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提笔写下这件事,可以用它来劝勉世 人,又不仅仅为区区朋友聚散之感啊 七、【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书《汤海秋诗集》后 龚自珍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 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 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巩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谓之完也?海秋心 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 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要不肯持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 之诗。 [注]①桪擒:摘取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 (2分) 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4分) 【答案】 21.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竞不言/于所不育求其言亦在 是 22.李贺李商隐 23.言为心声,诗如其人:不沿袭他人之言。 【解析】 2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这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 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画线部分的意思,然后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词,结合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表对话的词语“曰”“云”、对称的句式、顶针的修辞等进行断句,断句的时候要秉持先易后难的原 则。“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在是,于所不 言求其言亦在是”,这段话是说汤海秋内心的真实情况都在这诗集中,想说的话、不想说最终不能说 的话、不想说最终没有说的话以及本不说请求其说的话等都在这诗中,也就是说作者的全部心灵与人 格都真实无饰地表现于诗中,从而达到诗如其人,人诗合一:理解意思后,再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 词,如“海秋”“心迹”“是”,然后利用语法关系以及对称的句式进行断句,划线句其实是一个总 分句,第一句先总说“海秋心迹尽在是”,后面列举几种情况,一是“所欲言者”,二是“所不欲言 而卒不能言”,三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四是“于所不言求其言”,而且这几个句子都以“在是” 收尾,故断起来就极为简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准确断句,首先要着眼全篇,整体把握,在粗通文意基础上据上下文定夺如何点断,最忌只7 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提笔写下这件事,可以用它来劝勉世 人,又不仅仅为区区朋友聚散之感啊。 七、【2018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1~23 题。(10 分) 书《汤海秋诗集》后 龚自珍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 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 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巩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谓之完也?海 秋 心 迹 尽 在 是 所 欲 言 者 在 是 所 不 欲 言 而 卒 不 能 不 言 在 是 所 不 欲 言 而 竟 不 言 于 所 不 言 求 其 言 亦 在 是。要不肯挦撦①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 之诗。 [注]①挦撦:摘取。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 分) 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 、 。(2 分) 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4 分) 【答案】 21.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竞不言/于所不育求其言亦在 是。 22.李贺李商隐 23.言为心声,诗如其人;不沿袭他人之言。 【解析】 2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这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 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画线部分的意思,然后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词,结合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表对话的词语“曰”“云”、对称的句式、顶针的修辞等进行断句,断句的时候要秉持先易后难的原 则。“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在是,于所不 言求其言亦在是”,这段话是说汤海秋内心的真实情况都在这诗集中,想说的话、不想说最终不能说 的话、不想说最终没有说的话以及本不说请求其说的话等都在这诗中,也就是说作者的全部心灵与人 格都真实无饰地表现于诗中,从而达到诗如其人,人诗合一;理解意思后,再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 词,如“海秋”“心迹”“是”,然后利用语法关系以及对称的句式进行断句,划线句其实是一个总 分句,第一句先总说“海秋心迹尽在是”,后面列举几种情况,一是“所欲言者”,二是“所不欲言 而卒不能言”,三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四是“于所不言求其言”,而且这几个句子都以“在是” 收尾,故断起来就极为简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试题点评】准确断句,首先要着眼全篇,整体把握,在粗通文意基础上据上下文定夺如何点断,最忌只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