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时辊身上的径向位移见表4。应力值因为在1=25时{on}尚不能趋近于0,用(4)式选加 后的总应力尚不能得到准确的值,故未列出各点的应力值。(在1=25时{o}/{o:}约为 0.329*) 表4 辊身上各点的径向位移u×10一3毫米 z毫米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340 360 0=0° (A B) -30.014-32.217 -35.057-48.460-61.893-61.757-66.588-67.479.-67.772 0= 180° 27.17827.516 28.030 28.80929.647,30.273 30.77331.077 31.177 (CD) (u为负值表示指向轧辊轴线,正值长示离开轧辊轴线,0=9”, 180°分别代表图10中AB和CD线) 老米 (c) 图9 图10 把轧辊辊身上线段AB,CD(图10)的径向位移分别绘成变形曲线(图【0,b,C)可 以看到AB上在z=260毫米处(F点)径向位移有较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上辊面z=260~ 360毫米处有轧件的压力q1:的作用,此处轧辊表面的位移将包括弯曲:形和因轧辊压扁而 产生的位移。在z<260毫米处,无压扁变形,只有弯曲变形造成的位移,显然FB段比AF 段有较大的径向位移是由于轧辊压扁的影响。在线段CD上都无压扁,只行弯出变形的影响, 因而径向位移在?向的变化比较平缓。 四、讨论 1.从算例1可以看到用本文所述原理以及S-NSL程序所得计算结果和解析解所得的 *注这是以某结点(r=150毫米,z=340毫米)上的径向应力计出0,6/0,:=0.329。 实际上各结点,各应力分量之间这个比值也不尽相同。 194时辊身上的 径 向位移见 表 。 应 力值 因为在 二 时 尚不 能趋近 于。 , 用 ‘ 式 迭加 后 的总应 力尚不 能得 到准确的值 , 故未列 出各点的应 力值 。 在 二 时 。 约为 一 , 表 辊身土 各点 的径 向位移 。 一 毫米 毫米 一 “ 一 刃 … 一 一一 ‘一 一 乍 一 一 一 ‘ · … “ ‘ 月 口 心 、 八 八 ‘ 二 。 为负值 表示 指向轧辊 轴线 , 正值 表示 离开 轧辊 轴 线 , 。 分别代表图 中 和 线 【 【一 厂 尸, 卜 州卜十一卜 十一卜十一 一叶一 曰一十汁一, ‘ 州 , 目 一 一 】 口 伪 门 几 尸〕 一日 一卜州 】 卜一州卜 刊 卜十十十叶 一 汁叶叶一卜卜日洲日一曰曰 、 一 一 广丁一丁一下一下一 一广下门 气 , 日匕 二一 一一‘ 二 占一 图 图 把 轧辊辊身上线 段 , 图 的 径 向位 移 分别 绘 成 变形 曲线 图 , , 可 以看 到 上在 二 毫米处 点 径 向位 移 有较大的 变 化 。 这 是 因 为在 上辊 面 毫米处有轧件的压力 , , 的 作用 , 此处轧辊 表 而 的位 移将 包括 弯 曲 今形 和 因轧辊 压扁而 产生的 位 移 。 在 毫米处 , 无 压扁变形 , 只 有弯 曲变形造 成 的 位 移 , 显 热 段 比 段 有较大的径 向位 移是 由于 轧辊 压扁 的影 响 。 在 线段 上都无 压 扁 , 只 了弯 曲变形 的影 响 , 因而径 向位 移在 向的 变化 比较 平缓 。 四 、 讨 论 从算例 讨以 看到用 本 文所述原 理 以 及 一 程 序所得 计算 结果 解 析 解所 得的 州主 这 是 以 某结 点 。 毫米 , 二 毫米 上 的 径 向应 力计 览 出 。 「 二 , 。 实 际上 各结 点 , 各应 力分 量 之 间这 个 比值 也不 尽 相 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