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践 3.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P99一P104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熟记基础知识 完成教材助读部分,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重难点】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具体案例分析 【教材助读】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成就:中国以世界的耕地养活着世界的人口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 数量多;人口的素质 ②资源相对短缺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但人均占有量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 资源利用率 同时我国经济 对资源需求量大 深刻的环境危机 问题 具体表现 发展趋势 环境污染 仍在发展,迅速由 向 污染等 蔓延 生态破坏 水土 和草地锐减, 成少等 范围在 程度在 3.行动: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 白皮书》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①手段:环境 技术 ②核心:提高 效益 ⑧资源利用方式:环境 方式 ④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 ⑤根据教材P10两人的对话,总结出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 资源利用方式 利用 资源输入 利用 资源利用率 利用,利用率 资源 废弃物处置 污染和废弃物 物质流动 物质反复。流 结果 获得」 同时带来 效益相结合 ⑥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 2.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①工业模式一—清洁生产 第1页第 1 页 第六章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践。 3. 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 依据课前预习案通读 P99-P104 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熟记基础知识。 2. 完成教材助读部分,限时 30 分钟,独立完成。 3. 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重难点】 1.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具体案例分析。 【教材助读】 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成就:中国以世界 的耕地养活着世界 的人口。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 ,数量多;人口的素质 。 ②资源相对短缺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但人均占有量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 ,资源利用率 ; 同时我国经济 ,对资源需求量大。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问题 具体表现 发展趋势 环境污染 污染、 污染、 污染、 污染等 仍在发展,迅速由 向 蔓延 生态破坏 水土 , 化, 和草地锐减, 减少等 范围在 ,程度在 3.行动:1994 年 3 月《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 白皮书》 二、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循环经济 ① 手段:环境 技术 ② 核心:提高 效益 ③ 资源利用方式:环境 方式 ④ 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 ⑤ 根据教材 P101 两人的对话,总结出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利用 资源输入 , 利用 资源利用率 利用,利用率 资源 ,利用率 废弃物处置 污染和废弃物 废弃物 物质流动 流动 物质反复 流动 结果 获得 同时带来 和 效益相结合 ⑥ 实践: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推行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 。 2.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①工业模式——清洁生产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