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 2室内应当有防蚊、蝇、鼠、虫及防暑和防寒设备,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集中消毒 应在儿童离园(所)后进行。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地面。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 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4卫生洁具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 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 5.枕席、凉席每日用温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晒1~2次,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次。 6.保持玩具、图书表面的清洁卫生,每周至少进行1次玩具清洗,每2周图书翻晒1次。 (二)个人卫生 1.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要求每人每日1巾1杯专用,每人1床位1被。 2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激口, 做到勤洗头洗澡换农、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整洁。 3工作人员应当保持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和护理儿童前应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上班时不戴戒指,不留长指甲:不在园(所)内吸烟。 (三)预防性消毒 1.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 少10一15分钟。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 2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 应当及时清洗消毒。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 3.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 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 4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应当符合要求 (见附件3). 六、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一)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 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 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 (三)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勒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8 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 2.室内应当有防蚊、蝇、鼠、虫及防暑和防寒设备,并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集中消毒 应在儿童离园(所)后进行。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地面。厕所做到清洁通风、无异味, 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4.卫生洁具各班专用专放并有标记。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 应当晾晒或控干后存放。 5.枕席、凉席每日用温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晒1~2次,床上用品每月清洗1~2次。 6.保持玩具、图书表面的清洁卫生,每周至少进行1次玩具清洗,每2周图书翻晒1次。 (二)个人卫生。 1.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要求每人每日1巾1杯专用,每人1床位1被。 2.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 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整洁。 3.工作人员应当保持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和护理儿童前应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上班时不戴戒指,不留长指甲;不在园(所)内吸烟。 (三)预防性消毒。 1.儿童活动室、卧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 少10~15分钟。在不适宜开窗通风时,每日应当采取其他方法对室内空气消毒2次。 2.餐桌每餐使用前消毒。水杯每日清洗消毒,用水杯喝豆浆、牛奶等易附着于杯壁的饮品后, 应当及时清洗消毒。反复使用的餐巾每次使用后消毒。擦手毛巾每日消毒1次。 3.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每日消毒1次。坐便器每次使用后及时冲 洗,接触皮肤部位及时消毒。 4.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规定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环境和物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应当符合要求 (见附件3)。 六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一)督促家长按免疫程序和要求完成儿童预防接种。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托幼机构儿 童常规接种、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工作。 (二)托幼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管理制度。托幼机构内发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病例后,应当立 即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 (三)班级老师每日登记本班儿童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