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文言文阅读 【2019年高考】 、【2019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失叙洛限人也年八以能通诗属书间于那史吴惩慰为河南守间其秀才買门忑基爱孝文皇帝初 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 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 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 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 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 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 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 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 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 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 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 专题 04:文言文阅读 【2019 年高考】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 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 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 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 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 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 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 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 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 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 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 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 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 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 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 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 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答案】 10.C 12.C 13.(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 他们的势力。 【解析】 10.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 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 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 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 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 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 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 后面断开。排除B项。分析可知,C项断句正确。故选C
2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 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 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 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候,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候,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 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答案】 10.C 11.A 12.C 13.(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 他们的势力。 【解析】 10.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 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 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 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 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句中,“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这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 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吴廷尉”“吴廷尉”是专有名词(“廷尉”官职名,“吴廷尉”意思为 “姓吴的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 项。 “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 后面断开。排除 B 项。分析可知,C 项断句正确。故选 C
11.本题考査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 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的解说错误,“诸子 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故选A 12.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 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 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 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 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 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 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C。 13.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 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 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 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数, 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 【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 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 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 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妺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 庖浯、一井,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 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 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 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 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鞫毕,握 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 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揭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 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 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 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
3 1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 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 项的解说错误,“诸子 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故选 A。 12.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 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 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 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C 项,“重新得到重用”原文没有提及,只是“征见”,“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 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顺序不当,应该是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 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故选 C。 13.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 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 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句式的翻译:(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 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曰”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2)数, 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 【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 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 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 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 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 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 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 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 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 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朅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 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 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 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
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宰沭阳二年 :治理 B.说当时决某狱决:打开 C.代为治筐箧 备办 D.奉母闲居 奉:侍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8.(1)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峰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 (2)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9.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B项“说当时决某 狱”,意思是“谈论当时判决某个人的诉讼案件”,所以“决”,判决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试题点评】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 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 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 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 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 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江苏卷文言文第一题多年以来都是在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虽然说考查范围在120个实词之内,其实有的时候又不局限于这120个实词,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 学习中注意积累
4 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余宰.沭阳二年 宰:治理 B.说当时决.某狱 决:打开 C.代为治.筐箧 治:备办 D.奉.母闲居 奉:侍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 B.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 C.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 D.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 (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9.文中“可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 分) 【答案】 6.B 7.C 8.(1)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吕峰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 (2)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 9.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B 项“说当时决某 狱”,意思是“谈论当时判决某个人的诉讼案件”,所以“决”,判决。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试题点评】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 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 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 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 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 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江苏卷文言文第一题多年以来都是在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虽然说考查范围在 120 个实词之内,其实有的时候又不局限于这 120 个实词,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 学习中注意积累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 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C项,“多数事已忘记了”并不是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而是作者 袁枚,原文“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 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 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 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淮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 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 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2015年和2016年,江苏高 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都是考查内容的概括分析,2017年发生了变化,向全国卷靠拢,考查文学 文化常识,故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江苏各地的模拟试题在这一题上一直都是围绕文学文化设题,甚 至于高一高二都加强了这方面的积累,谁知道2018年再一次回归原样,其实这一题与第四题有重复之 嫌。都是属于概括题,只不过考査的模式不同而已。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 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中得分点:“迟明”,天快亮的时候:“延候”, 迎接:“峄亭延候于十字桥”,状语后置句:“骈辚同驱”,驱车一同前往。第二句中得分点:“奋”, 奋发:“而”,连词,表递进:“于”,介词,引出对象:“亲炙”,亲受熏陶、直接受到教诲或传 授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 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 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 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 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掌握文言 文翻译的五字要诀: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一是 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 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二是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 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三是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四是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一 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再如:“句读之不知,惑 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五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 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5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 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C 项,“多数事已忘记了”并不是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而是作者 袁枚,原文“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试题点评】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 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 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 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 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 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2015 年和 2016 年,江苏高 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都是考查内容的概括分析,2017 年发生了变化,向全国卷靠拢,考查文学 文化常识,故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江苏各地的模拟试题在这一题上一直都是围绕文学文化设题,甚 至于高一高二都加强了这方面的积累,谁知道 2018 年再一次回归原样,其实这一题与第四题有重复之 嫌。都是属于概括题,只不过考查的模式不同而已。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 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中得分点:“迟明”,天快亮的时候;“延候”, 迎接;“峄亭延候于十字桥”,状语后置句;“骈辚同驱”,驱车一同前往。第二句中得分点:“奋”, 奋发;“而”,连词,表递进;“于”,介词,引出对象;“亲炙”,亲受熏陶、直接受到教诲或传 授。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试题点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 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 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 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 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掌握文言 文翻译的五字要诀: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一是 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 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二是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 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三是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四是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一 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再如:“句读之不知,惑 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五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 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文中‘可 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风世”根据注解可知是劝勉世人的意思。作答时需要从全文概括,可以 从作者在沭阳为官离任后重到沭阳的情形及最后一段分析,“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 前之旧令尹”,“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 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说明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 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相比较第二题的内容概括分析题来看,本题概括题涉及的范围小,层次清晰,而且内中含有 概括、评价语,这些其实就是答案。考生首先要到文中找到“可以风世”所在的段落,理解“可以风 世”的意思,然后再圈出前后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所以此题难度不大,只是考查考生发现问 题的眼光。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常常对他从前所管辖的地区再三表达其意。大概是贤能的人视民如家,做官而不能忘了他所 管辖过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也不能忘了他吧。我治理沭阳两年,乙丑年,调迁到白下。现在是戊申 年了,有感于吕观察吕峄亭多次写信邀请,我在十月五日渡过黄河,住宿在钱接三家。钱接三是当时的东 道主,他的父亲钱鸣和瘦且两腮长有胡子,钱接三在容貌上很像他的父亲,与他谈起他父亲的事,接三不 太清楚。我离开沭阳的时候,是钱接三才断奶的原因啊。 夜深摆置酒席,听到缓缓的车声,这是吕峄亭派遣使从前来迎接我。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 吕峰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一顿饭的功夫,望见城墙遮列,知道是 沭阳城新的建筑。士绅几十人争着前来扶车。大多是以前朋友,现在全都老态龙钟拄着手杖了, 过了第二天,进入县署游览,到父母用膳的地方,姊妹斗草的地方,昔日宴会宾客处理文卷的地方, 缓缓行走泪眼婆娑,悲伤泪下,即使是一庖一涸、一井一,面对它们也不禁生情,也不能自我解说这是 什么缘故。有张、沈两个官吏前来,年龄都是八十多岁了。说起当时判决某个诉讼案件,入帘介绍某个案 卷,我完全不回忆起来了。重提又突然醒悟,如同整理儿时旧书,如同失物重得。县里朱广文擅长诗,吴 中翰精通鉴赏,解、陈二人善长绘画与下棋,主人喜欢谈论史鉴,常常到深夜,嘴巴仍然滔滔不绝。我或 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没有片刻的清闲。于是忘记 了自己是作客,同时忘了自己身体己经又老又衰了 过了半月,渐渐下起了冰霜,年将末了,不得已苦苦告辞主人。主人仍送至之前相迎的地方,代为备 办礼物,整顿好车马,握手问我说:“什么时候再见先生?”我不能回答,并非不想回答,是不忍回答啊。 哎!我今年七十三了,忍心欺騙他而说再来吗?忍心伤他的心而说不来吗?然以五十年前的令尹身份,再 来旧邦,世上像我这样的人很少了:四品高官,侍奉母亲闲居,仍然能想着五十年前的旧令尹,世上像吕 峄亭这样的人更少了。离然后合,合然后离,离可以复合,但是老了不能再变少了。此次一别,我不能学 太上忘情,所以做了两幅图,一幅送给吕峄亭,一幅留给自己保存,传示子孙,使他们知道官员可以重来, 可以去想念他们,迎接旧官员如同迎接新官员一样,那主人也是可以去想念的。孟子说:伯夷、柳下惠那
6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把握题干的要求,“文中‘可 以风世’的内容有哪些”,“风世”根据注解可知是劝勉世人的意思。作答时需要从全文概括,可以 从作者在沭阳为官离任后重到沭阳的情形及最后一段分析,“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 前之旧令尹”,“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 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说明为官当勤政爱民,百姓会怀念他。为人当感恩 重义,后代会仿效他。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试题点评】相比较第二题的内容概括分析题来看,本题概括题涉及的范围小,层次清晰,而且内中含有 概括、评价语,这些其实就是答案。考生首先要到文中找到“可以风世”所在的段落,理解“可以风 世”的意思,然后再圈出前后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所以此题难度不大,只是考查考生发现问 题的眼光。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常常对他从前所管辖的地区再三表达其意。大概是贤能的人视民如家,做官而不能忘了他所 管辖过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也不能忘了他吧。我治理沭阳两年,乙丑年,调迁到白下。现在是戊申 年了,有感于吕观察吕峄亭多次写信邀请,我在十月五日渡过黄河,住宿在钱接三家。钱接三是当时的东 道主,他的父亲钱鸣和瘦且两腮长有胡子,钱接三在容貌上很像他的父亲,与他谈起他父亲的事,接三不 太清楚。我离开沭阳的时候,是钱接三才断奶的原因啊。 夜深摆置酒席,听到缓缓的车声,这是吕峄亭派遣使从前来迎接我。天快亮的时候,行驶了六十里, 吕峰亭在十字桥迎接,两人(见面)十分欣喜,便驱车一同前往。一顿饭的功夫,望见城墙遮列,知道是 沭阳城新的建筑。士绅几十人争着前来扶车。大多是以前朋友,现在全都老态龙钟拄着手杖了。 过了第二天,进入县署游览,到父母用膳的地方,姊妹斗草的地方,昔日宴会宾客处理文卷的地方, 缓缓行走泪眼婆娑,悲伤泪下,即使是一庖一湢、一井一匽,面对它们也不禁生情,也不能自我解说这是 什么缘故。有张、沈两个官吏前来,年龄都是八十多岁了。说起当时判决某个诉讼案件,入帘介绍某个案 卷,我完全不回忆起来了。重提又突然醒悟,如同整理儿时旧书,如同失物重得。县里朱广文擅长诗,吴 中翰精通鉴赏,解、陈二人善长绘画与下棋,主人喜欢谈论史鉴,常常到深夜,嘴巴仍然滔滔不绝。我或 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没有片刻的清闲。于是忘记 了自己是作客,同时忘了自己身体已经又老又衰了。 过了半月,渐渐下起了冰霜,年将末了,不得已苦苦告辞主人。主人仍送至之前相迎的地方,代为备 办礼物,整顿好车马,握手问我说:“什么时候再见先生?”我不能回答,并非不想回答,是不忍回答啊。 哎!我今年七十三了,忍心欺骗他而说再来吗?忍心伤他的心而说不来吗?然以五十年前的令尹身份,再 来旧邦,世上像我这样的人很少了;四品高官,侍奉母亲闲居,仍然能想着五十年前的旧令尹,世上像吕 峄亭这样的人更少了。离然后合,合然后离,离可以复合,但是老了不能再变少了。此次一别,我不能学 太上忘情,所以做了两幅图,一幅送给吕峄亭,一幅留给自己保存,传示子孙,使他们知道官员可以重来, 可以去想念他们,迎接旧官员如同迎接新官员一样,那主人也是可以去想念的。孟子说:伯夷、柳下惠那
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提笔写下这件事,可以用它来劝勉世 人,又不仅仅为区区朋友聚散之感啊 七、【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书《汤海秋诗集》后 龚自珍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 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 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巩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谓之完也?海秋心 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 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要不肯持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 之诗。 [注]①桪擒:摘取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 (2分) 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4分) 【答案】 21.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竞不言/于所不育求其言亦在 是 22.李贺李商隐 23.言为心声,诗如其人:不沿袭他人之言。 【解析】 2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这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 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画线部分的意思,然后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词,结合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表对话的词语“曰”“云”、对称的句式、顶针的修辞等进行断句,断句的时候要秉持先易后难的原 则。“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在是,于所不 言求其言亦在是”,这段话是说汤海秋内心的真实情况都在这诗集中,想说的话、不想说最终不能说 的话、不想说最终没有说的话以及本不说请求其说的话等都在这诗中,也就是说作者的全部心灵与人 格都真实无饰地表现于诗中,从而达到诗如其人,人诗合一:理解意思后,再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 词,如“海秋”“心迹”“是”,然后利用语法关系以及对称的句式进行断句,划线句其实是一个总 分句,第一句先总说“海秋心迹尽在是”,后面列举几种情况,一是“所欲言者”,二是“所不欲言 而卒不能言”,三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四是“于所不言求其言”,而且这几个句子都以“在是” 收尾,故断起来就极为简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准确断句,首先要着眼全篇,整体把握,在粗通文意基础上据上下文定夺如何点断,最忌只
7 样的高风,百代之后的人听到,也能奋发,更何况亲受熏陶的人呢?提笔写下这件事,可以用它来劝勉世 人,又不仅仅为区区朋友聚散之感啊。 七、【2018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21~23 题。(10 分) 书《汤海秋诗集》后 龚自珍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 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 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巩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谓之完也?海 秋 心 迹 尽 在 是 所 欲 言 者 在 是 所 不 欲 言 而 卒 不 能 不 言 在 是 所 不 欲 言 而 竟 不 言 于 所 不 言 求 其 言 亦 在 是。要不肯挦撦①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 之诗。 [注]①挦撦:摘取。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 分) 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 、 。(2 分) 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4 分) 【答案】 21.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竞不言/于所不育求其言亦在 是。 22.李贺李商隐 23.言为心声,诗如其人;不沿袭他人之言。 【解析】 2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这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 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画线部分的意思,然后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词,结合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 表对话的词语“曰”“云”、对称的句式、顶针的修辞等进行断句,断句的时候要秉持先易后难的原 则。“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在是,于所不 言求其言亦在是”,这段话是说汤海秋内心的真实情况都在这诗集中,想说的话、不想说最终不能说 的话、不想说最终没有说的话以及本不说请求其说的话等都在这诗中,也就是说作者的全部心灵与人 格都真实无饰地表现于诗中,从而达到诗如其人,人诗合一;理解意思后,再圈出句子中的名词、代 词,如“海秋”“心迹”“是”,然后利用语法关系以及对称的句式进行断句,划线句其实是一个总 分句,第一句先总说“海秋心迹尽在是”,后面列举几种情况,一是“所欲言者”,二是“所不欲言 而卒不能言”,三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四是“于所不言求其言”,而且这几个句子都以“在是” 收尾,故断起来就极为简单。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试题点评】准确断句,首先要着眼全篇,整体把握,在粗通文意基础上据上下文定夺如何点断,最忌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读一句断一句:尤其要注意的是,若有一处存疑,则不应乱断,可暂时搁置,继续 硏读下文,然后据下文理解反推上文文意,在此基础上正确点断。否则会出现连锁反应,一错再错, 甚至全军覆没。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断句方法:(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2)找虚词,定句读。 如句首虚词“夫、盖、初、唯、至若”等,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虚词“也、焉、耳、与(欤)、 耶、乎”等,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3)依据固定句式,定句读。例如常见的判断句式 也: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等:被动句式:为…所……、受……于……等:其他常见 固定句式:得无…乎、如…何、何以…为等。(4)依据修辞,定句读。看是否有排比、对偶、 对称、反复、顶真等修辞。最后,要多读,加强语感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言语的关键。每天早 读课,让学生用心诵读《考试说明》中的古文背诵篇目及其他重要篇目,巩固记诵效果,积累文言词 语,更在反复阅读中培养了良好的文言语感,一举三得。古今中外,不论何种语言的学习,只要形成 了良好的语感,纵使不太熟悉语法,也能很好地分清句读。 2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这是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首先借助语境确定范围,如文中说“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这说明“昌谷”“玉溪” 应是唐代的大家,而且以写诗著称:其中“玉溪”难度不大,在课内学习《锦瑟》一诗以及《唐诗宋 词》的时候,应对该诗人有所了解,“玉溪”是指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 又号樊南生。“昌谷”较难,是指李贺,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 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试题点评】应对方法:收集、整理必修、选修课本中(包括注解、附录)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适度 向外拓展,整理记录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如:重要学者文人的名、字、号、代表作品,文学 文化流派……这些有时都是解题的钥匙。2010年考题: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分别指哪四 类?《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2014年考《列女传》出自那本著作?2015年考《世说新语》 的作者是谁?考查的都是文学、文化常识,且范围很广 2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 容的能力。首先到材料中圈出直接评价汤鹏诗作的句子,然后理解概括,如“益阳汤鹏,海秋其宇, 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现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 完”,龚自珍用一个字概括汤鹏的诗作,即“完”,而在上文作者也评价唐宋元以及当代的几个大家 “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分析其意思,“完”其实就是说诗歌要抒发 作者最真实的思想感情,诗人的全部心灵与人格都真实无饰地表现于诗中,从而达到言为心声,诗如 其人,这是第一个特点:如语段最后说“要不肯捋搪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 曰:此汤益阳之诗”,汤鹏不肯摘取别人的话来为己用,从他的诗集中任取一篇,别人都能知道是他 的诗作,这说明他不沿袭他人的话。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应对方法如下:多读,多翻译,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第三题主要是考查
8 见树木不见森林,读一句断一句;尤其要注意的是,若有一处存疑,则不应乱断,可暂时搁置,继续 研读下文,然后据下文理解反推上文文意,在此基础上正确点断。否则会出现连锁反应,一错再错, 甚至全军覆没。其次,要掌握一定的断句方法:(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2)找虚词,定句读。 如句首虚词“夫、盖、初、唯、至若”等,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虚词“也、焉、耳、与(欤)、 耶、乎”等,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3)依据固定句式,定句读。例如常见的判断句式:……者…… 也;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等;被动句式:为……所……、受……于……等;其他常见 固定句式:得无……乎、如……何、何以……为等。(4)依据修辞,定句读。看是否有排比、对偶、 对称、 反复、 顶真等修辞。 最后,要多读,加强语感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学习言语的关键。每天早 读课,让学生用心诵读《考试说明》中的古文背诵篇目及其他重要篇目,巩固记诵效果,积累文言词 语,更在反复阅读中培养了良好的文言语感,一举三得。古今中外,不论何种语言的学习,只要形成 了良好的语感,纵使不太熟悉语法,也能很好地分清句读。 2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这是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首先借助语境确定范围,如文中说“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这说明“昌谷”“玉溪” 应是唐代的大家,而且以写诗著称;其中“玉溪”难度不大,在课内学习《锦瑟》一诗以及《唐诗宋 词》的时候,应对该诗人有所了解,“玉溪”是指李商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 又号樊南生。“昌谷”较难,是指李贺,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 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试题点评】应对方法:收集、整理必修、选修课本中(包括注解、附录)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适度 向外拓展,整理记录一些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如:重要学者文人的名、字、号、代表作品,文学、 文化流派……这些有时都是解题的钥匙。2010 年考题:四部是我国古代图书的分类名称,分别指哪四 类?《文史通义》作者是清代的哪位学者?2014 年考《列女传》出自那本著作?2015 年考《世说新语》 的作者是谁?考查的都是文学、文化常识,且范围很广。 2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 容的能力。首先到材料中圈出直接评价汤鹏诗作的句子,然后理解概括,如“益阳汤鹏,海秋其宇, 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现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 完”,龚自珍用一个字概括汤鹏的诗作,即“完”,而在上文作者也评价唐宋元以及当代的几个大家 “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分析其意思,“完”其实就是说诗歌要抒发 作者最真实的思想感情,诗人的全部心灵与人格都真实无饰地表现于诗中,从而达到言为心声,诗如 其人,这是第一个特点;如语段最后说“要不肯挦撦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 曰:此汤益阳之诗”,汤鹏不肯摘取别人的话来为己用,从他的诗集中任取一篇,别人都能知道是他 的诗作,这说明他不沿袭他人的话。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试题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应对方法如下:多读,多翻译,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第三题主要是考查
学生理解文本概括信息的能力。如2017年“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2016年是“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2015年是“根据材料,概括 《今世说》的特点”,今年是“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考查的方向都是一样的, 都需要立足文本圈出相关的信息,然后进行概括。 八、【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 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 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 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奀江风 春溪月秋花鰲鸟啼之思莲开水香之家宾友集歌吹作贵楨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 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視缕梗概,十不得其」 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 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 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 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 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 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②荐:连续③視缕:逐条陈述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狎:亲近 万象迭入 迭:重叠 C.杨君缄书赍图 赍:送 D.成胜概 概:景象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为名也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康之由,革弊兴利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9 学生理解文本概括信息的能力。如 2017 年“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临川集》在不同时期的命运”, 2016 年是“根据材料,概括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是一部什么样的书”,2015 年是“根据材料,概括 《今世说》的特点”,今年是“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考查的方向都是一样的, 都需要立足文本圈出相关的信息,然后进行概括。 八、【2018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 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 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 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 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 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 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 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 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 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 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 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 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 B.万象迭.入 迭:重叠 C.杨君缄书赍.图 赍:送 D.成胜概. 概:景象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为名也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康之.由,革弊兴利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 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 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且/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白蘋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 意赅。 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3分)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3分)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2分) 【答案】 9,B 10.A 13.(1)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 (2)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 (3)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B项,“万象迭入”,“迭”如解释为“重叠”与语境不合, 从语法角度分析,“迭”在此处应为副词,主语是“万象”,即“各种景象”,“迭”应解释为“轮流”。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语境,并运用语法知识
10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 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 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且/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咏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白蘋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 意赅。 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 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 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3 分)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3 分)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2 分) 【答案】 8.B 9.B 10.A 11.A 12.C 13.(1)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 (2)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 (3)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B 项,“万象迭入”,“迭”如解释为“重叠”与语境不合, 从语法角度分析,“迭”在此处应为副词,主语是“万象”,即“各种景象”,“迭”应解释为“轮流”。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语境,并运用语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