增长。后者是指发展中 国家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滋和改进型技术等改良型来执行比拉伤 势战略,由于过度地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 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势必要掉入“比较优势陷阱”。 以上论述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悖论。对此,韩忠亮教授和朱敏总编通过调研和理 论研究,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替代型非陷阱说”。其观点是,是否路入比较优势陷阱 也要对国情加以考虑。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价格低是中国的比较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发展过程中,利用芳动密集型优势。获得一个“第一推动力”,以推动 一个区域的乘数发 展,没有这个推动力发展目标则无法实现,但随着资本的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远 时注入资本以使要素禀赋结构不断地得以提升提高,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木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逐新转变

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替代型非陷阱说”,特别是修证了技术替代型比较优势陷阱的传统论 述,为中国以及世界各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技术与创新技术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的模型分析 1.比较优势的逻辑:从 1 亿条牛仔裤=1 架飞机说起(详见“比较优势与‘滨海新区奇迹’ 战略——基于区域经济‘引致增长极’假说”,《新经济导刊》,2009 年第 4 期,第 92 页) 2.“比较优势陷阱”分析(详见同上笫 93 页) 3.“比较优势陷阱”的判断与修正 (1)“比较优势陷阱”的判断 要防止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不能孤立地去看,首先应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中做出准 确判断。任何一种战略的优劣不能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评判。当几种战略都可以 用来发展环渤海经济时,只能是从比较中得出,而无法就一种战略的效果来说明它是否最优。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参与分工会使得一个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扩 大,我们并不能说这个地区掉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而要看该地区要是采取其它的经济发 展战略,能不能比比较优势战略效果更好;或者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能比采取比较优势 战略时缩小,如果缩小了,则说明该地区掉入了“比较优势陷阱”,这时,应该采取其他更 优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放弃比较优势战略。因此,“比较优势陷阱”最精确的判断方法是,明 确在当时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和采用其他发展战略相比较,是否取得 了更大的利益。 (2)对传统“比较优势陷阱”理论的修正 传统比较优势陷阱理论认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技术替代型的产品必然要掉入比 较优势陷阱。前者是指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机会成本的大小来参与本国在国际的分工,运用 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来执行本国的比较优势战略,所获得的附加值较低。由于初级产品的 需求弹性小,国际价格极易下滑,使贸易条件恶化,甚至贫困化不断增长。后者是指发展中 国家主要通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术外溢和改进型技术等改良型来执行比较优 势战略,由于过度地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 只能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势必要掉入“比较优势陷阱”。 以上论述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悖论。对此,韩忠亮教授和朱敏总编通过调研和理 论研究,提出了“劳动密集型与技术替代型非陷阱说”。其观点是,是否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也要对国情加以考虑。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价格低是中国的比较优势,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劳动密集型优势,获得一个“第一推动力”,以推动一个区域的乘数发 展,没有这个推动力发展目标则无法实现,但随着资本的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要适 时注入资本以使要素禀赋结构不断地得以提升提高,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逐渐转变

技术替代型的产品是否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同样不能一概而论。低端的、技术含量低的 转术替代型产品,如蓝比雄娃,就很究易植入比较优势陷啡。但本课题组通付调研和理论研 究发那 具有垄断性的技术替代型 非但沿 比较优势陷阱 相反,带动了技术幫 命和技术创新。如,天津滨海新区引进德国的空客A320总装项目,短期和表面上看,是四 铃经济中间段,收益不大,但从长期和本质上看,由于大飞机制造是垄断性产业,中国不具 备这样的高端技术,该项目的引进为中国自主研发和提升飞机制造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巨大帮 助,会使这一产业的W铃刑经济家渐向两端发展,使技术替代刑产业逐步向自主创新技术刑 发展和转化,非但没有使技术替代型产 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相反,增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 无形资产和附加值,逐步提高了中国飞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这就是韩忠亮和朱敏对传统比较优势陷阱判定的修正,也是“劳动密集型与技术替代型 非陷阱说”的要义。 ()“增长极”与“引致增长极”的理论与创新 1.“增长极”理论综述 “增长极”的概今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首次提出。鲁在分析经济在空间 上非均衡增长的研究中将“推动性单位”引入到产业集群的理论中,即“增长极”概念的前 身。“推动性单位”指的是能够起支配、扩展或辐射作用的经济单位,在其创新或增长时, 能够诱导和带动其它经济单位的增长。“推动性单位”可以是某个企业,也可以是同行业中 的一组企业,抑或是特定区域经济圈中的某个城市或地区。 增长极就是集合了推动型单位的特定区域。按照佩色的观点,“推动性单位”耳有三个 主要特点:()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 ,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即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技 术的进步和创新,而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而是倾问于集中在 ·些特殊的产业 这些产业的产值增长大大高于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产值的平均速度:(2)具有广泛市场需求 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3)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当这些产业增加其产 出时,对其他产业具有极强的辐射效应和推动效应,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这些特殊的 产业就是推进型产业 或称之为增长推动性单位 增长极”。其目的 是通过这种 展模式能够在特定的地区培有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进而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区来带 区域经济的整体推进和发展。佩鲁所指的“增长极”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 系”的经济内在的联系,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心与外围的地域集聚、扩散并不一致。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a)发展了这一理论 提出了错环果计因果理论指长极会米正数闲为面的效即国荡效应”和限 效应”。 一是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负向影响,称为回荡效应(或称极化 效应):另一种是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或正向影响,称为扩展效 应。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等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赫希曼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 展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他认为,一旦经济进步出现,则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 集中。这种增长点和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力量扩展到其他地区。从短期看, 增长极(发达地区)会不断吸引周围落后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向其集中,导致两地之间的

技术替代型的产品是否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同样不能一概而论。低端的、技术含量低的 技术替代型产品,如芭比娃娃,就很容易掉入比较优势陷阱。但本课题组通过调研和理论研 究发现,具有垄断性的技术替代型产品,非但没有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相反,带动了技术革 命和技术创新。如,天津滨海新区引进德国的空客 A320 总装项目,短期和表面上看,是哑 铃经济中间段,收益不大,但从长期和本质上看,由于大飞机制造是垄断性产业,中国不具 备这样的高端技术,该项目的引进为中国自主研发和提升飞机制造的技术能力提供了巨大帮 助,会使这一产业的哑铃型经济逐渐向两端发展,使技术替代型产业逐步向自主创新技术型 发展和转化,非但没有使技术替代型产业落入比较优势陷阱,相反,增加了自主知识产权的 无形资产和附加值,逐步提高了中国飞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这就是韩忠亮和朱敏对传统比较优势陷阱判定的修正,也是“劳动密集型与技术替代型 非陷阱说”的要义。 (三)“增长极”与“引致增长极”的理论与创新 1.“增长极”理论综述 “增长极”的概念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首次提出。佩鲁在分析经济在空间 上非均衡增长的研究中将“推动性单位”引入到产业集群的理论中,即“增长极”概念的前 身。“推动性单位”指的是能够起支配、扩展或辐射作用的经济单位,在其创新或增长时, 能够诱导和带动其它经济单位的增长。“推动性单位”可以是某个企业,也可以是同行业中 的一组企业,抑或是特定区域经济圈中的某个城市或地区。 增长极就是集合了推动型单位的特定区域。按照佩鲁的观点,“推动性单位”具有三个 主要特点:(1)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即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技 术的进步和创新,而创新并不是在所有产业均衡推进,而是倾向于集中在一些特殊的产业, 这些产业的产值增长大大高于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产值的平均速度;(2)具有广泛市场需求 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3)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当这些产业增加其产 出时,对其他产业具有极强的辐射效应和推动效应,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这些特殊的 产业就是推进型产业,或称之为增长推动性单位——即“增长极”。其目的,是通过这种发 展模式能够在特定的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进而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区来带动 区域经济的整体推进和发展。佩鲁所指的“增长极”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 系”的经济内在的联系,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心与外围的地域集聚、扩散并不一致。 197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myradal)发展了这一理论, 提出了“循环累计因果理论”,增长极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即“回荡效应”和“扩展 效应”。一是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负向影响,称为回荡效应(或称极化 效应);另一种是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或正向影响,称为扩展效 应。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等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赫希曼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 展的研究又深入了一步。他认为,一旦经济进步出现,则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 集中。这种增长点和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一种力量扩展到其他地区。从短期看, 增长极(发达地区)会不断吸引周围落后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向其集中,导致两地之间的

经济差距会日益扩大。而从长期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增长,增长极内部经济发展会产 生“聚集不经济”,从而促进产业向四周扩散,增长极的扩展效应就会超过回荡效应,逐渐 缩小两地间经济发展差距 2.“增长极”理论的创新一一“引致增长极” 在对增长极理论研究和总结后,韩忠亮教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和理 纹增长极 理论,后经朱敏 总编对环渤海经济圈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理论研究,论 证了该理论的现实性和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适用性。 环渤海经济圈耳有优械的他终条件、主宫的济源爽赋和雄厚的经济基冲,被学界称为殊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从中国发展的全局君,具有重 要的战略地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应选择一条通向区域经 一体化的经济发 展道路,使其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这就是比较优势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比较伤 势战路使环渤海经济发展在各个阶段上都能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 较劣势,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推动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配置的结 构。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促讲各区域“龙 头”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对接,使产业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上得到保障。比较优势战 略所赋予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在某种 度上也具有防范和 几的作用。根据京津具 有经济、金融、科研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天津滨海新区加大资金投放和建设,使其成为环 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启动点一一引致增长极。 尔大尔提出,寄干政府对增长极采取积极的干而政,来诱导增长极的形成,然后 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使其边 缘地区从中获得资本、人才等,来刺激增长极周围落后地 区的发展。该观点对“引致增长极”的提出子以理论支持。 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的“增长极”即为“引致增长极”,有两方面突出的优势特征。一 是可以引讲外援,依托北京的高级要素,通时“滨海新风+北京”的“双核动”模式,使 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坐标:二是中央政策引致的核心启动点”.国务院于20: 年下发的《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愿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天津滨海新区”是继 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由此将滨海新区上升 到一个视同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极”的战略高度一一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启动点”, 国家选择了滨海新区,这是“引致增长极”最显著的标志,和坐标定位。 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一环渤海经济圈结构 环渤海经济圈广义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共五省(风 两市组成的行政区域,构成中国范围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是沿太平洋 西岸北部延伸的经济带,是由石家庄、太原、沈阳、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 共有157个城市所构成的经济战略城市群,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地位尤为重 要,其经济拉动的比较优势明显。狭义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共三省两市组 成的行政区域,构成了C型的环渤海海岸线,也形成了独特的环渤海经济圈结构。本课题

经济差距会日益扩大。而从长期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增长,增长极内部经济发展会产 生“聚集不经济”,从而促进产业向四周扩散,增长极的扩展效应就会超过回荡效应,逐渐 缩小两地间经济发展差距。 2.“增长极”理论的创新——“引致增长极” 在对增长极理论研究和总结后,韩忠亮教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和理 论——“引致增长极”理论,后经朱敏总编对环渤海经济圈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理论研究,论 证了该理论的现实性和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适用性。 环渤海经济圈具有优越的地缘条件、丰富的资源禀赋和雄厚的经济基础,被学界称为继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从中国发展的全局看,具有重 要的战略地位。因此,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应选择一条通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发 展道路,使其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这就是比较优势战略。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比较优 势战略使环渤海经济发展在各个阶段上都能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 较劣势,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推动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配置的结 构。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促进各区域“龙 头”与环渤海区域经济开发开放的对接,使产业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上得到保障。比较优势战 略所赋予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根据京津具 有经济、金融、科研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对天津滨海新区加大资金投放和建设,使其成为环 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启动点——引致增长极。 缪尔达尔提出,寄望于政府对增长极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来诱导增长极的形成,然后 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使其边缘地区从中获得资本、人才等,来刺激增长极周围落后地 区的发展。该观点对“引致增长极”的提出予以理论支持。 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的“增长极”即为“引致增长极”,有两方面突出的优势特征。一 是可以引进外援,依托北京的高级要素,通过“滨海新区+北京”的“双核驱动”模式,使 滨海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坐标;二是中央政策引致的“核心启动点”。国务院于 2005 年下发的《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天津滨海新区”是继 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由此将滨海新区上升 到一个视同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极”的战略高度——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启动点”, 国家选择了滨海新区,这是“引致增长极”最显著的标志,和坐标定位。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一)环渤海经济圈结构 环渤海经济圈广义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共五省(区) 两市组成的行政区域,构成中国范围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是沿太平洋 西岸北部延伸的经济带,是由石家庄、太原、沈阳、济南、呼和浩特等省会城市为区域支点、 共有 157 个城市所构成的经济战略城市群,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发展战略中,地位尤为重 要,其经济拉动的比较优势明显。狭义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共三省两市组 成的行政区域,构成了 C 型的环渤海海岸线,也形成了独特的环渤海经济圈结构。本课题

组在调研期间,对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的环渤海经济圈概况和重点 产业结构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见表1)。 表1 C型环渤海经济圈概览 环渤海经济圈 区域板块 京津冀都市圈 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 多个大中小中 ,主要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 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邢台、邯郸等10个地市,通常称为“8+2”。 中国第一大半岛: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第19位),水域面积 约2100平方千米(湖泊)。 中国第二大半岛:重要的城市有大车、营口、丹东等。 集中辽宁省90%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近70%的城市人口和固定资产,创造了辽宁省85%的 经济总量。 中心城市 北京 天津 青岛 大连 重点开发区域或科技园区 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基地、能源环保基地等、电子城科技园、丰台园、 顺义临空经济区等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化工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等七个功能区 青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入、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 济区 海港情况 天津港 北方第一大港、中国第四大港、世界第六大港,2008年吞吐量3.54亿吨 青岛港 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2008年吞吐量突破3亿吨 大连港 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2008年吞吐量1.85亿吨

组在调研期间,对京津冀都市圈、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的环渤海经济圈概况和重点 产业结构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见表 1)。 表 1 C 型环渤海经济圈概览 环渤海经济圈 区域板块 京津冀都市圈 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 概况 在 30 多个大中小城市中,主要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 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邢台、邯郸 等 10 个地市,通常称为“8+2”。 中国第一大半岛;总面积 15.78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 1.6%,第 19 位),水域面积 约 2100 平方千米(湖泊)。 中国第二大半岛;重要的城市有大连、营口、丹东等。 集中辽宁省 90%的大中型骨干企业、近 70%的城市人口和固定资产,创造了辽宁省 85%的 经济总量。 中心城市 北京 天津 青岛 大连 重点开发区域或科技园区 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基地、能源环保基地等、电子城科技园、丰台园、 顺义临空经济区等 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化工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等七个功能区) 青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 济区 海港情况 无 天津港 北方第一大港、中国第四大港、世界第六大港,2008 年吞吐量 3.54 亿吨 青岛港 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2008 年吞吐量突破 3 亿吨 大连港 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2008 年吞吐量 1.85 亿吨

重点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石油化工、海洋化工、海港物流、临空产业、电子信息、汽车、现代医药 石油化工、电子家电、交通运输装备、新材料、海港物流 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船帕机械、电子信息、海港物流 本土企业 联想、用友、新浪、搜狐、百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大唐电信、 北汽等 大港油田、一汽夏利、天津港集团、天铁集团、天士力、海鸥手表、王朝、摩托罗拉(天津) 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张裕、双星、青岛港集团、中国重汽、颐中烟草、青钢集 团、红星化工等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连造船厂、万达集团、大连港集团、东软集团 等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环渤海经济圈的比较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具有良好的地缘条件、丰裕的资源禀赋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但由于历史。 经济等原因以及政策上的差异,环渤海经济圈尽管自身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却与在充分的制 度供给条件下先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地带和第二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地 带相比,则明显地相对落后 ,作为增长极的功能大大下降。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家 如能给予环渤海经济圈以强力的制度供给,则该地区将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 这既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南重北轻”问题,也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东 西失衡”问题。 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1地缘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是由环绕着渤海的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C型区域。环渤 海海岸线绵延5800公里,约占全国的1/3.30多个大中小城市渐次相连,全区陆地总面积 51.41万平方公里,人口2.22亿,分别占全国的5.36%和17.86%。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相 布。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区、港口区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

重点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石油化工、海洋化工、海港物流、临空产业、电子信息、汽车、现代医药 石油化工、电子家电、交通运输装备、新材料、海港物流 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海港物流 本土企业 联想、用友、新浪、搜狐、百度、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大唐电信、 北汽等 大港油田、一汽夏利、天津港集团、天铁集团、天士力、海鸥手表、王朝、摩托罗拉(天津) 等 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张裕、双星、青岛港集团、中国重汽、颐中烟草、青钢集 团、红星化工等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连造船厂、万达集团、大连港集团、东软集团 等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环渤海经济圈的比较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具有良好的地缘条件、丰裕的资源禀赋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但由于历史、 经济等原因以及政策上的差异,环渤海经济圈尽管自身经济也有较大发展,却与在充分的制 度供给条件下先后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增长极珠江三角洲地带和第二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地 带相比,则明显地相对落后,作为增长极的功能大大下降。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家 如能给予环渤海经济圈以强力的制度供给,则该地区将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 这既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南重北轻”问题,也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东 西失衡”问题。 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具有五大比较优势: 1.地缘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是由环绕着渤海的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 C 型区域。环渤 海海岸线绵延 5800 公里,约占全国的 1/3。30 多个大中小城市渐次相连,全区陆地总面积 51.41 万平方公里,人口 2.22 亿,分别占全国的 5.36%和 17.86%。60 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 布。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区、港口区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

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 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2.资源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宫,特别是能题和矿产资顺在中国沿海地区是得天独厚 的,环渤海经济图拥有丰言的海洋资源、产资源、煤炭资陌和旅游资源。据续计,能源储 量居全国首位 油气资源仅次于 大庆居全 国第二位。己探 明对 国民经济 有重要价值 源达100多种,其中,金属矿储量居全国第一。此外,环渤海经济圈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 地,耕地面积达2656.5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3%以 上。环渤海经济圈特有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优势。 3.教育科技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人才、教有、科技资源最丰富,拥有高等院校288所,占全国的2351%: 高校毕业生占全国的24.26%:成交了全国38.24%的技术成果,获得了全国2220%的三种专 利,占比仍处于上升趋势。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 四分之一,而且还有不可忽视的私人研究机构。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 生强大的吸引力。 4.“双核驱动”优势 具有突出的比较代势,诸如北京的人才、科技、教育等资源丰富,对周边城市产业发展 有所辐射。还有区域服务、国际交往、对外开放以及技术外移、技术扩散等许多要素,都是 引致滨海新区成为增长极的力量 通过“滨海新区+北京”模式,即天津的地理优势、服多 功能优势、产业和科技优势、土地和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还有口岸、改革示范、工业 基础等优势,加之北京的绝对优势,“双核驱动”,滨海新区才能成为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坐 标。 5.政策引致优势 中央政策引致的“核心启动点”是天津滨海新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着眼于全 国经济发展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05年6月26日,温家宝总理强调了滨海新区在 开发开放带动环渤海经济振兴的任务和作用,同年10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更强调了天清 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 区上升到个视阿三角、长角器高商爵要的经选增长由指运蒂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启 动点”,国家选择了滨海新区,这是“引致增长极”最显著的标志。 环渤海经济圈草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无论在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第三产业发震 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综合实力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如今己成为中国 北方经济发展的 引擎” 三、环渤海经济圈的博弈困境

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 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2.资源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在中国沿海地区是得天独厚 的,环渤海经济圈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煤炭资源和旅游资源。据统计,能源储 量居全国首位,油气资源仅次于大庆居全国第二位。已探明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产资 源达 100 多种,其中,金属矿储量居全国第一。此外,环渤海经济圈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 地,耕地面积达 2656.5 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23%以 上。环渤海经济圈特有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优势。 3.教育科技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人才、教育、科技资源最丰富,拥有高等院校 288 所,占全国的 23.51%; 高校毕业生占全国的 24.26%;成交了全国 38.24%的技术成果,获得了全国 22.20%的三种专 利,占比仍处于上升趋势。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 四分之一,而且还有不可忽视的私人研究机构。科技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必将对国际资本产 生强大的吸引力。 4.“双核驱动”优势 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诸如北京的人才、科技、教育等资源丰富,对周边城市产业发展 有所辐射。还有区域服务、国际交往、对外开放以及技术外移、技术扩散等许多要素,都是 引致滨海新区成为增长极的力量。通过“滨海新区+北京”模式,即天津的地理优势、服务 功能优势、产业和科技优势、土地和资源优势、生态环境优势,还有口岸、改革示范、工业 基础等优势,加之北京的绝对优势,“双核驱动”,滨海新区才能成为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坐 标。 5.政策引致优势 中央政策引致的“核心启动点”是天津滨海新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着眼于全 国经济发展大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05 年 6 月 26 日,温家宝总理强调了滨海新区在 开发开放带动环渤海经济振兴的任务和作用,同年 10 月 1 日,胡锦涛总书记更强调了天津 滨海新区将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以后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由此将滨海新 区上升到一个视同于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极”的战略高度——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启 动点”,国家选择了滨海新区,这是“引致增长极”最显著的标志。 环渤海经济圈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无论在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综合实力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如今已成为中国 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 三、环渤海经济圈的博弈困境

在环渤海区域内,天津、大连和青岛现在都是很有活力的城市,如果天津发展起来了 成为“核心启动点,其它区域顺其自然地向其靠近,就能发挥环渤海经济圈强大的比较优 势。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京津冀、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的竞争合作过程中,存在 争锋”的博弈关系,环渤海内部几大城市群和几个中心城市处于各自为政、产业趋同的现状 (一)环渤海“慢热第三极”的追问 1986年,“环渤海经济圈”首次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视野。当时,珠三角经济圈和长 角经济圈的概念尚未列入正式议题。环渤海以旗帜鲜明的白发探索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圈 概念踏出了重要的一步一一抑或是第一步。因此,应该追问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坐 标上,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已强力崛起,为什么环渤海在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 展的探索上却始终徘徊不前,先发而迟滞? 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和社会奥论以“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标淮来为它定调、布局。但 是环渤海却用了二十年多的时间去给自己热身 一面名声响亮,一面则“低调”潜行。直 到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才出现转变。而另一方面,2008年的金 融风暴,也让人们对长三角和珠三角讲行重新审视。环渤海经济圈的高科技产业、先讲制资 业、海港和“新特区”,隐隐透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种路径。 经过本课题组对环渤海的调查研究表明,坐拥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大 板块的环渤海经济圈的“慢热”,主要是因其内部各“诸侯”的实力过于均衡和板块过于分 割而维续迟滞一一这几乎是它20多年来难以前行的深层原因。 (二)产业集群势均力敌 环渤海经济圈已逐步形成了北京、辽宁和山东的软体产业集群、胶东半岛的家电产业集 群,京津塘地区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T产业密集带。同时,环渤海湾基础条件较好,辽宁 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天津有折百年的历史,机城、化工、轻工、纺织、生物、制药门类 全。大港油田是北方最大综合性港口,秦皇岛是煤炭码头,青岛是原油码头,天津是原油 煤炭、集装箱、散杂货的综合港。天津、大连和青岛三个城市,在环海经济圈内基本处于 势均力敌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京津冀、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三者之间的产业雷同 程度都比其他两大经济增长极都要复杂,短期内实现错位分工也解决不了。 (三)港口群“三足立” 环渤海湾内港口的重复建设严重,是造成“三足鼎立”的原因。在环渤海经济圈长达 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大连、天津、青岛等60多个大小港口,形成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密 集的港口群。其中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有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4个港▣,以日照、烟 台、唐山、黄骅、营口、丹东为代表的具发展潜力的港口更是多达十几个。 根据空间分布状况,环渤海港口群大致可分为三大子港口群:一是大连港为核心的辽东 半岛港口群,以葫芦岛、锦州港、营口港、丹东港为主要支线港:二是以青岛港为核心的胶 东半岛港口群,以龙口港、威海港和烟台港为主要支线港:三是京津冀港口群,以天津港为 核心,以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为主要支线港。由于缺乏明确功能定位和分工,三大子

在环渤海区域内,天津、大连和青岛现在都是很有活力的城市,如果天津发展起来了, 成为“核心启动点”,其它区域顺其自然地向其靠近,就能发挥环渤海经济圈强大的比较优 势。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京津冀、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的竞争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个“三雄 争锋”的博弈关系,环渤海内部几大城市群和几个中心城市处于各自为政、产业趋同的现状。 (一)环渤海“慢热第三极”的追问 1986 年,“环渤海经济圈”首次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视野。当时,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 角经济圈的概念尚未列入正式议题。环渤海以旗帜鲜明的自发探索形式,为中国的“经济圈” 概念踏出了重要的一步——抑或是第一步。因此,应该追问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坐 标上,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已强力崛起,为什么环渤海在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 展的探索上却始终徘徊不前,先发而迟滞? 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和社会舆论以“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标准来为它定调、布局。但 是环渤海却用了二十年多的时间去给自己热身——一面名声响亮,一面则“低调”潜行。直 到 2006 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才出现转变。而另一方面,2008 年的金 融风暴,也让人们对长三角和珠三角进行重新审视。环渤海经济圈的高科技产业、先进制造 业、海港和“新特区”,隐隐透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种路径。 经过本课题组对环渤海的调查研究表明,坐拥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大 板块的环渤海经济圈的“慢热”,主要是因其内部各“诸侯”的实力过于均衡和板块过于分 割而继续迟滞——这几乎是它 20 多年来难以前行的深层原因。 (二)产业集群势均力敌 环渤海经济圈已逐步形成了北京、辽宁和山东的软体产业集群、胶东半岛的家电产业集 群,京津塘地区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 IT 产业密集带。同时,环渤海湾基础条件较好,辽宁 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天津有近百年的历史,机械、化工、轻工、纺织、生物、制药门类齐 全。大港油田是北方最大综合性港口,秦皇岛是煤炭码头,青岛是原油码头,天津是原油、 煤炭、集装箱、散杂货的综合港。天津、大连和青岛三个城市,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基本处于 势均力敌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京津冀、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三者之间的产业雷同 程度都比其他两大经济增长极都要复杂,短期内实现错位分工也解决不了。 (三)港口群“三足鼎立” 环渤海湾内港口的重复建设严重,是造成“三足鼎立”的原因。在环渤海经济圈长达 5800 公里的海岸线上,大连、天津、青岛等 60 多个大小港口,形成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密 集的港口群。其中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有天津、青岛、大连、秦皇岛 4 个港口,以日照、烟 台、唐山、黄骅、营口、丹东为代表的颇具发展潜力的港口更是多达十几个。 根据空间分布状况,环渤海港口群大致可分为三大子港口群:一是大连港为核心的辽东 半岛港口群,以葫芦岛、锦州港、营口港、丹东港为主要支线港;二是以青岛港为核心的胶 东半岛港口群,以龙口港、威海港和烟台港为主要支线港;三是京津冀港口群,以天津港为 核心,以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为主要支线港。由于缺乏明确功能定位和分工,三大子

港口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既有相互合作又暗含激烈竞争。 具体地说,山东可以不向环渤海融合,也可以沿黄河 一带形成自己的经济带,比如黄 角。而大连是东三省的出海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样,原来天津销往东北区域的 品就减少了很多。虽然在“三雄争霸”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投资项目,但彼此之间的联合肯定 不像天津、北京和河北联系得密切。因此,表面上看,是争夺环渤海区域海上物流资源的零 和博弈,但从战略上分析,却浩成了各有损失的“公地悲刷”。这一“悲刷”麦现在,“三细 争霸”物流服务格 局的 散化 重导致了该地区的港口 物流效率低下,造成了高昂的 物流成 本,更为 重的损失是,多数集装箱海上运物都是先要靠小集装箱船运 海或韩国釜山等 枢纽港再转运到目的港。这种海上“争霸”的结果是,都增加了成本损失,同时失去了大望 海运物流的收益。这一比较优势的趋同化,结果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可用资金被捆绑, 闲置港口被套牢,增加了资金运用的机会成本。因此,按照产业分工,按照市场的联系进 行整合,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三强合 ,联合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是高港口核心竞争 提高运营效率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前景,也是跳出“比较优势陷 的出路 环渤海要走出三雄争霸的博弃困局,一方面,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比较优势战略 的发展经验,要按要素分工,全要素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同发展。正如世界 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表术的,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只要是按照市场的联系 按照产业分工,只要是把基础设施加强,各地再发挥比较优势,前景应该不错”。另一方面 加强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提升其要素禀赋,使其成为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四、比较优势与滨海新区战略 产业在不同时点都能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起到决 定作 。下面通过创建的“引致增长极”理论和“东亚奇迹”的经验,提出了实现“滨海新 区奇迹”的假说,为环渤海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滨海新区能否像当初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东亚奇迹”那样,也成为带动整个“环 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奇迹”,关键在于开发开放的滨海新区“增长极”的后续发展 一熏 素禀赋的转移和升级。根据劳动力价格优势,充分发挥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在不同阶段的 较优势,最终向内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为了简化分析,以 下采用个案的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天津空中客车A320巨大的航空产业链的带动效应这个“点 增长极”,再到形成航空航天产业的“链增长极”,阐释提升要素禀赋对“滨海新区奇迹”的 促进作用,最后类推到所有的产业集群组合一一形成整个滨海新区庞大的产业集群“引致 增长极”),以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天津滨海新区的比较优势 1.滨海新区的动力指数 2005年10月,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正式被列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次年5月,国 务院正式批淮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多次讲到:“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着眼于全国经济发展

港口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既有相互合作又暗含激烈竞争。 具体地说,山东可以不向环渤海融合,也可以沿黄河一带形成自己的经济带,比如黄三 角。而大连是东三省的出海口,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这样,原来天津销往东北区域的产 品就减少了很多。虽然在“三雄争霸”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投资项目,但彼此之间的联合肯定 不像天津、北京和河北联系得密切。因此,表面上看,是争夺环渤海区域海上物流资源的零 和博弈,但从战略上分析,却造成了各有损失的“公地悲剧”。这一“悲剧”表现在,“三雄 争霸”物流服务格局的离散化严重导致了该地区的港口物流效率低下,造成了高昂的物流成 本,更为严重的损失是,多数集装箱海上运输都是先要靠小集装箱船运至上海或韩国釜山等 枢纽港再转运到目的港。这种海上“争霸”的结果是,都增加了成本损失,同时失去了大型 海运物流的收益。这一比较优势的趋同化,结果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可用资金被捆绑, 闲置港口被套牢,增加了资金运用的机会成本。因此,按照产业分.工,按照市场的联系进 行整合,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三强合一,联合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提高港口核心竞争 力,提高运营效率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前景,也是跳出“比较优势陷阱”的出路。 环渤海要走出三雄争霸的博弈困局,一方面,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比较优势战略 的发展经验,要按要素分工,全要素发展,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同发展。正如世界 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所表述的,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只要是按照市场的联系, 按照产业分工,只要是把基础设施加强,各地再发挥比较优势,前景应该不错”。另一方面, 加强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提升其要素禀赋,使其成为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四、比较优势与滨海新区战略 产业在不同时点都能发挥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起到决 定作用。下面通过创建的“引致增长极”理论和“东亚奇迹”的经验,提出了实现“滨海新 区奇迹”的假说,为环渤海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滨海新区能否像当初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东亚奇迹”那样,也成为带动整个“环 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奇迹”,关键在于开发开放的滨海新区“增长极”的后续发展——要 素禀赋的转移和升级。根据劳动力价格优势,充分发挥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在不同阶段的比 较优势,最终向内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集群方向发展。为了简化分析,以 下采用个案的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天津空中客车A320巨大的航空产业链的带动效应这个“点 增长极”,再到形成航空航天产业的“链增长极”,阐释提升要素禀赋对“滨海新区奇迹”的 促进作用,最后类推到所有的产业集群组合——形成整个滨海新区庞大的产业集群(“引致 增长极”),以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天津滨海新区的比较优势 1.滨海新区的动力指数 2005 年 10 月,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正式被列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次年 5 月,国 务院正式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多次讲到:“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着眼于全国经济发展

的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环渤海经济圈各个城市要做到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它就需 要一个带动能力强、基础条件好、能够发挥服务辐射作用、带动作用的一个点,或者说一个 龙头性的城市。这个点,国家选择了滨海新区。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身的规律将占据主导作用,因此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可能 并不按照行政规划来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个改革示范效应边际递减的过程。也 就是说,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不再是中央意志所能决定的。滨海新 区己引进1.5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 包括欧洲空中客车、美国摩托罗拉 奥的斯电梯 汽车、三星电子, 一共有120多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同时新一代运载火箭、100万吨乙烯、 千万吨炼油、无人驾驶飞机、生物医学等内资也大量向天津集中。 目前,环渤海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带”而不是所惜的“企业集群”。该制 造业带应以滨海新区为核心 ,向东经唐山 曹妃甸、秦皇岛、葫芦岛 直到大连:向西经卖 华港到山东半岛的烟台、青岛。这无疑是滨海新区增长极的巨大动力指数 2.亚欧大陆桥的起点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是相对坐落,二是对外关联, 2008年6月27日,天津港至满洲里过境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这是由天津港至满洲里 的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也是中国北方物流的一条畅通的大动脉。 位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的天津港,是东业亚和亚太地区与岁古和中亚、镜罗斯东 地区两个扇面的最佳结合部,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天津港亚欧大陆桥是中国新亚欧大陆析 的主要通道,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东欧、中欧、南欧、西欧 等地区的运输大通道,也是国内开行最早、运量最大、运距最短、路径最多的亚欧大陆桥运 输线路。 目前,天津港亚欧大陆桥的走向主要有3条 一是经二连浩特出境,二是经阿拉山口出 境,三是经满洲里出境,分别通向欧洲,最远可直达鹿特丹港。截至天津港至满洲里过境集 装箱班列正式开通之时,陆桥累计运量已突破40万标准箱,今年运量预计突破10万标准箱, 累计运量和年运量两项指标均为全国陆桥运输港口首位。 天津港亚欧大陆桥总体构想为:到2020年,最终形成“两桥 二口、四道”的天津 港亚欧大陆桥总体构架,成为连接陆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推进陆桥沿线区域经济 作的桥梁。由天津港等一批环渤海沿线港口支撑起来的交通枢纽,使得环渤海在整个亚欧版 图上的战略地位陡然上升。 (二)“东亚奇迹”与滨海新区的借鉴意义(详见“比较优势与‘滨海新区奇迹'战略一 基于区域经济‘引致增长极'假说”,《新经济导刊》,2009年第4期,第93页) (三)滨海新区奇迹:基于“引致增长极”的假说(详见同上,第94页) 五、日本的濑户内海对环渤海崛起的经验和启示

的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环渤海经济圈各个城市要做到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它就需 要一个带动能力强、基础条件好、能够发挥服务辐射作用、带动作用的一个点,或者说一个 龙头性的城市。这个点,国家选择了滨海新区。 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身的规律将占据主导作用,因此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可能 并不按照行政规划来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个改革示范效应边际递减的过程。也 就是说,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国内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不再是中央意志所能决定的。滨海新 区已引进 1.5 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包括欧洲空中客车、美国摩托罗拉、奥的斯电梯、丰田 汽车、三星电子,一共有 120 多家世界 500 强的企业,同时新一代运载火箭、100 万吨乙烯、 千万吨炼油、无人驾驶飞机、生物医学等内资也大量向天津集中。 目前,环渤海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制造业带”而不是所谓的“企业集群”。该制 造业带应以滨海新区为核心,向东经唐山、曹妃甸、秦皇岛、葫芦岛一直到大连;向西经黄 华港到山东半岛的烟台、青岛。这无疑是滨海新区增长极的巨大动力指数。 2.亚欧大陆桥的起点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两个因素非常重要:一是相对坐落,二是对外关联。 2008 年 6 月 27 日,天津港至满洲里过境集装箱班列正式开通,这是由天津港至满洲里 的亚欧大陆桥运输通道,也是中国北方物流的一条畅通的大动脉。 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的天津港,是东北亚和亚太地区与蒙古和中亚、俄罗斯远东 地区两个扇面的最佳结合部,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天津港亚欧大陆桥是中国新亚欧大陆桥 的主要通道,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东亚、中亚、西亚、中东、东欧、中欧、南欧、西欧 等地区的运输大通道,也是国内开行最早、运量最大、运距最短、路径最多的亚欧大陆桥运 输线路。 目前,天津港亚欧大陆桥的走向主要有 3 条,一是经二连浩特出境,二是经阿拉山口出 境,三是经满洲里出境,分别通向欧洲,最远可直达鹿特丹港。截至天津港至满洲里过境集 装箱班列正式开通之时,陆桥累计运量已突破 40 万标准箱,今年运量预计突破 10 万标准箱, 累计运量和年运量两项指标均为全国陆桥运输港口首位。 天津港亚欧大陆桥总体构想为:到 2020 年,最终形成“两桥、三口、四通道”的天津 港亚欧大陆桥总体构架,成为连接陆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推进陆桥沿线区域经济合 作的桥梁。由天津港等一批环渤海沿线港口支撑起来的交通枢纽,使得环渤海在整个亚欧版 图上的战略地位陡然上升。 (二)“东亚奇迹”与滨海新区的借鉴意义(详见“比较优势与‘滨海新区奇迹’战略—— 基于区域经济‘引致增长极’假说”,《新经济导刊》,2009 年第 4 期,第 93 页) (三)滨海新区奇迹:基于“引致增长极”的假说(详见同上,第 94 页) 五、日本的濑户内海对环渤海崛起的经验和启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