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五章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触噬菌体前。噬菌体的加入只起到甄别这类突变是否发生的作用,而不是诱导突变的因素。 自发突变 获得免疫性 在12个琼脂平面上每 1个平面涂布5×10大 肠杆菌的噶菌体敏感性 保组5小时 保温5小时 小蓝落生长时产 每个平面有5×10 生抗噬菌体突变 小菌落,每个菌落约 在未喷噬菌体T 含5000个细菌 前没有突变细胞 六个平面重新涂布 六个平面重新涂布 喷入T1 喷入T 喷入T1 保温 保温 保温 保沮 一个抗嗟小菌落中每个抗国两组平面有相同数目的细菌 体菌落菌体细胞产生一个所以将产生相同数目的抗嗽菌 抗噬菌体菌落 体菌落 图5.2.11涂布试验示意图 1952年,莱德伯格( Lederberg)夫妇设计了一种更巧妙的影印培养试验,直接证明了微 生物抗药性是自发产生的,并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毫不相干。试验的基本过程是将长有许多 菌落(可多达数百个)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灭菌丝绒布的木圆柱(直径小于培养皿) 上,木柱如“印章”一样沾满平板上所有的菌落,然后把这一“印章”上的细菌定位接种 到不同的选择培养基平板上,待培养后,对各皿相同位置上的菌落作对比后,就可选出特 定的突变型菌株,此过程称为影印培养法。这种方法已经广泛用于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生 长的细菌群体中,分离出各种类型的突变种。 利用影印培养法证明大肠杆菌K12自发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如图5.2.12所示。首 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K12细胞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 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链霉 素的选择性培养基平板(3)上。影印的作用可保证这3个平板上所长出的菌落的亲缘和相 对位置保持严格的对应性。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菌落。经过与培 养皿(2)和(3)比较,就可在平板(2)的相应位置上找到平板(3)上的几个抗性菌落的“孪 生兄弟”。然后把平板(2)中最明显部位的菌落(实际上有许多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 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并重复以上各步骤。上述过程几经重 复后,就只要涂上越来越少的原菌液至相当于平板(1)的培养皿(5)和(9)上,而可出第五章 微生物的菌种选育 15 触噬菌体前。噬菌体的加入只起到甄别这类突变是否发生的作用,而不是诱导突变的因素。 图 5.2.11 涂布试验示意图 1952 年,莱德伯格(Lederberg)夫妇设计了一种更巧妙的影印培养试验,直接证明了微 生物抗药性是自发产生的,并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毫不相干。试验的基本过程是将长有许多 菌落(可多达数百个)的母种培养皿倒置于包有灭菌丝绒布的木圆柱(直径小于培养皿) 上,木柱如“印章”一样沾满平板上所有的菌落,然后把这一“印章”上的细菌定位接种 到不同的选择培养基平板上,待培养后,对各皿相同位置上的菌落作对比后,就可选出特 定的突变型菌株,此过程称为影印培养法。这种方法已经广泛用于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生 长的细菌群体中,分离出各种类型的突变种。 利用影印培养法证明大肠杆菌 K12 自发产生抗链霉素突变的实验如图 5.2.12 所示。首 先将大量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 K12 细胞涂布在不含链霉素的平板(1)的表面,待其长 出密集的小菌落后,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平板(2)上,随即再影印到含链霉 素的选择性培养基平板(3)上。影印的作用可保证这 3 个平板上所长出的菌落的亲缘和相 对位置保持严格的对应性。经培养后,在平板(3)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菌落。经过与培 养皿(2)和(3)比较,就可在平板(2)的相应位置上找到平板(3)上的几个抗性菌落的“孪 生兄弟”。然后把平板(2)中最明显部位的菌落(实际上有许多菌落)挑至不含链霉素的 培养液(4)中,经培养后,再涂布在平板(5)上,并重复以上各步骤。上述过程几经重 复后,就只要涂上越来越少的原菌液至相当于平板(1)的培养皿(5)和(9)上,而可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