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同时,对于网民作为一个公民群体的确认,也是近年来我国处理国家与民间关系的策略 的体现。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反腐等做的还远远不够,下层人民自然有怨,但是从这次地震 来看,国家在面对改革与可能造成的动乱之间采取了比19年前更明智的做法。高层力求在 人民中建立一种与中央的非对抗关系,而将矛盾留在中层与基层国家机关,这是为什么温频 频以示亲民的理由之一,是亲民,亦是抚民。对于群体身份的国家命名将直接带来一种对国 家的认同感。本来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正了名,便是国家的人,这不仅仅是第二个例子中出 于方便的考虑,更是一种拉拢群体带来认同与信任的策略 对于命名,中国古代是最可为法的。天子封臣,有的就是赐以姓,赐以姓便是天子的家 人,这对于加强社会的统一与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个人需要认同,而群体也西药认同,国家命名是给予群体一个身份的确认,只有有了这 种身份认同才更加有利于群体依照这种认同所给予的角色要求去行事。古之天子之臣,今之 与中央的非对抗关系,莫不利用了这个原理,以达到社会与国家的稳定 另外,对于群体的国家命名亦是一种对我国市民社会存在的默许,在抗震中,有不少志 愿者参与其中,为此,我觉得国家予以的确认还尚不够。在我国,市民社会的发展是不能脱 离国家的配合的,国家对于这一个群体的命名,将创造的是一个范式,是一个可以参与其中 的角色,而后来的群体则可以遵循这个规则来决定,来规范展开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觉得对群体的国家命名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有利于群体健康,有法度的成长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国家治理的稳定,赢得统治的合法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不可以无法度,有的法度是明,有的法度是暗,利用社会规律,认同 的规律亦是一种暗的法度,它规避了明的法度的对抗性,而又起了其规范的作用 05黄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由于较相近的社会地位或社会生活而形成一个群体,但是这样的 群体并不一定具有地位上的合法性。通过人们不断的活动,并通过活动使自己的群体成为 个客观的被接受的存在,这个过程就说明了社会是人的产物。群体身份的国家命名亦具这样 种外部化和客观化的辩证过程的形象例子。 网民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群体的出现,是由于互联网使用技术普及的结果。人们开始不 断地将自己的意见通过网络的渠道发表出去,不管是否合理,都是一种将自身意志思想投射 出去的活动,这是一种外部化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不断地累积,使它成为一种普遍化的存 在。于是人们开始习惯并接纳这样一种舆论媒介,并将他作为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网络民同时,对于网民作为一个公民群体的确认,也是近年来我国处理国家与民间关系的策略 的体现。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反腐等做的还远远不够,下层人民自然有怨,但是从这次地震 来看,国家在面对改革与可能造成的动乱之间采取了比 19 年前更明智的做法。高层力求在 人民中建立一种与中央的非对抗关系,而将矛盾留在中层与基层国家机关,这是为什么温频 频以示亲民的理由之一,是亲民,亦是抚民。对于群体身份的国家命名将直接带来一种对国 家的认同感。本来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正了名,便是国家的人,这不仅仅是第二个例子中出 于方便的考虑,更是一种拉拢群体带来认同与信任的策略。 对于命名,中国古代是最可为法的。天子封臣,有的就是赐以姓,赐以姓便是天子的家 人,这对于加强社会的统一与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个人需要认同,而群体也西药认同,国家命名是给予群体一个身份的确认,只有有了这 种身份认同才更加有利于群体依照这种认同所给予的角色要求去行事。古之天子之臣,今之 与中央的非对抗关系,莫不利用了这个原理,以达到社会与国家的稳定。 另外,对于群体的国家命名亦是一种对我国市民社会存在的默许,在抗震中,有不少志 愿者参与其中,为此,我觉得国家予以的确认还尚不够。在我国,市民社会的发展是不能脱 离国家的配合的,国家对于这一个群体的命名,将创造的是一个范式,是一个可以参与其中 的角色,而后来的群体则可以遵循这个规则来决定,来规范展开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觉得对群体的国家命名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有利于群体健康,有法度的成长, 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国家治理的稳定,赢得统治的合法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不可以无法度,有的法度是明,有的法度是暗,利用社会规律,认同 的规律亦是一种暗的法度,它规避了明的法度的对抗性,而又起了其规范的作用。 05 黄励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由于较相近的社会地位或社会生活而形成一个群体,但是这样的 群体并不一定具有地位上的合法性。通过人们不断的活动,并通过活动使自己的群体成为一 个客观的被接受的存在,这个过程就说明了社会是人的产物。群体身份的国家命名亦具这样 一种外部化和客观化的辩证过程的形象例子。 网民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群体的出现,是由于互联网使用技术普及的结果。人们开始不 断地将自己的意见通过网络的渠道发表出去,不管是否合理,都是一种将自身意志思想投射 出去的活动,这是一种外部化的过程。由于这个过程不断地累积,使它成为一种普遍化的存 在。于是人们开始习惯并接纳这样一种舆论媒介,并将他作为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网络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