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绕射波、多次波时距曲线,两 层水平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等效层概念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凸界面时,由于散焦作用,比平界面时要陡,如图2.14所示 2.凹界面时,由于聚焦作用,时距曲线比平界面时要缓 3.界面曲率大时,形成回转波,如图2.1-5。 4..绕射波时距曲线是双曲线,双曲线的极小点在绕射源的正上方 5.对同一绕射点,不同激发点产生的双曲线相互平行 6.绕射波时距曲线比相同深度的反射波时距曲线陡 7.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 8.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是双曲线 9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比相同to的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陡,这是由于全程多 次反射波是以浅层较低速度多次反射的结果。 10多同一接收点,多次波的正常时差比相同to的一次反射波的正常时差大。 对同一界面,多次反射波的t时间是一次波的整数倍,这是区分多次波的to 标志。 12.水平二层结构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是斜率为l/的直线 重点:折射波时距曲线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单一界面的折射波时距曲线;2.多次反射波的各种类型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应用地球物理教程一地震勘探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口√讨论课口实验课囗 其他口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口√ 讨论口其他口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 地震勘探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第5周 第3节 课时安排 实验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绕射波、多次波时距曲线,两 层水平介质折射波时距曲线,等效层概念。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凸界面时,由于散焦作用,比平界面时要陡,如图 2.1.4 所示。 2.凹界面时,由于聚焦作用,时距曲线比平界面时要缓 3.界面曲率大时,形成回转波,如图 2.1.-5。 4..绕射波时距曲线是双曲线,双曲线的极小点在绕射源的正上方; 5.对同一绕射点,不同激发点产生的双曲线相互平行; 6.绕射波时距曲线比相同深度的反射波时距曲线陡; 7.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 8.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是双曲线; 9 全程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比相同 t0 的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陡,这是由于全程多 次反射波是以浅层较低速度多次反射的结果。 10 多同一接收点,多次波的正常时差比相同 t0 的一次反射波的正常时差大。 11.对同一界面,多次反射波的 t0 时间是一次波的整数倍,这是区分多次波的 t0 标志。 12.水平二层结构的折射波时距曲线,是斜率为 1/v 的直线 重点:折射波时距曲线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单一界面的折射波时距曲线; 2.多次反射波的各种类型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等):应用地球物理教程—地震勘探 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其他□ 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其他□ 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挂图□ 音像□ 其他□ 地震勘探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 5 周 周 3 第 3 节 课时安排 实 验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