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认为过分强调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会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 保守主义。诚然,在教育问题上过分强调中西对立、种族中心、今不如昔固然不足取,通识 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培养人的人类意识和宇宙情怀,中西方教育对很多重大问题有很多共同理 解。但必须强调的是,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在于确立受教育者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让受教 育者知道自己是谁,身处何处,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西方通识教育的历史表明,开展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动因是要克服现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身份意识的淡薄和文化认同危机, 其主要做法是让学生和西方文明的传统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明确当下和个人在这一传统中 的位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做合格的世界公民也就无从谈 起。因此,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开展通识教育,如果要做到不自我迷失,不随波逐流,一个 重要的工作是要培养师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同情的了解”和“温情的敬意”, 牢固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唤起自己作为一名当代中国人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 后再推己及人,确立自己的天下关怀。在此意义上,复旦的通识教育能否深入中华文化的深 处,把握中华文化的真精神,是这种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 总之,我们所期待的复旦通识教育,是取法乎上的通识教育,是结合复旦自身优良传统 的通识教育,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教育智慧和文化精神的通识教育。在开展这种通识教育的 过程中,复旦任重而道远。 作者/来源:吴新文/哲学学院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认为过分强调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会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文化 保守主义。诚然,在教育问题上过分强调中西对立、种族中心、今不如昔固然不足取,通识 教育的落脚点在于培养人的人类意识和宇宙情怀,中西方教育对很多重大问题有很多共同理 解。但必须强调的是,通识教育的出发点在于确立受教育者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让受教 育者知道自己是谁,身处何处,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西方通识教育的历史表明,开展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动因是要克服现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身份意识的淡薄和文化认同危机, 其主要做法是让学生和西方文明的传统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明确当下和个人在这一传统中 的位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做合格的世界公民也就无从谈 起。因此,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开展通识教育,如果要做到不自我迷失,不随波逐流,一个 重要的工作是要培养师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同情的了解”和“温情的敬意”, 牢固树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唤起自己作为一名当代中国人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 后再推己及人,确立自己的天下关怀。在此意义上,复旦的通识教育能否深入中华文化的深 处,把握中华文化的真精神,是这种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 总之,我们所期待的复旦通识教育,是取法乎上的通识教育,是结合复旦自身优良传统 的通识教育,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教育智慧和文化精神的通识教育。在开展这种通识教育的 过程中,复旦任重而道远。 作者/来源:吴新文/哲学学院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