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等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研究者明确自己在研究中的位置,不断自我反省,在收 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考虑个人偏见、世界观等因素;同时,应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多花时间到组织环 境中去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 (三)扎根理论不应成为忽视文献的借口 有些研究者认为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问题时,可以先建构理论,然后再在研究的结论和讨论部分对 以往研究进行回顾。更有甚者,不査阅相关文献就直接运用扎根理论来研究一些观点已经比较成熟的 问题。不査阅已有相关文献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能充分掌握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就无法清晰 地界定要研究的问题,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往往会导致无结构的研究.最后是得到一堆杂乱无章的数 据,无法建构立论充分的理论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扎根理论是一种用于有意识地发现新理论的方法不阅读已有的相关研究文 献可以帮助研究者在进行理论建构时不受干扰。为此, Suddaby(2006)提出了三种可帮助研究者免 受既有研究影响的方法:一是回顾多个领域的既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来认识问题;二是时刻提醒自 己不要受既有概念的影响;三是不要过分要求研究的客观性,也就是不要过分套用既有研究。总之,扎 根理论研究者既要关注已有研究,又要提醒自己要相信自己收集的数据,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与以 往研究不一致时,暂时接受已有理论。 (四)扎根理论不能用来报告未经加工的数据 有些研究者提出了颇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也构建了巧妙的研究设计,但最终只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 结论,原因在于他们只提供了一些不完整或者缺少分析的结果。不能提炼出好的理论的原因不外乎以 下几点:一是不能把现象与扎根理论相分离。现象学家更注重捕捉细节,更多地使用内省的方法,运用 深度访谈技术的目的在于探究受访者个体鲜活的主观经验,力图精确了解个体的用词,呈现原始数据 而扎根理论研究者在访谈时虽然也从现象入手但他们的兴趣不在现象和故事本身,而在基于现象和故 事的更深层次的信息上。二是无法把数据上升到概念层次,原因可能在于不能把数据与已经掌握的知 识融会贯通找到最恰当的匹配和解释。三是过早停止收集数据。实证研究一般对数据收集有较高的 要求,但扎根理论没有明确规定何时可以停止收集数据。一般来说,当新收集的数据不能对理论建构做 出新的贡献(即出现所谓的理论饱和1)时,就可以停止收集数据。过早停止收集数据,有可能导致 数据太少,不能提炼出更高层次的概念或范畴。 (五)扎根理论不可用于简单的理论检验、内容分析或词语计数 扎根理论不能用来检验对真实情况的假设.但可用来了解被试如何理解真实情况。如果没有精确 的假设存在,或者虽有精确的假设存在,但太过抽象,不便运用演绎方法来验证,那么就最好采用扎根理 论研究方法。内容分析和词语计数可以用来建构部分理论,但它们与扎根理论的区别在于:扎根理论 是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总体方法论;内容分析是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仅仅是扎根 理论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中的一种;而词语计数则只是内容分析的一部分,如词频和词义之间的关系,但 这种简单的关系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扎根理论解释真实情况的需要 虽然扎根理论强调数据收集应与数据分析同步进行,但在呈现研究结果时往往有先后顺序,这是因 为很多期刊一开始就被实证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影响了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的结构顺序。在纯 形式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按照以下顺序展开:收集各领域相关文献或数据,通过持续反复的分析得 到很多相关但模糊的概念,逐渐提炼岀少数凊晰的概念,最后进行理论建构。但这种纯形式会导致秉承 主流实证主义范式的硏究者感到缺乏效率且难懂。于是,相关硏究的先后顺序就变成了理论回顾、数据 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讨论。但在这样的研究顺序下,即使坚持了持续比较的基本思想,在相关研究中也 体现不出来,导致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令人产生扎根理论可以与实证方法混用的错觉。Suda- by(2060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将编码技术和产生范畴的过程放在方法论部分,最好采用表格 140外济点管理(第32誊第122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p/www.cnki.net外国经济与管理(第 32 卷第 12 期) 验等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就要求研究者明确自己在研究中的位置, 不断自我反省 ,在收 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考虑个人偏见、世界观等因素;同时 ,应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 多花时间到组织环 境中去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 。 (三)扎根理论不应成为忽视文献的借口 有些研究者认为在运用扎根理论研究问题时 ,可以先建构理论, 然后再在研究的结论和讨论部分对 以往研究进行回顾。更有甚者 ,不查阅相关文献就直接运用扎根理论来研究一些观点已经比较成熟的 问题 。不查阅已有相关文献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不能充分掌握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就无法清晰 地界定要研究的问题 ,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往往会导致无结构的研究,最后是得到一堆杂乱无章的数 据,无法建构立论充分的理论 。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 ,扎根理论是一种用于有意识地发现新理论的方法,不阅读已有的相关研究文 献可以帮助研究者在进行理论建构时不受干扰 。为此 , Suddaby(2006)[ 1] 提出了三种可帮助研究者免 受既有研究影响的方法:一是回顾多个领域的既有相关文献 ,从多个角度来认识问题;二是时刻提醒自 己不要受既有概念的影响 ;三是不要过分要求研究的客观性 ,也就是不要过分套用既有研究 。总之 ,扎 根理论研究者既要关注已有研究, 又要提醒自己要相信自己收集的数据,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与以 往研究不一致时 ,暂时接受已有理论。 (四)扎根理论不能用来报告未经加工的数据 有些研究者提出了颇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也构建了巧妙的研究设计,但最终只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 结论 ,原因在于他们只提供了一些不完整或者缺少分析的结果。不能提炼出好的理论的原因不外乎以 下几点:一是不能把现象与扎根理论相分离。现象学家更注重捕捉细节 , 更多地使用内省的方法 ,运用 深度访谈技术的目的在于探究受访者个体鲜活的主观经验, 力图精确了解个体的用词 ,呈现原始数据。 而扎根理论研究者在访谈时虽然也从现象入手,但他们的兴趣不在现象和故事本身 ,而在基于现象和故 事的更深层次的信息上。二是无法把数据上升到概念层次, 原因可能在于不能把数据与已经掌握的知 识融会贯通,找到最恰当的匹配和解释 。三是过早停止收集数据 。实证研究一般对数据收集有较高的 要求 ,但扎根理论没有明确规定何时可以停止收集数据 。一般来说, 当新收集的数据不能对理论建构做 出新的贡献(即出现所谓的“理论饱和” [ 11] )时 ,就可以停止收集数据 。过早停止收集数据 ,有可能导致 数据太少 ,不能提炼出更高层次的概念或范畴 。 (五)扎根理论不可用于简单的理论检验 、内容分析或词语计数 扎根理论不能用来检验对真实情况的假设,但可用来了解被试如何理解真实情况 。如果没有精确 的假设存在,或者虽有精确的假设存在 ,但太过抽象,不便运用演绎方法来验证 ,那么就最好采用扎根理 论研究方法。 [ 12] 内容分析和词语计数可以用来建构部分理论 ,但它们与扎根理论的区别在于 :扎根理论 是系统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总体方法论;内容分析是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仅仅是扎根 理论多种数据收集方法中的一种;而词语计数则只是内容分析的一部分 , 如词频和词义之间的关系 ,但 这种简单的关系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扎根理论解释真实情况的需要。 [ 13] 虽然扎根理论强调数据收集应与数据分析同步进行,但在呈现研究结果时往往有先后顺序,这是因 为很多期刊一开始就被实证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而影响了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的结构顺序 。在纯 形式下,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按照以下顺序展开:收集各领域相关文献或数据 ,通过持续反复的分析得 到很多相关但模糊的概念 ,逐渐提炼出少数清晰的概念 ,最后进行理论建构 。但这种纯形式会导致秉承 主流实证主义范式的研究者感到缺乏效率且难懂 。于是,相关研究的先后顺序就变成了理论回顾 、数据 收集 、数据分析 、结果讨论 。但在这样的研究顺序下,即使坚持了持续比较的基本思想,在相关研究中也 体现不出来,导致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令人产生扎根理论可以与实证方法混用的错觉 。Suddaby(2006)[ 1] 认为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将编码技术和产生范畴的过程放在方法论部分, 最好采用表格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