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复旦教育论坛2013年第11卷第6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13.Vol.11,No.6 度不高,效果并不好。”“现在的确有了讨论课,而且开 论得过了头,倒是会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我大一第 这种讨论课的老师非常之多:就算一些老师没有开单 一学期选了《文学原典导读》一课,这门课主要讲《红 独的讨论课程,也会经常性地在下课前留出一部分时 楼梦》。课堂形式是学生根据每次课的主题自由发言, 间供学生提问之用。客观地说,这的确是一种进步,而 而老师几乎仅仅负责记录学生发言的要点。座位也是 且是很不容易的进步。可是问题还是很严重。”“现在 固定的。前两周觉得这样的课程形式还是挺有意思 的讨论课,往往采取这样一种形式:老师宣布讨论的 的,毕竞自己也是通读过《红楼梦》的,而且江苏高考 题目和范畴。学生回去准备一份讨论稿或者发言大纲 必考《红楼梦》,自己也算是半个行家。然而,没过多 (有时候可能还要放掉一次课作为准备时间)。讨论课 久,我发现老师每次上课几乎都不发言,基本上都是 开始,学生按照某种顺序依次发言。讨论课结束,老师 学生在各抒己见。而且逐渐产生了一种现象—每次 简单点评。”出现的问题如下:频繁的讨论弄得学生精 课基本上都是那几位通过自主招生进来的同学在发 疲力竭,而一月一次的讨论又让学生没有感觉。“没 言,讲的内容又貌似比较深奥…听得我们这些普通 有讨论的讨论课”使得“讨论课只是轮流发言课”。而 人是云里雾里。老师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点拨, 对于教师在讨论课中的角色也有疑惑:点评的评委是 只是时而凝神细听,时而会心一笑。我打心底里诧 否参与讨论?参与的时机、方式又该如何?讨论课中助 异一老师究竞在搞什么?我们究竞是来听大师的学 教或教师扮演什么角色?“造成一种所谓对很多事情 术思想的,还是来看几个自认为是专家的天才表演 知道得很少,对很少事情知道得很多的专家。” 的?课堂之余,我发现周围的大部分同学也是怨声载 “这样一种讨论课,或者称之为发言课更为妥当,讨 道,个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 论的味道一点也不浓。所以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在讨论课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有 之前去网上搜索资料,然后拼在一起变成一份新的文 效参与依旧是大学教学中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对教师 章,就可以拿来讨论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第一,不用 的挑战极大。学生对于讨论课的看法包括:讨论课不 花很多时间:第二,可以言之有据、条理清晰。” 是发言课,不是演讲课,不是明星或专家表演课,不是 “我一般都喜欢自己写点心得,然后拿出来讨论。 辩论课,不是选秀课,不是为讨论而讨论的课。这些看 虽然课堂反应也还不错,大家都能够认真去听我的观 法都表明,课程教学过程要真实地让学生,特别是让 点,可是这对我来说却是种讽刺。我的初衷是需要有 每个学生在真实参与中有所收获,还真不是一件容易 人和我争论甚至争吵,才能使彼此的思想迸发出火 的事,而讨论课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则依旧是学生材 花。”“可是没有人和我讨论,我只是完成了一件‘说 料中不断拷问的问题。 的任务,却没有‘学'到些什么。虽然也听了别人的言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表现为八个方 论,可是大家也只是为了完成一个‘说'的任务,让我 面。充分并且深度满足这八大学习需要是大学办出品 听完之后觉得像听了故事一样,哪还有提问的欲望? 位、走出平庸的基础性前提。在我们的大学中,不乏针 况且很多观点不是他们的本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对这些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投入、制度性设计以及实践 然,大家都难堪,没有意思。” 做法,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努力已经够了 “更让人费解的是,最后还有一个类似评委点评 吗?我们的制度设计是否到位了?还存在哪些“错位” 的环节,老师会针对每一个人的发言简单说上几句, 和“缺位”?而解决上述所有问题,需要来自大学管理 并对整体课堂效果来做一个总结。”“讨论课又不是选 者、教授、学习资源提供者乃至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 秀节目,更不是知识竞赛,怎么还需要点评?这不就意 力。对于大学来说,一打的承诺和理念比不上一个真 味着所要讨论的问题是有一个明确的正确的答案了 正落实到位的具体行动。 么?”“这样的讨论课似乎变成了一场辩论比赛。” “当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本来就不算什 注释 么讨论,充其量是个小型演讲比赛,那么来个嘉宾点 ①本文所有引述内容都引自大学生为本课题研究所撰写的大学学 评就不算奇怪了。只是这并不是我所期盼的学习方 习自传材料。 式。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几个哲学及法学专业的同学讨 收稿日期:2013-10-12 论过,他们中也有人有类似的困惑。不过,由于法学专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方 业的特殊性,同学间的讨论和争辩情况要好得多,这 式的变苹"(B0673) 是我所羡慕不来的。” 作者简介:徐冬青,男,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 “虽然个人较为喜欢研讨型课程,但如果学生讨 学博士。 ·44· C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复旦教育论坛 2013 年第 11 卷第 6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13. Vol.11,No.6 度不高,效果并不好。”“现在的确有了讨论课,而且开 这种讨论课的老师非常之多;就算一些老师没有开单 独的讨论课程,也会经常性地在下课前留出一部分时 间供学生提问之用。客观地说,这的确是一种进步,而 且是很不容易的进步。可是问题还是很严重。”“现在 的讨论课,往往采取这样一种形式:老师宣布讨论的 题目和范畴。学生回去准备一份讨论稿或者发言大纲 (有时候可能还要放掉一次课作为准备时间)。讨论课 开始,学生按照某种顺序依次发言。讨论课结束,老师 简单点评。”出现的问题如下:频繁的讨论弄得学生精 疲力竭,而一月一次的讨论又让学生没有感觉。“没 有讨论的讨论课”使得“讨论课只是轮流发言课”。而 对于教师在讨论课中的角色也有疑惑:点评的评委是 否参与讨论?参与的时机、方式又该如何?讨论课中助 教或教师扮演什么角色?“造成一种所谓对很多事情 知道得很少,对很少事情知道得很多的专家。” “这样一种讨论课,或者称之为发言课更为妥当,讨 论的味道一点也不浓。所以每一个人几乎都是在讨论课 之前去网上搜索资料,然后拼在一起变成一份新的文 章,就可以拿来讨论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第一,不用 花很多时间;第二,可以言之有据、条理清晰。” “我一般都喜欢自己写点心得,然后拿出来讨论。 虽然课堂反应也还不错,大家都能够认真去听我的观 点,可是这对我来说却是种讽刺。我的初衷是需要有 人和我争论甚至争吵,才能使彼此的思想迸发出火 花。”“可是没有人和我讨论,我只是完成了一件‘说’ 的任务,却没有‘学’到些什么。虽然也听了别人的言 论,可是大家也只是为了完成一个‘说’的任务,让我 听完之后觉得像听了故事一样,哪还有提问的欲望? 况且很多观点不是他们的本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大家都难堪,没有意思。” “更让人费解的是,最后还有一个类似评委点评 的环节,老师会针对每一个人的发言简单说上几句, 并对整体课堂效果来做一个总结。”“讨论课又不是选 秀节目,更不是知识竞赛,怎么还需要点评?这不就意 味着所要讨论的问题是有一个明确的正确的答案了 么?”“这样的讨论课似乎变成了一场辩论比赛。” “当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本来就不算什 么讨论,充其量是个小型演讲比赛,那么来个嘉宾点 评就不算奇怪了。只是这并不是我所期盼的学习方 式。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几个哲学及法学专业的同学讨 论过,他们中也有人有类似的困惑。不过,由于法学专 业的特殊性,同学间的讨论和争辩情况要好得多,这 是我所羡慕不来的。” “虽然个人较为喜欢研讨型课程,但如果学生讨 论得过了头,倒是会产生较大的消极作用。我大一第 一学期选了《文学原典导读》一课,这门课主要讲《红 楼梦》。课堂形式是学生根据每次课的主题自由发言, 而老师几乎仅仅负责记录学生发言的要点。座位也是 固定的。前两周觉得这样的课程形式还是挺有意思 的,毕竟自己也是通读过《红楼梦》的,而且江苏高考 必考《红楼梦》,自己也算是半个行家。然而,没过多 久,我发现老师每次上课几乎都不发言,基本上都是 学生在各抒己见。而且逐渐产生了一种现象——每次 课基本上都是那几位通过自主招生进来的同学在发 言,讲的内容又貌似比较深奥……听得我们这些普通 人是云里雾里。老师在此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点拨, 只是时而凝神细听,时而会心一笑。我打心底里诧 异——老师究竟在搞什么?我们究竟是来听大师的学 术思想的,还是来看几个自认为是专家的天才表演 的?课堂之余,我发现周围的大部分同学也是怨声载 道,个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有 效参与依旧是大学教学中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对教师 的挑战极大。学生对于讨论课的看法包括:讨论课不 是发言课,不是演讲课,不是明星或专家表演课,不是 辩论课,不是选秀课,不是为讨论而讨论的课。这些看 法都表明,课程教学过程要真实地让学生,特别是让 每个学生在真实参与中有所收获,还真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而讨论课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则依旧是学生材 料中不断拷问的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表现为八个方 面。充分并且深度满足这八大学习需要是大学办出品 位、走出平庸的基础性前提。在我们的大学中,不乏针 对这些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投入、制度性设计以及实践 做法,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努力已经够了 吗?我们的制度设计是否到位了?还存在哪些“错位” 和“缺位”?而解决上述所有问题,需要来自大学管理 者、教授、学习资源提供者乃至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努 力。对于大学来说,一打的承诺和理念比不上一个真 正落实到位的具体行动。 注释 ①本文所有引述内容都引自大学生为本课题研究所撰写的大学学 习自传材料。 收稿日期:2013-10-12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方 式的变革”(B0673) 作者简介:徐冬青,男,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教育 学博士。 · ·44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