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⑨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度,是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并不是减少失业,而是解决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 >实伤 例91 严重的中国就业形势 作为目前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虽然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但是依然要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 截至2003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 800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霱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年 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左右。今后一个时期,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明显改变,近几年,我国城 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517万人)上升到目前的42%795万人)。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失业并 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就业课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上亿富余劳动力,进 城务工经商的已达8200多万人,同时,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加大。截至2003年7月 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7%,尚有70万人未正式就业,总的来说,中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庞大,因此劳动力价格极为低廉。这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 业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国外资本在中国投资设厂,主要是看中我国劳 动力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迄今为止,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 支柱。然而,应该看到出售廉价劳动力型的经济有两大缺陷,一是对廉价劳力的购买者—发达国家的严 重依赖。一旦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少,出售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就会陷入经济困境 二是世界上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廉价劳动力购买者——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出现高速增长,所 以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也没有大量增加。可是加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却越来越多,竞争的结果使廉价 劳动力更加便宜,这使得靠出售廉价劳动力致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根本上讲,出售廉价劳动力不能成 为囯家发展的长远大计,因为国家一旦经济发展起来,人们富裕起来,劳动力的价格就会提高而不再廉价 可是这样以利用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外资就会纷纷撤离,而一旦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外资撤走,这些国家又 没有别的收入来维持经济,这时就只能贬值货币,降低人们生活水平,重新跌入廉价劳动力的行列。目前 东南亚国家正是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经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 为继 中国经济的特征是:人口基数大、转型时期、出口依存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入世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的背景,中国的就业问题就显得更加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在通过对经济生活进行调控的时候,更需要注 意多层次、多角度、长短期政策和措施的组合,以下是专家为中国就业问题开出的“药方” (1)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失业问题是经济快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中国的失业问题与美国 和西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的状况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欧美国家的这种高失业的状况从 1880年出现以后,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解决失业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经济的增长,尽管中 国的就业增长与GDP的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建国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极大地促259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 9 章 度,是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了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并不是减少失业,而是解决失业带来的社会问题。 实例 9-1 严重的中国就业形势 作为目前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中国虽然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但是依然要面对严重的就业问题。 截至 2003 年,城镇新增劳动力 1 000 万人,加上现存的 600 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 800 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 2 400 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 7%左右测算,年 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 1 400 万左右。今后一个时期,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明显改变。近几年,我国城 镇登记失业率从 1998 年的 3.1%(517 万人)上升到目前的 4.2%(795 万人)。预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失业并 轨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就业课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上亿富余劳动力,进 城务工经商的已达 8 200 多万人。同时,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加大。截至 2003 年 7 月 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67%,尚有 70 万人未正式就业。总的来说,中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数量庞大,因此劳动力价格极为低廉。这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 业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国外资本在中国投资设厂,主要是看中我国劳 动力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迄今为止,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 支柱。然而,应该看到出售廉价劳动力型的经济有两大缺陷,一是对廉价劳力的购买者——发达国家的严 重依赖。一旦发达国家的经济不景气,对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少,出售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就会陷入经济困境。 二是世界上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廉价劳动力购买者——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出现高速增长,所 以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也没有大量增加。可是加入国际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却越来越多,竞争的结果使廉价 劳动力更加便宜,这使得靠出售廉价劳动力致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从根本上讲,出售廉价劳动力不能成 为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因为国家一旦经济发展起来,人们富裕起来,劳动力的价格就会提高而不再廉价。 可是这样以利用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外资就会纷纷撤离,而一旦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外资撤走,这些国家又 没有别的收入来维持经济,这时就只能贬值货币,降低人们生活水平,重新跌入廉价劳动力的行列。目前 东南亚国家正是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经济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越来越难以 为继。 中国经济的特征是:人口基数大、转型时期、出口依存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入世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的背景,中国的就业问题就显得更加错综复杂。因此,我们在通过对经济生活进行调控的时候,更需要注 意多层次、多角度、长短期政策和措施的组合。以下是专家为中国就业问题开出的“药方”。 (1) 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失业问题是经济快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中国的失业问题与美国 和西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的状况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欧美国家的这种高失业的状况从 1880 年出现以后,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解决失业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经济的增长。尽管中 国的就业增长与 GDP 的增长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建国以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极大地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