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被测样品的固有频率时,试样的振动振幅很小,拾振器的振幅也很小甚至检测不到振动,在示波器 上无法合成李萨如图形(正椭圆),只能看到激振器的振动波形:只有当激振器的振动频率调节到 试样的固有频率达到共振时,拾振器的振幅突然很大,输入示波器的两路信号才能合成李萨如图形 (正椭圆) 3.外延法精确测量基频共振频率 理论上试样在基频下共振有两个节点,要测出试样的基频共振频率,只能将试样悬挂或支撑在 024L和0.776L的两个节点处。但是,在两个节点处振动振幅几乎为零,悬挂或支撑在节点处的试样 难以被激振和拾振。 实验时由于悬丝或支撑架对试样的阻尼作用,所以检测到的共振频率是随悬挂点或支撑点的位 置变化而变化的。悬挂点偏离节点越远(距离棒的端点越近),可检测的共振信号越强,但试样所 受到的阻尼作用也越大,离试样两端自由这一定解条件的要求相差越大,产生的系统误差就越大。 由于压电陶瓷换能器拾取的是悬挂点或支撑点的加速度共振信号,而不是振幅共振信号,因此所检 测到的共振频率随悬挂点或支撑点到节点的距离增大而变大。为了消除这一系统误差,测出试样的 基频共振频率,可在节点两侧选取不同的点对称悬挂或支撑,用外延测量法找出节点处的共振频率。 所谓的外延法,就是所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一般很难直接测量,采用作图外推求 值的方法求出所需要的数据。外延法的适用条件是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没有突变,否则不能使用。 本实验中就是以悬挂点或支撑点的位置为横坐标、以相对应的共振频率为纵坐标做出关系曲线, 求出曲线最低点(即节点)所对应的共振频率即试样的基频共振频率。 基频共振的判断 实验测量中,激发换能器、接收换能器、悬丝、支架等部件都有自己共振频率,可能以其本身 的基频或高次谐波频率发生共振。另外,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试样本身也不只在一个频率处发生共 振现象,会出现几个共振峰,以致在实验中难以确认哪个是基频共振峰,但是上述计算杨氏模量的 公式(11)~(13)只适用于基频共振的情况。因此,正确的判断示波器上显示出的共振信号是否 为试样真正共振信号并且是否为基频共振成为关键。对此,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判断和解决。 (1)实验前先根据试样的材质、尺寸、质量等参数通过理论公式估算出基频共振频率的数值, 在估算频率附近寻找。 (2)换能器或悬丝发生共振时可通过对上述部件施加负荷(例如用力夹紧),可使此共振信号 变化或消失 (3)试样发生共振需要一个孕育过程,共振峰有一定的宽度,信号亦较强,切断信号源后信号 亦会逐渐衰减。因此,发生共振时,迅速切断信号源,除试样共振会逐渐衰减外,其余假共振会很 快消失。 (4)试样共振时,可用一小细杆沿纵向轻碰试样的不同部位,观察共振波振幅。波节处波的振 幅不变,波腹处波的振幅减小。波形符合图2(a)的规律即为基频共振。 (5)用听诊器沿试样纵向移动,能明显听出波腹处声大,波节处声小,并符合图2(a)的规律6 被测样品的固有频率时,试样的振动振幅很小,拾振器的振幅也很小甚至检测不到振动,在示波器 上无法合成李萨如图形(正椭圆),只能看到激振器的振动波形;只有当激振器的振动频率调节到 试样的固有频率达到共振时,拾振器的振幅突然很大,输入示波器的两路信号才能合成李萨如图形 (正椭圆)。 3.外延法精确测量基频共振频率 理论上试样在基频下共振有两个节点,要测出试样的基频共振频率,只能将试样悬挂或支撑在 0.224L和0.776L的两个节点处。但是,在两个节点处振动振幅几乎为零,悬挂或支撑在节点处的试样 难以被激振和拾振。 实验时由于悬丝或支撑架对试样的阻尼作用,所以检测到的共振频率是随悬挂点或支撑点的位 置变化而变化的。悬挂点偏离节点越远(距离棒的端点越近),可检测的共振信号越强,但试样所 受到的阻尼作用也越大,离试样两端自由这一定解条件的要求相差越大,产生的系统误差就越大。 由于压电陶瓷换能器拾取的是悬挂点或支撑点的加速度共振信号,而不是振幅共振信号,因此所检 测到的共振频率随悬挂点或支撑点到节点的距离增大而变大。为了消除这一系统误差,测出试样的 基频共振频率,可在节点两侧选取不同的点对称悬挂或支撑,用外延测量法找出节点处的共振频率。 所谓的外延法,就是所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一般很难直接测量,采用作图外推求 值的方法求出所需要的数据。外延法的适用条件是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没有突变,否则不能使用。 本实验中就是以悬挂点或支撑点的位置为横坐标、以相对应的共振频率为纵坐标做出关系曲线, 求出曲线最低点(即节点)所对应的共振频率即试样的基频共振频率。 4.基频共振的判断 实验测量中,激发换能器、接收换能器、悬丝、支架等部件都有自己共振频率,可能以其本身 的基频或高次谐波频率发生共振。另外,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试样本身也不只在一个频率处发生共 振现象,会出现几个共振峰,以致在实验中难以确认哪个是基频共振峰,但是上述计算杨氏模量的 公式(11)~(13)只适用于基频共振的情况。因此,正确的判断示波器上显示出的共振信号是否 为试样真正共振信号并且是否为基频共振成为关键。对此,可以采用下述方法来判断和解决。 (1)实验前先根据试样的材质、尺寸、质量等参数通过理论公式估算出基频共振频率的数值, 在估算频率附近寻找。 (2)换能器或悬丝发生共振时可通过对上述部件施加负荷(例如用力夹紧),可使此共振信号 变化或消失。 (3)试样发生共振需要一个孕育过程,共振峰有一定的宽度,信号亦较强,切断信号源后信号 亦会逐渐衰减。因此,发生共振时,迅速切断信号源,除试样共振会逐渐衰减外,其余假共振会很 快消失。 (4)试样共振时,可用一小细杆沿纵向轻碰试样的不同部位,观察共振波振幅。波节处波的振 幅不变,波腹处波的振幅减小。波形符合图2(a)的规律即为基频共振。 (5)用听诊器沿试样纵向移动,能明显听出波腹处声大,波节处声小,并符合图2(a)的规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