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相继展开,这就是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 称以上四宗为地地道道的国佛教宗派,至为关键的一点在于 它们无不张扬“心性本觉”,从而与主张“心性本净”的印度佛教在佛 学核心问题上划清了界限。 所谓“心性本净”是指众生之心本来就是清的,如白纸-~张。 而所谓“心性本觉”则指众生本来觉悟。佛学研究家吕徵对山“心性 本净”与“心性本觉”两命题所展开的不同佛学面貌有精辟的论述, 他指出:本净只不过是清净,要出清净到觉悟还有一个长距离,故印 度除释迦外,别人都不是佛。而在中国,既然心性本来觉悟,那么, 人人生来即是佛。与此密切关联,中国佛学遂有倾悟之说。这是因 下 为,心性本来觉悟,只不过人J尚未醒党,一旦当头棒喝,使大悟禅 中 机,顿得佛果。而印度佛学根本不承认顿悟,以为心性虽本净,但却 不断为客尘所杂染,要去掉客尘,必须“时时勤拂拭”,有旷日持久之 功,故成佛道路异常艰难●。值得注意的是,性觉论实际上是儒家性 程 吕激:《试论中国佛 学有关心性的基本 善论的佛教版。而“顿悟”说的产生也与中国文化的特性大有干系。 思想),《现代佛学), 南朝宋人谢灵运对此有重要论述: 12年第5期。 华民易于见理,摊于受教,故闭其累学,而开其一极;夷人 (印度民族一引者注)易于受教,难于见理,故闭其顿了,而开 8 其渐悟。● 《广弘明集·辨宗 论》。 谢灵运认为,“累学”与“渐悟”这一套为印度民族乐于接受,却不受 容丁华人世界,中国民族性决定了中国士大夫倾向于用“见理”的方 式学习佛教,用“顿了”的方式理解解脱。谢氏又指出,源出中国本 土的孔子学说,其特征便是注重“顿悟”,不讲“积学”。由此可见,隋 唐时期佛教各派的“性党”、“顿悟”之论是为适应中国文化、融合中 国文化而产生出来的中国式的佛教理论。 山“心性本觉”的命题出发,天台、华严、禅、净土诸宗莫不提得 “方便”成佛法门。如大台宗鼓吹入山得灵芝和丹药,先“成就五通 神仙”,再成为佛。禅宗鼓吹“不立文字”,自心党悟,只要认识到“我 心即佛”,“我心即山河大地”,就能彻悟佛法真谛。净土宗亦主张, 修行佛法者不一定要通达佛经,】研教乘,也木一定要静坐专修,只 要信愿具足,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始终不怠,便可往净十。 ●46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