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泽不流之征。”@ “都下疾疫,使巡省给医药”。“都下”即京镜建 元嘉四年(427年)“五月,京都疾疫”。甲 康地区,后世方志记载有此次疫灾⑦。 午日,政府“遣使存问,给医药:死者若无家 孝建元年(454年)吴「兴1郡钱塘县(今 属,赐以棺器”。这次疫灾由旱灾诱发,并持续 浙江杭州)大疫,有父母兄弟七人同时疫死者 到第二年春天。京都即刘宋首都建康(今南京) 有子病而父母死不底者:有父子并亡者:有一家 建康地区后世方志载有此次疫灾,有的方志甚至 六口俱得病】 二人丧没者。乌程县(今浙江湖 直接改称“元嘉四年五月,建康疾疫”②。 州)吴逵一家“经荒饥馑,系以疫,父母兄弟嫂 元嘉五年(428年)春正月,“时大早,疾 及群从小功之亲,男女死者十三人”@。 疫”,左光禄大夫范泰上表欲引咎辞职,但文帝 大明元年(457年)“四月,京邑疾疫” 不许。扬州刺史(驻建康)王弘也以“阴阳 “夏,京师疾疫”。政府“遣使按行,赐给医药 并,亢早成灾,秋无严霜,冬无积雪,疫疠之 死而无收敛者,官为敛埋”。京师、京邑均指都 气弥历四时”引处辞职。文帝则领布诏书以 城建康(今南京)或称“大明元年正月建康 “阴阳违序,旱疫成患”求言指陈得失@。 雨水,四月丹阳疾疫”@。建康指京畿地区,丹 元嘉七年(430年)刘宋到度之领兵北伐 阳仅指京城 魏军望风而逃,滑台、虎牢、洛阳三城为宋军占 大明三年(459年)刘宋北境州、徐州 领。十月,魏军大举反攻,重新夺取洛阳(金 豫州多有战事。八月,孝武帝诏曰:“近北讨文 墉)、虎牢两城,独到彦之所守滑台未失。十 武,于军亡没,或陨身矢石,或疠疾死亡,并尽 月,“河冰将合,粮食又整。彦之先有目疾,至 是大动,将士疾疫,乃回军焚舟,步至彭城” ①以资治通整》卷120《宋纪·太祖文皇帝上之上》】 或日:“且将士疾疫,乃引兵自清入济,南至历 第1522页,《宋书》卷60《范泰传》,第1620.1622 城,焚舟弃甲,步趋彭城。”④ 页。 元嘉十二年(435年)即北魏世祖太延元 ②(宋书》卷34《五行志》,第1010页;《宋书》卷 5《文帝纪》,第76页,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大事 年。其年夏六月,世祖诏日:“有鄙妇人持方寸 纪上》,第48页:民国《省都志》卷16《历代大事表》, 玉印,诣潞城侯孙家…印有三字,为龙鸟之 第1478页:道光《上元县志》卷1《天文志·庶徵》 形,要妙奇巧,不类人迹。文曰旱疫平'。推 第218页 寻其理。盖神灵之报应也。”很显然。所谓“神 ③(资治通整》卷121《宋纪·太祖文皇帝上之中】 第1528页:《宋书》卷42《王弘传》.第1314页:《宋 灵之报应”是假,而此前北魏境内有“旱疫”流 书》卷5《文帝纪》.第76页:《南史》卷2宋本纪》 行应该是真,如果不是当时有疸疫,魏世祖恐怕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0页」 也不会为此下诏令,而此诏令的作用有可能就是 (南史》卷25《到彦之传》。第675页:《资治 为了安抚处在疫灾威胁之中的百姓的心。不过, 鉴》卷121《宋纪·太祖文皇帝上之中》,第1539页 该月魏世祖又以“时和年丰”,诏祭祀百神,以 就书》卷4《世祖纪》.第85页:《资治通鉴》卷 122《宋纪·太相文皇帝上之下 第1555而 答天观。 ®宋书》卷5《文帝纪 第95页:同治《上江两 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六月,刘宋“京邑 县志》卷2《大事纪上》 第49页:道光《上元县志》 疫疠,丙戌,使郡县及营署部司,普加履行,给 《天文志 第219页 以医药”。京邑即首都建康,建康地区后世方志 同治《 县志》卷 《大事纪上》,第0页 载有此次疫灾。建康又称丹阳,故有“元嘉二十 出版 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1480 四年六月丹阳大水疫房”之记载®。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正月,北魏拓拔焘 宋 )卷91《范叔孙传》,第2252页《宋书》 攻肝胎“凡政之三旬不拔。会魏军中多疾疫 或告以建康遣水军自海入淮,又敕彭城断其归 ,第1010页;《宋书》卷 26《天文志》,第947页:《南史》卷2《宋本纪》,第60 收”二月魏很。“疾死者其众”是 页:民国《首都志》卷16《历代大事表》,第1481页: 军撤军的主要原因。三月,刘宋大旱。四月 道光《上元县志》卷1《天文志·庶微》,第219页 ·12· 1994-2009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泽不流之征。”① 元嘉四年 (427 年) “五月 , 京都疾疫”。甲 午日 , 政府“遣使存问 , 给医药 ; 死者若无家 属 , 赐以棺器”。这次疫灾由旱灾诱发 , 并持续 到第二年春天。京都即刘宋首都建康 (今南京) , 建康地区后世方志载有此次疫灾 , 有的方志甚至 直接改称“元嘉四年五月 , 建康疾疫”②。 元嘉五年 (428 年) 春正月 , “时大旱 , 疾 疫”, 左光禄大夫范泰上表欲引咎辞职 , 但文帝 不许。扬州刺史 (驻建康) 王弘也以 “阴阳隔 并 , 亢旱成灾 , 秋无严霜 , 冬无积雪 , 疫疠之 气 , 弥历四时”引咎辞职。文帝则颁布诏书 , 以 “阴阳违序 , 旱疫成患”求言指陈得失 ③。 元嘉七年 (430 年) 刘宋到彦之领兵北伐 , 魏军望风而逃 , 滑台、虎牢、洛阳三城为宋军占 领。十月 , 魏军大举反攻 , 重新夺取洛阳 (金 墉) 、虎牢两城 , 独到彦之所守滑台未失。十一 月 , “河冰将合 , 粮食又罄。彦之先有目疾 , 至 是大动 , 将士疾疫 , 乃回军焚舟 , 步至彭城”。 或曰 : “且将士疾疫 , 乃引兵自清入济 , 南至历 城 , 焚舟弃甲 , 步趋彭城。”④ 元嘉十二年 (435 年) 即北魏世祖太延元 年。其年夏六月 , 世祖诏曰 : “有鄙妇人持方寸 玉印 , 诣潞城侯孙家 ……印有三字 , 为龙鸟之 形 , 要妙奇巧 , 不类人迹。文曰‘旱疫平’。推 寻其理 , 盖神灵之报应也。”很显然 , 所谓“神 灵之报应”是假 , 而此前北魏境内有“旱疫”流 行应该是真 , 如果不是当时有瘟疫 , 魏世祖恐怕 也不会为此下诏令 , 而此诏令的作用有可能就是 为了安抚处在疫灾威胁之中的百姓的心。不过 , 该月魏世祖又以“时和年丰”, 诏祭祀百神 , 以 答天贶 ⑤。 元嘉二十四年 (447 年) 六月 , 刘宋“京邑 疫疠 , 丙戌 , 使郡县及营署部司 , 普加履行 , 给 以医药”。京邑即首都建康 , 建康地区后世方志 载有此次疫灾。建康又称丹阳 , 故有“元嘉二十 四年六月 , 丹阳大水疫疠”之记载 ⑥。 元嘉二十八年 (451 年) 正月 , 北魏拓拔焘 攻盱眙 ,“凡攻之三旬 , 不拔。会魏军中多疾疫 , 或告以建康遣水军自海入淮 , 又敕彭城断其归 路”, 二月 , 魏军撤退。“疾疫死者甚众”是魏 军撤军的主要原因。三月 , 刘宋大旱。四月 , “都下疾疫 , 使巡省给医药”。“都下”即京畿建 康地区 , 后世方志记载有此次疫灾 ⑦。 孝建元年 (454 年) 吴 [兴 ] 郡钱塘县 (今 浙江杭州) 大疫 , 有父母兄弟七人同时疫死者 ; 有子病而父母死不殡者 ; 有父子并亡者 ; 有一家 六口俱得病 , 二人丧没者。乌程县 (今浙江湖 州) 吴逵一家“经荒饥馑 , 系以疫 , 父母兄弟嫂 及群从小功之亲 , 男女死者十三人”⑧。 大明元年 ( 457 年) “四月 , 京邑疾疫”; “夏 , 京师疾疫”。政府“遣使按行 , 赐给医药 ; 死而无收敛者 , 官为敛埋”。京师、京邑均指都 城建康 (今南京) , 或称“大明元年正月 , 建康 雨水 , 四月丹阳疾疫”⑨。建康指京畿地区 , 丹 阳仅指京城。 大明三年 (459 年) 刘宋北境兖州、徐州、 豫州多有战事。八月 , 孝武帝诏曰 : “近北讨文 武 , 于军亡没 , 或陨身矢石 , 或疠疾死亡 , 并尽 ·12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资治通鉴》卷 120《宋纪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 第 1522 页 ; 《宋书》卷 60《范泰传》, 第 1620 - 1622 页。 《宋书》卷 34《五行志》, 第 1010 页 ; 《宋书》卷 5《文帝纪》, 第 76 页 ;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 2《大事 纪上》, 第 48 页 ; 民国《首都志》卷 16《历代大事表》, 第 1478 页 ; 道光《上元县志》卷 1《天文志 ·庶徵》, 第 218 页。 《资治通鉴》卷 121《宋纪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 第 1528 页 ; 《宋书》卷 42《王弘传》, 第 1314 页 ; 《宋 书》卷 5《文帝纪》, 第 76 页 ; 《南史》卷 2《宋本纪》, (北京) 中华书局 , 1975 年 , 第 40 页。 《南史》卷 25《到彦之传》, 第 675 页 ; 《资治通 鉴》卷 121《宋纪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 第 1539 页。 《魏书》卷 4《世祖纪》, 第 85 页 ;《资治通鉴》卷 122《宋纪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 第 1555 页。 《宋书》卷 5《文帝纪》, 第 95 页 ; 同治《上江两 县志》卷 2《大事纪上》, 第 49 页 ; 道光《上元县志》 卷 1《天文志 ·庶徵》, 第 219 页。 同治《上江两县志》卷 2《大事纪上》, 第 50 页 , (台北) 成文出版社 , 1970 年 ; 民国《首都志》卷 16 《历代大事表》, (台北) 成文出版社 , 1983 年 , 第 1480 页。 《宋书》卷 91《范叔孙传》, 第 2252 页 ; 《宋书》 卷 91《吴逵传》, 第 2247 页。 《宋书》卷 34《五行志》, 第 1010 页 ; 《宋书》卷 26《天文志》, 第 947 页 ;《南史》卷 2《宋本纪》, 第 60 页 ; 民国《首都志》卷 16《历代大事表》, 第 1481 页 ; 道光《上元县志》卷 1《天文志 ·庶徵》, 第 219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