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2mw 图3连铸坯低倍组织 图!连铸还厚皮」/4处柱快品的显征组织图5连铸坯近中心处柱状品的显微组织 Fig.3 Macro structure Fig.4 Microstructure of the Fig.5 Microstructure of the of strands columnar in 1/4 thickness columnar in near to of strands centre of strands 式逆传热方向长大形成了柱状晶。由于Cr为扩大铁素体区的元素,Ni是扩大奥氏体区的元 素。Cr在铁素体中富集,导致了铁素体相周围液体中的Ni/Cr增加,在铁素体周围开始析出 了奥氏体,相应发生了6一铁素体+L一>y一奥氏体的包品反应,使一相逐渐溶解变细。 随着凝固的进行,凝固层愈厚收缩愈大,散热能力也愈低。高温停留时间愈长,包晶反应愈 充分,柱状晶的特征即逐渐消失了,而微观形态仍可着到三层结构。 为了探知连铸坯在轧制温度下裂纹产生的可能性,测定了900~1050℃范围内铸坯的高 温强度0。=50~60N/mm°,此值足以说明裂纹的敏感性不强,可以预料快速冷却不会有 什么问题。但根据板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3]的研究结果,考虑到俦坯切割时的温度要求等 因素,二冷区仍拟采取“弱冷”制度为宜。该制度对铸坏的中心碗松、中心裂纹及成分偏析 等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值得指出的是凝固组织的柱状晶发达以致形成对接或中心搭桥,本来 极有可能造成中心线偏析,但从实际取样分析检验结果中发现,304型连铸坯与模铸初轧坯 相比,前者的偏析状况似乎更小一些(表1),而且铸坯的纵向和横向断面上偏析量都很小。 证明了连铸坯的凝固过程一般不会扩大元素的偏析倾向。 影1各元素碗析的对比,% Table 1 The segregative comparison of various elcments,% 元素,% Si Mn P Cr Ni 最 大 0.012 0.02 0.02 0,002 0.003 0.05 0,15 连铸 最 小 0,004 0 0 0.001 0.02 0.04 模能 最 大 0.02 0.03 0.05 0.003 0.005 0,28 0.45 4结束语 前述研究结果表明,钢水质量、连铸工艺制度及凝固过程是影响不锈钢连铸坯质量的几个 55图 连 铸 坯低倍 组 织 图 连铸 坯 厚 度 刁处柱 伏 晶 的显 微 组 织 图 连 铸 坯 近 中心 处 柱 状 晶 的显 微组 织 们 式逆传 热 方 向长大 形 成 了 柱状 晶 。 由于 为扩大 铁 素 体 区的元素 , 是扩大 奥 氏 体 区 的 元 素 。 在铁 素 体 中富集 , 导 致 了铁素 体相 周 围液体 中的 增加 , 在 铁素体 周围开始析 出 了奥氏体 , 相应 发生 了 一 铁素体 一 夕一奥氏体 的包 晶反 应 , 使 一相 逐渐 溶 解 变 细 。 随着 凝 固的进行 , 凝 固层愈厚 收缩 愈大 , 散 热 能 力也 愈低 。 高温停 留时 间愈长 , 包 晶反 应 愈 充分 , 柱状 晶的特 征即 逐渐 消失了 , 而 微 观形 态仍 可看 到 三 层 结 构 。 为 了探 知连铸坯 在轧制 温度下 裂 纹产 生 的 可 能性 , 测 定 了 一 ℃ 范 围内铸坯 的 高 温强 度 一 “ , 此值足 以说 明裂纹 的 敏 感性 不强 , 可 以预料 快 速 冷 却不会有 什么 问题 。 但根 据板坯 凝 固传热 数 学模型 〔 “ 〕 的研 究结 果 , 考虑 到 铸 坯 切 割 时的 温 度要 求 等 因素 , 二 冷 区仍拟 采取 “ 弱 冷 ” 制 度为宜 。 该制 度对铸坯 的 中心 疏 松 、 中心 裂纹 及 成分 偏析 等不会造 成不 良后 果 。 值 得 指 出的是 凝 固组织 的 柱状 晶发 达 以致形 成对接 或 中心搭 桥 , 本来 极有 可 能造 成 中心 线偏析 , 但 从 实 际取 样分 析检验结 果中发 现 , 型 连铸 坯 与模 铸 初 轧 坯 相 比 , 前者 的偏 析状 况似乎 更 小一 些 表 , 而且铸坯 的 纵 向和 横 向断 面 上偏 析量都 很小 。 证 明了连 铸坯 的 凝 固过 程一 般 不会 扩大 元素 的偏 析倾 向 。 半 各 元素偏析 的对 比 , 、 , 元 素 , 写 到 最 连 铸 最 大 小 。 。 。 。 。 。 。 。 迄 模 铸 最 大 。 。 。 。 。 结 束语 前述研 究结 果 表明 , 钢水质量 、 连 铸工艺制度 及凝固过程 是影 响不锈钢连铸 坯质量 的几 个 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